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兽血沸腾,匈奴是怎样一步步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
一、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匈奴自冒顿单于而最强大,威服北夷,兵困白登,刘邦无奈,与冒顿约为兄弟。此后自高祖至景帝,皆以和亲之策应付强大而狰狞的匈奴。然而和亲不过是表象,绝不低头的汉朝其实一直在“击与和亲孰便(攻击与和亲哪种方式更好)”中摇摆游移,汉文帝时曾发兵八万五千击匈奴右贤王,因济北王反叛而罢兵。冒顿写信问汉帝之志是战是和,西汉朝廷便曾廷议,终以“不可击”而和亲作罢。
匈奴当然也不是善茬,在集大汉奸与死太监于一身的中行说投降后,先劝单于疏远汉地的缯絮食物,又与汉朝争礼仪规制及风俗典章等,然后备甲兵于关隘之处防备。不得不说,中行说虽是汉奸,但他的见识绝对是第一流的,在他的谋划中,匈奴自给自足、衣食不仰仗于汉朝,这是避免自己的经济命脉被掌控;争典章礼仪,是提高匈奴民族的自尊心,要压过汉朝一头;修缮甲兵,是积极防御汉军的袭击。汉文帝十四年(前167年),匈奴十四万骑南下,攻杀汉北地都尉,前锋直至雍甘泉。文帝发骑十万以备。
汉景帝时,赵王与匈奴合谋,被讨平。
在这六十多年的时期里,匈奴强而汉朝弱,和亲是主旋律。两者时有冲突,整体来说,吃了大亏的是汉朝。但汉朝并不是可以任人搓扁揉圆的软柿子,名垂青史的文景之治是极其重要的休养生息。
前141年,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登基。前133年,马邑之谋,失败。史载:
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匈奴贪,尚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尚关市不绝以中之。这段话的大意是,马邑事件之后,两国不再和亲,匈奴又恢复了打家劫舍的强盗本色。可是没有大军团骚扰,他们喜欢汉朝的衣帛财物,汉朝也并没直接关闭互市。
也许在匈奴国内,上至单于下至牧民都以为这又是下一次蜜月期的前奏,然而在汉武帝心里,从来都没有什么“夏后氏之苗裔”的同胞,有的只是必欲灭之的敌人。
吾家丈夫,岂容这恶邻杀戮?
吾家妻儿,岂容这恶邻掳掠?
吾家谷米,岂容这恶邻裹腹?
既不愿,那便战。
金戈铁马,印证这江山如画。
二、被帝国双璧打碎的自尊心马邑之围后五年,汉匈如火如荼的战事正式拉开。关市之战,汉军四路出击,两路失败,一路无所得,惟有卫青在龙城斩七百人小胜。第二年,卫青与李息出击,得首虏数千,小胜。
然后便是惊天动地的几大战役:
1、河南之战
时间: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
主帅:卫青。
战果:大胜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斩首数千,掳牛羊百余万。
达成的战略目的:汉朝收复秦朝时蒙恬北逐匈奴的河南(河套平原)之地,防线前移,解除了匈奴对关中的直接威胁。战后汉武帝设武原、朔方两郡,移民十万实边。
2、漠南之战
时间:武帝元朔五年-六年(前124年-前123年)
主帅:卫青。
战果:元朔五年卫青击败右贤王,俘其众一万五千人;元朔六年,斩首匈奴一万九千余级。
达成的战略目的:
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徼极而取之,无近塞。简单的说就昌,匈奴暂时北迁漠北,以避开汉军风头。
3、河西之战
时间: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
主帅:汉帝国最锋利的长剑和最迅速的箭——霍去病
战果:两出陇西,杀敌五万余人。
达成的战略目的: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领四万余人降汉,而“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汉朝尽得河西之地。
此战之后,匈奴有首凄凉的歌谣传唱: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知他们可曾想起从前席卷边塞、快马弯弓射杀大汉子民的日子?
4、漠北决战
时间: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
主帅:帝国绝世双璧——卫青、霍去病
战果:漠北一战,单于溃逃,卫青斩首一万九千余级。霍去病寻到匈奴左贤王决战,斩首七万余级。
达成的战略目的: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而霍去病也达到了中国武将功业的最巅峰:
骠骑封于狼居胥,禅姑衍,临翰海而还。深入漠北,逐敌千里,灭国之战,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哪一样,都是神话。
战后不久,霍去病病死。流星有很多颗,但划破西汉的天空的流星只有这一颗最闪亮,他就像是上天送给汉帝国、汉民族的利剑,杀敌之后即便回鞘。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二、呼韩邪单于的款塞内附匈奴退回漠北后,汉臣以为“宜使为外臣,朝请于边”,就是要其俯首称臣。武帝巡边,亲至朔方,令使臣明告匈奴:
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下。今单于即能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即不能,亟南面而臣于汉。何但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汉朝此时,在东边打下了秽貊、朝鲜;西边设置酒泉郡,隔绝其与羌氐沟通之路,并且西通月氏大夏和乌孙,断其援国;北筑城塞,以侵掠其地;南方则荡平了南越,解除了后顾之忧。此时强大的大汉王朝,倾其全力于一拳,绷紧了神经,给了匈奴两个选择:
1、称臣;
2、揍趴。
汉使络绎于道,分别有王乌、杨信、路充国等出使匈奴,必欲使匈奴入质、居长安为臣。
单于怎肯轻易认输,自然是阳奉阴违。两国时战时息,匈奴数入边为寇,但汉朝已无名将,赵破奴领兵二万击匈奴惨败投降,李广利虽有西屠大宛的辉煌战绩,但仍然是废物点心,出征数战皆无所获,燕然山一战,全军覆没,降于匈奴。
李广利降后三年,千古一帝,北逐匈奴,南并南越,拓地几千里,为汉民族解决了生存危机的汉武帝驾崩。
汉昭帝期间,张掖太守郭忠大破匈奴右贤王、犁(氵于)王。度辽将军范明友大破乌桓,斩其三王。
汉宣帝时,五路伐匈奴,“匈奴闻汉兵大出,老弱奔走,驱畜产远遁逃”,此战战果甚少。
而匈奴此时实是内忧外患,连丁零、乌桓、乌孙都能欺负他们,共杀其民数万。又遇到大饥荒,饿死之人十之二三,畜产减半。匈奴大虚弱,其下羁属的诸国都趁机脱离,并且掉过头来攻打他们。
紧接着又是内乱,五单于争立,互相攻伐,死伤杀略数万人。眼看呼韩邪单于快要笑到最后,可是其兄却又自立为郅支单于,并击破呼韩邪之众。
呼韩邪率众南下,郅支占据单于庭,匈奴第一次分裂。
甘露元年,呼韩邪单于款塞于五原,愿意归顺。
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根据后世曹操称魏王的经验,这本是位极人臣、即将篡位的标志。可是我想,呼韩邪一定一点儿了高兴不起来,这一套对人臣当然是殊礼,可是对匈奴单于来说,却是俯首称臣的标志。
约在170-180年前,一代天骄冒顿单于鸣镝弑父,大破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兵困汉高祖于白登,遗书调戏于吕后,汉朝无奈,屡请和亲,兄事匈奴。匈奴虽许之,却又屡绝之,其想战便战,来去如风,屡次兴兵大略边塞,汉朝徒呼奈何而已。
当其时也,在写给汉朝的国书中,冒顿称自己为“天所立匈奴大单于(《史记·匈奴传》)”。
冒顿死,老上单于立,汉奸中行说为其逼格更添光彩,在国书中倨傲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史记·匈奴传》)”。
武帝时,雄才大略,豪雄命世,挟三世之贮藏,雪祖宗之深恨。卫青、霍去病两把绝世之剑将匈奴杀得片甲不留、大败亏输,后虽有李广利的耻辱之败,然而汉朝强而匈奴弱的大势始终不改。
呼韩邪未尝愿意称臣于汉,他曾说:
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然而他的大臣很现实的一句话就打消了他所有的自尊心:
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称臣就安全,端着就危急,有什么好办法?)呼韩邪是第一个入塞附汉的匈奴单于,“天地所立日月所照”的言犹在耳,“生存还是毁灭”的难题已促使他不得不向强汉低头。
站在两国和平进程及民族融合的历史高度来看,这当然是一种逼格的提升。
然而这只是我们作为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褒扬,匈奴由欺汉到被打服,由对立到称臣,并最终到今天的消失于无形,逼格已下降至没有的地步。
呼韩邪附汉后,汉朝以其保卫者和主人自居,“助诛不服”,“给赡其食”。郅支单于见此形势,也只好遣使奉献。(《汉书·匈奴传》)
正如当今那句十分提神的话所言:
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三、对北匈奴虽远必诛的最强音和勒石燕然的次强音这一章要说两个超级猛男:陈汤和窦宪。
呼韩邪款塞后,北匈奴郅支向西域用兵,兼并呼偈、坚昆、丁零三国,因杀汉使者,怕汉兵与呼韩邪报复,于是西逃康居。康居与郅支是互相借重的关系,郅支借助其地以避汉军兵锋,而康居王要倚助匈奴威势胁迫西域诸国。两个野心家一拍即合,互相成了对方的老丈人,“康居王以女妻郅支,郅支亦以女予康居王”。
郅支借兵攻打乌孙,又侵陵阖苏、大宛诸国,逼其岁贡。郅支越来越骄狂,后来更不把康居王放在眼里,杀其女及贵人并人民数百,又困辱大汉使者,不肯奉诏。
不作不死,郅支单于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死期。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甘延寿为西域都护、骑都尉,陈汤为副都尉。陈汤“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他认为不能任由郅支单于在西域成事,便矫诏出军,裹挟甘延寿一起,兵分六路,翻越葱岭。
郅支闻汉兵来,本欲远走,又怕康居为大汉内应,后听说乌孙等国都已出兵,自知无路可去,决定坚守。
汉军关门打狗,破城,斩首北匈奴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千余人。
那位骄狂任性的郅支单于呢?
当然也在斩首之列,死得不能再死。
陈汤灭郅支单于后,与甘延寿上疏,其中有一句传唱千载、可为大汉注解的名言:
宜县(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陈汤传》)犯中国者,虽远必诛!
这不但是大汉的注解,也将是时至今日、中国的注解!
郅支单于既诛,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竟宁元年(前33年)再次入朝,请求为汉朝女婿。
因此昭君出塞,和亲匈奴。呼韩邪上书,愿为汉朝守护边疆塞外,传之无穷。
此时匈奴只剩下一位单于,那就是呼韩邪,因此可以说,自郅支死于西域、其部族烟消云散后,呼韩邪又在事实上统一了匈奴。
时间如流水,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
汉匈无战事,双方都得以休养生息,匈奴的实力在慢慢恢复,藏在他们骨子里的桀骜不驯与嗜血狂野使他们很难安静的臣服大汉。他们积蓄着实力,准备重现当年冒顿的荣光。
西汉、东汉之交,天下大乱二十余年,汉朝国力大损,而此时匈奴实力稍复,不但寇乱边塞,还曾立卢芳为汉帝,妄图参与逐鹿天下的争夺战。
光武帝刘秀扫平天下,建武六年(公元30年),汉匈复通旧好。而此时匈奴单于骄踞不已,已经敢自比冒顿,对汉使轻慢无比。建武九年,中兴名将吴汉击匈奴无功,十三年,寇河东。自此开始,入寇越来越频繁,“杀略钞掠甚众,北边无复宁岁”。
然而,胡虏无百年之运,在他们如日中天之时,一场无可弥合的大分裂也在悄然酝酿。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再次分裂,是为南北匈奴。八部大人共议立日逐王比为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之孙),与其本部蒲奴单于分庭抗礼。
南匈奴呼韩邪像他的爷爷一样,再次来到五原款塞,“愿永为藩蔽,捍御北虏”。
说回北匈奴。
南匈奴附汉后,北匈奴也屡请和亲,但东汉王朝并没同意他们的请求,他们只好不断的寇抄边塞来报复,其间有数十万人来南下款塞请降。
此时他们的日子相当不好过,元和二年(公元85年)时:
党众离畔,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章和元年(公元87年)时:
鲜卑入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斩优留单于,取其匈奴皮而还。这事实上代表了鲜卑崛起的大时代,在匈奴日薄西山之时,大约300年前被冒顿所击破的东胡苗裔——鲜卑,从大兴安岭呼啸而入漠北,再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章和二年(公元88年):
北虏大乱,加以饥蝗,降者前后而至,南单于将并北庭。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一个人品不怎么样的外戚、一个汉匈之战最后的名将——窦宪,被拜为车骑将军,领兵出塞。
大军“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在稽落山遭遇了北匈奴主力,一战灭国,斩名王已下一万三千人,获牲口百余万头。北匈奴诸王部落闻窦宪威名,共八十一部、前后二十余万人投降。
公元89年七月秋,窦宪、耿秉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后汉书·窦宪传》)窦宪班师,被拜为大将军。第二年出镇凉州,此时北匈奴衰弱暗微,于是窦宪令耿夔等再出军击其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此战之后,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
之后的北匈奴惶惶如丧家之犬,残部逃至西域,再没回到漠北草原,也再没在中国境内掀起大的风浪。
北匈奴西迁后,在151年再次为汉将所败,只好再次西撤,“徙居枯梧河上”。又过了二百多年,他们攻灭了粟特国,“匈奴杀其王而有其国,至王忽倪,已三世矣”(《北史·西域传》)。
其后历史学家的猜测是,他们进入了欧洲,与欧洲历史上的恐怖的“黄祸”匈人发生了联结(这个结论未经证明)。他们击败哥特人后进入了欧洲草原。而被他们击败的东、西哥特人又直接促成了东罗马帝国的亡国。至阿提拉时,他们再次建立了庞大而昙花一现的匈奴帝国。阿提拉身死后,匈奴帝国土崩瓦解,北匈奴彻底成为历史名词。
四、南匈奴地位的瓦解南匈奴在汉朝这边的地位也有一个直线跌落的过程。
冒顿单于时,与刘邦约为昆弟。
首个呼韩邪单于附汉时,位在诸侯王之上,可以说是天子之下第一人——但毕竟已非一字并肩王了。
第二个呼韩邪单于内附时,已只能为“藩蔽”,沦为一方诸侯罢了。
既为诸侯,便形同汉臣,因此汉朝皇帝常常下诏命令单于,而单于必须“伏拜受诏”。连其单于之庭,也只能凭皇帝诏书决定,如其先居五原西部塞八十里,次又奉诏徙居西河美稷。
但他们毕竟是非同一般的诸侯,而是尾大不掉的、随时要反噬主上的晚唐似的藩镇。
汉朝用兵于边塞,或讨鲜卑,或击叛逆,都会在南匈奴中征兵。然而征发烦剧,新降者就必然愤恨。所以其后南匈奴或降或叛,始终不曾安生。
这些叛逆并不总有南单于的参与,但因其地位早已沦为汉朝的臣子,往往会受到叱责,这时候他们要么诣州郡谢罪,要么协助发兵平叛。
此时单于的地位已形同普通将军。
如休利单于及其弟左贤王因为不能制下,被中郎将陈龟逼迫自杀。
桓帝时,张奂为北中郎将,讨平叛乱诸部,便以居车儿单于“不能统理国事,乃拘之”。
居车儿之子某单于(其名字就是“某”),曾会同中郎将臧旻出雁门击鲜卑。
某之子呼徵单于,与中郎将张修不和,被张修擅杀之。
最后单于地位在南匈奴部众中也失去神圣性和号召力了。
灵帝中平四年(187年),诏发南匈奴兵讨鲜卑。南匈奴部众害怕发兵无已(被征发而没完没了),于是十余万人一起反叛,攻杀羌渠单于。
于扶罗单于,欲归国,而部众不肯接纳他。
呼厨泉单于,曹操将他扣留在许都,而让右贤王去卑回去监国。
以上据《后汉书·南匈奴传》。
五、前赵和胡夏的绝响1、五胡十六国的狼烟
掀开五胡乱华帷幕的,便是南匈奴。
前赵的建立者刘渊,在《晋书·刘元海载记》中有很清晰的世系线:
于扶罗→刘豹→刘渊
呼厨泉为于扶罗之弟,刘豹为于扶罗之子,刘渊即刘豹之子。
从公元291年开始,史上最不成器的司马氏皇室,就开始了自相残杀并最终耗死国本的八王之乱。
公元304年,从曹操时期便一直被严密控制的南匈奴单于一系子孙,终于被司马颖这个白痴放回了故地。临走之时,司马颖还大方地拜刘渊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临别殷殷重寄词,希望刘渊赶快带领南匈奴五部军马打回来,为他肃清国内一切敌人。
他以为他放走的是一条小杂鱼,可事实上那是一只食人鲨。
刘渊回到左国城,立马就被早已万事俱备、铁心造反的部众上“大单于”之号,然后自称汉王,号称要绍续大汉王朝正统。
为什么呢?原来:
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是以昭烈(指刘备)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于天下。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历史拐了个奇葩的大弯,狠狠幽默了很多年前白登之围下的刘邦一把。
刘渊亲手为西晋王朝掘了一个大坑,到刘聪的时候,飞起一脚将西晋最后两个皇帝——晋怀帝和晋愍帝踹了进去,并亲手埋上了最后一锹土。
公元311年,汉赵大军攻破洛阳,俘晋怀帝,313年,被毒杀。
公元316年,汉赵大军攻破长安,俘晋愍帝,318年,被杀。
西晋亡。
但汉赵的结局也并不好,刘渊死后,先是兄弟内讧,继承人刘和被刘聪所杀。刘聪死后,刘粲即位,死于靳准发动的平阳政变。刘曜讨平靳氏,即位为帝,后被石勒后赵所擒,刘曜被杀。前赵亡,刘氏皇族几乎全部被杀。
2、徽赫与天连的回光返照
赫连勃勃,本来该叫刘勃勃。
还记得那位被曹操放回去监国的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吧?
严格来说,人家的大名应该叫作刘去卑!
据《魏书·铁弗刘虎》可以知道刘勃勃的世系:
刘去卑→刘训兜(诰升爰)→刘虎→刘务桓(刘豹子)→刘卫辰→刘勃勃
所以《魏书·铁弗刘虎》第一句便点明其为“南单于之苗裔”。
前赵亡于329年,53年之后,刘勃勃出生。
北魏杀刘卫辰,勃勃逃脱,依附于后秦姚兴。姚兴以其为安北将军、五原公,给以二万余落,出镇朔方。
然后第一件事就是袭杀了岳父没奕于并兼并了其全部部众,在有一定实力之后,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建国。
然后东征西讨,反攻姚兴,进攻南凉,积人头以为京观。
筑统万城,妄图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改姓赫连,“是为徽赫实与天连”。
刘裕灭掉后秦后,送后秦之主姚泓至建康斩首。旋以“欲速成篡事”南归,留大将王镇恶及次子刘义真等镇长安。然后很快就被勃勃摘了胜利果实,刘裕的灭秦大军全军覆没,仅剩刘义真匹马逃还。
勃勃再次大开杀戒,积人头以为京观。
回军灞上,即皇帝位。
史载,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辩慧,美风仪”,姚兴见而奇之,刘裕也自叹不如。但这样一个人却有一种阴损恶毒、狡猾残忍、冷血无情的特质,这是与刘聪、石虎等匈奴别种,甚至与五百多年前的冒顿一脉相承的性情。这种性情最终帮助他从一个父死部落离散的孤家寡人,成为了一国之君。
他对敌残忍,对自己人也残忍,筑统万城时,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造甲兵,凡有所成,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工匠死者数千人。他常常坐在城头,旁边放着弓剑,嫌弃哪个手下,便立马亲自作掉。群臣忤视者毁其目,笑者决其唇,谏者谓之诽谤,先截其舌而后斩之。
这样一个家伙,不是人,而是畜生。
但正是这般畜生的行径让他成为了君王,且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床榻,岂非老天无眼?
他的儿子也和他一般无情,在他活着时便诸子相杀。
后胡夏亡于北魏,他最后两个儿子赫连昌和赫连定被杀。
赫连勃勃君临万邦的狂妄,不过持续了二十五年罢了。
这便是南匈奴最后的荣光,也是中国大地上整个匈奴族的最后荣光。
他们曾数次得国,可是他们也滥用了天意,胡虏嗜杀,最终杀得四方皆反、民意沸腾,最终杀得无亲无故、无人不杀,就这样杀掉了自己的立国之本。
以是故,胡虏无百年之运。
杀人者必死于刀下,确实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很有意思,《晋书》载记一共三十篇,以匈奴刘渊为开篇,又以匈奴刘勃勃为结束。这就像匈奴的挽歌,如此狠厉,如此漫长。
没有回响。
或有回响。
从此,南匈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仍然有活下来之人,却已真正融入汉族之中,据《通志·氏族略》:
东郡(今河南濮阳)、河南郡(今河南洛阳)、雕阴郡(今陕西绥德)的三大刘族,俱出于冒顿单于之后。至今我国的姓氏中,仍有复姓“赫连”之族。
参考篇目:
1、《史记·匈奴列传》
2、《汉书·匈奴列传上下》
3、《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4、《晋书·刘元海载记》、《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5、《魏书·铁弗刘虎列传》
6、《汉书·陈汤列传》
7、《后汉书·窦宪列传》
8、《北史·西域传》等
——————完——————
文/王事情
看在奋战了一天一夜的份上,诸位看官大爷们,麻烦您点个赞、评个论或者单纯的关个注吧吧……
蝗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会不会蔓延到我国?
2020年像是世界末日的节奏,在中国新冠状病毒疫情和美国流感正爆发的时候又传来了东非蝗灾大肆肆虐的可怕消息。
截止到目前为止,蝗虫灾害已经演变成了非洲土地上的大型虫灾,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其他国家蔓延。
本次东非蝗灾的起源地是位于撒哈拉沙漠和苏丹草原的交汇处,而在此处的气候干燥,是非洲蝗灾频繁爆发的地区之一。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显示,此次的蝗灾规模已经达到了3600亿之巨,是7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对受灾国和全球的粮食都产生了巨大威胁。
东非蝗虫快马加鞭的跨越万里、飞跃海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区肆虐。到目前为止蝗虫已经在印度完成了产卵。据印度媒体报道,自此次蝗灾爆发开来,印度的受灾面积已经超过了36万公顷,而且印度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十多个产粮区受到影响,近三层的农作物遭受损害,数十万的农 民面临着严重的生活问题。
除印度之外,巴基斯坦也遭受了持续的蝗灾危害,棉花、小麦等农作物大量受损。根据巴基斯坦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蝗虫每天大约破坏掉的粮食相当于3.5万人的口粮,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使得无数的百姓陷入到了饥荒当中。
虽说现在印度的蝗虫灾害已经基本结束,但是蝗虫已经在印度完成了产卵,印度还存在着更为严重的潜在威胁。
印度政府发布预警称,预计在今年的6月份左右印度还会爆发更为严重的蝗虫灾害。
蝗虫灾是人类历史上危害最大的生物灾害之一。面对着这场灾害本来就贫瘠非洲国家更是直接遭受到了巨大打击,无数的庄家被蝗虫破坏,无数的百姓陷入了饥荒之中。
印度和巴基斯坦相对于那些饱受蝗虫侵扰已久,但始终没有什么有效解决方法的非洲国家来说,已经好很多了。蝗虫灾害在世界上更是经常的发生。
像2004年的以色列蝗灾,数百万的蝗虫成群结队的来到以色列的南部地区,毁灭了大量的农田、蔬菜和鲜花,以色列动用了大量的杀虫剂才得以解决。
再如2001年的俄罗斯蝗灾,密度最高更是达到了每平方米一万只的程度,大约有26万公顷的草场被蝗虫毁坏。
另外从历史上来看,我的整体气候偏向于干冷,正是蝗虫爆发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是频繁爆发蝗灾的。
据史料记载,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末期我国中共发生过580多次蝗灾。那么我国的人民是怎么解决掉的呢?
第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布匹和网纱来捕捉蝗虫,这也是最原始的方法了。再者就是利用火攻和开沟陷杀的方法了,当然在现在只需利用杀虫剂喷洒就可以了。
那么此次爆发的东非蝗虫会不会来到中国呢?正常情况下这些蝗虫是不可能来到我们的国家的。毕竟在我们和印度之间还隔着一道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呢,彻底堵死了蝗虫前进的道路。
就算他能够飞过喜马拉雅山脉,但是中间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域也非常的广大,而且此地的农作物偏少,他们未必能够有足够的食物活下来。仅靠他们肚子里存的那点东西,不可能说维持到他飞过整个青藏高原。
除非他们能在次进化,有了超强的飞行能力,以及强大的能量储存能力才有可能到达我们的国家。
其次,蝗虫从印度和巴基斯坦过来除了要翻越高山之外还要再飞行长远的距离,从蝗虫随气流飞行的方式可以预见,大规模的蝗虫是飞不到我国境内的。
再者,就是蝗虫的生存周期只有短短的100多天,现在蝗虫还要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区待一会儿呢,等他们吃光食物要迁移的时候就差不多走到了生命的尾声了,也能没有能力再飞往我们的国家了。
不过蝗虫还是有可能到达我国境内的,那么就是顺着印度洋沿岸的这些平原地区慢慢的迂回,比如先到达孟加拉国,再到达东南亚地区国家,最后从云贵高原或者说是越南平原地区进入广东广西,完成一个长征式的侵袭。
不过在他们经历这么多国家和地区的时候,当地的政府和农业部门肯定会进行除杀,他们想要给五官斩六将到达中国已经有点不现实。
退一万步说即便它们可以到达我国境内,我国的高科技杀虫技术可不是放在那里给蝗虫看的,而且我们在治理蝗虫方面还有着丰富的经验。可能没有,等到他们被发展起来,已经被消灭了。
一个人可以无知到什么程度?
一、遥控器:
1998年,我们村里有几位中年大叔在一起吹牛,其中一个满脸长满络腮胡子的大叔说道:“我有个亲戚在上海,他家的电视只要按一下遥控器就可以自动调台,手都不用碰到电视机。”
另外一个黑脸大叔调侃道:“你就尽管吹牛吧,遥控器可以调台,你以为你家亲戚是神仙额。”
“我敢和你们打赌,你们要是不信的话和我去上海看看。”络腮胡大叔据理力争。
“吹牛都吹得没边了,无非就是想显摆一下你去过上海吧。”其余几位大叔也跟着起哄。
络腮胡大叔知道百口莫辩,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半年后,我家姑妈家还真的买了一台遥控电视机,我感到很好奇,便到姑妈家去一探究竟。
我好奇地用手碰了碰遥控器,想拿起来研究一下,不料这个举动恰巧被姑妈看见了。
姑妈一把夺过遥控器,然后略带生气地说道:“别碰,小心碰坏了,如果想看电视就等你姑父回来放给你看,这个遥控器我也不会用。”姑妈说完就把遥控器藏起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思想很单纯,不相信新事物,但又对新事物感到好奇。
二、冰袋:表弟手里提着一个袋子,袋子里面装得有几包用塑料袋装的冰块。表弟嘴上还叼着一包,正吃得津津有味。
我问表弟:“你提的是什么东西啊?”
“冰袋。”表弟张口就来,没有注意到嘴里还叼着一包,只听见“啪”地一声,表弟嘴里的冰袋就掉在了地上。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把表弟掉在地上的冰袋捡起来,放在嘴里尝了一下,甜甜的,和“糖精水”一个味道。
表弟张大嘴巴疑惑地看着我,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突然把装着冰袋的袋子抱在胸前,飞快地跑开了。
我知道,表弟是怕我抢他的东西。其实,我只需要尝一下味道就可以了,表弟大可不必跑开。
小时候,我辍学在家,也没有赶过集市,竟然不知道冰袋为何物,真的是孤陋寡闻。
三、矿泉水:常听我的邻居说起他当官的女婿,他说他女婿平时只喝矿泉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时刻在想,矿泉水为何物?
直到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班主任背了一件用塑料瓶装的水,听同学说,那就是矿泉水。
我为了能够品尝一下矿泉水,便主动帮班主任背水,条件就是让我尝尝矿泉水的味道。
班主任也没有推辞,欣然接受了,我喜出望外。到达春游目的地的时候,班主任倒了一小杯矿泉水递给我,我非常开心地品尝起来。
“这不就是水的味道吗?一点儿也不甜啊!”我以为班主任用水忽悠我,不想拿矿泉水给我喝。
谁知我的话惹得班主任哄堂大笑,班主任告诉我:“这就是矿泉水,矿泉水也是水,当然是水的味道。”
我听到班主任这样说,别提多尴尬了,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好无知。
四、倒挡:一天下午,正值下班高峰期,蜂拥而来的轿车把回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我骑着电瓶车与一个骑摩托车的男子被一辆轿车堵在一条胡同里,进退两难。
轿车司机看到堵住了我们的路,便把车靠边移动了一下,挪出了一条道,好让我们的车能够通行。
摩托车男子一马当先,小心翼翼地从轿车留出的小道边上通行,无奈车身宽了几厘米,通行受阻,只得退回来让我先走。
摩托车往后退,我也要跟着倒车,才能让得开摩托车。
我的电瓶车倒车的时候有语音播报“倒车,请注意!”摩托车男子好奇地说道:“你的车还有倒挡功能,真先进。”
突然听到男子说出这样的话,我真的很想笑,但是憋住了,没有笑出来。
“是的,有倒挡功能,一分钱一分货嘛!”我还是礼貌性地回答了摩托车男子的话。
其实,大部分电瓶车都有倒挡功能,摩托车男子没有骑过电瓶车,以为只有摩托车才有倒挡,因此才觉得奇怪。
题主问一个人可以无知到什么程度?
可以无知到遥控器可以调台,无知到冰袋是甜的,无知到矿泉水没有味道,无知到原来电瓶车有倒挡。
无知不代表无能,无知只能说明我们对新事物的反应比较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因为无知,我们才会求知,才能让生活丰富多彩,让人生充满希望。
无知,带给了我们很多难以忘怀的回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瞎想的空间,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你坐卧铺时都经历过哪些事情?
第一次坐卧铺,竟然把这丢了!!以后我得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身边,要不不知道还会丢什么!
这次我从西安到郑州回家。
每次都是白天回去,那次想前一天晚上回去,第二天中午就可以到家了。
坐个卧铺的话,夜里睡一觉,第二天六点多就到郑州了,可以乘坐最早的一班大巴车回家,打算的还是不错的。
这次是我第一次坐卧铺,坐的是硬卧。我的座位是最上面的,还挺高。上去之前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不想来回下,太麻烦了。
列车程序员把车票换了,说到地方的时候会提前叫醒。来坐车之前朋友也给我说了,可以安心的睡觉,不用担心坐过站。
然后我就听着音乐安心的睡了。
这一觉不知道为什么睡的那么好,乘务员过来叫的时候我才醒来。快到站了,赶紧收拾收拾下去,下车了。
啊,我的鞋怎么就一只呢?怎么就一只呢?找了好一会,把周边的也找了,还是只有一只,但是我看到有一只和我的鞋子大小,款式都很像的鞋子(那天穿的是双小白鞋)。我再找找,确定就是那只和我的这只都是孤零零的一只!
我意识到是别人穿错了!!
在一番纠结后,我决定穿着别人的鞋子下车了,感觉这样总比不穿,或者只穿一只好看一些吧。
嗯哼,这个鞋子穿上真的感觉和自己的鞋子一样。
这肯定是底下那个带孩子的女人把我的鞋子穿错了,孩子可能一折腾没有看太清楚。
唉,虽然这次回来只待一两天,第一件事就是要买鞋子!
我想不明白了,以后我该怎么看着我的鞋子?可能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不太高,那为什么第一次坐车都让我遇到了??
还有一次去广州过年
这次是去广州过年,今年妈妈不回家,我们准备在广州过年。
我坐车从西安到广州,这次的旅程时间比较长,我就拿了一些吃的喝的,因为太长的路程,坐高铁有点贵了,坐硬座吧,实在坐不下去,太累了,最后决定坐硬卧。
这次还是在最上面,为什么我没有买到过下面的座位?上面的不舒服,比硬座好些,最下面的多好的!
听说,卧铺一般年轻人都分的是上面的,最下面的一般会优先给年龄大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也挺合理的,毕竟爬上爬下,还是很不方便的。
吃完饭我才上火车的。
在车上先睡一觉,明天早上起来吃点自己拿的东西,这一路到饭点凑合吃一下就行了,到了再好好吃一顿。
我爬上去,看着自己早就下载好的电视剧,插着我的耳机,一下看到夜里快一两点了。然后做着美美的梦睡着了,这一觉又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觉得有点饿了,我准备下去洗洗脸,简单的吃点东西。
我的东西呢?我的泡面,我的零食……
天哪!又找不见了,这难道是谁拿走了?这只是一点点吃的呀,至于吗?没办法就是没有了!
昨天觉得这些吃的拿上拿下实在太麻烦,主要在下面吃方便一些,就没有拿上去。
我当时给我男朋友打电话,把他说了一顿,其实和他没有关系,但是我当时要气死了,我得出出气。
我男朋友说,你怎么每次坐车都要丢东西呀!又不是我弄丢的,你又找我出气。别生气了,你去车上的餐厅吃点,或者在车上买点泡面吧!
这一路把我气的!
以后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我的身边,看还能不能丢!可是这怪我吗?
提醒大家,出门坐车,看护好自己的行李。还好我这两次丢的都不重要,丢了重要的东西,实在太麻烦了!出门坐车注意行李安全和人身安全!
iPhone6降级iOS9哪个版本好?
问题不是降级哪个个版本的问题,而是哪个版本你都降不下去的问题。
1月11日,苹果突然开放降级通道让不少果粉们沸腾,心塞的是在大部分人还没降级成功,苹果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闭了验证通道。不管苹果这次操作是意外还是故意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道仅仅存活了两个小时。
在这黄金两小时里,有很多的网友降级成功,两小时后,通道关闭,哪个版本你都降不下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