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三国志战棋版庞统阵容搭配?
庞统在三国志战棋版中的阵容搭配有以下几种:1. 庞统+黄月英+赵云+姜维+马超+典韦:这个阵容适合偏向防守的玩家,黄月英和庞统可以提供大量的治疗和辅助,抗击敌人。赵云和姜维作为主攻手,可以让敌人在无法招架的情况下战斗失败。2. 庞统+张飞+赵云+姜维+马超+黄忠:这个阵容适合偏向进攻的玩家,庞统通过强大的辅助和治疗能力增强其他几个角色的战斗力,可以放心地进攻,而张飞和马超可以在前线承受更多的伤害。以上就是庞统在三国志战棋版中的部分阵容搭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庞统长相?
《三国演义》中记载庞统的长相描写:“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
在三国志中并没有关于关于庞统相貌的描述,但在三国演义中他就因为生得丑陋(浓眉掀鼻、黑面短髯、面容古怪)而得不到孙权的重用,到底他丑不丑已无从知晓了,不过他的才能是确实的,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中说:“少时朴钝,未有识者。”一笔带过,或许他的确长得一般,至少没有诸葛亮那样风流倜傥吧。
如果刘备的军师不是诸葛亮?
诸葛亮与庞统同为军师中郎将的时候,在阵前为刘备出主意更多的是庞统,刘备进入蜀地征战的时候,是把庞统带在身边,而让诸葛亮留守荆州。
当刘备军屯驻在蒹葭关的时候,庞统为刘备提出了上中下三个作战策略,刘备选择了“假装荆州形势紧急,需要回军援助并趁机诱杀刘璋的守城将领,然后再攻打成都”的中策,随后,刘备一路势如破竹的前行。
然而,军事才华出众的庞统在雒县被流箭所击杀,英年早逝的庞统虽然在排兵布阵方面比诸葛亮稍微强一点,但是,并没有充足的史料表明庞统可以作为刘备手下的第一军事家。
不过,在正史中法正却可以称为刘备手下的第一军事家,就连曹操都遗憾的说道:“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由此可见,法正的才华不是一般的高。
法正、字孝直,他本来在刘璋手下任职,但是,他并不受信任,同时还遭到他人的排挤,所以,郁郁不得志的法正一直想要另寻明主,终于,他遇到了刘备,从此得到刘备的重用。那么,有哪些史料可以证明法正是比诸葛亮还要强的军事家呢?
老四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明:
一、公元217年,法正为刘备提出攻取汉中的策略,法正分析,在张鲁投降以后,曹操却不趁机进攻巴蜀,而是匆匆返回洛阳,肯定是内部出现了紧急情况,此时趁机攻打汉中的话,一定可以获胜。
同时,法正还为刘备分析了攻打汉中的战略意义,一来可以积蓄力量,趁机推翻曹操,匡扶汉室。二来可以蚕食雍州、凉州,以开疆扩土。三是可以固守要害,与曹魏展开持久的抗衡。不得不说,法正的这一策略对蜀汉建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并让法正随行,让诸葛亮在后方调度。蜀军在定军山驻扎下以后,法正又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击败了张颌,同时,黄忠又一举斩杀了夏侯渊。
可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关于益州的战略构想,正是由于法正才得以实现,刘备才得以占据益州。
三、在《三国志.杨洪传》中,更能说明法正的军事才华比诸葛亮强。当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时候,刘备令诸葛亮派兵增援,诸葛亮竟然举棋不定,并问杨洪怎么办,蜀郡从事杨洪答道:“汉中是益州的咽喉,汉中在益州就在。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相比诸葛亮的犹豫不决,在前方追随刘备的法正就显得游刃有余的多了。
对于法正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小冷在给他戴高帽子,而是世人公认的,就连诸葛亮也认为“刘备进退两难之际,正是有了法正的辅佐才得以摆脱困境,不受制于人。”
另外,三国志中也有言“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所以,法正是称得上刘备手下第一军事家的。
庞太师之子庞统最后结局?
最后辞官,解甲归田了。
皇上与庞统之间势同水火,就在这一触即发之时,忽然传来边疆战事告急,辽人来犯(其实是小风筝鼓动南院大王假装来袭,这是公孙策借知以来平息这场风波的计策),结果,老百姓都说希望先停止这场风波,对抗外敌(而且连庞太师也出面了),庞统率军镇守边疆,平息了这场战争.最终,战争结束了,庞统也辞官了。
庞统为什么只拿出鲁肃的推荐信?
庞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在当时刘备并不认识他,他只是拿了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信去见刘备。而他只拿出了鲁肃的信,就是看刘备是否能够真的认识他的才华和才干。
果不其然,刘备见他其貌不扬锻炼他并没有什么才华,于是把他安排到一个小的县城,做一个小小的管事。而庞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这样小小的管事,自然他不愿干,于是就发生了后面的事情,直到最后庞统拿出了诸葛亮的推荐信,刘备才恍然大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