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弹珠,想找份靠谱兼职增加收入?
就目前我做的兼职来看,一个是头条自媒体写作;另一个兼职就是组织假发编制工作,这两项收入也使我现在月薪过万,不靠本职工作也能过得小康怡然。
头条自媒体的创作,赚取创作收益。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因为闲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可做,就翻看头条西瓜视频和抖音等等。我这个人是有些不太喜欢看抖音的,抖音的都是说说笑笑的内容,我特别不喜欢一个人坐在公交车里,一大帮人都看着你,你傻呵呵的自己笑个不停。
那个时候大概率,都是在刷抖音等类似的自媒体内容,使自己深陷其中,也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对于这样的自媒体,我之前是有点排斥的,但是我后来发觉原来阅读新闻也能赚钱,所以我就慢慢进入头条的视野。
之前虽然我注册了头条几百天,但是基本上就是浏览浏览新闻,刷一刷有趣的事情,自己也深陷其中,其实我一边在嘲笑别人的傻笑,回想自己,未尝也不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呢。
我浏览新闻浏览搞笑的事情,实际上跟一个在刷着抖音格格傻笑的傻女孩,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我没有发出声音罢了。当我听说写自媒体也能赚钱的时候,也是我内心的写作潜能迸发出来。
当然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作家梦,都认为自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写文章既能抒发情感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就审视我在头条上到底我能干点啥?
经过我分析拍视频,写微头条,写问答和写文章,这4个能变现的收益之后,我挨个试了试,除了拍视频。我先是写微头条。
写微头条,我也试了好多的体裁,包括很多大师的讲解,比如开头要选悬念,比如要有数字对比,比如情节要跌宕起伏,其实这我都懂,但是我写不出来。
按照这个模式应该是能写出一些爆款文章的,因为我也写10万+的微头条,大概有六七个。写微头条爆款10万+,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我可能两个星期才能爆出来一个。
而且微头条爆款的时间非常短,一般也就是一天左右的时间,再好一点,两天时间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推荐量了。所以我就转向了写问答。
问答的创作之路也是一路走来,比如说现在基本上写一个爆款的文章也不太容易。但是只要认真写认真设计情节,也还是能写个阅读量大几万的文章的。就头条的问答而言,问答是一个半命题的作文,就是作者出一个问题,你所有的中心思想都要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主,不论是举例子或者是写自己的观点都是如此。
但是具体到怎么写问答才能有比较好的收益呢,大师们各有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几个月的创作过程来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能会提高收益。
第1点:问答的选题非常重要。
问答怎么选题呢?我认为一定要选那些阅读量比较大的选题很多初入作者都觉得那么大的阅读量别人都写完了,观点也写完了,事例也举完了,我还能写吗?
当然可以写,因为每个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亲身经历也是不一样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怎么不能写呢!只要你写的有趣味性,情节逼真,当然阅读量也会高。
关于这一点我都尝试实践过,对于选题量阅读量不大的问答,你写的再好基本上也是歇菜。所以选题非常重要,前提就要选那些阅读量大的问题。
第2点:问答篇幅基本上是越长越好。
问答一般是300字以上就有收益。但是就目前的头条机制,大概来看跟你粉丝阅读量跟你的阅读时长,价值,内容系数等等密切相关,其他的我们搞不懂,但是你要写的短了肯定收益都低。
关于一些篇幅长短的问题,我都尝试过一个问答写得很长,一个问答写的很短,写得很长的单价笔写的很短的单价,就要高很多。
第3点:问答的趣味性,阅读性非常重要,或者你的文章有价值,能给读者带来价值。
比如我写的这一篇问答讲的是怎么兼职,怎么能收入的角度出发的,很多人看了大概就看了,阅读量也不会很高,但是确实它能解决问题。
我们想一想头条的阅读者为什么要阅读你的问答呢?第一个,一定能给他带来好处,那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我认为要么有价值能你能确实给他解决问题,要么就是能够给他带来趣味性,能引起心理的共鸣。要么他看完之后能哈哈一笑,心情放松。
通过头条我这几个月的写问答了,也挣了3000多块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一分兼职收入,一天三二十块钱,六七十块钱,也还不错。这个兼职靠谱吗?我认为相当靠谱。
当然我的第2个兼职就是我组织假发编制收入,这个收入可比我的其他兼职收入好多了。就最近将近一年以来,为了增加收入,我想尽了各种办法,但什么样的兼职能增加自己的收入,然后自己又不用投入多少呢。
经过和朋友的了解,我了解到了假发行业。假发行业是一个日久弥新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爱美之心越来越强,特别是欧美国家对自己的头发很是在乎。
比如欧美的圣诞节来临之际,电视上各种戴假发的扮演各种动物的等等。都是假发掩盖住了他们稀树高原的发型,2012年的数据显示,假发欧美消费总数在42亿美元以上。
现在国内市场也慢慢发展起来,由于yiqing的原因,之前很多拿到国外加工的假发兼职,现在也慢慢发展到国内,所以就造成了现在假发兼职的繁荣。
假发兼职需要投入吗?是不需要你投入一分钱的?比如说你想做假发钩织业务,那么我可以给你提供模具和支架发的针。然后你按照我的要求和规格去编制假发。
每编制织一个,我就给你结算一个单独的费用,不拖欠你一分钱的工资。那编制一个多少钱呢?这是很多人问过我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新手。
答案是编制一个接一个的费用,因为规格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比如说4×4发块和5×5发块,那价格根本就是不一样的。因为4×4的针数,肯定要比5×5的针数要少,所以价格就低。
有人非要问我那大概多少钱呢?我说没有,大概只有大小之分。你就编一个给你一个的钱得了,你想做了你就可以仔细询问我下去,你不想做了,我们也免谈。
因为做假发的核心点就是利用你的闲暇时间来编织,一个就是利用你时间的变迁现,你的劳动来换钱就这么简单。只不过时间比较自由而已,你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
通过假发编织这一个行业的一年经调整,现在我的收入一个月也有几千块钱,甚至多的时候大几千块钱,因为我靠量吃饭一块假发,我的是挣两块钱到三块钱,但一个月下来,我也挣了几千块钱。
所以不论坚持什么行业,只要你坚持路找对了又是正当行业,你就慢慢坚持下去,随着你量的增加一定能挣到钱,而且这个社会,只要你坚持能吃苦能战斗,基本上也能挣到钱。
这是目前我所能做到兼职认为比较靠谱的两个行业:一个是自媒体写作,拍自媒体可能比写自媒体更赚钱,拍自媒体可能赚钱比写字媒体更快,但是我不知道拍什么,所以我只能先写着,但是我想随着我个人体会的加深,我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而假发的编织事业看着是一个女生干的事业,但是我这一个大男人介入进来,我只做运营开发,质控工作,招聘工作时间长了也能挣个一分收入,一个月几千块钱多的时候甚至大几千块钱。
这个社会,只要你脑子勤奋,加上行动勤奋,肯定是有吃有喝,没啥问题。
引力弹弓效应是怎么回事?
最近热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让引力弹弓的名字再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同名小说中,刘慈欣把地球的流浪分为五个阶段:首先让地球停止自转(刹车时代),然后通过推进器和引力弹弓效应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逃逸时代),推动地球加速飞向比邻星(前流浪时代),让地球减速飞向比邻星(后流浪时代), 使地球成为环绕比邻星的行星(新太阳时代)。在同名科幻电影中,重点表现了逃逸时代中利用木星引力弹弓效应时遇到的各种危险。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离开太阳系呢?影片中表现的引力弹弓效应又是怎么回事呢?
逃离太阳系我们首先来讨论:如果要把地球推离太阳系,需要多大的速度。
我们知道,地球在围绕太阳做近似圆轨道运动,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我们通过万有引力和向心力公式可以求出地球的公转速度是30km/s,也就是说,每秒钟地球会在公转轨道上运动30千米,虽然我们一点感觉也没有,但是我们的确每时每刻都随着地球一起高速运动。
如果地球速度增加一点,地球就能挣脱一点太阳的束缚,渐渐远离太阳。但是如果速度增加的不够,地球又不能完全脱离太阳的引力,所以最终还会回到出发点。也就是说,速度增加之后地球会做一个以出发点为近日点的椭圆轨道运动。在《流浪地球》中,刘慈欣安排了巨型推进器,推动着地球加速,于是地球的轨道就越变越大。
假如地球在现在的位置速度增加到42km/s,也就是公转速度变为原来的根号2倍,地球的动能就足以克服太阳的吸引力,从而摆脱太阳的束缚,飞向星际空间。但是地球的质量太大了,想通过推进器做到这件事非常困难。别说是那么大个的地球,就是小型的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想完全依靠自身的动力摆脱太阳的引力,人类都还没有做到。
其实,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非常像几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人们无法凭借划桨船横渡大洋,但是借助风力帆船,人们轻松的实现了环球旅行,发现了新大陆。
同样,宇宙中也有这样的“风力”,那就是引力弹弓。
引力弹弓效应为了理解引力弹弓,我们首先需要大家设想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质量很大的球和质量很小的球发生弹性碰撞。比如一个铅球和一个乒乓球碰撞,两个球都有很好的弹性,碰撞过程不会损失能量。
假如最初铅球是不动的,乒乓球以速度Vo撞向铅球,会发生什么呢?显然,由于铅球质量非常大,碰撞后铅球几乎还是静止的。而乒乓球会发生反弹,并且反弹的时候速度大小还是Vo,保持不变。
现在,我们让铅球也动起来:假如最初铅球是朝向乒乓球以速度V1运动的,乒乓球还是以速度V0飞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假如有个小人坐在铅球上,他会感觉铅球是静止的,而乒乓球向自己飞来的速度是V1+V0,根据刚才的讨论,当乒乓球反弹后,他会观察到乒乓球离开自己的速度大小不变,还是V1+V0。
也就是说:在铅球上的人看来,乒乓球向右反弹的速度是V1+V0。
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地面参考系,情况就不是这样了。由于铅球本身有一个向右的速度V1,所以乒乓球反弹的速度应该是V1和V1+V0的叠加,也就是说,地面上的人看来,乒乓球反弹的速度会变成2V1+V0
大家看,乒乓球来的时候速度是V0,反弹之后速度变成了2V1+V0,速度变大了2V1。这是因为在碰撞过程中,铅球的一部分能量转移到了乒乓球上。由于铅球的质量远远大于乒乓球,这一点能量的损失对铅球的速度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却可以让乒乓球获得很大的速度增加。
也有人把这个过程比作是有人朝着行进的火车扔小球:如果球的速度是100km/h,火车的速度也是100km/h,那么当球反弹的时候,速度最大会变成300km/h。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是依靠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进行加速的。这是因为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就好像刚才的铅球。而地球的质量很小,就好像刚才的乒乓球。地球可以从木星偷一点能量,使自身获得很大的速度增加,但是木星几乎没什么感觉。
只不过,在引力弹弓效应中,两颗星球并没有真的碰撞,能量交换的过程是通过引力完成的。
在靠近木星的时候,地球会因为木星引力的作用做双曲线运动。如果在木星参考系下看,地球飞来的时候速度与飞走的时候速度一样大,都是V0。
不过,在太阳参考系下看,木星本身是具有速度的。假设在太阳参考系下,木星的速度是V1,那么地球飞进木星引力和飞出木星引力时候,地球的速度实际上是木星速度V1和相对于木星的速度V0的叠加。速度是矢量,满足矢量叠加法则:以两个速度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再把对角线连接起来,就是合速度。
从上面的图我们就能看出,虽然在木星看来,地球飞过来和飞走时候的速度都一样大,但是在太阳参考系下看,地球飞出木星引力范围时速度变大了。变大的程度取决于地球入射时的角度。木星的公转速度是13km/s,极端情况下地球通过引力弹弓获得的速度增量可以达到两倍木星速度,即速度增大26km/s,这个速度的增量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我们想通过化学能源把地球加速到这么大可能需要很久很久,现在只需要在木星旁边轻轻走一圈就实现了。
人类推动地球很难,木星推动地球却很容易。在宇宙中,质量就是王道。
引力弹弓效应的应用引力弹弓绝对不是只存在于科学家的头脑和科幻电影之中,而是早已经被人类掌握的空间技术。
最早提出这个技术的人是苏联科学家尤里·康德拉图克, 他在1918年左右发表的论文《致有志于建造星际火箭而阅读此文者》中提出了引力助推的概念。此人还设计了人类登月的方式,并最终被美国宇航局采纳,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就是基本按照尤里的设想建造的。
(尤里,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一个游戏)
不过,引力弹弓的轨道设计需要大量计算,它的正式应用是在大约50年之后。1961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5岁的研究生迈克尔·米诺维奇使用当时最先进的IBM7090计算机研究三体问题,顺带计算了一下引力弹弓的轨道。
他惊奇的发现,在1970年代末期,太阳系会提供一次绝佳的引力弹弓的机会: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位于太阳的同一侧,如果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依次利用这四颗星球的引力弹弓加速,就可以在12年内,用很少的燃料探访这四颗星球。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下次就要再等上176年。
他赶紧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NASA。在他的游说下,NASA开始了航海家号计划,1977年NASA先后发射了旅行者二号和旅行者一号卫星。如今,两位旅行者都已经完成了各自的使命,并且已经在宇宙中遨游了42年,它们已经成功的借助引力弹弓效应飞到了太阳系的边缘。
现在,旅行者一号距离太阳有140多倍日地距离,它是距离我们最远的人造天体。目前它们还可以和地球进行联络,但是以光速传播的电磁信号也需要19个小时才能到达地球。
在旅途中,两颗卫星近距离的掠过了木星和土星,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传回地球。
(旅行者一号拍摄的木星大红斑)
在1990年,旅行者一号完成了太阳系的全家福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刚好把地球包含在内。
在这张照片上,地球不过是一个暗淡的蓝点,我们不禁感慨,人类千万年的王朝更替沧海桑田,璀璨的文明和无数的先贤智者, 也不过都发生在这一粒宇宙的尘埃之上。
除了旅行者号,伽利略号、卡西尼号、信使号、尤里西斯号等空间探测器都用到了引力弹弓效应,这种效应在空间技术中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人把引力弹弓称作是“宇宙中的高速公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