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中被誉为园林之母的是,苏州四大园林是哪几个?
苏州四大园林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不同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的“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的历史典故?
1、建于元代的古典名园狮子林有个景点叫立雪堂,蕴含的典故是大家熟知的程门立雪。“北宋兄弟二程”之一的程颐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思想家,二十四岁便在开封收徒讲学。一次,他的学生杨时和游酢去河南程府拜访并求教老师。
时正隆冬,只见程颐老师正在厅堂内闭目养神,其实是佯睡观察。两位弟子见此情形,悄然退出,在院中静候。不期,天始降雪,两人冒雪静待,等了好长时间,程颐才睁开双眼,只见大雪已埋没学生的脚背。典故提倡和渲染的是尊师重教的传统思想。
2、全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中部水池东侧有座建筑名为曲溪楼,在罕见的八角门洞上,镌有“曲溪”两字,为文徵明所书。曲溪源于曲水流觞的典故。
东晋永和九年,书圣王羲之偕亲朋好友共42人,在浙江绍兴兰亭(兰溪畔的亭子)做“曲水流觞”的游戏,其中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一篇,十一人交白卷,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这些诗集结一起,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计28行、324个字,即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文中,王羲之既描绘了兰亭优美的自然景色,又抒发了与朋友相聚的欢快心情,而书法更是遒劲舒展、变化无穷,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
苏州园林其中四大园林有哪些?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
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
狮子林——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沧浪亭——在江苏吴县城内郡学之南,钱氏广陵王元璙别圃,宋苏舜钦得之,筑亭曰沧浪,因作沧浪亭记,积水弥数十亩,旁有小山,高下曲折,与水相萦带,舜钦死,屡易主,绍兴时曾归韩世忠家,俗名韩王园,由元迤明,废为僧居,旧有飞虹桥、濯缨亭、清香馆、翠玲珑、瑶华境界诸胜,明归有光、清宋荦皆有记,至今为吴中胜境。 在湖北阳新县放生池上,莲花弥望,夹堤皆垂柳,群山环列,有浮屠突兀在云烟紫翠间,记称江山之胜,颇似武林西湖。
苏州四大园林最出名的?
1、苏州面积最大的一座园林——拙政园;
2、中国元代始建的一座园林——狮子林;
3、苏州最精致的古典园林——留园;
4、以黄石和假山著称的一座园林——耦园;
5、以水位中心思想的一座园林——退思园。
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
因为中国人多,种树多。中国花卉资源十分丰富,奇花异草数不胜数。例如杜鹃花,世界上原种数约为800个,而中国则占了约650个。山茶花全世界约220种,而生长在中国的则有195种。在近500种报春花中,中国占了约390种。我国的花卉资源经过多种渠道流入世界各地,为丰富世界的园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6世纪以后,我国大量的花卉资源传入国外,欧美自中国花卉引进后,很快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因而,国外往往把到中国采集花卉资源称为挖金。英国曾从中国引走了数千种园林植物,在一些专类园或墙园、杜鹃园、蔷薇园、牡丹芍药园、岩石园等中扮演主要角色。在欧洲,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中国的花木,就称不上一个花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