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西周秦朝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西周:分封
秦;郡县
元--行省
区别:时代:西周--奴隶社会,秦、元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行省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与中央关系:分封:独立,可世袭,郡县:附属,皇帝任免,行省:派出的,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与影响:分封一定时期有积极作用,但会破坏国家统一安定,郡县和行省可加强中央集权,经过后世的调整与补充,积极作用更明显
元朝云南省广西路现在所属哪个地方?
云南行省下属广西路,是现在的云南师宗县,弥勒市,文山县等地。广西路:大理弥鹿部属石城郡(实为师宗、弥勒二部自立的自杞国)。元宪宗七年(1257)内附,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置广西路,后置宣抚司,又废。本 辖:师宗州:大理师宗部属石城郡(实自立为自杞国)。元宪宗七年(1257)内附,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置师宗千户把总,领阿宁、豆勿、阿卢、豆吴四千户,二十七年(1290)改置师宗州。弥勒州:大理弥勒部属石城郡(实自立为自杞国)。元宪宗七年(1257)内附,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置弥勒千户把总,领吉输、裒恶、步笼、阿欲四千户,二十七年(1290)改置弥勒州。维摩州:大理惠麽部属最宁府。元初内附,宪宗七年(1257)置维摩千户总把,领维摩、屈中二千户,属阿宁万户;大德四年(1300)置维摩州,属广西路。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期吗?
对于汉人来说,是的。
南宋灭亡后,元朝在中原大地的统治延续了仅仅97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元朝的短命,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就是没能完全容纳入汉文化,最终被汉人(蒙古人口中的南人)推翻。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汉文化作为分支的朝代,唯一一个对汉文化没兴趣的朝代。
元朝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蒙古帝国仍将发家的漠北地区,作为他们的首脑机关,而大元只是他们的一隅。在大元统治的大片中原土地上,汉人和汉文化只是一个枝叶,还存在着其他的民族、文化和宗教。
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共治国家的方式,他们对藏传佛教兴趣浓厚,对儒家毫无兴趣。他们对汉字、华夏礼仪、典章服饰兴趣缺乏,也对农业生产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与华夏所有封建王朝,对农耕大力推行的态度完全不同。
元朝统治者不喜欢农耕,反而对商业贸易很推崇。虽然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实行了"汉法",但随着他人亡政息,并没有被后代完全推行下去。草原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根本之重,农业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枝叶。
元朝的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福建的泉州成为亚洲最大的贸易港。在蒙古人面前,过去长期存在于人们脑中,儒家治国的汉文化等概念被彻底抛弃,他们不避皇帝"讳",因为他们是高度自信的"马上民族"。
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堂堂儒家竟然跟乞丐成了难兄难弟的末流。
同时,在元朝中期之后,皇帝很短命,平均在位1.85年,元宗室内部斗争激烈。他们搞了很多不平等、不合理的政策,最终导致民间积压的怒火和不满爆发,酿成元末农民起义大势。
影视剧中的察罕帖木儿形象
在元末风云变幻之际,察罕帖木儿(金庸小说里赵敏她爹)、孛罗帖木儿这两员统帅在击退红巾军后,立刻开始争夺山西和河北。察罕帖木儿收复山东后持功劳自大不满,被刺身亡。
而另一名立有大功的统帅李思齐,在击破红巾军后拥兵陕西,观望天下大势。察罕帖木儿的儿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进攻数次,都不得以破,最终李思齐降大明。
元朝在最关键时期,却出现有功统帅不断争功、观望形势等事情,说明他们自己人都厌倦元朝上层统治者,最终因内讧过多,又遇上战略高手朱元璋,良将徐达、猛将常遇春等在中国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皇帝、大将,又怎能不迅速败亡?
泉州在元朝有多发达?
在元代,泉州曾以“东方第一大港”而著称于世。泉州作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港口,也是元代福建最大的城市,其人口规模超过了作为福建行政中心的福州。从摩洛哥旅行家的记载中,足可窥见数百年前的泉州港盛况:“刺桐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或者是世界最大的港口,港内停有大船百余艘,小船无数”。
海外交通贸易进入鼎盛时期元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进入黄金时期,泉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当时与泉州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一百多个,中国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的交往相当频繁。
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商贾,云集在泉州街头,码头上进口的香料、珠宝,出口的丝绸、瓷器,堆积如山,各国的商船以及前来进贡朝廷的诸侯国使者,都集中在这个盛大的海港。
往来的商船为东南亚各国带去了养蚕取丝的技术、精美的宋瓷和青花瓷,也为中国带来了东南亚的染料、埃及的历表、印度的香料,还有药材、犀角、珠宝、钻石和许多珍禽异兽。
纺织业中心 刺桐缎风靡全世界元代,泉州的丝织业并未因为战乱及棉花在国内的广泛栽植而衰萎,仍为我国丝织业的中心。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游记中记载,泉州刺桐城出产的“刺桐缎”,因织造技术先进,比杭州、北京两地所织造的优质,达全国一流水平,受到海内外客商的好评和欢迎。刺桐缎”风靡全世界海丝沿岸国家,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泉州丝绸作为上等织品,不仅外销畅旺,还作为外交礼品,馈赠友好国家。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今年国庆重新开放,展出从福州借来展出的古代丝绸服饰,借以展示曾经“刺桐缎”的华美。
重要造船基地 元朝出征船泉州造当时, 泉州在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方面,也都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元朝征战朝鲜、越南、日本期间,朝廷明令泉州与宁波各造200艘以上的大型战船,可见当时泉州造船技术的先进和规模。
当时从海路凡出入中国,都以刺桐港为起止点,凡计算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距离,都以刺桐港为标准。朝廷出征日本、安南等地,都从古刺桐港出发。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泉州所统的海船达1500艘。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马可•波罗奉忽必烈命,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让泉州备船4桅12帆13艘,从泉州启航,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记载泉州船用牵星术定位,并有北极星高度的记录。
多元宗教荟萃泉州城随着泉州海外交通的发生、发展、繁盛,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以及中华传统的儒教、道教,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扎根、成长,并各收因果。甚至教中之教、教中之派、形形色色的民间神祇也荟萃泉州城。至今泉州留存着丰富的宗教文物,堪称“世界宗教博物馆”,正是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形象见证。(海峡网 谢秋玲)
元朝北京与明朝北京区别?
元朝时北京叫元大都,它是元朝的都城,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明朝明成祖迁都到北京之后,对北京的城市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建设,主要是把北京的主城区稍微南迁。之前的元大都大约在现在北京城北部,你现在建设了一座元大都遗址公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