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切,70年代的儿童都有哪些开心事?
这几张70、80年代的儿童老照片可以回答。
喝汽水、连队球场露天电影、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方格、河道抓鱼抓萤火虫、雷锋劳动…
农村孩子的回忆有哪些?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回忆,农村孩子有独属于他们的回忆,城市孩子亦然。看见这一幅幅我想起那时的童真,无忧无虑。

过年杀猪了,终于有肉吃了,美滋滋。那时侯在农村能吃上一块肉可是很不容易的。

那时侯在家,小时候去帮父母摘黄花菜,被太阳晒的黑呜呜,但还是乐此不疲。

放牛,小时候干的责任最大的伙计。

红薯干,比现在的地瓜条可好吃多了,那时候抓上一大把,坐在山头慢慢的吃,你们还记得吗?

风柜,用来弄谷子的,但是弄完之后全身便是痒呼呼的。

这玩意小时候可是把小手磨出好多小疙瘩来。

弹弓,总喜欢和小伙伴带上他们去打鸟,虽然打着的不多,但是其乐无穷啊!
这玩意不用说,都知道,堪比现在的王者荣耀。
这玩意就高端了比现在的苹果手机都稀罕呢?
在农村小时候家里没钱给我们买玩具,于是心灵手巧的爸爸给我做了木制的陀螺,玩的也是不亦乐乎。
推铁环,看见小伙伴玩的无比开心,小时候有点笨,没学会。
打弹珠,在农村不像城市那样,到处都是水泥地,这样也给我们提供了打弹珠的天热之所。
东南西北,那时候是多么的单纯!
什么才叫美文呢?
“美文”,顾名思义就是优美的文字,语言优美舒适 、意境奇妙无穷,词藻真实而不华丽,文笔行云如流水般的流畅,文风朴实而清新自然而明快,活泼而可爱。
他可以使人感到生活状态的美好,幸福而甜蜜,温馨且浪漫,欢快而热烈。
“美文”形式多样,可以是随笔,散文,诗歌,孩子的成长日记,心灵鸡汤,爱情小说……还可以是思绪的辗转,情绪的发泄,也可以是心灵的慰籍。
“美文”既有春的气息,夏的宁静,秋的丰盈,又有冬的寒冷!
且跟随我欣赏一下古人描写四季美金典的诗句吧: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万物复苏,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充满生机!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一(宋)叶少翁《游园不值》
夏天是炎热的季节,热情奔放,轰轰烈烈,艳阳高照,骄阳似火,只有夜晚是宁静的。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一(宋)杨万里《小池》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派丰收的景象,瓜果飘香,稻谷丰登,红橙橙,黄灿灿,绿油油,红彤彤。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一 (唐)王勃《腾王阁序》
冬天是寒冷的季节,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一一(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美文”是多方位,多水平,高层次的生活状态,是写作者智慧的源泉,是情感的诉说,是心灵沟通,是能力的提升,是内心的沉淀,是思绪飞扬,是理智的表像。
“美文”让人读来有美的感觉、美的享受,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美文”能陶冶情操,能分辨真善美,能让孤独者不再孤单,能让自卑者自信满满,能让迷茫者找到方向,能让奋斗者勇往直前……
吉林省博物院的藏品金农水墨蔬果册?
【文藏来答】金农,清代画家、书法家。字寿门、司农。别号甚多,有冬心、稽留山民等。他擅诗词,精通金石碑版鉴赏;学识深厚,博学多才,被誉为“扬州八家”之首。金农喜爱游历,雍正元年(1723年)满怀期许踏上了旅途。在《冬心先生集》自序中,可见冬心先生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遍访名师,广交好友,此番经历虽未达到他“期有所遇”的目的,却为其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一开
第一开:依次用浓墨、淡墨、白描勾勒四个菱角。画面简淡而空灵。题:“两头纤纤出水新,无浪无风少妇津,斜阳如旧,偏不见采菱人。曲江外史小笔并题。”钤印:冬心先生(朱)。金农所绘《蔬果册》传世很多,有设色、水墨两种。吉林省博物院藏《水墨蔬果册》,是本院二级藏品,为金农同类题材画作中的精品。此《水墨蔬果册》共十开,每开高23、广31厘米。现呈现与大家共赏。
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二开
第二开:墨笔绘萝卜。此页构图饱满,画面生动。黑白交绘,和谐统一。画面题:“雪夜深,煨芋之味何处寻?啖一半,领取十年宰相看。昔耶居士。”下方作注:“ 题芋之作误写于此,老夫亦有时而昏也,观者定蒙一笑,笑之不止,正所以赏之也。农又记。”钤印:金吉金印(白)。画面右上方题:“山萝菔,割玉之腴味最清。谱食经,东坡居士骨董羹。曲江外史。”钤印:农(朱)。画家误将题跋写错,遂将错就错,重新题记,以博观者一笑,童稚之心可见。冬心先生绘画笔法古拙,涉猎的题材广泛,梅,竹,花卉山水,佛像等等皆尽脱习气。自谓:“书看北齐字,画爱江南山”的冬心先生以家乡的山川草木,花卉蔬果入画,更是信手拈来,妙趣天成。
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三开
第三开:以淡墨绘瓜瓣三片,浓墨点瓜籽。寥寥几笔表现出西瓜水润清新的质感。构图平稳而庄重。题:“行人午热,此物能消渴,想著青门,门外路,凉亭侧,瓜新切,一钱便买得。寿门戏题。”钤印:金农(朱)。图4 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四开
第四开:此页绘枇杷几枝。画面疏密安排得体,古朴生动,意趣盎然。由此页可见冬心绘画并不追求形似,而是以物生情。画面右侧题:“橛头船昨日到,洞庭枇杷天下少。鹅黄颜色真个好,我与山翁同一饱。稽留山民。”钤印:生于丁卯(朱)。金农所绘枇杷传世颇多,有着色和水墨两种,题词亦略有不同。有的画面题做:“我与老妻同一饱。”据款识,此册绘于乾隆己卯年(1759年),金农是年73岁。画家虽然年事已高,却属于书画艺术的高峰期,此年所绘作品颇多。据记载有“《自画像》,《十八罗汉图册》,《蔬果册》,《人物山水册》,《墨梅图册》,《墨笔写生册》”等等。
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五开
第五开:墨笔绘一捆鲜笋,似以细嫩柳枝捆扎。墨分五色。构图饱满丰富,笔力劲健。鲜笋左倾,柳枝上的余叶则向右侧伸展,从而取得视觉的平衡。此构图动中求稳,险绝生动。画面的题句则充满了谐谑之趣。题:“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苏伐罗吉苏伐罗并题。”钤印:金氏寿门(朱)。吉林省博物院珍藏此《水墨蔬果册》,十开皆以墨笔写意法绘制,墨色淡雅,笔法质朴。每幅画面均有题识,题画之体裁或为律诗,或为小词,或为短文,内容活泼生动,与所绘内容相互烘托,彰显了冬心先生在文学上的造诣与功力。
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六开
第六开:淡墨勾勒莲藕和藕片,清新鲜活之气扑面而来。画面点线结合,情神飘逸。题:“今年池中藕,明年池中花。玲珑如镂玉,一丈是仙家。寿门。”钤印:“金吉金印(白)。”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七开
第七开:简笔墨绘茄子四只。题材别致。构图虽简,但疏密穿插有绪。没骨与钩线画法交替使用,黑白分明而有层次。画面左侧题:“宋画院中有画秋茄小景团扇,宫人尝持奉御前,要使官家玉食时,知此园蔬不可少之味也。画之寓意岂不深欤,予客厨一饱,点笔写之。然何从取赏于人耶。昔耶居士漫记。”钤印:寿(朱)、门(朱)。通过题句不仅知画茄之源头,亦道出普通菜蔬是人生不可少之味,含义颇深。题画书法为其独具特点的“漆书”,与水墨点染的画面相映成趣。冬心先生以简笔淡墨描绘的生活中最常见的蔬果,意气淡雅,禅味悠长,成功地表现出文人画的意境与特质。
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八开
第八开:画两枝莲蓬用小绳捆在一起。画面左倾,蓬头逼边,荷杆延至右下角,以五行提款压于右侧以取视觉平衡。形象及姿态准确传神。用笔具金石之味,莲蓬及杆颇有质感。款题:“荷花开了,银塘悄悄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六六水窗通,扇底微风,记与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曲江外史写意并自度小词一阕,可以付之管弦也。”钤印:金吉金印(白)。图中所题自作词一阕清新隽永,画家亦颇以自得,怡然之情跃然纸上。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九开
第九开:绘新鲜的荔枝衬以枝叶。没骨画法。折枝鲜果生动自然,想来画家绘此聊抚思乡之情。画面下方题:“夜潮才落清晓忙,摘来颗颗含甘浆。登盘此是杨家果,消受山中五月凉。曲江外史(小)笔并题。”钤印:吉金(朱)。清朝画家陈鸿寿曾有评语:“冬心先生以诗画名一世,皆于古人规模意向之外别出一奇,胜情高致,超超元著,殆所谓逸品者。于画有其珍惜,每幅或题小诗,或著数语,风趣横生,总之无一凡近语”。纵观此册,陈鸿寿所评不虚。
金农 水墨蔬果册 第十开
第十开:墨笔绘芋头,皴擦勾勒,圆润苍劲。画面上方题:“雪夜深,煨芋之味何处寻?啖一半,领取十年宰相看。乾隆己卯岁画于九节菖蒲憩馆,七十三翁杭郡金农记。”钤印:冬心先生(朱)。原文作者:王舒羽
原文来源:《收藏家》2015年11月刊《金农和他的水墨蔬果册》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你小时候在农村玩过弹弓吗?
弹弓,小时候都玩过!1965年我已经都上小学五年级了,书包里除了装着语文,算数两本书,就是装着石子,还有弹弓!
放了学以后不回家,到树林子里去打打鸟!在那个年代,鸟的没有保护这个概念。没有保护一说!无论你是什么鸟,漂亮的鸟儿,再好的鸟儿都是用弹弓打,没人管!那个时候我岁数也小,你无论怎么打就是打不着!
小孩儿玩儿弹弓,不光打鸟,有时候这个孩子之间也存在安全问题!由于不小心也有伤着眼睛的,也有打着头皮的!
在六几年麻雀是有害的鸟类,上级都号召打麻雀!说麻雀祸害粮食,所以说要把它消灭呀!要把麻雀消灭,就得用弹弓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那个年代的麻雀也太多了,一群一群的太多了!
我们那时候的弹弓,是用8号线煨了一个架,用自行车里带! 才能做这么一只弹弓! 这弹弓都是大人帮忙给做的,自己小做不了!
现在回忆起来小时候还是挺有意思的!那个时候小孩儿也没有什么玩具呀,不像现在这小孩儿什么玩具都有!现在的小孩儿多幸福啊,简直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