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英雄工厂,过12岁生日送什么玩具好?
送10岁男孩的玩具,应该让孩子动手动脑,并且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或者带有一些竞技色彩。千万别送特别幼稚的。送什么比较合适呢?乐高玩具、科乐思模型、遥控车、变形金刚这四种最合适。 乐高世界500强大公司,老品牌,质量好。送3岁到18岁,各个年龄段都有合适的 科乐思是美国的拼插积木玩具,品种多样,有经典款,有武装系列软弹枪,有云霄飞车系列,而且好多都是电动的!10岁孩子一定喜欢 变形金刚不用多介绍了吧,世界知名的形象,10岁的孩子,一定要买L级领袖级别的,这个级别比较复杂,孩子玩起来会很过瘾,而且很多都带声光效果。 遥控车系列,这个因人而异,如果对方喜欢车,或者喜欢竞技玩具,那么送这个一定高兴,送好了对方认你做干爹干妈,如果对方不喜欢车,那么一定不要送!遥控车受众群体非常明确的,不能乱送。 说了这么多,你可以去某东某宝转转,我以前去过某宝的一个店铺,叫科乐思梦工厂,他家的玩具非常全面,乐高变形金刚科乐思基本都有,价格也比较公道,价格可能不是最低价的,但是东西都比较正(太便宜的不敢买)。
与传统零售有什么区别?
新零售,“新”在哪里?
启明创投合伙人
大家好,我是黄佩华,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我在新零售领域的一些投资经验。我想先介绍一下新零售,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该概念最早由阿里巴巴提出。
阿里巴巴为什么会看到这个趋势?那是因为电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速度也开始放缓了。
大家看看2016年的零售行业数据,电商用户的同比增速回落至24%,然而电商在整个零售业的渗透率还只有15%,剩下85%的流量都在线下,所以马云非常着急要抓线下的消费。
与其同时,线下也在羡慕线上,因为线下受到线上的冲击还是挺大的。我们看到2016年9月~11月,前100位的零售企业加起来的增长只有0.6%,很多百货及大卖场的日子并不好过,在美国也出现了20年来从未有过的“关店潮”。
新零售的四个「新」所以,大家会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究竟新在什么地方?对于新零售,我们到底要怎么做?又该怎么突破?对此,我谈谈对新零售的一些看法。
1.新的门店形态
新零售要考虑如何去做一个新的门店形态。首先我们先说一下整个零售的购买流程:
第一步是建立起渠道认知
第二步是激发购买欲
第三步是下订单
第四步是去支付
然后再去收货。如果是电商,还有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的环节。
我们看到,线下比线上的效率要低很多。线下往往都有层层分销体系,一个商品的售价要比其出厂成本高出5-10倍,且整个物流环节也效率低下并不优化,最可怕的是他们对于用户几乎毫无了解。
一个开连锁便利店的老板曾告诉我,他并不知道今天有谁来过,买了什么,明天又有谁会来?他们最大的烦恼就是不知道该进什么货。而线上电商就不一样了,整个线上的流程是数字化的,可以清晰知道每天的流量,还可以给用户画像。
大家会想,该怎样将线上和线下融合呢?一些做线下的人,只是简单地将SKU搬到网上卖,并没有顾虑到用户体验,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增加了负担,并没有做到1+1>2。
其实线下最强的就是在用户体验方面。盒马鲜生在此方面做了一个较好的突破。以前我们一直看生鲜电商但不敢投,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损耗特别高,其二是履约成本也很高,你可能要建整个冷链物流体系,才能做好生鲜电商。
而盒马鲜生却大大降低了这些成本,看看它是怎么做的?有两点蛮有意思。首先,将生鲜做成餐饮,定时将海鲜的损耗及成本降低;其次,将线下门店变成前置仓,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样就不需要建冷链物流,也降低了履约成本。
盒马鲜生在整个生鲜这一块还是蛮有竞争力的,解决了以前生鲜电商不能做的事情。但这一块投入依然很高,运营难度也较大,其实很不适合投资人进入。
2.新的支付技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亚马逊推出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它将支付技术推到更极端的一边,改造了整个零售环节。
Amazon Go是一个不用排队、无需结账、拿了就走的零售业态。你只需进门后扫下手机上的亚马逊APP,让它知道你是谁,了解下你在亚马逊上的电商行为,然后你就可以到店里去选商品,拿好就走,这是一种非常创新的购物行为。
亚马逊是第一个在电商领域做到「一次点击就可结账」的电商巨头,当他想把线上体验复制到线下时,他就设计出了Amazon Go。其背后的技术是有很多摄像头、传感器等等,可以识别出你拿的任何商品、物品重量,甚至是拿的人。
技术可以把整个购物流程数字化,帮助零售业做出比较好的改造。这里有几个方面:
第一,做出需求预测。即有效预测出今天谁会来购物,明天这个人还会不会来买同样的东西,或者店家是否需要进新的商品等等。
第二,优化仓储及物流配送。比如说让店家可以看到有多少人把某样商品放入了购物篮,或者将仓库设置成可以自动补货。
第三,优化精准营销。比如说通过BI(商务智能)的软件分析、大数据分析及AI学习等,不断了解用户的需求,将商品推荐给特定的目标客户。
3.新的场景
这主要指那些传统零售无法渗透的场景,如办公室、小区、商场、地铁站等。我们一天有24小时,除了8小时上班、8小时睡觉,剩下8小时可能都花在了小区或者商场里。
关于小区的场景,我投了一家叫缤果盒子的公司,他是做无人便利店的。很多人说,无人便利店只是省了人力成本,但我们看到的却并非如此。缤果盒子的创始人说过,“我不是因为无人而便利,是因为便利而无人。”
缤果盒子抓的是小区的场景,小区因为人流量不够多,所以没有能力支撑起一个便利店。但如果换成无人便利店,那就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折旧与装修成本。同时,又因为设置在小区,无人便利店的租金成本也很低。
缤果盒子通过降低所有的成本,可以在小区里很好地运营起来。也有人问,无人便利店和自动售卖机、夫妻老婆店有什么不同?跟自动售卖机比,无人便利店的SKU比较丰富;跟夫妻老婆店比,无人便利店的品质更高。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办公室。很多人去一些创业公司会看到一个无人货架,它是去年比较火的新业态,基本上依赖用户自己去扫码、支付,完成购买。它一般销售饮料、零食等等,模式虽然非常简单粗暴,但也吸引了不少投资。
4.新的扩张模式
大家有没有去抓小区的流量?去抓办公室的流量?去抓商场里某些铺位的流量?这又牵扯到新零售的第四个新,也就是一种新的扩张模式。
传统零售关键是选址,选址不好,一个店的营业额就不会特别好。但对于新零售而言,它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试错,一旦一个店铺开得不好,还可以迅速转移。
我们看到了自动售卖机,大家知道自动售卖机不是什么新东西,但他们可以迅速扩张。比如饭美美是做饭盒的,可以在办公室大堂直接加热。比如天使之橙,它做新鲜的橙汁,可以让大家有新鲜的果汁可以喝。
新零售、新探索总结一下,新零售有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像盒马鲜生的大型商超;一种是类似缤果盒子的无人便利店;一种是类似便利购的办公室无人货架;还有一种是类似于饭美美的自动售卖机。
新零售这个行业还是太新了,大家都还在不断探索。我们常说要去获客,其实,线下的获客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去做更好的供应链?如何去优化仓储物流?如何去做好用户体验?
有人问我,缤果盒子会不会因为无人而取代收银员的工作,让很多人失业?我想转述创始人给我描述的愿景,他希望未来夫妻老婆店的店长可以在手机上管理10家店,甚至20家店,且所有的进货、防盗、管理都可以通过远程数据处理,你觉得这是不是很好的愿景?
以上就是我对新零售的一些理解,非常感谢。
编辑:方芳
校对:其奇
造就:剧院式的线下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疫情过后该不该送幼儿园?
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送孩子去上幼儿园,根据目前的情况,能少接触就尽量少接触外面的人群,毕竟小朋友们的免疫抵抗力很差。在家里也可以给小朋友们教学,效果虽然不是特别好,至少也比冒着一丝危险好。再说小朋友去了学校,她(他)的防范意识差,而且又是一个集体,他(她)们也不可能都那么听老师的话。就连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人也心存侥幸,何况是一个孩子呢?虽然说我们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什么消毒,口罩,洗手等等,但都不是绝对的安全。为了大家,做好隔离,彻底清除,既是学习,也是奉献,春暖花开,还我美好家园!!![加油][加油][加油]
机器人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
机器人算是当下热门的行业之一。未来10年至20年,也是比较火热的行业。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机器人产业当前仅处于成长期。机器人产业真正爆发,仍然没有到来。
全球市场机器人细分为3大类,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机器人应用领域进行的分类。(1)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又叫机械手臂,工业机器人细分为,scara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四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delta机器人(蜘蛛手),协作机器人,AGV机器人。
18年之前工业机器人主要为以上几种,18年包括IFR以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将AGV统计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中。
AGV机器人
(2)服务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商务引导机器人,医疗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机器人,主要是以儿童编程教育为代表的NAO人型机器人,以及乐高机器人为代表的积木机器人。国内在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企业是深圳优必选。
商务引导机器人:主要包含政务服务机器人,例如银行,医院导视机器人,大厦巡检机器人,还有曾经一度火热,事实却是伪命题的送餐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医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其实又分为:康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人型可编程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积木形式机器人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做胸外科手术
上肢康复机器人
(3)特种机器人:电力巡检,核能,爆破,水下机器人等。
特种机器人主要集中的比较特定的行业,例如国内亿嘉和的室外电力巡检机器人,以及隧道巡检机器人。都属于这一类。
电力巡检机器人:主要用于巡检电网及电力设备
水下巡检机器人:主要用于水下各类设备巡检维修
以上是商业化,及工业级应用的各类机器人。
还有一些机器人是当前在研究以及未来可能大放异彩的机器人技术及产品。
(1)仿人型机器人
仿人型机器人,以波士顿动力atlas,日本丰田asimo,俄罗斯fedor。为主要成品,当前主要的仿人型的机器人研究依然在高校及各类研究院中比较多。
(2)欠驱机械手
欠驱机械手,通俗型理解为非电机驱动机械手。常见的各类灵巧手,基本都是以电机驱动为主。
(3)灵巧手
灵巧手目前主要以采用微型直线电机驱动,国内做的比较早的是北京因时机器人。
(4)各类仿生机器人
例如FESTO的仿生鸟,以及各类仿生蛇形机器人。
以上就是常见的各类机器人,无论是什么机器人,其原理结构包含两大块:运动控制,人工智能。目前而言人工智能略早,主体还在攻坚精细化的运动控制。
下面我们来说,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及未来(数据均来自机器人权威机构 IFR)1、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92亿美元,30%以上增速
全球专业性服务机器人,2018年全年营业额达到92亿美元。且年度增速保持30%以上。这对于任何一个产业而言都是一个超高速的增长。
2、医疗机器人28亿美元。年度销量达到5100台。
3、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的核心单元
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38.4万台,全球工业机器人在运行机器人的数量,保持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
2013-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度销量,年度应用量达到40万台。预期在2021年后增速逐步恢复至10%。2019年受全球贸易摩擦及产业转型影响,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所放缓。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013年开始,中国市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中国每年机器人销量均在15万台以上。超过全球前三机器人消费国的总和。
但中国市场仍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机器人平均水平的地步。全球最高的新加坡,韩国,达到平均700台/万人的水平。机器人使用密度极大。老牌的德国,日本,瑞士等工业国家也都在250台/万人的水平。
中国是服务机器人未来的首要市场,全球服务机器人的消费市场重点区域都在中国。
机器人行业有三个阶段:产业起步于萌芽期,这个时期各家都在研发,第二个阶段各大厂商蜂拥投产,第三个阶段:资本进驻,开始优胜劣套搏杀,留下精兵强将。第四个阶段:进入产业高速增长期。以当前的阶段而言,目前仅处于第二阶段,并且对于一些细分行业的机器人,仍然还在第一个阶段。所以这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
【本文由:机器人观察员原创,转载注明出处,数据均有据可查,感谢关注!】
自己如何开发一款app?
最为一个软件开发者,目前APP开发的技术无非以下几种:
①原生官方开发,Android和iOS,分别是Java语言(Google现在推kotlin)、object-c(苹果现在推swift)。开发效率低下,成本高、性能最好。一般用户量、流量巨大的APP都选用原生开发,因为性能好,用户体验最佳。
②混合开发,代表有ionic、react-native、国人搞的mui(uniapp).特点就是JavaScript、HTML、CSS快速开发,开发效率高,性能低于原生开发,成本低于原生开发。性能不太好、用户体验低于原生。
③目前Google最新的dart语言框架flutter,跨Android、iOS,一套代码即可,性能官方说是接近原生、媲美原生。但是该技术2018才正式推出,生态还没有完善丰富,组件少,资料少,至少目前没有非常成熟案例,在试水阶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