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m3挑战赛怎么玩,你觉得UZI获奖是实至名归吗?
实至名归,Uzi获得电竞奖年度最佳选手提名,网友:开奖词想好了
@VLOG十二月游戏解说
2018-12-01
近日,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子竞技奖提名名单公布,Uzi是LPL赛区唯一一位获得英雄联盟年度最佳选手提名的选手。Uzi入选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今年RNG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短短时间内连续斩获了数个冠军,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一同入选最佳选手提名的除了Uzi外还有来自韩国的四位选手,从名单上可以看出,此次主要是根据选手在春季赛和MSI上的表现来评选的,KZ春季赛横扫LCK赛区夺冠,季中赛上虽然屈居亚军,但各队员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而被誉为LOL第一人的Faker自然也能入选。
春季赛夺冠拿到了首个联赛冠军证明了自己,MSI更是让Uzi达到了一个巅峰。UZI在今年的季中赛中可以说打出了统治级别的表现,面对所有世界顶级ADC,都做到了线上压制对手,表现堪称完美,几乎没有出现过失误,而三件套在手的Uzi会让对手感受到什么是绝望。
在拿到期盼已久的世界冠军的同时,UZI也拿下了职业生涯中最华丽的数据,打破了多项MSI世界历史纪录,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无数的观众。众所周知,MSI之后拳头公司对ADC进行了大砍,赛场上一时间几乎看不到ADC的出场,更别说什么Carry比赛了。如果Uzi当选,“一个位ADC去掉C的职业选手”这样的开奖词最合适不过了。
Faker无疑是Uzi最强的竞争对手,公正的讲,Uzi在技术水平上丝毫不逊于Faker,二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成绩上。而之所以很多人认为Faker比Uzi厉害的多除了成绩因素外,还有二人成名初期的表现。Faker出道即巅峰,一身荣耀的他始终坚持努力训练,无负面新闻,认真的职业态度无人能比。
而Uzi出道的时候斩落了当时如日中天的OMG,而年少轻狂的他犯了不少错事留下很多黑点,刚出道时的心态上,Uzi远不如Faker。不过经过多年的磨练,经历过职业生涯的巅峰和低谷,UZI显然已经成长起来了,稳中带凶的他更加让对手感到害怕。如果这次能当选最佳年度选手,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性能最好的国产汽车是哪一辆?
国产车性能最好的是国车——红旗。
国家领导人专用座驾品牌,毛主席亲笔题词,国车典范,用料上乘,性价比极高!
可惜的是,红旗是豪车品牌,即便是最便宜的红旗H5属于B+级的中级豪华车,价格都要十几二十万!(我买的是次顶配,裸车17万多,办完手续也要20万)不是一般的普通家庭能消费得起的。目前销量最高的车型都是6-10万之间的A级(紧凑型)车,说明我国的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主要在6-10万之间,所以买得起红旗的人并非多数,并不是大众化的。
我的红旗H5用车一年了,里程1.66万,空间、内饰、机动性、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音响质量、油耗都很满意!
当初买车前,同事们、亲朋好友们都劝我买帕萨特、凯美瑞或者雅阁,我都回绝了。我不是不想选择这些,我从2021年元旦一直到五一将近半年,把所有B级都研究完了,还试驾了帕萨特、雅阁、凯美瑞、君威、迈锐宝、索纳塔、博瑞等9款中级车车型。还看了很多网上车评(实际试驾才发现网上很多都是黑手、水军) 功课可谓满满!
最后我选择了红旗H5次顶配版,我觉得红旗的平民版成熟了,性价比远超其他同类同级合资车!只是国人还持观望和怀疑的态度而已。 ——是该接受红旗了,就像我2018年开始放弃使用六年的苹果选择华为一样。国家民族工业的崛起,是大趋势,它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国外大品牌!只是需要国人的认可过程罢了。
不要在相信网络水军和黑手车评的胡扯,亲自去体验、去试驾、去感受,你会感受到国家民族工业的优质品牌有多好、性价比有多高。淘汰合资车跟淘汰合资手机一样,时间会证明一切!
(以下是我的用车记录历程,油耗7-8升左右,与大家分享)
极品飞车9秘籍?
极品飞车一共有5辆隐藏的车辆
分别是:
1)BMW M3GTR——条件:挑战黑名单一号剃刀胜出
2)考维特 C6S——条件:完成剃刀之后的全城追逐战
3)福特 GT——用密码可以调出来:一进入游戏,在按回车之前打castrol
4)M Benz SL63 AMG——条件:完成第68号系列挑战赛
5)保时捷 911GT2——完成所有系列挑战赛
*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辆车除了M3之外,其他四辆都无法在玩家生涯模式的车库中出现,连“我的赛车”中都不会有,只有在进入 快速游戏-〉定制游戏-〉按上下的方向键之后 才能看到并使用
在进入游戏的欢迎界面(就是出现那个“请按回车键”的那个界面)输入:
1>burgerking 进入隐藏模式;
(效果:隐藏模式通关后不可再进入,并会解开所有的独特性能改装零件)
2>castrol 增加一辆车;
(车名:Ford GT,性能超强)
本田为什么能成为年轻人的超跑?
飞度、思域二者个人认为最受吹捧的是飞度,而思域相对要弱一些。飞度为何受到追捧的原因可不单是它又叫GK5,我个人认为本田飞度是一款与车主之间互动性特别强的车子,它清楚车主的需求,车主又能了解它的能力。
飞度的针对人群无外乎两类,其一为预算不足的人群,其次是一些专门喜欢玩车的人,正是后者的不断挖掘它的潜力,才将它捧上神坛,当然GK5也有它的强大之处,改装潜力大、改装套件便宜可以让它更快的改装成型。记得某著名的车评人曾经评价过飞度,说它几乎是一款全能产品,可以独自驾驶、可以接送老婆孩、当然还能下下赛道,久而久之的就被传神了。而飞度在性能上也确实具备这样的潜质,众所周知“小马拉大车”是一个很令人无奈的问题,而“飞度”则恰恰相反,1.05吨左右的车重、96KW(131马力),要知道这样一款1.5L排量的小车的升功率居然达到了91KW,而“马力/车重”也达到了125匹/吨,典型的“大马拉小车”,当然这样的数据对比涡轮来说并不起眼,但它的发动机仅仅是一款1.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样的数据已经很了不起了。同级别可以相互对比一下,自然就能看出飞度的优势了。每一位朋友都有一颗跑车梦,无论是有车的,还是没有车的,但这样的一个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太过于遥远,但还好有很多围绕GK5的赛事举行,比如天马金港GIC频繁举办的赛道日,几乎每场比赛都有10辆以上的GK5出现,曾经在天马和金港还举办过GK5单一车型的挑战赛,这些都可以证明GK5的价值是非常高的一款车,因为它常常参加比赛,说它是赛车也不为过,7、8万就可以买到的、兼顾民用赛用的车子,外加动力强劲、内部空间大、转向精准等诸多因素,它自然会受到追捧。(积碳问题就不在这说了,我不喜欢煞风景)在某个比赛里GK5貌似是BUG的存在。至于“思域”被追捧的原因是什么我倒是不太清楚,不过10代思域开起来确实挺快,可能也是由于一些血统的传承吧,比如当年的EG6和EK9都是经典战车,买不起EVO可以买辆翼神嘛,形似嘛,同样的道理买不起TYPE R可以买辆普通的思域嘛。。无论是“飞度”还是“思域”都是那种让车主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性能的车子,尤其是飞度完全就是个全能车型,除了积碳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短板,这样的车子怎么能不受追捧呢?况且二手车价格坚挺的离谱。
普京动员为何无法阻止失败?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经有二百余天,自从乌克兰军队在8月26日发起赫尔松反击,9月6日发动哈尔科夫反击以来,已经过去将近一月了,乌克兰军队用了短短4天收复了超过6000平方公里领土,俄军在哈尔科夫——伊久姆狼狈撤退,令所有人都大为震惊。现在俄军的战场态势不能说朝不保夕,但也差不多是每况愈下。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了改善战局已经下令进行动员,预期能够动员30万人参军,其中不乏退伍老兵,只要接受短期训练便可以形成一定战斗力。普京还从中部战区抽调部队增援顿巴斯战场,希望能够改善战局。
然而战况并没有出现任何改善,甚至俄军近期在红利曼地区战事发展愈发不利。自从乌军在哈尔科夫反击之后,一直试图拿下红利曼,从而消除进军北顿涅茨克的侧翼威胁。但该方向驻守的俄军第20集团军抵抗异常顽强,乌军前后发动了数轮进攻均以失败告终,看起来想要从红利曼方向对该地区实施合围似乎是不可能了。
不过在9月24日期间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原本在伊久姆地区休整的乌军突然开始行动,以两个空输旅一个机械化旅为先导,渡过奥斯基尔河,在鲁布奇镇和克里姆基镇以及洛左韦镇建立了桥头堡。这对于俄军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乌军在奥斯基尔河南渡口以东建立桥头堡,意味着已经威胁到了红利曼俄军的背后安全。
因此俄军立刻派遣第144师赶往奥斯基尔河东岸反向阻击乌军,希望以此保障位于红利曼的俄军第20集团军的安全。但不幸的是,仅仅依靠只有6000人的144师,想要在开阔的奥斯基尔河东岸地区阻止数万乌军的攻势,明显是不现实的。
144师在投入战斗的第一天便陷入了下风,甚至自己都一度险些被乌军合围,只能且战且退并请求增援。乌军则继续向泽琳娜·多莉娜和涅夫西克前进,乌军只要夺取了这两座小镇,就等于截断了红利曼俄军的撤退通道。
毕竟红利曼东部地区的利曼湖和利曼河地形复杂,想要从这里撤退只能穿越基洛夫西克,但这里正处于乌军的攻势之下,冒险穿越这里必然会遭到乌军炮火覆盖,到时候俄军恐怕会伤亡惨重。
因此对俄军来说,无论如何得守住北部交通线,不然近卫第20集团军将身陷重围,万劫不复。尽管第20集团军总兵力也就一两万人,但俄罗斯建国至今,还没有过集团军级单位被歼灭的事。
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30日,沿着利曼湖和利曼河向北延伸的公路已经完全被乌军切断,即使是东部临近利曼湖的公路也在乌军炮火和攻势之下,俄军近卫第20集团军已经身陷重围,倘若再得不到支援,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普京在当天下发了死守命令,俄军总参谋部也紧急抽调58集团军下属的2个团增援红利曼,争取打开突破口把近卫第20集团军救出来。
很难说这个命令究竟是否正确,但结合过往的战争经验来说,陷入被动的一方如果在没有接应的情况下贸然运动,很可能会在运动途中与敌军机动部队遭遇进而演变成崩溃。但固守待援,倘若援军指挥官是个“李天霞”那恐怕也只能坐等悲报了。
好在第58集团军增援部队在10月1日及时赶到打开了突破口,为困守红利曼的五千俄军争取到了撤退机会,成功挽救了第20集团军官兵的性命。
很显然俄乌战争事态发展已经超出普京和俄军总参谋部预料了,自从哈尔科夫反击战以来,俄军便陷入了被动态势,俄军兵力短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俄军后勤短缺的迹象更是从开战第三天便表现出来,如今经历了二百余天的战斗,俄军显然已经陷入了疲惫状态,这一点从哈尔科夫反击和乌军强渡奥斯基尔河建立桥头堡便能看出来。
近卫第20集团军在兵力严重不足,且疲惫不堪状态下坚守红利曼到奥斯基尔河南渡口东岸长达2周,已经可以说是奇迹了,也难怪第20集团军官兵抱怨认为自己打的很好,失败原因是援兵迟迟不到。
可能有人会问了,普京的援军到底在哪里?增援命令是增援了个寂寞吗?不是已经动员了将近三十万人了吗?
这个我们就得分析一下俄军战前兵力和动员兵训练了,从俄军战前兵力布置来看,入乌作战的主要是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部队,而西方面军要防备北约“天兵”所以无法抽调太多部队,远东军区基本抽调一空。唯一还能抽调的只有中部军区部队了,但这些部队就算运动到乌克兰也需要时间,还需要休整并安排战斗部署,无法立刻全部投入战斗,因此可以说临时担负起红利曼防御的拉平中将已经尽力而为了。
动员兵那就更指望不上了,大多数新兵需要完成基础训练并在老兵带领下才能参加战斗,尽管俄军已经将大部分新兵直接送到北顿和卢甘斯克安全地带训练,但依旧风险巨大,倘若乌军全面突破俄军在北顿后方的防线,动员兵们恐怕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甚至惨遭屠戮也说不定。
因此局部动员短时间不可能见到成效,就算新兵速成最快也要到年末才能在老兵带领下参加一些难度较低的行动。对于俄军和普京来
说,必须用手头现在可用的有限兵力,尽快稳住局势,才能避免最糟糕的情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