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英雄树是什么树,胡杨三千年指的是什么?
胡杨三千年是指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一片胡杨林,被誉为“沙漠绿洲上的世界奇迹”。
这片胡杨林保存了世界上最大的、最完整的胡杨林,被认为是中国沙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胡杨树是沙漠地区的一种乔木,能耐干旱、抗风沙,是沙漠中的重要植物。胡杨林因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价值,被列为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而“胡杨三千年”则是指这片胡杨林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和自然生态相互作用的见证。
额济纳千年胡杨怎么来的?
额济纳旗博物馆、库车千佛洞和敦煌铁匠沟的第三纪古新世地层中部发现了胡杨的化石,算起来至少也有6500万年的历史了。
《后汉书·西域传》和《水经注》都记载着额济纳旗及塔里木盆地有胡桐(梧桐),也就是胡杨。额济纳旗人称之为“沙漠英雄树”,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
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人们夸赞胡杨巨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一千年”,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
额济纳旗胡杨林与金塔胡杨林哪个更漂亮?
胡杨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杨柳科杨属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据研究属于第三纪残余植物,通常生长在沙荒地带,其生命力极强顽强,被人们誉为抗击沙漠的“英雄树”。胡杨的生长期漫长,受风沙和干旱的影响,许多胡杨树形态奇特,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尤其到了秋季,它的叶色金黄色,成片的胡杨林看起来富丽堂皇,给人以美丽的享受。根据资料记载,现在世界上有三大胡杨林片区,一片分布于南非,两片分布于我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和内蒙古额济纳旗弱水河畔。
究竟额济纳旗胡杨林与金塔胡杨林哪个更漂亮呢?下面我就谈谈这两片胡杨林的特点。
一,额济纳旗胡杨林
额济纳旗胡杨林分布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处欧亚大陆复地,在西面、南面、北面环山,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风沙大,胡杨树是当地唯一生长的乔木树种,胡杨林是自然林。总面积近45万亩,在每年十月份胡杨林黄色与红色相呼应,倒映出色彩斑斓的美景,非常适宜人们参观游玩。
额济纳旗胡杨林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不仅具有旅游价值,还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其特色:第一站一道桥景区,值得参观的是恋影林,可以拍照留影,有特色蒙古包、湿地和怒放的胡杨林;
再到二道桥,人们比喻成“灵感天堂”;三道桥展示出深秋的胡杨林中黄柳与红柳,黄色与红色相呼应,色彩斑斓;四道桥人们称为“英雄林”;五道桥的胡杨林,更像休闲娱乐区,有浓烈的民族气息;六道桥可以看到蒙古族兄弟骑着骆驼在胡杨林中行走景观;七道桥的胡杨林沧桑骨感,是千年胡杨生命的开端,这里的胡杨林中大多树是枯萎的树干和树枝,其形态、姿态独特奇怪;
八道桥就到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可以欣赏晚霞和沙漠日出。
二,金塔胡杨林
金塔胡杨林地处酒泉市金塔县西部的胡杨林场(潮胡林场),属于额济纳旗原始胡杨林的体系,总面积8万亩,是甘肃最美的胡杨林。
这片胡杨林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金塔县人民,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扬不屈不挠的“胡杨精神”,大力植树造林,治理沙漠,经过半个多世纪和几代人的努力,营造和培育出的一大片胡杨林,形成了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沙漠绿洲,其中人工胡杨林区有700多公顷。
在2009年6月建成了金塔胡杨林风景区,2011年金塔县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最具特色旅游名县”称号。
金塔胡杨林经过春风和夏雨的滋润洗礼,到了秋季,成片胡杨林由浓绿变为浅黄色,之后变成杏黄色,沧桑雄浑,奇妙绝伦,令人心旷神怡。在十月中下旬是人们欣赏参观的好去处。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两片胡杨林各有特色各有特点。额济纳旗胡杨林是自然林,而金塔胡杨林是人工林;额济纳旗胡杨林面积大,而金塔胡杨林面积小;额济纳旗胡杨林具有沧桑奇特感觉,而金塔胡杨林具有年轻胡杨林的风采。
观看胡杨林的时间,由于胡杨是落叶树种,人们主要欣赏胡杨的叶色和生长形态,最好在十月中旬前后,因为之前它的叶色绿色,之后就落叶了。
什么树千年不死?
胡杨(学名:Populuseuphratica),又称胡桐(汉书)、英雄树、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是杨柳科杨属胡杨亚属的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烂”。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媲美。它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地区,新疆库车千佛洞、甘肃敦煌铁匠沟、山西平隆等地;如今,除了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一些流入沙漠的河流两岸还可见到少量的胡杨外,全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都蜷缩于新疆,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人们夸赞胡杨巨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一千年”,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
胡杨属性?
胡杨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杨柳目、杨柳科、杨属的一种植物,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直径可达1.5米,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
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胡杨树龄可达200年,树干通直,高10-15米。
胡杨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萌枝细,圆形,光滑或微有绒毛。芽椭圆形,光滑,褐色,长约7毫米。长枝和幼苗、幼树上的叶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全缘或不规则的疏波状齿牙缘;成年树小枝泥黄色,有短绒毛或无毛,枝内富含盐量,嘴咬有咸味。
胡杨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伏卵圆形或肾形,长25厘米,宽3厘米,先端有2~4对粗齿牙,基部楔形、阔楔形、圆形或截形,有2腺点,两面同色;稀近心形或宽楔形;叶柄长1~3厘米光滑,微扁,约与叶片等长,萌枝叶柄极短,长仅1厘米,有短绒毛或光滑。叶子边缘还有很多缺口,又有点像枫叶,叶革质化、枝上长毛,甚至幼树叶如柳叶,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故它又有“变叶杨”、 “异叶杨”之称。
雌雄异株,菱英花序;苞片菱形,上部常具锯齿,早落;雄花序细圆柱形,长2-3厘米,轴有短绒毛,雄蕊15-25,花药紫红色,花盘膜质,边缘有不规则齿牙;苞片略呈菱形,长约3毫米,上部有疏齿牙;雌花序长约2.5厘米,果期长达9厘米,花序轴有短绒毛或无毛,子房具梗、柱头宽阔,紫红色,长卵形,被短绒毛或无毛,子房柄约与子房等长,柱头3,2浅裂,鲜红或淡黄绿色。蒴果长卵圆形,长10-12毫米, 2-3瓣裂,无毛。花期5月,果期7-8月。鉴别特征叶背面蓝绿色,长枝与萌枝叶全缘,短枝叶上部有锯齿;花盘膜质。
分布范围胡杨产内蒙古西部、新疆、甘肃、青海。国外分布在蒙古、俄罗斯(中亚部分和高加索)、埃及、叙利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
胡杨生长习性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侯条件下的树种。喜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在湿热的气侯条件和粘重土壤上生长不良。胡杨要求沙质土壤,沙漠河流流向哪里,胡杨就跟随到哪里。而沙漠河流的变迁又相当频繁,于是,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胡杨靠着根系的保障,地下水位不低于4米,胡杨能生活得很自在;在地下水位跌到6~9米后,胡杨就显得萎靡不振了;地下水位再低下去,胡杨就会死亡。
胡杨胡杨是亚非荒漠地区典型的替水旱中生至中生植物,长期适应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喜光,喜土壤湿润,耐大气干旱,耐高温,也较耐寒;适生于10℃以上积温2000~4500℃之间的暖温带荒漠气候,在积温4000℃以上的暖温带荒漠河流沿岸、河漫滩细沙——沙质土上生长最为良好。能够忍耐极端最高温45℃和极端最低温-40℃的袭击。胡杨耐盐碱能力较强,在1米以内土壤总盐量在1%以下时,生长良好;总盐量在2~3%时,生长受到抑制;当总盐量超过3%时,便成片死亡。
胡杨胡杨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它生长的水分主要靠潜水或河流泛滥水,所以具有伸展到浅水层附近的根系,具有强大的根压和含碳酸氢钠的树叶,因而能抗旱耐盐。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虽然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的生命之魂。
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就能判断那里曾经有水流过。正因为如此,有人将胡杨称为“不负责任的母亲”,它随处留下子孙,却不顾它们的死活。其实,这是一种对环境制约的无奈。
主要价值生态价值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常生长在沙漠中,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
胡杨林是荒漠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它的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土壤,千百年来,胡杨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
胡杨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
胡杨胡杨是较古老的树种,对于研究亚非荒漠区气候变化、河流变迁、植物区系的演化以及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胡杨林有改善荒漠生态方面的作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为戈壁、沙漠所占据,干燥少雨,特别是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荒漠气候尤为强烈。
胡杨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围,犹如一条绿色长城,紧紧锁住流动性沙丘的扩张。
新疆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疆盆地沙漠边缘的片、带状的绿洲中,多为沙漠戈壁包围,处于干旱、风沙威胁之下,内蒙古、甘肃西部一带,也处在近似的自然环境中。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就不能忽视分布在这些地区河流两岸和洪水侵蚀地上的胡杨林。由于有这些胡杨林的存在,干旱恶劣气候才得以缓和。
在南疆塔里木河中,上游两岸以及下游广大地区分布的天然胡杨林,构成了一道长达数百公里连绵断续的天然林带。这条天然林带,对于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效地阻挡和减缓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移,保障绿洲农业生产和居民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大量胡杨林生长分布在河流两岸,保护了河岸,减少了土壤的侵蚀和流失,稳定了河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