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神38级野外精英怪,隋朝十大名将都是谁?
唐朝以武功强盛闻名,但被它取代的隋朝也不遑多让。杨氏的王朝享国短短30余年,却创造了古代闻名的“开皇之治”,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成就,对李唐帝国而言等同于“巨人的肩膀”。
由于这种延续关系,隋朝的军事人才具备两大特点:
第一,具备关陇集团成员的重大共性:“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徒之事”,即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所谓的文武全才。后来的李世民就是这一群体的佼佼者;而在他之前的隋朝,这类型的人才并不罕见;那时几乎所有的名将,文采也都相当了得。
第二,隋唐一体,很多隋朝军事家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唐朝名人间存在形形色色的关联。比如:李世民的岳父、战神李靖的舅舅、秦叔宝的老上司等等。
下面按照在军事领域的表现,对笔者眼中的“隋朝十大名将”进行整理。
充满争议的第一人:才华横溢的“坏人”杨素隋朝的短暂强盛,离不开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两大名相:高颎与杨素。俩人都是文才武略的综合性人才,相对于政治表现太过出色的高颎,杨素的军事才干更令人瞩目。
杨素出身关中大族弘农杨氏,文学、书法、兵法无不精通。早在北周时期就不断建立赫赫战功,并且与圈子里的隋国公杨坚关系密切。
到了公元580年,杨坚攫取北周大权,杨素果断支持,随后参与了平定尉迟迥的战事。隋朝建立后,他负责经略长江上游,大造战船、训练水师,并在公元589年的灭陈之战中挥师东下,摧毁了陈朝在西线的水军。
在随后,杨素的军事才华更是得到了全面体现。公元590年,江南士族发动叛乱,杨素率军进讨,先后历经大小百余战,彻底平定了江南,随后因功入朝为相,与高颎同掌朝政。
公元599年,隋军兵分三路进击突厥,杨谅(杨坚之子)、杨素、高颎分别担任统帅。在所部遭遇突厥达头可汗十余万主力骑兵后,杨素抛弃步骑混合的防御阵型,以骑制骑主动进攻,以对方最擅长的方式、送给他们最耻辱的完败:达头可汗身负重伤,突厥人的信心被彻底摧毁,残部嚎啕大哭、四散溃逃。
公元604年,汉王杨谅起兵反叛,杨素带兵征讨,兵不血刃取得了胜利。
但杨素也是隋朝最具争议的人物。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杨素的才能甚至比高颎还要强,但在人品、气度方面却差得远,有人甚至称其为“奸相”。
他治军残忍,每次打仗前都会找理由诛杀将士立威,少则数十、多则上百,血流遍地、他却谈笑自若;开战后,他的部下只能猛攻、有进无退,未能取胜却又活着返回的,一律被其就地斩杀;
他心胸狭窄、残害异己,由于嫉妒老部下、名将史万岁的功劳,他编织罪名鼓动杨坚将其当庭重棒打死;
他瞒上欺下、荼毒百姓,监修仁寿宫期间导致大量百姓被活活累死,史书称“死者以万数”;
作为杨坚的心腹,杨素曾权倾朝野、位极人臣。但为了个人利益,后期他投靠杨广,协助其夺位、迫害杨勇;杨坚离奇死亡据称也跟他脱不了干系。
第二位:接近完美的千古贤相高颎无论对于杨家还是隋朝而言,高颎都是公认的第一功臣。
高颎之父高宾是北周上柱国独孤氏的家将,两家人关系密切,高氏也因此被赐姓“独孤”;而杨坚的妻子正是出自独孤家族,因此高颎是杨坚天生的“自己人”。
因此,当杨坚决心篡权、物色心腹时,首先想到了高颎;后者则毫无迟疑地豁出了一切,甚至表示即使失败、灭族也不怕。从随后的表现来看,高颎的杰出在整个隋朝无人可比,他的综合能力、对国家的忠心令人叹服。
虽然是一名政治家、战略家,但高颎在军事领域的贡献同样耀眼,被公认为一流的军事家:
当初在应对尉迟迥之变时,前线军心不稳,盛传多名将领与尉迟氏里应外合(双方原本就是关陇集团内的自己人),此时的杨坚急需一位亲信前去监军。但面对这份苦差,心腹崔仲方、郑译纷纷以各种理由推辞,只有高颎奋勇请缨,赶往前线后沉稳指挥、缜密调度,以破釜沉舟的气魄平定了叛乱。经此一战,高颎一跃成了杨坚的头号亲信。
随后平定陈朝,高颎也是当之无愧的头功:
攻入建康的贺若弼、韩擒虎,都是由高颎举荐给杨坚;
在正式攻陈之前,高颎拟订了使陈朝士气低落、财力俱尽的策略,历时数年极大削弱了对方的实力;
攻陈之战,杨广是名义上的元帅,但实际上的操盘手则是元帅长史高颎。
公元599年,高颎率领一路隋军进攻突厥,在族蠡山(今山西右玉北)与对方鏖战七天、获得大胜;随后追杀至乞伏泊(今内蒙内)与突厥大军展开决战、再次获胜,导致都兰可汗败逃后死于部下之手。(上文杨素杨素大败达头可汗同期发生)
高颎对隋朝的贡献是全方位的,除了带兵打仗外,他拟定制度、举荐人才,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他品德高尚,不贪权、不恋位,对国家竭诚尽忠,甚至不惜为了国家利益得罪权贵。
最终,他因得罪独孤皇后、杨广,失去了杨坚的信任,被贬为庶民;隋炀帝即位后,被起用太常的他由于批评朝廷的奢靡政策,被以妄议朝政之罪诛杀。
作为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高颎为人正直、敢于担当重任,为国家付出了一切。因此,后世学者将其列为与周公、管仲、商鞅相提并论的顶级人物,可谓实至名归。
第三位:李靖的舅舅、死后封神的韩擒虎韩擒虎同样出自将门世家,父亲韩雄官拜北周大将军、先后出任八州刺史。而韩擒虎年幼时就具备英豪之姿,不仅饱读群书,而且胆识谋略过人,被北周奠基者宇文泰视为奇才。成年后,他先后担任新安太守、永州刺史、合州刺史,封爵新义郡公,在与北齐、南陈的战争中多次立功。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后,经高颎举荐,具备文武之才的韩擒虎被任命为庐州总管,在东线经略对陈作战。8年后,他率领500精兵夜袭江南,全程势如破竹、望风披靡,最终以区区数百兵马杀进建康城、活捉陈叔宝,在上演了一出特种兵破袭战首战。
功成名就的韩擒虎,仅仅过了三年就因病去世。但正是这种如流星般绚烂的人生轨迹,反而让他变得更加传奇。连《资治通鉴》这种严肃的史书,都大篇幅提及他死后成为了阎罗王。
当然了,韩擒虎还有个更加令人如雷贯耳的头衔:大唐战神李靖的亲舅舅。史书记载,他俩经常在一起讨论兵法,也许这就是李靖善于奇袭战的原因。
第四位:毁于多嘴的贺若弼贺若弼的人生与韩擒虎仿佛如影随形,但他们最终的结局却完全相反。
贺若弼同样出自北周将门世家,父亲贺若敦曾任金州刺史。与韩擒虎一样,他在年少时即因善于骑射、博闻强识名动一时,得到了齐王宇文宪的重用。公元579年,他跟随北周第一名将韦孝宽攻克淮南,献上了许多计策,因功被加官进爵。
隋朝建立后,作为宇文氏的嫡系,贺若弼一度被冷落,但不久后与韩擒虎一起被高颎举荐为吴州总管,受命经略一方、为灭陈做准备。
贺若弼军事才华突出,在总管任上,他一边积极买船练兵,另一方面还结合自己的战略思考,制订了取陈十策,获得了杨坚的高度赞赏。
公元588年底,51万隋军兵分8路攻陈,贺若弼兵出广陵、直面建康城的陈军主力。相对于采取突袭战的韩擒虎,贺若弼稳扎稳打、正面直推,沿途治军严明、秋毫无犯,获得了陈朝军民的拥护。
灭陈之后,贺若弼与韩擒虎并列一等功,受到了杨坚的重赏,但这也成了贺若弼人生的分水岭。
贺若弼自视甚高、性格急躁、心胸狭隘,首先因韩擒虎先于自己抓到陈叔宝,与对方闹翻,二人多次在杨坚身前争功;此后,他居功自傲、藐视群臣,并且因未能当上宰相肆无忌惮地发泄对杨坚的不满,逐渐被冷落、免官。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他因批评朝政,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同被诛杀。
第五位:擅长单挑、却被当朝打死的史万岁史万岁名字霸气,人生也曲折离奇。
与上面几位一样,史万岁也出自关中将门之家,其父史静曾任北周沧州刺史。由于这种世家背景,史万岁同样文武双全、才能出众,据称其年轻时英俊威武、精于骑射、性格勇猛、精通兵法,而且还极其善于占卜,宛如偶像、实力派的混合体。
杨坚掌权后,在平定尉迟迥之战中,史万岁“每战先登,勇冠三军”,屡屡在局势危急时刻身先士卒、扭转战局,战后因功拜为上大将军。
后来,史万岁曾被同僚牵连贬为敦煌戍卒,他时常依仗自己过人的骑射才华深入突厥境内掳掠,让对方极为敬畏。到了公元583年,隋军对突厥发起全面反击战,史万岁主动投靠秦州总管窦荣定;随后在与突厥阿波可汗大军的对峙中,他在阵前与敌方勇士单挑、轻而易举斩获对方头颅,吓得敌军议和而退。
灭陈之后,史万岁跟随杨素平叛。面对复杂的地理条件,他率领孤军转战千里、血战无数,几乎以一己之力剿灭大半叛军。
公元597年,史万岁以行军总管身份平定云南爨翫叛军,他再次行军千余里、摧枯拉朽般击溃对方,前后俘获2万余人,获得了完胜。
公元600年,杨广、杨素出击突厥,大军此行并无多大斩获,但史万岁一部却斩敌数千、凯旋而归。杨素妒忌他的功劳,在杨坚面前进谗言,抹杀其成绩;史万岁在杨坚身前为所部将士争功,却被当庭活活打死,一代名将以最惨烈的方式冤死。
第六位:李世民的岳父、肢解突厥的长孙晟个人认为,长孙晟是隋朝最为传奇的政治人物(没有之一)。
作为关陇集团的成员,长孙晟同样精于骑射、富有谋略,曾经让杨坚赞叹不已。而且,他的射术即使放在以尚武闻名的整个关陇集团也首屈一指,并且凭此才能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北周末期,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远嫁突厥,他凭借“一箭双雕”的神技彻底征服了整个突厥贵族圈,被对方奉为偶像,各部首领、贵族无不争相与其结交。(武侠小说中郭靖因箭术扬名蒙古草原,显然是以长孙晟为原型)
凭借这一独特经历,长孙晟对突厥内部情况了如指掌,不仅结交了大批好友,还将突厥境内的山川形势、部众强弱掌握得一清二楚。
隋朝建立后,长孙晟返回长安。当时面对强大的突厥威胁,杨坚一度考虑修筑长城防御。而此时赶回的长孙晟犹如及时雨,他分析双方实力,得出突厥“难以力征”的事实;随后结合自己对敌人的了解,提出了“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方针,利用敌人内部的各种矛盾,采取离间分化的方式,彻底肢解削弱对方。
其后隋朝的对北战略完全按照长孙晟提出的思路执行。在十余年间,杨坚一边强化防御,一边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对其势力进行分化瓦解,使得突厥再也无法形成合力、宛如一盘散沙,被隋朝各个击破。
而长孙晟不仅是战略的制定者,更是关键的执行者。他多次深入敌后,凭借一人之力改变局面。公元599年,他将突厥突利可汗(随后被封为启民可汗)连蒙带骗带进长城,以便杨坚将其扶植为“以夷制夷”、进一步分化突厥的支点;
下一年,长孙晟以秦川行军总管的身份,作为杨广的前锋、率领归降的突厥人出征突厥。双方对峙不下之际,长孙晟凭借自己对敌人的了解,派人在泉水里下毒,突厥人畜大片死亡,由此人心惶惶、连夜遁逃,却惨遭长孙晟所部追杀。
凭借长孙晟的高超战略,隋朝以最小的代价肢解、降服了曾经强大无比的突厥。在他去世后不久,由于隋朝的政策失误,突厥势力再起,隋炀帝不得不感叹:“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很多朋友也许没有听说过长孙晟,但一定对他的两位后人无比熟悉:儿子长孙无忌——大唐凌烟阁头号功臣;女婿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顶级帝王之一。
(由于篇幅所限,下面几位尽量精简。)
第七位:饱受隋炀帝信任的来护儿来护儿乃是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并非出自关陇贵族。公元581年,当贺若弼出镇广陵后,来护儿便投奔了隋军,逐步积累战功、升任大都督等职。他还参加了平定陈朝之战,因功进位上开府。
公元590年,来护儿跟随杨素评定江南叛乱,期间依靠自己对南方的了解多次出谋划策,为平乱立下了赫赫战功,由此进位大将军,封襄阳县公。
接下来,他先后参与讨伐盛道延、汪文进叛乱,进位柱国大将军,多次得到隋文帝杨坚的嘉奖。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被征召入朝,加封荣国公,所受礼遇之隆满朝无人能及。
公元612-614年,杨广三次远征高句丽,来护儿都担纲主力;期间,他还参与平定了杨玄感之乱。公元615年,来护儿随隋炀帝出巡塞北,被突厥围困在雁门;三年后,江都之乱爆发,忠于隋炀帝的他死于叛军之手。
第八位:罗士信、秦叔宝的老上级张须陀张须陀可谓隋朝最后的名将。他是北周南阳郡公张思之孙,早年间,曾跟随史万岁讨平爨翫反叛;公元604年,又跟随杨素平定杨谅叛乱。
公元611年起,山东地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朝廷军队应对无力、大多落败,只有张须陀所部勇决善战,连续击败王薄、孙宣雅、郝孝德、裴长才、郭方预、左孝友、卢明月等多支叛军,屡屡获得隋炀帝嘉奖。
由于镇压起义战功显赫,张须陀一度被升为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成了隋朝应对山东乱局的头号希望。
张须陀作战勇猛,并且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出了秦琼、罗士信这两位一等一的猛将。到了公元616年,在多次击败瓦岗军后,张须陀陷入了李密的伏击,他本人虽然一度力战突围,但最终为了救出部下而死于战场。据称在他死后,所部官兵号哭多日,杨广也悲伤异常、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荥阳郡守。
第九位:比西汉李陵更有血性的悍将达奚长儒达奚长儒同样是关陇贵族,其祖父达奚俟曾担任西魏定州刺史,父亲达奚庆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达奚长儒几乎亲历了西魏(北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战事,从宇文泰到宇文邕,都能看到他活跃在战场、建功立业的记载。
杨坚掌权后,益州总管王谦、上柱国杨永安发动叛乱,达奚长儒奉命讨伐,并且诛杀了王谦的两个儿子。隋朝建立后,达奚长儒奋战在对抗突厥的第一线,他曾于公元582年率领2000隋军陷入十万突厥的重围。
面对悬殊局面,达奚长儒慷慨激昂、毫无惧色,且战且走、与对方鏖战三天;最终兵器耗尽,他带领将士与敌人肉搏,甚至手上的肉被打掉、骨头露了出来,仍旧毫不退缩。最终敌方毫无办法、解围而去,而此时的达奚长儒身受五处创伤,麾下将士十不存一。(这一情形与当初西汉名将李陵的遭遇何其相似,但达奚长儒显然更为血性)
经过这次血战,突厥人的士气严重受挫,放弃了对秦州、陇右一带的掠夺。杨坚亲自下诏表彰达奚长儒,提升其为上柱国。
“长儒以步卒二千,抗十万之众,师歼矢尽,勇气弥厉,壮矣哉!”在后世看来,达奚长儒几乎成了那个铁血王朝军人群体的符号。
第十位:大器晚成的刘方刘方为匈奴后裔,其家族长期为北魏、北周服务,史书称其“性刚决,有胆气”。
公元580年,他跟随名将韦孝宽平定尉迟迥之乱,因功赐爵河阴县侯;
公元583年,他跟随卫王杨爽出征突厥,在白道大破沙钵略可汗,进位大将军;
一直到隋朝后半段,刘方才真正扬名立万。公元602年,交趾俚人首领李佛子叛乱。在杨素的推荐下,刘方被任命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率军平叛。他治军严明却又爱兵如子,具备杨素的优点、却无其缺点,因此军队战斗力极为强悍。最终他恩威并施,成功逼迫李佛子投降,顺利平定叛乱。
公元605年,刘方担任驩州道行军总管、进攻林邑国(今越南南部)。面对敌人的巨象阵,刘方首先挖设陷阱、其后诈败而退,随后趁对方阵脚大乱之际用弩阵击溃敌军。随后隋军连战连捷,顺利攻入对方国都,刻石纪功后凯旋而归。
但在回师的途中,刘方因恶劣的其后染病身亡,林邑王重占国土,此次远征纯粹成了杨广的立威之战。
当然了,隋朝的名将远不止上述十位,诸如周法尚、宇文述、卫文昇、屈突通、周罗睺等等,无一不是一时良将。(严格来说,李渊父子也是隋将)
结合这些军事人才的经历、特点,我们就能感受到隋朝那个时代的尚武、奋进与积极向上。隋朝的强大,不仅仅彰显了关陇贵族的彪悍,同样是一个时代整体气质的体现;这一王朝的显赫武功,实际上为唐朝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基础,其贡献不应被遗忘、抹杀。
历史上有没有哪一场战役的胜利?
一场大的战役,涉及到数万乃至数十万军队,即使是名将带兵,也需要和同僚协同作战,互相之间的配合确实很重要,这样的范例很多,下面以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战列举例:
徐晃,吕蒙,陆逊联手,关羽大意失荆州这是三国期间一场很重要的战役,直接导致了蜀汉的衰落。战役过程是关羽在刘备拿下汉中后,独自率部攻打襄阳、樊城,曹魏樊城守将曹仁不敌,曹操派遣于禁、庞德救援,但被关羽击败,曹操一度准备迁都避让,但在司马懿等的劝阻下,再此派遣大将徐晃领兵救援,同时,联络孙权,试图引诱孙权偷袭荆州。
孙权一方,本来和关羽对峙的是吕蒙,这是个铁杆的对关羽主战派,几乎是公开的觊觎荆州,关羽对他当然是防之又防,在关羽和曹魏对战时,吕蒙早就蠢蠢欲动了,但他知道关羽防着他,这个时候还没有怎么出名的陆逊出主意,以自己代替吕蒙,对外称吕蒙生病,陆逊还给关羽写信,不停的表示对关羽的敬仰。
关羽被吕蒙、陆逊联手迷惑住了,放下了戒心,将防守东吴的部队调遣了一部分去樊城前线,于是,吕蒙、陆逊趁着关羽在樊城和徐晃对峙,在孙权的任命下,分领两路大军偷袭荆州,吕蒙一路偷袭江陵得手,陆逊一路偷袭公安、南郡,直到秭归枝江、夷道,彻底断掉关羽西逃益州的道路,东吴偷袭荆州时,曹魏的徐晃也在樊城击败关羽,关羽最终在两路夹击下兵败身亡。
关羽大意失荆州这场战役中,因为共同的威胁,曹魏的徐晃和东吴的吕蒙、陆逊这三大名将在战略上形成了默契的合作,徐晃救樊城、襄阳,吕蒙、陆逊偷袭关羽后路。在东吴袭取荆州的战术上,吕蒙和陆逊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从麻痹关羽到两路分兵合计,吕蒙完成了一直以来干掉关羽的夙愿,陆逊也借此战出头成为名将,曹魏和东吴都达成了战略目的,只有刘备哭了。
唐朝灭东突厥之战,李靖和李绩联手奇袭阴山唐朝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以李靖为主将,共派遣六路大军出击突厥,这六路大军全由名将领军,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通漠道行军总管李靖、金河道行军总管柴绍为中路军直击突厥颉利可汗,恒安道行军总管卫孝杰、畅武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从幽州方向攻击突厥东路,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从灵州方向攻击突厥西路,阻止颉利可汗西逃(防守突厥东路的突利可汗此前以向唐朝投诚)。
李靖、李靖、柴绍、卫孝杰、薛万彻、李道宗全是初唐赫赫有名的名将,六人联手出击,突厥无法抵抗,特别是李靖和李绩,李靖偷袭阴山的战术就是两位名将商量出来的,当时李世民已经派唐俭去劝说颉利投降,可李靖和李绩依然决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管唐俭的死活,打垮颉利就好,即使和他们在一起的张公谨反对,两人依旧决定出兵,李靖率精骑在前,李绩随后接应,一战彻底打垮了颉利,奠定了最终的胜局。
淮海战役,中野刘帅和华野粟大将携手合作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对蒋军战场上规模最大,也是战果最大的一次战役,战役开始之前,本来是准备由华野单独打一个“小淮海战役”,但经过粟大将的修正,军委的认同,变成了后来的“大淮海战役”,也因此,战役必须要由刘帅(中野司令员)、陈帅(华野司令员兼中野副司令员)、邓政委(中野政委)指挥的中野和粟大将(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谭政委(华野副政委)、陈上将(华野参谋长)、张中将(华野副参谋长,陈上将爱在一线带兵,张中将实际负责野司参谋部工作)指挥的华野互相配合,并以邓、陈、刘、粟、谭组成了总前委。
刘、陈、邓和粟、谭、张等在淮海战役中合作默契,战役一开始,华野围住了蒋军黄百韬兵团,校长赶紧派出黄维领一个兵团救援,中野配合华野打援,又把黄维给围住了,给华野消灭黄百韬兵团争取了时间,华野歼灭了黄百韬兵团后,回头又派遣参谋长陈士渠带五个纵队去支援兵力较少的中野,配合他们一起歼灭了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我军以60万对蒋军80万,消灭和俘虏了55万,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配合默契,刘、陈、邓和粟、谭、陈、张等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中野的实际指挥者刘帅和华野的实际指挥者粟大将在战场上的互相配合不说,同时身兼华野和中野职务的陈帅在中间协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反观蒋军,协同能力就比我军差太多,甚至于杜聿明在南京商讨战术时,都不愿意相信同僚,比起刘帅和粟大将的互相信任,蒋军败得不冤。
有什么看开头就无法自拔的小说?
作为一个书龄将近20年的人,给大家推荐几本我反复看过好几遍的小说。
沙雕型:1.《向师祖献上咸鱼》
想看一下咸鱼的梦想人生和终极目标吗?
《向师祖献上咸鱼》这本书你不能错过,女主角亲身诠释了如何做一条标准的咸鱼,别人想拼就让他拼,自己安安分分地摸鱼溜号,能苟一天是一天。即使被扔到一个大魔头身边,只要抱着来度假的心思,安安分分地躺着不作妖,魔王的大腿凑上来给你抱,人生赢家就是你!
处处都是笑点,让你忍俊不禁,十分适合减压放松。
2.《帝国精神病院》
盗墓遭报应了?——没事!不就穿了嘛!穿到哪了?——没事!不就是精神病院嘛,好歹镶着个帝国的金……装精神病有什么看法?——我不是装,跟一群神经病在一起,我是真的神经了……还有许多“正常人”想逼出你口里的秘密?——我真的没秘密,我顶多就是偷看了他们领导人洗澡了而已……这就是一个猥琐女穿越到精神病院的欢乐故事……
3. 《小凰不是仙》
当一个小凤凰落入魔界的地盘,看凤凰如何感化魔王,顺便带领魔界众人过上太平安宁吃喝玩乐的好日子。
宫斗宅斗型:喜欢看宫斗宅斗文的,穿越鼻祖吱吱大神不能错过,从《庶女攻略》到《金陵春》到《慕南枝》再到《九重紫》,每一本都是经典,闭眼入不会错。《花开锦绣》和《好事多磨》也还可以。
喜欢看一个系列的,御井烹香的《庶女生存手册》《嫡女成长实录》《盛世反穿手札》《豪门重生手记》不容错过。
《庶女》是从现代穿越回古代的庶女杨家七娘,步步隐忍,小心谨慎,终于护得幼弟平安,觅得良人。《嫡女》是本土的杨家三娘,虽为嫡出,但也有姨娘小妾之争,也要为婚事发愁,还要考虑家族荣光,嫡女过得也并不容易。
《反穿》是杨家的嫡女五娘,锦衣玉食金珍玉贵的长大,却在诞下一对双胞胎后,突然产后大出血而亡。本以为魂归地府,一睁眼却到了200年后的时空,杨家仍是豪门贵族,她却变成了孤女一个。看这个杨家老祖宗如何在现代活出精彩。
《豪门》是豪门中的豪门焦家,焦家大娘子虽是庶出,但在没有男丁的情况下,是被当做太子女培养长大的。却在即将接掌焦家时,家中的姨娘突然诞下庶弟,不仅待遇大减,更是某一日弹琴时突然中毒身亡。重来一世,她誓要查出真相。
石头与水的《千金记》《欢喜记》《千山记》《美人计》也是一个系列,文笔都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她文中的女主角不仅名字取得好,性格也都干脆利落冷静理智,没有金手指,也没有聪明到脱离现实的地步。她们的成功,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男人,但更多的是靠自己。永远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走在一条什么样的路上。
《千金记》是现代穿越回古代的嫡女宋嘉言,虽是嫡长女,但母亲早逝,姨娘又有小算计,尽管有着现代的智慧,却也不能肆意妄为,还需小心筹谋。婚事虽出人意料,但结合她的性格,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欢喜记》和《千金记》是一个朝代,前世隐忍了一辈子的赵长卿,终于把自己给忍死了。重来一世,她决定不再憋屈自己,让自己活得恣意昂扬。
《千山记》是我近期最最喜欢的一本,女主是我最喜欢最敬佩的一个。谢莫如前十几年在谢家活得像一道影子,当她指婚给五皇子之后,终于露出了野心。扶持夫君,斗倒太子,活过皇帝,压倒太后。扶持庶子登上帝位,成为太后,成为太皇太后,把持朝政,海晏河清。这个骨子里流着辅圣长公主血液的女子,有着非同一般的政治嗅觉,更有着男人都不及的坚毅心智。
最喜欢文中的一句话: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大气舒朗
《美人计》和《千山记》是一个朝代的。《美人计》远离朝堂,注重小户之家何家的科举晋升之路,看何子衿如何经营家长里短种花养草的日子,虽然是小富小贵,也不乏鸡飞狗跳,但平安喜乐,自由自在。
早期看过的的琴律的《药窕淑女》和《喜嫁》,面北眉南的《金枝》《嫡谋》《名门闺杀》,莞尔的《长嫡》也都是不错的宅斗文。
女主重生文第一次看的重生文是沐水游的《美人凶猛》,女主重生,步步艰难,提着一口气一路看下去,好歹终究靠谨慎和智慧迎来好结局。
《女帝直播攻略》是最近看的一本,重生+直播+系统,设定很新颖,越看越好看,相当惊艳,值得追下去。
前世,姜芃姬是人类联邦军团上将,真正的人生赢家。今生,她变成了普通的古代贵女,凄凄惨惨戚戚。外有不安好心的系统,内有算计她的魑魅魍魉。系统要她宫斗当皇后,她偏要逐鹿天下当女帝,圈地盘、募私兵、纳贤士、建城池、打天下!
#未来星际上将在古代的诸侯争霸之路#
千山茶客的《嫡嫁千金》《重生之嫡女祸妃》《重生之将门毒后》《重生之女将星》都是非常不错的重生文。文笔流畅,个别话语发人深省,情节构思精妙,读来如行云流水。
很多人喜欢《将门毒后》中的男主角谢景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却独爱《嫡嫁千金》的男主角姬蘅,这种红衣妖艳阴郁但独钟情女主的男子非常对我胃口。
闻檀的《首辅养成手册》:他虽然是庶出,但未来却将成为权倾天下的内阁首辅,手段奸佞,冷酷残忍。而重生之后的罗宜宁,却发现自己正在虐待这个未来的内阁首辅,如今庶出不受宠的少年。即使他卑微低贱,有一天也会直上云霄,成为任何人都要仰视的存在。正是因为罗宜宁知道,所以她才更想哭了。【甜宠文】
希行的《君九龄》《诛砂》,白鹭成双的《春日宴》都是非常成熟的文笔。
种田文乡村原野的《丑女如菊》《果蔬青恋》《田缘》,前两本是系列文,是我看过的种田文里面相当经典的。整体文风清新恬淡,部分情节又荡气回肠。
申丑的《春时恰恰归》,文风质朴,细水长流,平淡如茶,但口有回甘,读完意犹未尽!某某宝的《穿越种田纪事》,还有《秀色田园》,《欢田喜地》《重生小地主》都是看起来相当舒心的种田文。
快穿文最近开始爱上快穿文,但喜欢那种女主坚强独立大气淡定有智商的类型,不喜欢那种凭着美貌和可爱就能俘获男人走上人生巅峰的脑残文。
扶华大大的《女主都和男二HE》《戏精穿进苦情剧》《重生攻略手札》都是非常不错的快穿文。
风流书呆的《女配不掺和》正是我最喜欢的女主类型,自立自强有智商。 三日成晶的《男配有毒》故事不多,但每一个都构思精巧有特色。墨书白的《我养的反派都挂了》涵盖各种类型,都值得一看。
退戈的《强势逆袭》,每一个故事都有不同的男主女主,女主靠智商解决麻烦、收拾烂摊子,有几个设定比较有趣。逍夜的《一渣到底》角度清奇,女主比较渣,但不惹人讨厌。藿香姑的《她有毒》女主比较清冷,男主最后才发现是一个人。莞尔wr的《炮灰攻略》是早期看的,还可以,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也算求仁得仁。
女扮男装希行的《大帝姬》,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当危难袭来,总有达官贵族用忠心手下的子女代替自己的子女去死。一般的故事里,替身从来都是义无反顾地牺牲,只为保留主家的火种。但当一个现代的灵魂降生到这个替身身上,薛青感到不平:凭什么?我不服!
很喜欢薛青,活得自信乐观,没有什么可以打倒她,最重要的是,三观很正。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促进你去不停地反思,值得一读。
《将军总被欺负哭》。
女主有一个特殊技能,能在每个人身上看到一种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性格,凭此判定人品忠奸,这个设定还是蛮有趣的。
闻檀的《嫡长孙》,赵长宁是世家大族的嫡长孙,被选拔入严苛的大理寺为官。突然有一天,她的冷酷上司、恶毒对手甚至虎视眈眈的庶弟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咦,怎么感觉他们比自己还要小心翼翼?
孤木双的《重生国民男神:瓷爷,狠会撩》: 风头正盛的星际‘皇太子’,一朝重生成为地球人见人厌脸毁容的小可怜。 皇太子表示,这都不叫事! 原本毁容的脸,实际上是一张男女老少都为之疯狂到极点的脸。 借着星际光脑,写小说,做软件,当导演,拍大片,走上人生巅峰。(重生苏爽女扮男装文)
马桶上的小孩《帝王之友》,女扮男装的将军和皇帝的故事。鲜橙的《阿麦从军》,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代战神,大敌当前,没有爱情,只有敌人。
娱乐圈文喜欢美娱文的不能错过御井烹香的《制霸好莱坞》,女主有系统,可以在系统中挑选经典影片磨练演技,注重技巧和流派,非常精彩。
三水小草的《还你六十年》是一个对话剧抱有无上热忱却被家庭拖累不能实现梦想的老人,突然重生到一个16岁的小姑娘身上,一步步实现梦想的过程,注重角色心理的拿捏和情感的演绎。
春刀寒的《老婆粉了解一下》,霍希的铁杆粉丝突然复生到一个劣迹斑斑的女明星身上,看她如何用爱守护霍希。江月年年的《峨眉派偶像》《我有霸总光环》也是非常精彩的娱乐文,尤其是霸总,甜而不腻,必须入。
修仙文早些年看得《仙家有田》,女主有空间,但不是无脑金手指,值得看。月下蝶影的《勿扰飞升》,平平淡淡修仙,平淡中自有真意。
扶华的《误佛》,男主是上云寺的佛子,心中只有众生大爱,但好在终究分了一丝真情给女主。云芨的《一仙难求》《仙灵图谱》,都是正统女主修仙文,打怪升级,不脑残。
青衫烟雨的《天下男修皆炉鼎》,女主身世悲惨,历经重重磨难,终于迎来云开月明。
末世文绿嬑的《生存》【末世】是我看过的最最经典的末世文,只有你想不到的末世情况,没有她写不出来的。包括最常见的丧尸末世,以及极端恶劣天气、动植物变异、毒雾、虫灾、游戏世界、黑洞、星际时代、僵尸、变异人、小人国、秽鼠、恶鬼、洪水、寒冬等,每一篇都非常精彩。
如果只看一本末世文,选这一本一定没错。
扶华的《末世第十年》,浴火小熊猫的《二人森林》,都是末世多年后,丧尸消灭殆尽,普通人慢慢求生的过程,描写得很安宁,非常治愈,适合晚上一个人看。
龚心文的《魔种降临》《放开那个反派让我来》是两个平行世界,一本是女主重生,一本是现实世界,都很不错。
灵异文喜欢看灵异文的不能错过尾鱼大大,《西出玉门》《七根凶简》《怨气撞铃》《三线轮回》《龙骨焚香》《半妖司藤》,本本都是经典,绝对让你欲罢不能熬夜看完,但注意,晚上一个人看有点吓人。
以上推的每一本都是我自己看过觉得非常不错的,想看的百度云上都可以怎么样。
秦始皇的蒙家军最后去了哪里?
个人、家族乃至一个组织的命运,和国家以及时代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当时代发生变化的时候,个人以及家族的命运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一点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在历史长河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秦始皇身边的亲信军队蒙家军,在秦始皇建功立业的过程中,曾经立下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后来蒙家军也有过辉煌时期,只是后来随着秦始皇的离去,蒙家军的结局也开始糟糕起来,那么最后蒙家军究竟去了哪里呢?
蒙家军的辉煌时期说到蒙家军,我们当然会想起历史上特别厉害的大将军蒙恬,毫无疑问蒙恬就是曾经蒙家军的首领,也就是在蒙恬的指挥带领下,蒙家军才能够逐渐发展起来,并且一直效忠于秦始皇,换言之这是一支秦始皇的亲信军队,如果国家有危难,他们就要派上用场。
在当初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蒙家军就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天下统一,蒙家军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很快蒙家军就接到了新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去收拾一下匈奴。熟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匈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频繁骚扰中原地区,所以很多国家都修筑长城来抵御匈奴,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匈奴依旧蠢蠢欲动,所以秦始皇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蒙恬率领着三十万蒙家军去河套地区与匈奴展开大战,并且战胜匈奴,将其赶出河套地区,这一战在抗击匈奴的历史上,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的,也就是蒙恬的这一战,让匈奴很长时间不敢再来骚扰秦朝。
随着这一战的胜利,蒙家军已经算是达到了最辉煌的阶段,接下来秦始皇为了能够继续保卫边疆,就把蒙恬的三十万蒙家军留在边疆地区,并且让他们开始修筑长城,这个时候修筑长城,其实主要就是把之前六国修筑的比较零散的长城合并起来,让其更加充分保卫国家。
也许就是蒙恬的军队修筑长城时间久了,再加上距离秦始皇距离太远了,在冥冥之中,这支曾经彪悍的军队,似乎被秦始皇遗忘了,又或者说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支军队变得越来越没有发言权了,甚至开始逐渐不被重视。
蒙家军的过渡时期秦始皇与公子扶苏两人在性格上有些不和,后来就把扶苏弄去边疆当监军了,扶苏所去的地方,正是蒙恬和蒙家军所在的地方,后来扶苏与蒙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起来,只是可惜他们的命运最后都联系在了一起。
秦始皇晚年追求长生不老,在经过三番五次的各种尝试之后,秦始皇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临死之前,他还是打算把皇位传给长子扶苏,可是扶苏远在千里之外,就是这段遥远的距离,给了赵高和李斯等人篡位的机会。
赵高和李斯两人相互联合起来,不仅杀死了蒙恬的弟弟蒙毅,担心其去通风报信,此外还改写诏书,将传位给扶苏的诏书改成传位给胡亥,这样一来,扶苏的皇位就彻底晾凉了,不过赵高等人还不放心,必须对扶苏以及蒙家军来一个一网打尽。
赵高拟写假诏书给扶苏和蒙恬,说秦始皇要赐死他们两人,扶苏一直和秦始皇有些不和,所以就自杀了,蒙恬深知秦始皇不会这样做,其中必然是有着阴谋的,但是为了表示自己对秦始皇的忠心,还是选择自杀而亡。
其实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要是蒙恬没有这种绝对的愚忠思想,他和扶苏两人联合起来,动用三十万蒙家军,完全是可以搞清楚真相的,要是按照这样的思想去做事,也许历史都会重新改写,只是可惜有时候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往往在关键时候会成为最大的缺点。
蒙恬死后,胡亥登基成为秦二世,王翦的孙子王离成为蒙家军的第二任首领,不过以王离的地位和战绩来看,确实他也配得上这样的位置,只是当时的秦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就连国家的命运,都很难确定了,更何况是蒙家军的命运呢?
蒙家军的消亡秦二世胡亥尚且年幼,赵高在宫中胡作非为,甚至指鹿为马也没有人敢道出真相,在这样的情况下,秦朝的很多忠臣或者有能力一些的人都被赵高杀害了,随着最后李斯的去世,赵高更加目中无人,肆意妄为,终于引起整个天下的不满。
陈胜、吴广起义等农民起义在各种逼迫下揭竿而起,那些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六国贵族,也趁乱开始行动起来,秦朝一下子变得支离破碎,战火纷飞,这个时候王离以及章邯等人率领大军去平叛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等人的起义算是平叛了,可六国贵族的新躁动,却成为对秦朝威胁最大的势力。
要说秦朝最大的优势,确实就是军队足够强大,就算秦朝已经支离破碎之际,诸如王离、章邯等人依旧可以率领军队取得诸多胜利,甚至连六国贵族的一些叛乱,也被他们消灭了,王离率领蒙家军打算与章邯在赵国汇合,将赵国一举歼灭,免得夜长梦多。
当双方人都赶到巨鹿的时候,赵国自己知道命不久矣,遂寻找六国贵族的帮助,楚国的熊心派出项羽去支援赵国,项羽的爷爷项燕以及叔叔项梁都死在了秦朝的剑下,尤其是爷爷项燕,更是死在了王翦的手下,王翦的孙子就是王离,此刻项羽不顾一切,破釜沉舟也要去报仇。
在项羽视死如归的精神支撑下,楚军越战越勇,短短三天时间不到,秦朝的数十万大军就被项羽灭了,也就是在和项羽的大战中,蒙家军算是彻底消亡了。
就算还剩下一些比较少的蒙家军残余部分,后来也被匈奴趁火打劫给吞并了,毕竟在巨鹿之战后,匈奴明白秦朝没戏了,于是就开始继续侵入河套地区,这个时候的秦朝,没有任何能力去抵挡匈奴的入侵,而处于战争中的其余六国势力,也不愿意分散注意力去做这件事情,因此导致匈奴变得更加强大,汉朝时期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威胁之一。
结语蒙家军的兴起与灭亡,和秦朝的历史息息相关,在一个时代的命运面前,我们会发现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命运,显得实在渺小,随着秦朝的消亡,蒙家军想要自保,确实难上加难,不过他们能够在那种危急存亡的关头,依旧誓死保卫国家,这种精神已经足够名垂青史!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曾经强极一时的意甲七姊妹?
意甲七姐妹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意大利横扫欧洲以及国内赛场的七支球队。按照国内的说法他们可分为前七姊妹和后七姊妹,前七姊妹指的是尤文、国米、米兰、帕尔马、桑普多利亚、那不勒斯、佛罗伦萨,而后七姊妹是尤文图斯,AC米兰,国际米兰,佛罗伦萨,罗马,拉齐奥和帕尔马。2018-2019赛季随着重生的帕尔马升入意甲,意甲前后七姊妹再次齐聚,不过这次他们再也没有了当年统治欧洲的能力。
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可以说是意甲七姊妹闪耀欧陆的起点,一曲《意大利之夏》唱响了一代中国球迷的青春年华,不断的高额投入,不断的一流球星,不断的辉煌战绩全部来自于意甲,此时的亚平宁联赛也被称作“小世界杯”。
为什么叫七姐妹呢?这是翻译的问题,按照意大利文其实应该叫“意甲七强”比较合适,当时有七支球队都有冲击联赛冠军的实力,并且连续十三年欧洲三大杯的决赛舞台至少有一支意甲球队。
当年的意大利足坛真的是群星荟萃,意甲七姊妹甚至于中游球队都有自己的当家球星,桑普多利亚在曼奇尼与维亚利的带领下夺得过90-91赛季的意甲冠军,并且在1992年打进过欧冠决赛。
那不勒斯的辉煌源于马拉多纳的加盟,1984年那不勒斯以750万美元的当时世界第一身价来到那不勒斯,1987年率队夺得意甲冠军、1989年赢得欧洲联盟杯冠军、1990年再次拿下意甲冠军,1991年马拉多纳被查出吸食毒品被意大利足协禁赛15个月,再之后离开了意甲足坛,那不勒斯不是亚平宁传统豪门,但在北方三强的强势下两夺联赛冠军实属不易,最终也让马拉多纳成了这座城市唯一的象征,他的十号被俱乐部永久封存,球场外是他的雕像,2020年11月25日马拉多纳离世,那不勒斯宣布自己的主场改名为迭戈·马拉多纳体育场。
佛罗伦萨的故事是一段紫色的传奇,1990年联盟杯决赛佛罗伦萨输给了尤文图斯,球队的王牌球员叫罗伯特·巴乔,不过没多久因为财政压力俱乐部将巴乔卖给了老妇人,一年后,他们有了新的旗帜——巴蒂斯图塔。他在佛罗伦萨待了9年,成为球队的队史第一射手,尽管1993-1994赛季紫百合降级但战神依然选择了留守,他的扫射庆祝动作成了一代人心中的足球经典。1995-1996赛季他们赢得了意大利杯冠军,阵中除了巴蒂还有路易斯·奥利维拉和鲁伊科斯塔,1999年11月23日欧冠他们战胜了上一个赛季的三冠王曼联,挺近第二轮,但这也成为了浪漫的紫百合挑战王者的绝唱。
帕尔马经历了破产和重组,90年代左拉、基耶萨、布冯、卡纳瓦罗、图拉姆、贝隆、克雷斯波、中田英寿、布洛林等人相继加盟,1993年欧洲优胜者杯和欧洲超级杯冠军,1995年和1999年欧洲联盟杯冠军,强大的财力支持让帕尔马在当时欧洲的战绩仅次于AC米兰和尤文图斯。
那个时期最疯狂的意甲球队还要数拉齐奥,数次刷新着转会世界纪录,1998年他们以2750万美元的天价拿下维埃里,1999年又以3000万欧元签下贝隆,2000年签下的克雷斯波身价高达5680万欧元,2001年门迭塔的转会费也高达4800万欧元,还有内斯塔、内德维德、米哈伊洛维奇等一票明星球员,拉齐奥一次次刷新着球员身价,欧洲普遍认为拉齐奥才是金元足球的起点,他们也很快获得了成功2000年取得了联赛和杯赛的双冠王,球队也在成功上市,拉齐奥的快速崛起也被后来的切尔西、曼城和巴黎效仿,靠着高投入大明星成为豪强。
在拉齐奥夺得联赛冠军的第二年,罗马俱乐部在2001年也捧起了队史上第三座联赛奖杯,托蒂、巴蒂、蒙特拉、埃莫森、德罗西、萨穆埃尔、卡萨诺等一众球员聚齐的罗马成为了意甲支新生力量并延续至今,在尤文图斯电话门之后,一度坐稳了意甲老二的位置。
国际米兰曾经是中国球迷人数最多的俱乐部,尽管一直都是悲情英雄的角色,但连续的大投入成就了国际米兰的那一代球员,1986年德国三家马车驰援国际米兰,1989年夺得意甲冠军、1991年、1994年1998年三次夺得欧洲联盟杯,马特乌斯成为了球队历史上第一个欧洲足球先生,罗纳尔多成为了队史上第一个世界足球先生,80年代到90年代球队球星云集,莫拉蒂挥舞着支票本招来了一个个世界巨星,罗纳尔多、巴乔、维埃里、雷科巴、萨莫拉诺花钱从来不心疼,可意甲冠军却一直被不青睐他们。
当时的欧洲优胜者杯和欧洲联盟杯还不像现在这么鸡肋,但欧洲三大杯分量最重的要数欧冠,意甲七姊妹期间只有尤文图斯与AC米兰拿到过。80年代中期普拉蒂尼带领老妇人取得辉煌,1985年欧冠冠军,1986年拿下联赛冠军,1993年拿下欧洲联盟杯冠军,经历了90年代中期的低谷,90年代后期在里皮带领下老妇人重新崛起,1995年和1997年两夺联赛冠军,1996年重夺欧冠冠军。
相比于尤文图斯两极分化的低估与高峰在整个80—90年代能称得上霸主的只有AC米兰,如果要说意甲七姊妹谁实力最强,我想也非AC米兰莫属。1988年经过与马拉多纳的那不勒斯一场苦战,最终将AC米兰送上联赛冠军的宝座,米兰的荷兰三剑客成型。1989年三剑客领衔的中前场与巴雷西、马尔蒂尼带领的后防线横扫欧洲,欧冠决赛一场4:0的大胜让球队20年后登上欧洲之巅,1990年又卫冕欧冠成功,顺便将丰田杯收入囊中,1992年他们以不可思议的34轮赛季不败夺冠,跨赛季创造了58轮不败的记录,之后他们开启了意甲三连冠,1994年的欧冠决赛他们以一个4:0击败梦一时期的巴萨再将欧冠冠军收入账下。从1988年到1999年间,拿下六个联赛冠军、三个欧冠冠军、58场不败创立了名噪一时的“米兰王朝”。
意甲七姊妹除了传统北方三强与罗马,其实其他球队都有个共同特点,他们崛起于资本的注入,高成本的投入,让他们大跨步前进,赞助商资金的加持让他们在转会市场有恃无恐,高转会费高工资大投入,短时间内球队战绩提升,这像不像如今的中超联赛,但这样的场景如一栋空中楼阁,他们没有很好的自我造血能力,一旦资方财务出现问题球队无以为继,全靠老板注资生存的他们一下被掐断了资金来源,财务枯竭难以维持,佛罗伦萨破产重新改名出发,帕尔马破产被降入丙级联赛,那不勒斯与桑普多利亚人员流失最终降级,拉齐奥财务危机十年没缓过来…… 那是意甲的巅峰,也是最后的辉煌。
意甲是最早在中国进行转播的国外联赛,1989年,央视开始录播意甲,然后那一带的球迷们经历了荷兰三剑客、德国三驾马车、桑普多利亚双子星、巴蒂的紫百合,见证过帕尔马与拉齐奥的快速崛起,90年代桑普多利亚和AC米兰来华比赛,随着小世界杯的威名远播,意甲七姊妹也成了一代人心中的足球启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