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战士2无双战神攻略,你觉得香港十大影视明星都有谁?
1、张国荣
1956年12月生于香港,男歌手、演员、音乐人,影视歌三栖发展代表之一。美国新闻周刊评价张国荣是中国流行文化的指标人物之一,主要电影代表作品《霸王别姬》、《英雄本色》、《阿飞正传》、《倩女幽魂》等。广大粉丝们称呼他为“哥哥”,则是源自1987年,张国荣与王祖贤合演徐克经典影片《倩女幽魂》,饰演女鬼“小倩”的王祖贤在戏中唤宁采臣(张国荣饰演)时用了“哥哥”两个字,后来“哥哥”这个名字便成为大家戏外对张国荣惯用的称呼。1993年,张国荣主演《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以形神兼备的演出,成功塑造了程蝶衣这一“不疯魔不成活”的角色,这部电影令他在国际影坛获得广泛关注,并在海内外获得了高度评价。2003年,张国荣因抑郁症离世,后人每每追忆起,都赞其为风华绝代。
2、周润发
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南丫岛,中国影视演员、摄影家,国家一级演员。热衷于公益事业,200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周润发印证香港80年代的黄金时期,并创造了多个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许文强、小马哥、赌神、正哥等。精湛的演技让他誉有香港“演技之神”的名衔。他是大中华地区的影坛巨星,在全球华人社会有着很大影响力。他于1995年赴好莱坞发展,他的远走好莱坞也宣告了香港电影一个时代的结束,即浪漫的暴力和黑帮英雄主义的终结。因为只有在周润发的电影里,血腥才可以被看成是一门绅士的艺术。周润发是首位被列入中学教科书的演艺界人士。周润发的戏路很宽,他所塑造的叛逆型、嬉皮型、或低下层的人物,有的英俊潇洒、文质彬彬,有的则滑稽可笑、落魄难堪,也有的深藏不露、冷峻而富有感情。他尤其擅长刻画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缺少家庭温暖、在困苦条件下挣扎而重江湖义气的人物,表演起来真实生动、形神兼备。
3、梁家辉
1958年2月1日出生于香港,男演员、歌手。主要作品《黑金》、《东邪西毒》、《寒战》、《黑社会》等。1983年,在李翰祥导演的影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中扮演咸丰皇帝,获得第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无论是皇帝,市井浪子,还是文弱书生,黑帮大佬,梁家辉塑造的电影形象几乎没有重复的痕迹,并且都能准确把握人物脉搏,做到人物性格和特定环境的和谐统一。他风趣幽默,相貌骨骼棱角尖锐却搭配得极有性格,极具古典神韵却又格外英气勃发。他多变,你完全看不透他是哪一类演员。他搞笑不比周星驰逊色,演的冷酷政客让你难辨真假。他不为名声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在他看来名气不过是过眼云烟。他像孤傲不群的东邪似的难以捉摸,你根本无法猜测他下一步会怎么做。他不求名,演戏只是他的职业。他实际而又简单,直接但又含蓄,他拥有极强烈的人格魅力让你为之着迷。
4、张学友
1961年7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198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霹雳大喇叭》。主要电影作品有《旺角卡门》、《笑傲江湖》、《东成西就》。1996年正式息影,2001年复出拍片。2002年凭借文艺片《男人四十》获得印度新德里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但是张学友的主要成就还是在歌唱事业上。位列香港红极一时的四大天王,被封为“歌神”的张学友,有着一把人称自带录音棚特效的好嗓子。不像现在很多歌手,现场演唱会都需要调音师做手脚,或者假唱,张学友音乐会现场的歌声从不逊色于录播CD,甚至比录播更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歌越有韵味。主要音乐作品《吻别》、《相思风雨中》、《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等等。
5、成龙
1954年4月出生于香港,男演员、导演、动作指导、制片人、歌手。早期通过功夫电影进入观众视野,1995年,成龙以动作片《红番区》打入美国好莱坞,1998年凭借动作片《尖峰时刻》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早早跻身于国际巨星行列。风光背后自然是非常的辛酸,成龙在拍摄电影中十分敬业,坚持不用替身,各路打戏、危险戏码亲自上阵,已经落得一身伤病。不过因着成龙大哥的影响力,很多女演员为了能够和他搭戏自然是使劲浑身解数,成龙大哥可谓时刻深陷万花丛中,至于是否片叶不沾就不得而知了。
6、周星驰
1962年6月出生于香港,男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周星驰是华语影坛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无厘头文化代言人,其电影风格自成一派,无数经典台词已成为一代人的口头禅,主要作品有《少林足球》、《功夫》、《赌侠》、《喜剧之王》等。周星驰饰演的角色多是底层社会的小人物,而且总是会将人物的落魄和自卑演绎的淋漓尽致,容易得到普通观众的内心共鸣。小人物经过偶然或者注定的因缘一度发迹成为大人物后,依旧不忘回归本心,重新回到社会,弘扬正义与友善,如今的周星驰被人尊称为“星爷”,已经退居幕后,执导或监制电影。结合现代科技和人文情怀,启用内地演员和小鲜肉,融入大量特效的电影《美人鱼》和《西游》系列,沿袭了星爷早年电影的无厘头风格,虽有主旨但更多的像是在怀旧,耐看程度不如早期电影。
7、梁朝伟
1962年6月出生于香港,男演员、歌手、国家一级演员。香港获奖最多的演员,没有之一,曾获21次影帝,5次最佳男主,3次金马奖,主要影视作品有《色戒》、《花样年华》、《重庆森林》、《东邪西毒》等。一张俊脸可喜可悲,主演王家卫执导的系列电影时,独特的忧郁气质俘获了大把观众。而在《鹿鼎记》、《东成西就》中的滑稽扮相又笑料百出,着实是颜值与演技兼具的实力派演员。
8、古天乐
1970年10月出生于香港,男演员、歌手,最为低调的慈善明星,截止2015年底,已资助捐建80多所学校。因电视剧《圆月弯刀》,被广大网友戏称“平平无奇古天乐”,主要影视作品有《神雕侠侣》、《宝贝计划》、《门徒》、《使徒行者》等。出道前被传古惑仔行径,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在影视界获得了极佳的口碑。据说日前被狗仔抓拍还在用翻盖手机,想必是赚钱都用来做慈善了,截至目前全无绯闻, 是娱乐圈难得的一股清流。
9、刘德华
1961年9月生于香港,男演员、歌手、制片人。影视歌三栖代表人物之一,风评最好,多次资助慈善事业,主要影视作品有《无间道》、《暗战》、《投名状》、《门徒》、《天下无贼》等。2000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获奖最多的香港男歌手”。因形象极佳,惹来粉丝无数,“杨丽娟追星事件”一度将刘德华卷入追星风波。
10、郭富城
郭富城(Aaron Kwok),1965年10月26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舞者,影视歌舞多栖发展代表之一。
2001年主演歌舞片《浪漫樱花》,创造流行樱花舞。2005年、2006年凭电影《三岔口》和《父子》蝉联金马奖最佳男主角。2006年凭《三岔口》获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男主角。2013年凭《全民目击》获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男主角。2016年凭犯罪悬疑片《踏血寻梅》获金像奖最佳男主角。2018年凭借电影《无双》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他主演的电影《风云雄霸天下》《寒战》和《寒战2》三次成为香港年度华语票房冠军,《寒战2》刷新香港华语影史票房纪录。美国两次封“郭富城日”。2000年获颁“国际杰出艺人奖”。2000年成立郭富城国际慈善基金会,2003年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011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大使 。2019年入选福布斯中国100名人榜。有什么悲伤纯音乐钢琴曲推荐吗?
最近听了很多好听的钢琴版纯音乐,想起曾经在2007年第一次听到《神秘花园》这首经典的背景音乐的时候,觉得非常好听。记得那个时候是教《计算机基础技术》的女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伤感的故事的视频,背景音乐就是用的这首歌,那个时候微信摇一摇搜歌还没出现、手机流量一个月只赠送100M,虽然很想知道这首歌的歌名,但是大部分人应该不会为了一首歌去网吧,而我却做了!
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只能说音乐的魅力确实很大。言归正传,有人说全世界最好听的钢琴曲是《卡农》、《雨的印记》、《菊次郎的夏天》、《雪之梦》、《悲怆》、《星空》、《天空之城》、《秋日私语》、《克罗地亚狂想曲》、《梦中的婚礼》、《夜的钢琴曲5》、《寂静之声》、《泪之曲》、《梦中的雪》、《风居住的街道》、《神秘园之歌》。今天想给大家推荐十首必听的纯音乐钢琴曲,所以收集整理了一个好听的纯音乐排行榜,排名是根据收藏到经典永相传网小编的QQ音乐收藏夹的时间,仅此而已!
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只能说音乐的魅力确实很大。言归正传,有人说全世界最好听的钢琴曲是《卡农》、《雨的印记》、《菊次郎的夏天》、《雪之梦》、《悲怆》、《星空》、《天空之城》、《秋日私语》、《克罗地亚狂想曲》、《梦中的婚礼》、《夜的钢琴曲5》、《寂静之声》、《泪之曲》、《梦中的雪》、《风居住的街道》、《神秘园之歌》。今天想给大家推荐十首必听的纯音乐钢琴曲,所以收集整理了一个好听的纯音乐排行榜,排名是根据收藏到经典永相传网小编的QQ音乐收藏夹的时间,仅此而已!
一、《神秘花园》
钢琴版《神秘花园》其实是从世界著名乐队神秘园首张专辑同名歌曲《Songs From A Secret Garden》(神秘园之歌)改编而来,不过我听过原版,虽然也很经典,但是个人还是更喜欢钢琴版的《神秘花园》。
二、《梦中的婚礼》
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这首曲子虽然名字叫做《梦中的婚礼》,但是却带有几分忧伤,是一首非常值得一听的经典伤感纯音乐。
三、《卡农》
相信很多人听过无数遍的《卡农》,不过我第一次听到这个纯音乐钢琴曲是在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里面,全智贤扮演的女主角在教室弹奏的曲子,画面很美,音乐也非常好听。
四、《夜的钢琴曲5》
虽然中国有像朗朗、李云迪等等钢琴家,但是要说非常出名的经典的钢琴曲却少之又少。而石进的《夜的钢琴曲5》算是难得的来自中国的钢琴曲作品,听起来非常舒服。仔细聆听,你会感觉,曲子里充满了忧伤,仿佛溪流,仿佛海风,仿佛忧伤划过安静。
五、《克罗地亚狂想曲》
这首由Maksim Mrvica(马克西姆·姆尔维察)演绎的《克罗地亚狂想曲》,第一次演出便让听众惊叹。音乐用明快的节奏描述了饱受战火洗礼后克罗地亚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血泪和尘埃之中的悲惨的画面。整首旋律激昂高亢,是21世纪新兴名曲,成为马克西姆的代表之作之一。
六、《雪之梦》
《雪之梦》(Snowdreams)(又译作《雪的梦幻》)饱含情感,平和而不乏思考,愉悦而略带哀伤,这使它成为了班德瑞的经典名作之一。《雪之梦》已由一首音乐转变成为我们心灵的理想和追求的代名词。
七、《寂静之声》
班得瑞的《寂静之声》这首歌作为历史上最经典的音乐之一,打动了全世界亿万人的心灵,传唱至今久久不息。在一个寂静的夜里,耳机里传出一首空灵般的音乐,它是流淌于大自然的旋律。那自然而来的气息沁人心脾,采撷于大自然的音符滋润着心灵。夜里静静地欣赏这首音乐,仿佛置身于绿色森林之中,用心去聆听,您甚至可以闻到那音乐中散发出的淡淡花香。
八、《菊次郎的夏天》
这首曲子是久石让为北野武执导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所创作的,《Summer》整首曲子简单明快、清新自然、灵动而活泼,让人听来有一种舒心的情怀。
九、《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经典曲目之一,描述秋天里的童话,秋天里的温馨烂漫。《秋日私语》带给我们一种唯美的感觉,对于音乐来说,这是美的享受,对于思想来说,这是心灵的升华。
十、《天空之城》
这首曲子原本是日本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主题曲《伴随着你》(通称:天空之城)由音乐家久石让作曲,因以其让人落泪的优美曲调和动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闻名全球,被改编成多种版本,成为流传的影视名曲。
不过目前最流行的是钢琴版和吟唱版纯音乐,个人最喜欢的也是吟唱版《天空之城》,是一首特别伤感的纯音乐!
你们有没有一个爱而不得的人?
年少时不懂爱,懂爱时就不能再爱。很多人都说爱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态,也许和相爱的人走下去真的是要有很大的幸运和缘分吧,爱到最后还是要分开,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秘密。人生是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个学会不断放下的过程。人从成长变成熟就是当你明白有些东西怎么都得不到,再也没有不甘心的时候人就真的长大了。 我们都在爱中放肆的大笑过,我们也都在爱中放声的大哭过,哭过笑过生活还有继续后,只是后来的一切变得物是人非,纠缠不休彼此牵绊,蝴蝶终究飞不过沧海,也许一切都只是命中注定而已,想不负此生,真的太难。从没想过曾经相濡以沫的人最后也要相忘于江湖,也许这就是生活。有时你再喜欢还是无力去拥有,真的有一种悲哀,就算连泪也不能流。所有的感情终究还是需要有个结果,不能无所寄托。在一起也好,分开也罢,其实早已是注定的。既然从一开始就看清了未来,何必念念不忘。 分手的节点上,所有的对话都已苍白。真的不明白当初可以不顾一切最后变成两个人的精疲力尽。也许是生活太痛,也许是爱情太痛,时间让两个相爱的人还是走散了,也许爱情的另一个名字叫做遗憾。爱上一个人,我们都没有错,只是不能一直陪着你走到最后是我最大的遗憾。爱而不得大概就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想要抓住却只能放弃的,甘愿付出却得不到回报,永远不想失去最终只留下记忆。“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消失在人海”。
你玩哪款游戏超过5年还没卸载的?
我的DNF回忆录
《地下城与勇士》是一款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EOPLE开发的免费角色扮演2D游戏,由三星电子发行,并于2005年8月在韩国正式发布。中国则由腾讯游戏代理发行。
这款游戏来到中国已经十年了,从公测至今仍然是玩家数量最多的网络游戏之一,姐作为一个从内测晚期入坑的玩家,很早就有把自己当初的游戏经历拿来分享一下的想法,幸亏B站有专栏,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回忆了~
声明:因为种种原因一些版本时期鄙人处于弃坑时期所以不在记录之内~
2008年的某一天,那时候很多人都喜欢玩FLASH游戏消磨时间,姐也是其中之一,无意中发现一个叫做《阿拉德与勇士》的小游戏,可以使用三个角色鬼剑士、格斗家、神枪手于是就试着玩了一下,感觉很像当初玩的街机,而且BGM很好听,那个游戏当时的版本最终BOSS是牛头怪,姐用的是格斗家~小怪都是哥布林和猫妖~当时觉得这个小游戏做的太好了~
因为这个游戏里用的都是日文,一开始还以为是日本的游戏,压根不知道这个网游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个游戏叫《地下城与勇士》时间久了就忘记了。
后来某一天姐去跟损友钓鱼,他提到了这个游戏问我有木有兴趣玩玩,我回家试着找了找,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我以前玩的那个小游戏是这个啊,那时才得知这是腾讯代理的网络游戏,对于传统网游的认识当时还停留在《传奇》、《奇迹》这种类型的玩意,根本没想到网游也可以像当年的街机那样玩,于是怎么样了游戏....
当时的登陆界面是这样的~
因为当时处于内测时期,所以姐废了好大的劲才进入游戏(那时候内测资格不像现在这么系统很容易申请到资格)因为当初小游戏的原因所以我进入游戏创建的第一个角色就是格斗家~
图中的格斗家穿着比较暴露,然而进入游戏却被和谐了~格斗家穿上了上衣~
游戏当时除了鬼剑士、格斗家、神枪手之外还有圣职者大叔和魔法师**~当时的选人界面是这样的~
最初进入新手村“艾尔文防线”是这样~
那时候的赛丽亚旅馆是这样的~
通过当年的一些图片我们还可以看到赛丽亚最初的样子~
“我叫赛丽亚。” “你好啊。” “你来啦!” “需要帮忙吗?” “再见了。” “一定要记得我!”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
最初玩这个游戏,根本不懂什么叫加点、转职、装备~
我玩的是格斗家18级转职街霸,根本不懂加点都是胡乱加的,基本都是错误的~装备也是一塌糊涂,什么轻甲、重甲、板甲都穿过,作为用爪的格斗家姐当时一直用肩铠之类的~其实当时真正玩明白的也没几个,一打本就看出来了,加点都是胡乱弄的~
那时候副本的难度极高,四个人打“格拉卡”都死成狗,后面的“烈焰格拉卡”更是当时的噩梦~更别说“暗黑雷鸣废墟”了,那时候很多30级左右的号都在“格兰之森”门口站着喊“带僵尸”小号想要在那升级都困难~
费尽周折终于,终于到了“天空之城”以当时的装备和对游戏的了解根本打不动,四个人刷都不敢刷勇士级以上的,是在打不了了干脆回去虐僵尸~
这是当时“天空之城”的几个副本,一个比一个难度大,其中悬空城还需要完成某些任务才能出现,木有大号带根本就没法玩,多数人都是站在副本门口望天兴叹~不过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许多,混到了30级~到了天帷巨兽.....
最初还没有“天帷禁地”这个副本,当时唯一的追求就是到33级去看看万年雪山~
在这期间游戏发生了变故,不知什么原因腾讯官方下架了所有的史诗、传承和神器级别的武器装备,所有的罐子甭管是金、木、水、火、土都消失了~以至于当时的紫色装备甚至蓝装价格飙升,而且爆率极地,打玩所有疲劳可能都不会出一件紫色装备,除了强化等级不一样之外,几乎所有同职业的角色用的武器都是一样,而且武器类最高等级上限是50级,衣服和首饰都是45级和50级混搭~以至于很多人想要弄个自己玩的职业的武器需要去5173购买~
33级来到了万年雪山,雪山的BGM极为好听,是那种交响弦乐~
需要什么就跟大婶说,我会便宜点卖给你的。
欢迎来到班图族的村庄,我的名字叫敏太,咦?我的帽子怎么样,可爱嘛!
逮比诺,不许上山,听到了吗~
那边那位,快去帮忙挖那些冰冻的泥土~
你没发现魔法师都很可爱嘛~
姐当时还找了个师父,师父人很好是个觉醒的弹药,带我刷当时最省疲劳的副本“冰心少年”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觉醒号的威利,那时候雪山只有两个副本一个冰心少年一个山脊~
到现在依然记得,后来出斯卡萨之后完成主线任务,奥尔卡送给我们手镯的那些话:
拿着它吧,只有班图族的朋友才会拥有它,看你的样子将来一定还会经历更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请记住,无论你走到哪里,班图族都是你强大的后盾~
当时好感动,后来大转移之后再想起这些话真是无比的怀念......还好现在他们又回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姐升到40级,还改了加点,当时要改加点需要购买“遗忘之河之水”36块钱一个,不像现在可以根据不同的副本随意更改加点~
40级就可以打“暗黑城”了~但是没人去,因为最早的“暗黑城”只有一个副本“王的遗迹”。
直到后来版本更新加入了“浅析之地”、“蜘蛛巢穴”和熔岩洞穴....
因为副本的房间比较多,难度又大,所以当时很少有人来,一般都是找人带着过去....
暗黑城和雪山每天刷终于到了46级~可以去刷诺斯玛尔了....
加点也对了,装备也好了,还买了喜欢的时装,简直美滋滋·~
可是等我们到了那里才知道有多难打~那时候的诺斯玛尔只有两个地图,一个“堕落的盗贼”一个“迷乱之村哈穆林”两个副本都有着独特的中东地区风情的音乐,怪是一个比一个难产,很多50级以上的觉醒玩家到里面都死成狗,但是除了这就木有再高等级升级的地方了~
这个期间“天帷巨兽”加入了新副本“天帷禁地”还加入了56级副本“悲鸣洞穴”姐的等级也到了48级可以觉醒了~
这里说一哈啊
当时能够觉醒的职业只有神枪手和格斗家,最初的红狗是木有开双刀的技能的,后来才加进去的,一开始红狗都没人组,直到开了暴走之后才成为刷图机器的~
那时候觉醒是最坑的~需要的材料有~
需要200点决斗胜点交给阿尔伯特~
通关暗黑城王的遗迹5次(每次需要10个灵魂晶石)
通关洛兰的比尔马克帝国试验场5次(灵魂晶石10+黑色小晶块10个)
10个有色大晶体(不同职业需要颜色不同)
10个无色大晶体
100个特级硬化剂
100个钢铁片
而且要接“比尔马克帝国试验场”的任务必须开出“土罐人偶”这东西看脸~一次33万金币~
在金钱和水友的帮助下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做好了觉醒之前的准备,最坑的就是决斗胜点,还好有人跟我互相刷算是凑齐了...
最初王的遗迹简直就是噩梦级别~尤其是第二图的“守护”~红色反击物理攻击,蓝色反击魔法攻击,很多人都折在这了~相反BOSS波罗丁倒是很好对付~
然后是“比尔马克帝国试验场”尤其是第二图的疯狂的伊凡成群的自爆是当时很多人的噩梦~炸一下基本上就离死不远了,而且数量极多,还有后来的血牛那回血速度简直惊人~
终于在师父的带领下算是觉醒了,从街霸变成了毒王~那时候毒王的挑衅+被动觉醒“猛毒之血”在比武场几乎就是BUG一般的存在,所以那个时候打“王的遗迹”最轻松的职业就是毒王...
带人刷一次10W金币~
最初的“死亡毒雾”技能是需要有火属性攻击的情况下才能引爆的,但是威利绝对比现在这个大的多~
觉醒之后开始像50级进发~直到年底我的等级才达到56级~
在这期间深渊模式出现,不过没几个人能打过去~
这个时候暗黑城加入了几个新副本~最著名的就是“暗黑城入口”无头骑士~
2009年一月加入“死亡之塔”之后4月新版本“雪山迷踪”这次剑魂觉醒了~成了“剑圣”....
6月阿修罗觉醒,附魔系统上线~
8月魔道学者出现,鬼泣觉醒,新副本“斯卡萨之巢”上线~终于知道“巴尔雷娜”所说的“斯卡萨”是什么样了~
这个时候姐已经在游友的帮助下到了60级,当时还是神器级别的装备还在下架中~每天虽然也玩不过已经没啥干的了....久而久之一起玩的小伙伴都走了,姐也暂时告别了DNF~
我再次回到这个游戏那是2012年冬天的故事了~
总结一下60版本~
最初这个游戏怎么样下来只要不到300M~安装完只有886.45M....
最开始时候游戏中木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辛苦弄来的钱和装备说被盗就被盗,而且角色删除之后是无法找回的~删了就没了,很多人辛苦练出来的号又买时装之类的结果被杀千刀的盗号贼洗劫一空之后删除角色,没办法只好弃坑了.....后来游戏中加入了角色恢复系统和密保卡才有所好转。
本人被盗过两次,第一次号里没啥值钱玩意,也没当回事儿,第二次被盗损失了很多东西,不过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很快就恢复了,那时候的网游认识一个见不到的朋友是真诚的,很多人现在还在联系成为了现实中的朋友。
60版本的副本难度是照搬韩服旧版本的,难度非常大而且还木有韩服那么好的装备,团灭是常有的事儿。
那时候普遍的网络都不好,很多都是2M的宽带拨号上网的,所以网络不稳定出现一个人卡所有人都玩不了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互相刷喇嘛对骂也成了游戏一景。
那时候掉线是常有的事儿,玩着玩着糊里糊涂的就掉线了.....“掉线城与虚弱勇士”实至名归(现在也没好到哪去)~
那时候木有现在这种装备的需求,因为除了50级紫色装备之外木有别的玩意了,剩下的就是跟凯丽分解机正面刚了~所以刷完疲劳就都喜欢去“月光酒馆”呆着~
那时候武器强化系统最坑也木有现在的保护券和强化券,经常看见有人武器碎了在那骂凯丽,于是兴起了一种生意“卖垫手”用便宜的粗布腰带强化到一定等级作为牺牲品强化武器~
当时各种骗术层出不穷,开挂的屡见不鲜,在比武场经常可以看见神仙~而且职业之间的平衡性也是差很多,网络的各种差异也大,为这个撕逼的不在少数。
因为鬼剑士职业比较容易上手,尤其是剑魂和狂战士这两个职业刷图比较容易,所以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用,因为玩的不好加上素质差导致这两个职业成为了领其他玩家讨厌的职业,因此得名“红狗”、“白狗”~有的人喊话组队事先声明不要这两个职业的玩家....
尤其是红狗,在比武场高喊不用无色之类的话之后自己立马开暴走,别人用无色技能他们就开骂导致声名狼藉~
比如这位,他的母亲不知健在否?这个职业并不令人讨厌,我的很多玩友也都是这个职业,然而因为一些差劲的玩家导致他成了人们眼中的祸害~小学生还是作业少.....
2012年,姐又回到了这个游戏,那时候已经有了暗夜使者和女枪手,游戏等级上限也达到了70级,天界地图开放,但是玩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又玩不进去了,我这个人玩网游对装备之类的木有什么追求,比一般的烂大街好一些足矣~所以满级了之后就没啥干的了~所以又一次弃坑了~
然后是女鬼剑时代回来过一次~同样是满级了就再没碰过,那年腾讯代理的《剑灵》上限,姐还抢到了内测激活码,入坑《剑灵》之后因为版本更新太慢小伙伴都走了,姐一个人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去了《剑灵》体验服......
虽然没投入进去玩,但是隔三差五还会上来看看,比如大转移之后的剧情任务之类的~
直到去年,我弄到体验服的账号之后有回来玩了,赶上的女圣职者版本~一直到现在,虽然没去打团本和爆肝,但是每次游戏有更新我都会去看看,转一圈之后就下线等下一次更新.....
因为登陆游戏太麻烦这里就用我之前动态的图应付一哈了~
断断续续玩了10年了,把自己经历过的东西写出来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这个游戏我还会玩下去,还是过去的佛系玩法,只要它还在无论换多少台电脑,姐的硬盘里永远有它的一席之地,这是个好游戏,也是我见过腾讯代理之后弄的最用心的游戏(君不见《疾风之刃》虽生犹死)事实证明腾讯也是可以弄好一个游戏的。
对于这个游戏的回忆还有很多,今天我只想到了这些,以后在我慢慢的回忆中可能还会想起从前的趣事儿,到时再讲给童鞋们....
怀念赫顿玛尔街头的音乐和天空之城偶尔听见的海鸥叫,怀念当年的那些npc和他们熟悉的声音...
“用耳去听用心去斩”、“风,会指引你前进的方向”、“阿拉德大陆的早晨真凉爽啊”、“瞧一瞧看一看了”、“我的东西是最好的”、“勇士,你要去哪?”、“来来来,以钱赚钱了”......这些熟悉的声音今天已经听不见了,再看见他们就像认识多年的街坊朋友一样....
怀念那个跟着我后面走的小毛驴~
怀念月光酒馆的靡靡之音~
怀念无事可做时候在街上跟小伙伴聊天的岁月.....
希望这个游戏能一直在,因为那里有我们美好的回忆......
这次就到这~
对了ヾ(✿゚▽゚)ノ
你们知道最早的DNF什么样否?
就是这个样子,而且只有三个职业...
好了,这次真的结束了....
在你家书柜中你最珍惜书籍是哪部书?
【传媒藏书类话题】
谢邀。李又然作为职业散文家,生平出版过五本散文集。其中,《国际家书》有三个版本,三种真版原件,现已搜集齐全;如今均已列入李氏家族个人收藏书目,专门用于研究李又然的生平及其著译。这三种真版原件包括有:1、署名李则蓝著的散文集《国际家书》吉林书店初版本(1948年11月);2、署名李又然著的散文集《国际家书》上海文化工作社增订本沪初版(1949年10月);3、署名李又然著的散文集《国际家书》上海文化工作社增订本沪再版(1951年2月)。本书辑注者李又然的长子李兰颂,搜集齐全李又然散文集这三个版本真版原件的时间跨度,从1979年起至2009年完成,恰好正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
2009年4月,辑注者在网上搜到《国际家书》吉林书店初版本销售信息,与卖家以130元即成交:封面盖有“东北大学图书馆”紫长方戳,为画家张仃所设计,书名毛笔题字明显看出是作者本人书法,作者署名亦为在东北时化名李则蓝;只是:书脊早已残损,封底完全缺失;该书扉页亦有装饰并套红印制,扉页背面为版权页,书名《国际家书》之下,是世界语“国际家书”;内文为汉字横排版,目录页在作者《〈国际家书〉初版后记》后即全书最后。李又然在《国际家书》初版后记:“一向不留底稿也不剪报,把发表过的东西看作树叶,让它们过了自己的季节就飘落散失——偶然也感到可惜。现在抄拢来,大约二分之一⋯⋯”
辑注者作为李又然的长子生于1955年11月,自幼因受政治运动迫害远离父母;从1969年10月起与李又然通信,1975年第一次获得《又然自传》,还得到李又然寄赠的散文集《伟大的安慰者》(1955年3月作家出版社)。吉林书店、上海文化工作社、作家出版社——后者何来?全称时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牌作家出版社”;早已不同于现今中国作家协会所属作家出版集团的作家出版社。《伟大的安慰者》的出版和发行,是经首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含副牌作家出版社)冯雪峰之手的;李又然在《〈伟大的安慰者〉前言》明确写道——“书名本来仍旧用《国际家书》,尽管书的内容已经不同;可是终于改了,原因之一是追悼罗曼·罗兰先生这篇东西——《伟大的安慰者》,对于自己来说,印象最深。”
辑注者将前述四种版本比对,明显看出《伟大的安慰者》严谨精致。至1981年,应李又然之约,丁玲写了《为李又然同志的散文集写几句话》。“我出书不容易的。请你写序好么?请一定写!我本想写回忆录,我有很多好写的,但是没有力气,写不动了!一篇《毛主席》,足足写了几个月!一篇《丁玲》,也得很长时间!但我无论如何要写的!我来看过你,找不到地方,尽管你的地方很好找的。现在不能再来了,因为我在房间里沿着桌子走走,都非常吃力,十分困难了!奈何!”之后李又然再致丁玲信:“序,我珍惜的。我不满意的是自身,缺陷太多了!”说:“‘他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句话一定、一定涂掉!”李又然让李兰颂寄信后,李兰颂又于1982年2月农历正月十二,特意到木樨地丁玲家登门致谢。
继1933年曹聚仁著文首肯《李又燃先生的文体》,1948年李克异著文《读〈国际家书〉》后,陈企霞于1950年著文《读〈吉普车〉和〈礼物〉》,向读者尤其是青年文学爱好者介绍李又然和萧三诗人作家散文创作的态度和方法,即李又然、萧三文体——以政论性的散文形式表现的艺术作品,倡导学习这一散文写作方法。持续几十年时间,花费几十万元钱,辑注者的研究是,中法关系史和延安文艺史李又然部分;研究的方法是,通篇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和“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为支撑;主要目的在于,揭示文学史和教科书无尽谜底,告慰先贤,以飨读者……例如,当年文艺界批判丁陈李艾罗白六人,撰稿人误将萧三散文《礼物》当作李又然散文诬陷,公然搞文字狱——制造冤假错案。
辑注《又然文存》(上编:李又然著译;中编:李又然传略;下编:李又然研究;附编:李又然年谱)发现,先前简述《国际家书》三个版本、《伟大的安慰者》孤本、《李又然散文集》汇订本⋯⋯只占现有李又然散文总数的三分之一;而眼前这部最新版本《国际家书》可谓是李又然散文大全(新发现佚稿百余篇),辑注者按志书编纂采取横分竖写方法,贯通“早年”“沪上记忆”“坪上记录”“冰雪纪事”“澡雪纪实”“晚年”“身后”主线,减少主观片面取舍因素,强化客观真版原件佐证。其间,旅法学者刘志侠、中国现代文学馆刘屏、上海档案馆李红、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朱鸿召等,都以治学严谨的认真态度,不计名利的奉献付出,倾力帮助辑注者在各自熟悉历史阶段和具体课题领域——为一专项,一查到底。
2017年4月16日,《李又然传略稿(李又然诞辰111周年纪念版)》拟就,《又然文存》(上中下附编)制版。文存最实质的文献把握在——自 1969年10月6日起 ,李又然给长子李兰颂写的百余封信和一部自传,父子天各一方单凭书写捱到重逢的语境,纳入文存多为公共或民间珍藏——基本可以证明:李又然初涉文坛即发表诗作,散文也是诗,一直写到老。时下全集不全及选集复选集现象,大多由选择性失忆和记忆所致;读传记须回忆录印证,读回忆录要彼时信札付诸,读彼时信札有当天日记曝光。因之《国际家书》不失《又然文存》典藏,以应萧军所记(1941年8月2日《萧军延安日记1940-1945》收《致毛泽东》):“‘了解一个战士要在战场上;了解一个作家要从作品里。’这话是李又然说的,我觉得很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