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征途,古代旅行家徐霞客去过哪些著名景点?
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号霞客 1587.1.5—1641.3.8)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一生纵游四方,且不辞辛苦将所见所感撰写成篇,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他只应过一次童子试,落第后不再考取,余生埋首于读书和记游,为一真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此番无论申遗结果如何,但念霞客精神长存。
据《徐霞客游记》开篇记载,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自浙江省宁海县出西门,游天台山和雁宕山(今雁荡山),著有《游天台山日记》和《游雁宕山日记》。
游天台山的路线为:三月的最后一天自宁海县城启程,四月初一进入天台县境,四月初九离开天台山。他游览过华顶峰、石梁飞瀑、断桥三曲瀑布及珠帘水、寒岩、明岩、鸣玉涧、琼台、双阙、赤城等地,沿途经过天封、万年、国清、方广诸寺。
游雁荡山的路线为:游天台山后从黄岩进入雁荡山。四月十一日登灵峰洞,十二日游灵岩,十三日观赏大龙湫瀑布,十四日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寻找雁湖。
万历四十二年(1614)冬至次年春,溯长江而上,游京口、扬州、金陵(今南京)等地,尤其着意于二十四桥明月、三十六曲浊河等名胜古迹。
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浔阳叔翁一起,过完春节即由水路南下至杭州,经安徽休宁抵白岳山,再游黄山;又经徽州、金华过仙霞岭到福建崇安,游武彝山(今武夷山)。有《游白岳山日记》、《游黄山日记》、《游武彝山日记》。
游白岳山的路线为:正月二十六日出休宁县西门,至二月初一日,皆在白岳山。先游览东部齐云岩景区,包括天门、珠帘水、榔梅庵、太素宫、文昌阁、舍身崖诸胜,并眺览三姑峰、五老峰、紫霄崖。后经西天门、双溪街游览了西部石桥岩景区,观石桥飞虹、龙涎泉,登棋盘石,游观音岩,寻龙井。
游黄山路线为:游白岳山后,二月初三到汤口,在黄天,浴汤池后从南往北登山,过祥符寺、慈光寺、天门登平天、狮子峰,游狮子林、接引岩,至松谷庵。由原路下山,十一日出汤口。
游武夷山的路线为: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日游武黄山。先溯九曲溪舟行,抵六曲,登陆上大隐屏、天游峰,徊西游小桃源、鼓子岩、灵峰,至狮子岩复乘舟由九曲顺流币下,至四曲再登陆,觅大藏、小藏诸峰及一线天、会真观换骨岩、水帘洞、杜辖岩等,至赤石街下舟返崇安。
万历四十五年(1617),游宜兴的善卷、张公诸洞。这一年,徐霞客原配许氏去世。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八九月问,与荫兄雷门、堂侄白夫一起,由江阴出发溯长江而上,经九江扣庐山,又渡鄱阳湖,过景德镇、安徽祁门,重登黄山。著《游庐山日记》和《游黄山日记后》。
游庐山的路线为:八月十八日到九江,次日从北麓登山;二十三日从南麓的开先寺别庐山。在庐山五日,遍游矗池、三叠泉、五老峰及庐山绝顶汉阳峰等胜景。
重游黄山的路线与第一次大同小异,于九月初四仍由汤口上山,从南往北经朱砂庵、石门、文殊院、平天砸、石笋矼至狮子林;转向东南观牌楼石,游仙灯洞;再过丞相原九龙潭,初六日经苦竹滩往太平县。
泰昌元年(1620)五六月间,与族叔隽若一起,由水路南下,经杭州,第二次入福建,经崇安、崔田,游九鲤湖。有《游九鲤湖日记》。
《游记》说,这次出游时间为六十三天,历经两省、十一府。于五月初六启程,二十三日过浙江江山县。由远至近,移步换形,观赏江郎山;六月初八、初九游览福建仙游县九鲤湖;六月十一日游福建福清县的石竹山。
天启三年(1623)春,循运河北上,经淮安西行,过徐州、郑州而游嵩山;再西游太华山,后南抵太和山。有《游嵩山日记》、《游太华山日记》、《游太和山日记》。据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钱谦益《徐霞客传》,游太和山后有峨眉之行,入川后因当地土酋奢崇明叛乱而“峨游不畅”,\"乃返\"。
据《游嵩山日记》,徐霞客于二月二十日进入登封县境,二十四日离开少林寺,在嵩山游历五天;二十五日游览伊阙山的龙门石窟之后,取道去西岳华山。在嵩山,主要游览了岳庙、嵩阳宫、崇福宫、启母石、少林寺、初祖洞等地。
据《游太华山日记》,徐霞客于二月的最后一天进入潼关,到华山北麓的西岳庙;三月初三日下华山,过华阴县;初四进入洛南县境;初七至龙驹寨,取道丹江水路,初十日出陕西界。在太华山,徐霞客经玉泉院、莎罗宫、青柯坪,历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等险道,遍游华山五峰。《游太华山日记》是按日记程的开始,即此前均为游名山日记,此篇所记已不限于名山,而是逐日记述游程。
据《游太和山日记》,徐霞客于三月十一日进入湖广境内,十二日南抵均州,十三日登今湖北丹江口武当山。沿途游遇真宫、紫霞宫、南岩、太和宫、五龙宫以及滴水、仙侣、凌虚诸岩,并攀登绝顶天柱峰金顶。十五日下山,返北麓草店。此后取汉水、长江舟行,越二十四日,于四月初九返家。
天启四年(1624),徐母八十,徐霞客欲停止出游,在家侍奉母亲。徐母为了支持儿子继续远游,特与儿子一起游宜兴荆溪、金坛句曲,朋友们都\"笑谓胜具真有种也\"(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传为佳话。徐母于天启五年(1625)九月去世。
崇祯元年(1628)春,第三次入福建,到漳州访族叔日升;又访黄道周于漳浦墓庐。然后游广东罗浮山,\"携山中梅树归\"(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有《闽游日记前》。
《闽游日记前》是徐霞客第三次游福建的日记,主要行程为:二月二十八日离家,三月十二日登丹枫岭入福建,至浦城游金斗山;取水路经建宁(今建瓯县)至延平(今南平市)登陆,绕道顺昌、将乐、永安,游玉华洞;再从宁洋乘船过华封,然后水陆兼程,至漳州;四月初五至南靖。
崇祯二年(1629),由运河北上京师,访陈仁锡,游盘山、崆峒山及永平碣石山等。
崇祯三年(1630),与叔祖念莪一起,七月十七日启程,三十日过江山青湖,舍舟登陆。八月初二日入福建(第四次)浦城,十九日抵漳州。基本路线与第三次游闽一致,只是南平至永安段从沙溪船行。这次新游览的景点有浙江福建之间的浮盖山,游白花岩、龙洞,登浮盖绝顶。在永安游桃源涧,盛赞\"一线天\"之奇。过华封,沿流穷九龙江石滩最险处。有《闽游日记后》。
崇祯五年(1632)春,与族兄仲昭一起,接连两次游天台山与雁宕山(今雁荡山),有《游天台山日记后》与《游雁宕山日记后》。
《游天台山日记后》为第二次和第三次游天台山的日记。这年三月十四日从宁海西行,重游天台。十五日登华顶赏月,归寺已更余;十六日五鼓又乘月上华顶观日出。这次还补游了上次未游的大悲寺、高明寺、石笋及螺蛳潭。二十日抵天台县。游览了雁荡山之后,又第三次游天台山。四月十六日从天台县城北上,游中岩、桐柏宫,登琼台观仙人座;十七日经坪头潭,游寒岩、鹊桥、龙须洞、灵芝石等天台以西胜景;十八日往北游桃源、层瀑、秀溪,人万年寺;然后由北经会墅、斑竹出境。这次距第一次游天台已经二十年,徐霞客自己回忆说,二十年前,对天台胜景\"未深穷其窟奥\",这次则\"俯瞰于崖端,高深俱无遗胜矣。\"
《游雁宕山日记后》是第三次游雁宕山的日记。《游天台山日记后》说:\"(三月)二十日抵天台县。至四月十六日自雁宕返\",可见徐霞客曾于崇祯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第二次游雁宕山。《游雁宕山日记后》是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初八日第三次游雁宕山的游记。这次,登天聪洞,上雁湖顶,见正德年间白云、云外两僧庐,直至雁山绝顶见鹿群。
据《徐霞客墓志铭》,陈函辉曾问徐霞客是否到过雁山顶,徐霞客\"听而色动\",第二天一大早即来到陈函辉床前告别:\"予且再往,归当语卿。\"过了十来天,徐霞客果然来见陈函辉,详细谈及雁山绝顶的情形。另,陈函辉《前纪游》组诗《序》云:\"壬申初夏,(徐霞客)同其兄仲昭过予山斋,将再穷雁宕诸胜\",组诗之八中\"注\"云:\"霞客语予:'宿雁山绝顶,上有麋鹿千群\"'。崇祯五年即壬申年,可见陈函辉在《徐霞客墓志铭》和《前纪游》中所说的正是这次雁宕山之游。也就是说,徐霞客于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游过雁宕山,未到顶峰,也未曾写游记。当陈函辉问到他是否到过顶峰时,他无言以对,于是决定重游,直奔顶峰而去,并写下详细游记。
陈函辉《前纪游序》还说,徐霞客\"自云:'吾行且陟昆仑出西域矣\"',可见此时徐霞客已经有了明确的西行计划。这年七月,徐霞客与黄道周一起泛舟太湖,以\"孤云独往返\"为韵,即席赋诗。霞客诗先成,深得黄道周赞赏。
崇祯六年(1633)夏,徐霞客北上京师,七月末西行游山西五台山和恒山,然后又返回京师;再由长江直下漳州三访黄道周,未遇。有《游五台山日记》和《游恒山日记》。
徐霞客于七月二十八日离开京城,途经保定,八月初四过阜平县,初五进入山西境内,然后花了四天时间遍游南西中北四台。初八离开五台山赴恒山,初九人浑源州境,初十游龙山及悬空寺,十一日登恒山绝顶。
崇祯九年(1636),年届五十的徐霞客感到自己老病将至,计划已久的西游计划再也不能迁延,毅然踏上旅途,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这次旅行,基本上是按日记程,对旅途情形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我们可以根据游记概括其主要旅游路线。
据《浙游日记》,徐霞客于崇祯九年九月十九日乘醉放舟,同行者有静闻和顾、王两位仆人。为了与徐仲昭、王孝先、王忠纫、陈函辉、陈继儒等亲友晤别并为这次远行做一些准备,取\"东迂之道\",途经今属江苏省的无锡县、苏州府、昆山县及今属上海市的青浦县、佘山,然后开始真正的\"西行\"。二十五由嘉善县入浙江省境内,经西塘、王江泾、乌镇、连市、新市、塘栖等地到杭州府;然后西到余杭,步行过临安县、新城县(今富阳县西境),再由水路东下,至桐庐县;再往南转溯富春江,经严州府(今建德县)、兰溪县、金华府,再往西经龙游县、衢州府,十月十六日抵达与江西搭界的常山县。同行的王二于十月初五逃走。
据《江右游日记》,徐霞客于崇祯九年十月十七日进入江西玉山县,往西经广信府(今上饶市)及铅山、弋阳、贵溪、金溪等县,至建昌府(今南城县),游新城(今黎川县)、南丰县后,又从建昌府出发,往西经宜黄、乐安、永丰、吉水等县到吉安府,再西经永新县,于崇祯十年正月初十进入湖南境内。在江西境内,徐霞客沿途游览了叫岩、龟峰、龙虎山、上清街、麻姑山、仙岩、石蛩、青原寺、梅田洞等名胜,并登临会仙峰、军峰山、武功山顶峰,遍游武功山附近香炉峰、石城洞、石门寺诸名胜。
据《楚游日记》,崇祯十年正月初十,徐霞客由界头岭进入湖南境内,十一日经茶陵州、攸县、衡山县到衡州府(今衡阳市);又经祁阳县、永州府(今零陵县)、道州(今道县)、江华县、蓝山县、临武县、宜章县、郴州、永兴县、耒阳县,在湘南游历一圈之后,回到衡州府,再西溯湘江,于闰四月初七日进入广西。
据《粤西游日记一》,崇祯十年闰四月初八日至六月十一日,徐霞客主要在广西东北部游览。闰四月初八日从黄沙铺向西南行,途经全州、兴安县,游柳山和湘山寺,登金宝鼎,探湘江源,考察灵渠运河和严关,二十八日至桂林。在桂林山水之间徜徉近一个半月,遍游桂林四周胜景如虞山、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岩、隐山、雉岩、南溪山、崖头山、荷叶山、刘岩山、象鼻山、穿山、龙隐岩、屏风岩、中隐山、侯山、牛角岩、狮子岩等等,其中,七星岩和雉山分别上过两次和三次。不仅如此,还往东北攀登桂林最高峰尧山,过靖江王墓群;往东南畅游漓江水,考察阳朔附近的龙洞、来仙洞、读书岩、白鹤山,登富教山。只有独秀峰处王城禁地,徐霞客多次要求攀登而未能如愿,成为终身遗憾。六月初十日,徐霞客离开桂林,沿途游琴潭岩、荔枝岩、牛洞、上岩等,十一又一路游览,来到永福县境内的苏桥,\"遂与桂山别\"。据《粤西游日),崇祯十年六月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一日,徐霞客主要在广西北部及东南部游览。这段时间,经永福县、洛容县至柳州府又往北经柳城县至融县(今融水苗族自治县)。然后返柳州,继续南下,过象州及武宣县,到浔州府(今桂平县)再往东南方向的郁林州、北流县、容县游览一圈,回到浔州府。再取水路经贵县、横州、永淳县(今横县西境),月二十三日抵南宁府。此后一段时间皆在南宁府,但游记散佚,仅存九月初九登罗秀山一则。在这一地区游览的主要名胜有:立鱼山、柳侯庙、真仙岩以及勾漏、白石、都峤三山。
据《粤西游日记三》,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初十,徐霞客主要游览广西西南部。九月二十二日从南宁乘舟,取道左江经新宁舟(今扶绥县)达太平府(今崇左县),往西北经太平、安平、恩城、龙英(今龙茗)、下雷、镇远等州,又经都结州(今隆安县西境)、隆安县,沿右江西岸,于十二月初十日回到南宁。沿途游览的主要景点有犀牛洞、碧云洞、白云洞、观音岩、龙井、壶关、飘岩、百感岩诸洞等等。
据《粤西游日记四》,崇祯十年十二月十一日至十八日,徐霞客为了带走朋友静闻的骸骨,带病在南宁府与恶僧交涉,十九日离开南宁,北出昆仑关,经南丹卫治三里城(今上林县境),抵庆远府(今宜山县),转往西北,经河池州(今河池县)、南丹州(今南丹县),于崇祯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出广西。在三里城停留五十天,遍游韦龟岩、独山岩、小独山、青狮岩、白崖堡岩洞、琴水岩、佛子岭等名胜;在庆远府停留二十三天,遍游会仙山诸洞、龙隐岩、九龙洞、三门岩、观岩,登多灵山。经河池州游狮子洞、北山。
据《黔游日记一》,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三月二十七出广西,进入贵州下司,往北经独山州(今独山县)、都匀府(今都匀市)、麻哈州(今麻江县)、平越卫(今福清县);转西经新天卫(今贵定县)、龙里卫(今龙里县)、贵阳府(今贵阳市),然后绕道广顺州游白云山,过平坝卫(今平坝县),再西经安顺府(今安顺市)、镇宁州(今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索岭守御所(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四月二十四日抵北盘江东侧的永宁。沿途主要游览的名胜有:杨宝山、古佛洞、白云山、双明洞、白水河等,白水河瀑布即今黄果树瀑布,为我国最大的瀑布。
据《黔游日记二》,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过盘江桥,往西经安南卫(今晴隆县)、新兴所(今普安县)和普安州(今盘县特区),五月初九到达贵州最后一站亦字孔驿。沿途主要游览了北盘江上的铁索桥、晴隆威山的三明洞、普安的观音洞、盘县特区的碧云洞和丹霞山;还考察了南北盘江的源流。
《滇游日记一》为徐霞客由黔入滇之后最初八十七天的游记,于清顺治二年(1645)的变乱之中毁于火。这一段游踪,可从《游记》其他部分透露的信息作大致的概括:崇祯十一年五月初十日由滇南胜境关入云南,过平夷卫(今富源县)、交水(今曲靖市西平镇),然后往南沿南盘江以船行为主,抵曲靖府、越州卫(今曲靖市越州)和陆凉州(今陆良县),沿途沐石堡温泉,游览陆凉西部的石门(今乃古石林)胜景,再经嵩明州(今嵩明县)南部的杨林,抵云南省城(今昆明市)。在昆明游太华山,写《游太华山记》和《滇中花木记》;然后从滇池东岸往南,经呈贡、晋宁、江川等州县,至通海县有秀山,再南达临安府(今建水县),考察泸江源。七月十五日在石屏;八月初一日游颜洞,写《游颜洞记》。继续往东到阿迷州(今开远市),转北经弥勒州达广西府(今泸西县),途中写《随笔二则》。为了体例的整齐,现在一般将上述四篇文章作为《滇游日记一》。
据《滇游日记二》,崇祯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徐霞客在广西府(今泸西县),考察南盘江;然后往东北经师宗州(今师宗县)、罗平州(今罗平县),到贵州的黄草坝(今贵州兴义市);八月二十九日复人云南。
据《滇游日记三》,崇祯九月初一日,徐霞客从云南东界今富源县的笔冲起程,途经亦左县(今曲靖市西平镇)、寻甸府(今寻甸县)、嵩明州(今嵩明县),二十九日达昆明东北郊的三家村。这次横穿滇东,为了尽量不与原来走过的路重复,多取间道小径或人迹罕至的山区,沿途洗沐了石堡温泉,游览了东山寺、宗镜寺、法界寺、翠峰山寺。还考察了车湖、嘉丽泽等高原湖泊及滇池主要水源--盘龙江源,写成《盘江考》。
据《滇游日记四》,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一日,徐霞客第二次来到昆明,结交了唐大来、吴方生、阮仁吾、唐玄鹤、张调治、张石夫、周恭先、金公趾、马云客、阮玉湾、阮穆声等一批滇中名士。在昆明,环游滇池一周。从南郊南坝乘船,横渡滇池,到安江上岸,绕经晋宁、昆阳、安宁等州,取道草海湖堤,从西郊夏家窑和土堆回城,沿途游览的主要景点有:白鱼口、天女城、金沙寺、石将军、牛恋石、龙王堂、石城、安宁温泉、曹溪寺、进耳寺、棋盘山等;滇池之外还游览了西北郊的筇竹寺、海源寺上洞和中洞、妙高寺、沙朗天生桥、富民河上洞等。十一月十一日抵达武定府(今武定县),此后缺十九天的日记。季梦良整理游记时曾询问当日随徐霞客同行的仆人,得知徐霞客曾在武定留憩数日,遍阅武定诸名胜。后至元谋县,登雷应山,见活佛,为作碑记,穷金沙江。然后出官庄,经大姚县、姚安府、姚州而达鸡足山。
据《滇游日记五》,因同行的顾行病弱,徐霞客十二月初在元谋县官庄茶房滞留数天,初六启程,往西经大舌甸、水井屯、仓屯桥等村到大姚县;再往南经龙冈卫到姚安府;再往西南经弥兴、普溯、云南驿到洱海卫(今祥云县);转往北经宾阱的宾居、州城附近及牛井,二十二日到达鸡足山。途中在大姚游妙峰山德云寺,作《宿妙峰山》,诗云:\"路织千山积翠连,穷边欲尽到天边\";在姚安游览活佛寺、清莲庵;在祥云游览水目山、清华洞、九鼎山;并登鸡足山绝顶观日出。除夕夜,住在万山深处的僧房,凭窗看熠熠星光下朝山进香者彻夜荧然不绝的火光,徐霞客感叹:\"此一'宵胜人间千百宵!\"
据《滇游日记六》,崇祯十二年正月,徐霞客遍游鸡足山上诸胜景,考察山形地貌,搜寻清泉、悬瀑、陡崖、奇树、静室,了解诸寺渊源,抄录碑刻,寻访遗迹。还记载了正月十五观灯、人工喷泉、架桥渡水等活动以及僧侣们的日常生活情形。正月二十二日应木增的邀请离开鸡足山赴丽江。途经中所屯、北衙、西邑、松桧、辛屯、冯密等地,从南往北,穿过鹤庆府,沿途游览腰龙洞、鸡鸣寺等名胜;再往北经七和,过邱塘关,二十五日抵达丽江府,二十九日在解脱林受到木增的隆重迎接。
据《滇游日记七》,崇祯十二年二月最初的十天,徐霞客受到木增的盛情款待,他为木增整理编校文稿,为其《山中逸趣集》写跋,并辅导木增儿子的学习。二月十一日离开丽江南下,经鹤庆,游青玄洞及鹤庆的龙潭群;再往西经汝南哨、山塍塘,十四日抵剑川州,遍游金华山上的土主庙、天王石、玉皇阁、三清阁、玉虚亭、崖门诸胜;十八日抵浪穹县(今洱源县),游茈碧湖、九台温泉及佛光寨,直至月终。
据《滇游日记八》,崇祯十二年三月初,徐霞客到浪穹县南部的凤羽坝子停留七日,登鸟吊山,游清源洞,欣赏白族的种种风俗人情。初九离开浪穹,往南经邓川州(今洱源县南部)赴大理府,沿途游览欣赏普陀崆温泉、邓川西湖、油鱼洞、蝴蝶泉、\"十里香\"奇树、古佛洞、清碧溪及大理石等等;三月二十日离开大理,过下关,往西经漾濞街、永平县,途中攀登苍山西坡的石门,登宝台山,考察澜沧江铁索桥及炉塘的红铜矿;二十八日抵平坡,进入永昌府(今保山市)。
据《滇游日记九》,崇祯十二年四月初十,徐霞客离开永昌府西行,途经怒江、高黎贡山、龙川江桥,十三日抵腾越州城;后来经顺江、固栋、南香甸、界头、瓦滇、曲石等游腾越北境。腾冲是徐霞客一生游历最西的地方。
据《滇游日记十》,崇祯十二年五月,徐霞客主要游览腾冲南境,途经绮罗、团山、杨广哨、半个山等地,最南至马鹿塘一带,游览范围达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境。十九日离开腾越州东返,六月份都在滇西重镇永昌,遍游附近胜景。在整个《游记》中,有关永昌的记载最多。据《滇游日记十一》,崇祯十二年七月,徐霞客游历了一般人很难涉足的永昌西北境,经虎坡、大寨、松坡、蛮边、北冲、清水关等处,游览了水帘洞瀑布,并登上高黎贡山东坡的石城。二十九日离开永昌南行。关于永昌,除了《游记》之外,还有《永昌志略》和《近滕诸彝说略》等专文。
据《滇游日记十二》,崇祯十二年八月初一日,徐霞客从小猎彝起行,往东南经枯柯新街、右甸(今昌宁县)、锡铅、顺宁府(今凤庆县)、鹿塘达云州(今云县),再回顺宁府,往北过澜沧江和黑惠江进入蒙化府(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转东过龙庆关到迷渡(今弥渡县),再往东转北,经过洱海卫(今祥云县)、荞甸、宾川州,于二十二日回鸡足山。
据《滇游日记十三》,崇祯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十四日,徐霞客在鸡足山一边治病,一边搜集资料,考察地形,并继续游览水帘洞瀑布、山脊灵泉、崖半洞穴等地;九月十五日以后,受木增邀请,修撰《鸡山志》。现存日记至九月十四日止;《鸡山志》留存至今的只有《鸡山志目》和《鸡山志略》一、二。另有《丽江纪略》、《法王缘起》和《溯江纪源》(又名《江源考》),当写于此时或稍后。徐霞客在鸡足山赠妙行诗两首的原件现存云南省博物馆,是徐霞客流传至今的惟一手迹。崇祯十三年正月,徐霞客已\"两足俱废\"、心力交瘁,木增派人护送他东归。
向最伟大的驴友-徐霞客致敬!
免费游戏和收费游戏?
个人更喜欢收费游戏(买断制)
免费游戏其实是F2P(Free-to-play),即免费游玩内购付费。很多F2P的游戏想要获得一些心仪的东西,就必须花大把时间肝,或者氪金直接买。这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毕竟游戏公司制作游戏是为了赚钱,设置一些付费点是正常的。
但是有些F2P就比较恶心,不充钱就没法变强,谁充钱多谁就厉害,氪金多少可以左右胜败,这对于非氪金玩家来说十分不利,完全没有公平性。非氪金玩家似乎就是氪金玩家的“陪玩”而已。甚至一些好的东西是无法靠时间解锁的,不氪金就是无法获得。
买断制也就是题目里所说的付费游戏,这类游戏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买断,获得所有游戏内容(DLC扩展内容除外),只要自己不断玩,完全能够享受到游戏中的所有内容,体验相对好一些。而且买断制游戏中的PVP也很少受到氪金要素的影响,相对公平一些。
免费游戏的好处在于门槛低,不需要花钱就可以体验,好玩就玩,不好玩就换,不必为高额的价格所阻碍。买断制游戏的好处在于所有内容都能获得,能够保证内容的完整性。个人更加喜欢后者
渠道服停运了怎么办?
渠道服停运了的话,可以试下国服还能不能登录,因为一般只要游戏不是全面停服下线,都会留一两个服务器继续运行的。
游戏厂商为什么不做免费的游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游戏厂商为什么不做免费的游戏?用户多了不是可以接广告赚钱吗?
诚然你的想法也对,但是接广告能赚多少钱?能有充值快?能有让玩家买各种道具快?
铁定是没有的!
最早的游戏都是收取“点卡”,点卡用完了再买点卡继续玩,后来就变成免费玩游戏,开始“道具”收费,游戏研发的人把玩家的心理可以说是摸得透透滴,他们做游戏就是要让你上瘾,让你充钱!目前中国市场,最常见的优势分三类: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客户端游戏也是最早出现的网游,就是需要在电脑端怎么样一个客户端来玩的,典型如传奇、征途、梦幻西游等。目前市场规模依然很大。
网页游戏目前也很火,不用怎么样打开浏览器就可以玩,而且操作简单。每天看见“渣渣辉”的广告那就是页游。
移动游戏就是手机游戏啦,随着手机硬件设备的提升,人们碎片化时间越爱越多,所以手机游戏那可是大热门,而且进几年可以说是翻倍的增长。
2017年游戏营业收入总计630亿,相比2016年仅同比增长19%,2018年Q1营收166亿,同比增长14%,整体来看,虽然每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速依然保持在10%左右,但增速出现回落。
2017年Q2开始游戏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出现较大回落目前游戏市场竞争激励,他们一年用出去的广告费都是天文数字,当然要快速的从玩家身上吸回来。六小龄童到底是弘扬西游文化还是靠西游记赚钱?
尽管六小龄童如今在网上风评很差,但从网上有限的资料来看,他确实是在弘扬“西游文化”。
近年来六小龄童被饱受质疑,其中最大原因无非是他对恶搞《西游记》影视剧的批评。
实际上除了六小龄童,很多86版《西游记》剧组的人员都对“恶搞西游”现象有过批评,只是相比他们而言,六小龄童更加高调。
为什么六小龄童会对“西游影视剧”如此高调呢?因为他出身于“猴王世家”,用六小龄童的话来说是吴承恩的《西游记》养活了章家几代人,也因此他对吴承恩和《西游记》有很深的情结。
多年来六小龄童与“西游文化”相随,致力于“猴戏”表演,宣扬“西游文化”。除了演员的身份之外,六小龄童更是中国西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对于“西游文化”的宣扬更是当仁不让,自然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提及“西游”。
那么,六小龄童是不是借着“宣扬西游文化”而消费《西游记》呢?
客观来说,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人消费什么是指他用它来为自己谋利赚钱,而实际上六小龄童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根本不需要借助《西游记》再来宣传自己,所以也就谈不上“消费”。
那么为什么说六小龄童是在“弘扬西游文化”呢?因为他确实为“西游”
多年来,凡是与《西游记》相关的节目和活动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六小龄童本人也多次向玄奘故居、吴承恩故居捐献收藏品,捐款、修祠堂,多处在各地修建西游主题广场等。说句不好听的“道德绑架”的话,其他拍过《西游记》的影视制作人有几人这样做过?此前颇有争议的“吴承恩故居挂六小龄童画像”便是因为六小龄童为吴承恩纪念馆的修建出钱、出力他的画像才被相关负责人挂在那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想用名人效应来吸引游客。而实际上每当有新的《西游记》影视作品诞生,六小龄童就被新剧的粉丝们拉出来评论、对比一番,如此看来倒像是六小龄童常常被新的“西游影视剧”在消费。
多年来,在传承家族“猴戏”艺术之外,六小龄童还花费大量心血对民族文化保护,以及为儿童、扶贫、医疗、动物保护等公益事业不遗余力的奔走贡献。用六小龄童的话来说,他也是一名公益路上的“行者”。在朝着幸福圣地奔涉的征途上,不言辛苦、无怨无悔,他立誓要将自己的下半生用于传承中国“猴文化”,将扶危济困的“猴王精神”发扬光大。
六小龄童多年来一直坚持着做公益,其相关新闻在网上都能搜到。
很多人对六小龄童“卖书”也大力批评,而实际上2008年六小龄童在全国各地的每场《六小龄童品西游》的签售都有在现场捐款,六小龄童将签售所得的一部分钱捐给了中华慈善总会,资金由慈善总会统一调配捐给灾区。2012年六小龄童在云南省盈江县的岗勐小学参加了向盈江县中小学捐赠图书仪式,包括机工社在内的三家单位共捐赠了价值一百三十多万元的图书,其中有六小龄童所著的《六小龄童品西游》、《听孙悟空说西游》、典藏版《西游记》等。此外,2016年3月10日,六小龄童现身“生命中的那坛酒”访谈活动,现场公益拍卖的六小龄童点睛之作所得的72万元收入全部捐出资助来自四川雅安地区的贫困留守儿童。六小龄童所做的公益活动有许多,抛开“公益路上的行者”,他也实实在在地为“西游文化”付出了许多,六小龄童多年来都致力于将“西游文化”带向世界各地,并争取在世界各地建立“西游记”相关的蜡像、广场等。至于六小龄童中美合拍的《西游记》大电影也是他的一个梦想,也是他的“西游情结”。六小龄童一生三大梦想:拍《西游记》电视剧、拍《吴承恩》、拍《西游记》大电影。很多人认为六小龄童拍这些影视是因为他想霸占《西游记》,他想把自己当成“吴承恩”,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拍《吴承恩与〈西游记〉》时,六小龄童历尽艰辛,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愿向市场妥协,只想拍一部剧来对吴承恩先生致敬。该剧筹备多年,六小龄童为了表示对吴承恩的感激便只愿找吴承恩故乡的人来投资,用他的话来说要把这份荣誉归于吴老先生故乡的人。可惜的是多年来都不曾找到投资商,很多人都只愿投资让他演孙悟空却不看好他演吴承恩,后来阚卫平导演筹拍拍《吴承恩》时参观吴承恩纪念馆,发现有大半部分藏物都是六小龄童捐赠,被六小龄童的“西游情怀”深深感动,才邀他来出演该剧,这就是后来的《吴承恩与〈西游记〉》。六小龄童在节目上从未说过自己是“猴王代言人”,反而强调更多的是“西游作品百花齐放”,可惜的是很多时候被有意曲解。“我就是一个普通观众,我只是代表我的观点而已。我只是呼吁《西游记》这样的名著不能戏说恶搞,不能翻拍乱拍,个别网友也没有必要辱骂,甚至说一些恶毒的语言。”这是六小龄童对“西霸”的回应。实际上,如果你细心,你便会发现网上出现质疑六小龄童的言论都是出自于营销号及一些三流媒体,而权威媒体及节目反而常常给机会让六小龄童辟谣,如人民网、人民日报等。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如果你感兴趣你再做深一层地去搜索与六小龄童相交的是些什么人你更会对他有了解。或许因为年代的代沟,六小龄童的一些言论让人难于接受,但从有限的资料来看六小龄童是一位真正宣传“西游文化”的艺术家,而并非消费《西游记》。或许我们没有做好保护文化遗产、没有去保护“西游”文化,但既然有人在做,我们又何苦要抵毁讽刺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