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三国杀怎么对邓艾?
克制邓艾主要有以下几种:
1、锦囊免疫类,陆逊【谦逊】、徐庶【无言】、贾诩【帷幕】都能让邓艾【急袭】效果大幅下降。
2、强制掉血类,黄忠【烈弓】、典韦【强袭】、卧龙诸葛亮【火计】直接让邓艾掉血,不会给邓艾失去牌的机会。
3、判定类,司马懿【鬼才】把邓艾【屯田】判定牌改成红桃,或者诸葛亮【观星】马谡【心战】神吕蒙【攻心】把红桃牌放在适当的位置,【屯田】判定红桃是不会进入邓艾的“田”中的。
4、扔牌类。能够把自己现有的牌全部用上,到邓艾的回合就无法对其发动【急袭】。【不屈】状态下周泰(弃牌阶段手牌全扔),刘备【仁德】也可以把自己的牌送给邓艾无法牵到位置的队友。
他的后人怎么样了?
司马家对邓艾后人的态度,是当时历史环境的一个缩影。
严谨的任质制三国时期的魏国,推行了严谨的任质制度。即:在外领军的将领,必须留下人质在京师。
钟会在挂帅征蜀前,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其中,邵悌反对的理由是:钟会是单身,只有一个养子,没有重要亲属做人质!
邓艾不是单身,除了随他一起出征的邓忠,其他亲属都留在洛阳。在钟会之乱后,邓艾的儿子全部被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都被发配到了西域。
知其有冤,无正式平反十几年后,司马炎继位,陆陆续续有人上书,请求为邓艾平反。
史书记载了三次关于司马炎对邓艾案件的评价,影响了邓艾后人的轨迹。
第一次,司马炎登基时,进行了一次大赦。这次大赦中,司马炎对王凌、邓艾都做了一定的“赦免”。不过,司马炎并没有“正式平反”,他只是说:邓艾被抓捕的时候,束手就擒,态度良好,既然现在大赦天下,他们的子孙就不追究了。
邓艾的孙子得以被赦,结束受发配之苦。
第二次,提拔邓艾的孙子孙朗做了郎中。
这次的起因,是邓艾的旧将段灼上书为邓艾申诉冤屈。其中的申诉逻辑清晰,证据详实。
可是,司马炎并没有直接“平反”,只是说,念及邓艾有功劳,现在子孙做民隶,于心不忍,于是做了提拔。第三次,司马炎在此提拔孙朗,孙朗却遭遇意外。
最后一次,是司马炎和邓艾的一位旧将樊震谈及邓艾,樊震谈及时,痛哭流涕,感人极深。
司马炎这次依然没有“平反”,只是下诏提拔孙朗做太守。
可是,就在孙朗上任前,就遭遇大火,不行殒命。邓艾的玄孙邓韬、邓行得以生还。
晋对邓艾的不公,源自邓艾的出身比起邓艾来,司马家对其他的“反贼”后代就宽大多了。
淮南三叛中的诸葛诞,他的儿子诸葛靓逃去了东吴,还在晋灭吴之战中全力抵抗。晋灭吴后,司马炎要任他做官,诸葛靓坚决不做。不过,诸葛靓的两个儿子,依然受到重用,一个做到了太常,一个做到了尚书令。
和邓艾案并列的钟会。司马炎仅仅只是连坐了钟会的养子,钟家的其他人一律没有得到追究!
司马家对于那些真正“反叛”者,多能豁达大度,唯在邓艾案上,明知有冤,却从不平反。
老子出身不好,人脉不好,打仗厉害!这无非是因为:邓艾是一个寒族出身的孩子。尽管他生前位高权重、功勋卓著,但却没有士族们的人脉基础。而为邓艾平反,事实上就会加重钟会、卫瓘等家族的罪责,朝廷认为不值得!
单纯的公平正义让位于复杂的权力格局,晋朝的扭曲风格可见一斑。
这样的统治者,在血雨腥风、毫无底线的权力游戏中,将中国历史带入了漫长、屈辱的动荡时代!
三国杀邓艾觉醒后能再获得田吗?
三国杀邓艾觉醒后能够再获得田。
邓艾是三国杀魏国势力武将,武将技能有基础技能屯田和觉醒技能凿险。
屯田:当你的回合外失去一张手牌时可以发动,翻开牌堆顶部一张牌进行判定,如果花色为红桃则进入弃牌堆,否则将作为“田”放在你的武将卡上,每1张田可以缩减1点你计算的距离。
凿险:当你屯田数量大于等于3时,你会减少一点体力上限,并且解锁技能急袭(将“田”当作乐不思蜀使用)。
由于觉醒是让你获得新的武将技能,不影响基础技能,因此邓艾觉醒后可以继续屯田。
邓艾祖籍?
邓艾,字士载,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祖籍义阳荆阳(今河南新野)。
邓艾入川路线?
邓艾的入蜀路线是:阴平一一桥头一一白水一一乔庄一一大坝一一乐安寺一一曲河一一轿子顶一一江油;邓艾的大部队由:阴平一一桥头一一白水一一乔庄一一青溪(广武)上左担道至江油。 阴平㨗径是虚构的,邓艾没有翻过摩天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