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宋江传补丁,哪些影视剧中途换了主演?
很多影视剧拍摄途中或是已经杀青,等待过审放映的时候,其中的主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更换的事情时有发生。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知道的中途更换主演的影视剧。
1:《传奇大亨》这部剧是张翰、贾青领衔主演,陈乔恩特别出演的一部年代剧。讲述了张翰饰演的顾延枚通过自己一生的努力,在战乱之后的香港电影市场,成为一代大亨的故事。该剧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参考剧目名单”。
但是这部剧的命运多舛。它一开始的女主角是韩国女星具惠善,本剧在2015年横店开始拍摄,2016年春的时候就杀青了,但是恰逢广电总局发布限韩令,而这部中韩合拍剧的女主正是韩国明星。所以为了能够过审播出,剧组没办法只能将具惠善的所有镜头都删除,又找来了贾青来顶替女主角。
但是这部剧当时已经拍摄完成,剧组也杀青了,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找回来再拍一遍。最后只能让贾青自己对着空气表演,剧组再使用抠图,剪辑等方法将她的表演与原来的电视剧合在一起。
这也使得本来质量上佳的电视剧因为抠图和一些剪辑而被大家吐槽。而拍摄这部剧的影视公司也是有苦说不出。剧中张翰,宋轶,陈乔恩虽然也是辛苦拍摄了这么久,但是不但没有获得自己应得的评价,还背负了烂片的骂名。
2:《光荣时代》张译、黄志忠、潘之琳、薛佳凝领衔主演的年代反特刑侦剧《光荣时代》也经历了主角半路更换的风波。这部反映新中国第一代公安与国民党的特务斗智斗勇,艰苦斗争的故事。
这部剧本来是赵立新主演的,但是赵立新因为在微博上对南京大屠杀言论不当而被民众抵制,也被娱乐圈封杀了,而他主演的电视剧也都难以上映了。包括这部已经拍摄完成的《光荣时代》。
在无奈之下,剧组也只能采用AI换脸的技术,请来演员黄志忠来救场。将黄志忠的头像P在赵立新的身体上。这也导致剧中的双男主之一的郑朝山在剧中的形象非常怪异。因为赵立新比较瘦弱,所以黄志忠都头配上赵立新的身体就显得头大身体小。被无数观众吐槽。
而且剧情也因为赵立新被换的原因而减轻了郑朝山这个角色在前期的出镜画面,导致剧情变得生硬不流畅。
这也导致这部拥有多位老戏骨的电视剧反响平平,即使这些老戏骨都在剧中施展了浑身解数。但还是没能拯救这部AI换脸剧。只能说是可惜了。
3:《西游记》要说最有名的中途换角的电视剧还是要数我们童年的经典记忆《西游记》了。这部剧中的唐僧这个角色整整换了三个人来出演。可谓是困难重重。
第一个扮演唐僧的演员是导演杨洁在电影学院找到的学生汪粤,杨洁感觉这个人的气质非常适合唐僧这个角色。但是没想到的是仅仅拍摄了三集《西游记》,这个演员就和杨洁提出有个电影找他演男主角,他能不能边拍电影边拍《西游记》。当时的杨洁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对他说:“既然你更重视电影,那就去吧!我这里不能当作填空的补丁!”最后汪粤也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西游记剧组,去拍了电影。可笑的是他的电影大家早已不记得了,但是《西游记》却成了经典。
第二个唐僧的演员是徐少华,徐少华因为长相帅气清秀也是被很多观众所喜爱。《西游记》中最经典的《趣经女儿国》中的唐僧就是他演的。而导演杨洁对他也是非常满意。毕竟徐少华的长相,气质都非常的优秀。但是徐少华因为想要上山东艺术学院拿文凭的原因也是起了离开剧组的念头,在和导演杨洁商量未果之后,他也是离开了剧组。但是导演杨洁非常的不舍得,将他找回来又拍了一集《趣经女儿国》。最后徐少华也是坚决离开了剧组,杨洁也不再挽留他。而他一共拍摄了九集西游记。
第三个演员迟重瑞可以说是杨洁的意外之喜,就在剧组没有唐僧的演员之时。杨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自己剧团的一位演员适合唐僧这个角色。于是就让他接着表演唐僧知道这部电视剧拍摄完成。迟重瑞虽然不是最适合的那个演员却是最专一,最努力的一个。
总结:这些中途更换演员的影视剧有的成了经典,有的却成了观众吐槽的槽点。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更换主角都对影视剧的质量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让影视剧的质量下降了。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用处。
你觉得有哪些影视角色一个演员演绎过后就无人能超越了?
尽管小荧幕上每年都有爆款剧,但是也抵挡不住大家对于经典剧《甄嬛传》的热爱。从2011年播出至今,《甄嬛传》已经火了9年了。孙俪饰演的“甄嬛”,我觉得无人能超越。可以说是《甄嬛传》成就了孙俪,孙俪成就了《甄嬛传》。不管是年少时不谙世事、青春活力的甄嬛。还是沉稳大气、心思细腻的甄嬛。又或者是浴火重生、霸气外露的钮钴禄氏·甄嬛。人物每个阶段的特性,孙俪都拿捏的很好,眉梢、眼角都是戏。剧中孙俪的哭戏堪称经典,让观众也跟着泪目,为之动容。孙俪的哭戏也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的演绎。《甄嬛传》是孙俪登上神坛的作品,而且走上去后,就再没下来。她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很经典,她就是妥妥的收视女王。孙俪这名演员也是名副其实的好演员,她是继蒋雯丽、萨日娜、殷桃之后,第四位中国电视大奖大满贯的女性获得者。《甄嬛传》在宫斗剧里的地位也无法替代,爱这部剧的人都是真爱,刷了无数遍,甚至里面的台词都会背了。好了,不说了,我又想去刷《甄嬛传》了!
你觉得孙俪饰演甄嬛是否无法超越?欢迎你留言。
我是“捡来的八哥说影视”,期待你评论点赞,更希望你能持续关注我,谢谢!
晚上一般说到几点结束?
谢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农村说书的,一般说到几点?这个问题有意思,在那个年代,农村没电视,没网络,没手机,供电也很不正常,所以农村人除了干农活,没有业佘文化生活,年青人捉迷藏,老头喷大江东,老婆妇女在家纺花织布。那时,听说那村有电影,三五成群跑十多里地去看,村上有了说书的,男女老少早早吃了饭去占地方。当时说书一般是两个人,一个人说书,另一个人拉弦子,拉弦子的人一般是盲人,也有肓人连说带拉弦的。当时有一个流行的笑话,盲人说书,说的时间太长了,人都走了,有一个猪在拱桌子,盲人说,别挤,坐好漫漫听!
说书的是巧要饭,当时也没人拿钱,前天晚上说后,第二天挨门收粮食,拿馍饭也行,所以说书人为对得起大家的赏赐,只要大家有兴趣,他就会说下去,直到大家都瞌睡了为止,具体也不论时间点,现在看来,大约应该是在12点左右结束吧!
哪部电影让你在电影院哭得最惨?
《念念》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很意识流,很感性、很美轮美奂,同时又很温暖。她看似残忍地撕开了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痛苦记忆,却在最后留下了生的希望和爱的光明。在我看来,《念念》是一部高级却又具有相当观赏性的文艺片佳作,这也就让我非常想看看张艾嘉的下一部作品长啥样。让我颇为意外的是,张艾嘉的最新作品《相爱相亲》是一部和《念念》几乎完全相反的电影,却依然让我在电影院里面感动了好久好久。 相比《念念》的意识流和克制,《相爱相亲》是一部相当写实的情感生活片,这样的电影有很多,就像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杨德昌的《一一》,许鞍华的《男人四十》一样,但近年却越来越少了。张艾嘉带来了一部内地市场久违的、质朴的、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
说实话,这可能是这两年我在电影院里面哭得最惨的电影。
《相爱相亲》的故事有一个特别“故事会”的故事切入点——张艾嘉饰演的小学老师的母亲在不久前去世,而她为了可以让自己的母亲和父亲葬在一起来到了乡下想要迁自己父亲的坟,但是他父亲当年在乡下有一个早于自己母亲的正房妻子,这位正房妻子虽然七老八十却异常执拗,由此也就引发了张艾嘉角色与她的矛盾,而围绕迁坟这件事也慢慢地引出了一家人三代人之间的纠葛。
其实观影的前半个小时,我是很难相信这是一部张艾嘉作品的,或许是故事的现实感过强,也或许是故事切入点本身的乡土气息,你总觉得自己在看一个情感类节目的情景再现影片或者是一部电视电影。
但是当故事的慢慢展开,你会发现这个故事讲述的远远不止这些。
某种程度上,《相爱相亲》和杨德昌导演的《一一》是一样的,都是对于一个家庭一次全景式的展现,只不过,《相爱相亲》在矛盾的处理上更富有戏剧性,而整个故事也是以女性视角为主导,而影片中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原配姥姥,母亲岳慧英和女儿薇薇。
姥姥一生都在等待背叛自己的男人回家,直到等到了一具尸体,守住自己男人的坟墓成为了自己余生最大的"任务"。村口的贞节牌坊就像是压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让她一直活在旧时光中。岳慧英的出现让她害怕自己失去自己活下去的那唯一一点意义,但是薇薇的到来却也让她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儿女炙热的关爱。
母亲则是一个即将退休的小学老师,一心为家里好,却总是把家人越推越远,让自己的母亲和父亲葬在一起似乎成为了她向这个家庭证明自己的爱的唯一方法,但是一步步的,她给自己的那种无形的压力让她和女儿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同时,她也把心中的苦闷不断发泄在自己的丈夫之上,说到底,母亲是一个安全感的人。 女儿薇薇则是一个任性、叛逆同时又无比平凡的女孩儿,她不是什么高材生,也不是什么超凡脱俗的金枝玉叶,她和母亲之间的代沟让她一直惧怕自己和男友的关系会被破坏,向往自由不过是她想要摆脱母亲控制和唠叨的借口,没想到的是她失去了自己挚爱的外婆之后居然收获了一个可爱的姥姥,和母亲有矛盾的她在这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太太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母性温暖,也在其中逐渐找到了自己表达爱的方式。 《相爱相亲》以这三位女性为主角带给观众的是一次三代人之间的和解,三个被不同的事情所困住的女性如何挣脱枷锁的故事。张艾嘉讲述的一切是如此的现实、如此的生活、如此的不落痕迹,如此的家常俗气,但却有又如此的真挚动人,细致入微。
作为一名台湾电影人,张艾嘉很好地把握了当下中国,故事发展的背景在河南。三代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和价值观上的代沟,几乎每一个情节你都能找到现实的对应,每一次情感的表达都直击观众的内心,而最可贵的是,张艾嘉没有在情感上偏袒任何一代人,而是把三代人放在了同一个平面上讲述了她们的困境,她们的苦楚和她们的坚持。 《相爱相亲》相比《念念》更加可以显出张艾嘉的魔力,这么一个矛盾冲突无比强烈的电影居然依然可以承载那么多含蓄的情感表达,以最朴实的视听语言讲述的最睿智的人生感悟,当然啦,还不忘加入那么一点点来自于生活的幽默感。
刘若英客串出演的王太太,给《相爱相亲》带来无数笑声《相爱相亲》的最后张艾嘉和田壮壮在车里的对手戏,赚足观众的眼泪。张艾嘉抛出“经典三问”——这是谁的车、花了多少钱、不许王太太坐,带领观众从热泪不止到破涕为笑。生活即将磨灭这对夫妻的所有激情,但总还有办法让他们找回最初相爱的瞬间。
然而《相爱相亲》最打动我的不是结尾的对话,是姥姥回家的那场戏。姥姥独自淋着雨,手上拿着薇薇和男友给她PS的合影,但是回家之后照片早已被雨水打湿,姥姥想要擦干照片,却不小心擦破了相纸,自己丈夫的脸变成了空白,仿佛在提醒她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你可以感受到一个女人的一生几乎完全幻灭,如此的心酸和无法被拯救的绝望胜过千言万语,这也会让结尾她的解脱显得这么震撼,这么催人泪下。 就是这样一部生活化的电影让我在影院结局的时候泪流不止,就是那么一句毫无修饰的台词,那么一个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情节却让所有情感像水枪一般喷射而出。
我想,其实某种程度上,《相爱相亲》反而是我们都市人最需要的那种电影作品,就像是一次毫无说教和鸡汤味的自我审视,一次不失观影乐趣的情感宣泄,如果你也在最后泪流满面,那么你在那一刻真的成长了一点点。这就是张艾嘉给你的,爱的教育。
《相爱相亲》上映4天,豆瓣评分从8.3升至8.6,总票房却不足800万,排片比甚至不如一个月前上映的《羞羞的铁拳》,带上纸巾,带上你爱的人,不要错过这部教会每个人懂得爱的电影。
99个英雄中三国人物最多?
其实在玩王者荣耀之前,对于王者荣耀中使用了那么多历史人物,是有一些怨念的。毕竟这么多的历史人物被二次创作之后,会有一种奇怪的违和感,好像忽然之间不认识他们一样。可是当自己玩起这款游戏,并且对于里面的人物有了更多的理解之后才明白,原来这种感觉太挺好玩的,这就是游戏的魅力。
虽然作为一款竞技类的游戏,比拼的是技术,可是其中的英雄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设定,相互之间还有各种各样的羁绊,这就导致没有一个人物是孤立的,大家都在同一个设定下活动。这点有些像漫威的世界观一样,统一设定为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的英雄人物在其中进行生活和战斗,还有表演。
不过看久了也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现在99个英雄中三国人物众多,可是却没有一个水浒的角色呢?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这部不能打之外,西游和三国都已经登录王者荣耀了,可是水浒传里的人物形象却一个都没有。有些觉悟高的玩家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水浒中的英雄其实都是流氓地痞和土匪,当然上不了台面。
其实这个解释也可以,但却不是真正的答案。王者荣耀的策划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原来整个王者大陆的设定等同于唐朝,而水浒是宋朝的故事,自然不可能出现后来的人穿越会前朝搞事情了。不过如果真的可以让水浒进入王者荣耀也不错,毕竟关公大战秦琼这样的戏码每个人都想看看吧。
总结:设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对于竞技类的游戏来讲,好像看上去并不是很吃设定,即使没有这些东西也可以玩的很愉快,但其实设定就是基准线,有设定的游戏会更加有内涵。首先设定是一个舞台,可以让所有的英雄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这样才会凸显出戏剧性,才会吸引更多的观众。第二是带入性,好的设定产生无穷无尽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些人物在设定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所以才会更加吸引大家。
最后就是基准线的问题了,在同样的设定中所有的人物天生的不会出现战力崩的现象,每一个人物都会按照自己的故事线进行着,而新人物的加入也会沿着这样的标准来,所以很难出现突然有某一个人战力崩了之类的现象。这样才会保证游戏的质量非常平稳,而竞技性游戏的重点就是平衡性。其实照现在来看,王者荣耀的故事设定已经非常完整了,即使做成电影也是非常有趣的,所以才有很多玩家喜欢将王者设定拿来跟漫威的设定相比较,就是对设定的认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