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战,俄罗斯能否守住广阔领土?
这个问题,让俄罗斯非常纠结。
你说守不住吧,在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前,超过220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不仅守住了,而且还在不断膨胀;
你说能守住吧,1991年的苏联解体直接让俄罗斯损失了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俄罗斯不仅失去了战略要地、优良的出海港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对抗西方的战略纵深。
所以核武器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对俄罗斯,绝对不是高枕无忧的特效药。
作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也是领土情结最重的国家。
在15世纪俄罗斯崛起后的50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除了将领土扩张400多倍,达到空前的2200多万平方公里,还在自己周边树立了一圈不共戴天的仇人。
在经历了苏联解体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后,西方国家出于对俄罗斯的恐惧,对俄罗斯的封堵变本加厉。而历史上深受俄罗斯领土扩张所害的俄罗斯邻国,尤其是东欧小国则巴不得俄罗斯当场去世。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投怀送抱,加剧了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孤立程度。
而由于俄罗斯深受10年休克疗法的影响,失去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发展长期一蹶不振,更多的只能依赖资源出口。
这样的俄罗斯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不要说东山再起,能够保住当下就实属不易。
而很多人认为,经济状况长期不佳,综合国力大幅下降的俄罗斯,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庞大的国土,全赖俄罗斯继承的大部分苏联核武器。正是这些恐怖杀器的存在,使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似乎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没有核武器镇场,今天的俄罗斯早已分崩离析,根本守不住如此庞大的领土。
真的是这样吗?
应该说这句话有一定道理,毕竟当西方国家想要消灭俄罗斯,将俄罗斯大卸八块儿时,核武器作为俄罗斯的杀手锏,对同样拥有核武器的美国可能无法形成威慑,但同归于尽的姿态却可以让他们知难而退。
从这一层面来讲,核武器的确是俄罗斯的护国神器。西方国家之所以没有在苏联解体,俄罗斯极度衰落和混乱的时期对俄罗斯落井下石,就是忌惮俄罗斯的恐怖核力量。
要知道,即使苏联解体,俄罗斯的体量仍然十分巨大,除了恐怖的核武库,数百万的军队也是俄罗斯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俄罗斯向西方卑躬屈膝,西方国家出于对俄罗斯强大实力的忌惮,也不可能将其接纳,所以俄罗斯和西方世界对抗是必然的,而且将长期对抗下去。
在西方国家围追堵截的险恶国际环境中,没有核武器怎么能行?
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俄罗斯才能守住其庞大国土呢?静夜史认为当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没有核武器时,俄罗斯庞大的领土也就守住了。
因为历史的发展一再证明,虽然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没有完成彼得大帝挺进四大洋的目标,没有事宜出海的温暖港口,更没有苏联时期的庞大纵深。
但俄罗斯的特殊条件已经注定了,俄罗斯能够开拓并守住庞大的领土绝非偶然。
俄罗斯国土面积达1707万平方公里,国土以乌拉尔山分为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欧洲部分虽然面积只占俄罗斯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到了俄罗斯总人口的3/4。而亚洲部分面积虽然达到俄罗斯的3/4,人口却只占1/4。
今天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由于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整体开发水平仍然非常低下,这注定了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直到今天依然没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在远东地区,俄罗斯需要防范的势力主要有两个,一是东方大国,二是日本。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不仅受到俄罗斯的压制,更受到美国的制约。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围堵俄罗斯和东方大国的战略跳板,日本受到的美国压力明显更大,所以日本能否威胁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美国的意志密不可分。
不过,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方大国山水相连,日本一旦染指这里,势必与东方大国产生剧烈冲突。
而东方大国和俄罗斯之间,除了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历史恩怨,在当下都受到西方国家围堵的情况下,全国抱团取暖成为最佳选择。如果没有核武器的俄罗斯分崩离析,对东方大国而言有害无利。
而中亚地区作为俄罗斯的传统腹地,虽然和西方国家眉来眼去,但因为有东方大国势力的参与,这里显得更加风平浪静。
所以,没有核武器的俄罗斯最大的威胁仍然来自欧洲方向,一如二战前后苏联面对的国际形势,东西方向上的恐怖纵深足以拖垮任何一个想要从西部进攻俄罗斯的国家。
虽然苏联解体使俄罗斯失去了在欧洲的战略纵深,莫斯科到边境距离被压缩到只有500公里左右,但俄罗斯却因此和西方世界拉开了距离,虽然苏联解体后,作为原苏联卫星国的东欧国家纷纷剧变并加入西方阵营,原苏联加盟国中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成为西方世界的一部分。
但俄罗斯在西部仍然有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伙伴,或者说可以利用的伙伴。那就是斯拉夫小兄弟之白罗斯和乌克兰。
乌克兰虽然和西方世界眉来眼去,而且出于和俄罗斯历史上的恩怨纠葛,在主动放弃核武器后,想要投奔西方以图自保。但乌克兰身处俄罗斯腹地的位置太过敏感,俄罗斯不可能对乌克兰的改换门庭置若罔闻,克里米亚事件的爆发,表面上看是俄罗斯对领土的贪婪,实际上是对乌克兰的强烈反制和对西方世界的强硬警告。
当然西方世界一如既往的在关键时刻放了乌克兰的鸽子。
相比乌克兰,白罗斯的做法相对理智,因为他对俄罗斯的秉性和乌克兰的教训不能视而不见,所以俄罗斯一直没有和俄罗斯公开叫板。
有白罗斯和乌克兰的存在,俄罗斯在欧洲部分就有相当可观的屏障,同样无核的西方国家想要攻击俄罗斯,首先要跨过白罗斯和乌克兰的国土。
而没有核武器撑腰的俄罗斯,依靠其强大的常备武装力量,击败周边小国无核小国,守卫领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小国的身后,往往都有世界大国的影子,尤其是美国。
而因为美国的共同威胁,俄罗斯和东方大国抱团取暖的模式依然有效,有东方大国支持,俄罗斯领土保全是完全可以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二战最强防空塔?
防空炮塔(德语Flaktürme)是德军从1940年开始特别为最重要城市(仅在柏林,汉堡和维也纳三座城市)修建的防空设施,3-4米厚的墙身不仅抵挡住盟军轰炸机的袭击,在战后想要炸毁也是非常困难。其内部可隐蔽几万人,为当地平民做为防空洞使用。其在柏林建成三座,汉堡两座,维也纳三座。其他有防空炮塔的城市还有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
如今维也纳的防空炮塔位置
每座防空炮塔包括1座G-Tower(德语:Gefechtsturm)或战斗塔,也称为炮塔,炮台或大型塔楼和1座L-Tower(德语:Leitturm)或Lead Tower也被称为消防塔,指挥塔,倾听掩体或小型高射炮塔。
防空炮塔共有3种类型
I型
G-Tower为70.5米×70.5米×39米(231英尺×231英尺×128英尺),通常配备4座双联128毫米FlaK 40高射炮和许多37毫米和8座4联20毫米高射炮。
L塔为50米×23米×39米(164英尺×75英尺×128英尺),通常配备4座4联20毫米高射炮
防空炮塔上的FlaK 40型128毫米高射炮
II型
G-Tower为57米×57米×41.6米(187英尺×187英尺×136英尺),通常配备4座双联128毫米和4座4联20毫米高射炮
L塔为50米×23米×44米(164英尺×75英尺×144英尺),通常配有10座4联20毫米高射炮
FlaK 43型37毫米高射炮
III型
G-Tower是43米×43米×54米(141英尺×141英尺×177英尺),通常配备4座双联128毫米和8座4联20毫米高射炮
FlaK 38型20毫米高射炮
8座防空炮塔情况简介如下
柏林动物园Flakturm Tiergarten,I型,1940年8月25日英国皇家空军对柏林第一次轰炸后开始建设,1941年完工。G塔52.509886°N 13.335862°E,1947年8月30日炸毁;L塔52.511722°N 13.339678°E,同期拆毁
1942年柏林动物园防空炮塔
柏林弗里德里希海因 Friedrichshain,I型,G塔52.526522°N 13.431886°E战后部分拆除;L塔52.527884°N 13.438582°E,战后拆除
1942年建设中的防空炮塔
柏林Humboldthain,I型,G塔52.547238°N 13.384961°E部分拆除,内部可以参观;L塔52.544092°N 13.387326°E,战后拆除
如今的Humboldthain的G塔
汉堡海林根埃斯特菲尔德Heiligengeistfeld,I型,G塔53.556212°N 9.970104°E,共有6层,现在是一家夜总会;L塔53.55285°N 9.967314°E,战后拆除
汉堡威廉斯堡Wilhelmsburg,II型,G塔53.51006°N 9.98993°E,目前仍在;L塔战后拆除
威廉斯堡的G塔
维也纳Stiftskaserne,III型,G塔48.201734°N 16.355853°E,内部空间由奥地利军方使用,L塔48.197719°N 16.352495°E,1957年以后改为公共水族馆,在其外部重新设计了1个户外攀岩墙
如今Stiftskaserne的L塔
维也纳Augarten,III型,G塔48.22563°N 16.372815°E,目前空着,2007年拆除了东北和东部的一半,目前成为鸽子的家园;L塔48.227896°N 16.377992°E目前空着,准备改做机房或者露天影院
Augarten的G塔
维也纳Arenbergpark,II型,48.198448°N 16.391489°E,G塔目前是艺术品仓库,L塔目前空着Arenbergpark的L塔
史上有什么著名的国际玩笑?
人应该和谐相处,大家都美好幸福,共同欢欣快乐,过好每一天。不要制造玩笑,历来所有玩笑都是由,无道德野心家,侵略者,制造出来的玩笑笑话。
如德国希特勤,当时侵略了32个国家,从1938年开始侵略战争,时几个国家作为一个战役同时攻进,有的国家不到一天时间,就攻战了。
1941年德国军队投降,还没有立国就败了,从开始侵略到投降,只有三年时间这是不是一个玩笑话。
英国当时侵占了全球多数国家,侵略了百分之九十的国家,没有侵略的国家,只有22个国没被英国侵犯。
英国反反复复多次侵略别国,但也多次受反抗失败。毛主席说的,《那里在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英国每次侵略也还是失败告终。现在英国又有多强多大呢?这也是不是一个玩笑。
日本想霸占全世界,它首先从大国开始,它认为只要大国被争服了,小国就没有问题了。你认为你强就想圧倒弱的国家,那你错了,宇宙自然,是有自然规律的,日本后来还是投降告终,不是你认为强就可压制其它。日本投降后,不是蒋介石让有善心,恐怕现在日本有部分土地都是中国的,这不是最大玩笑话吗。
一个人手里拿几颗米,很轻松没感觉,等你要拿上百斤米时就很困难了,几百斤几千斤米都是一颗一颗的组成起来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以来没有永久的弱者,也没有永远的强者。都是先由强者压迫弱者,再由弱者反抗变成强者。再由强者压制弱者,再由弱者变成强者。
周而复始,循环演变,成了历史,越是暴力压制,就越是演变得更快,这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也是产生历史玩笑话的根本因素。
印度迎来最强外援?
印度又开始对自己进行不要脸的吹捧了,普京只不过是给莫迪打了个电话表示希望从中调停印巴冲突,结果就被印度媒体解读为俄罗斯支持印度,俄罗斯也成了印度的“最强外援”。
在这次印巴冲突升级之后,印度加大了对两国边境的兵力投入,在首轮交锋中,印度两架战机被击落,还有一名飞行员被俘虏,所以印度再次集结大批兵力,试图在后面的博弈中夺回优势。
但即使是印度大批部队边境待命,巴基斯坦也不用担心印度会真的动手,小规模冲突可能会持续,但是升级成战争的可能性太小了。印度之所以在这次印巴冲突中表现的十分强硬,主要还是为5月份的总理大选造势,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已经在与国大党的对决中处于下风,这次印巴冲突却给莫迪提供了一个契机。
莫迪能受到人民的拥戴,主要是靠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意识感召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现在在经济上做文章为时已晚,莫迪只有通过这次印巴冲突来让民族主义发酵,从而获得更多的选票。但是莫迪不敢真正的发动战争,印度这些年经济发展平稳,不会为了一次冲突而阻断经济发展进程,而且战争的消耗也会拖垮印度。即使拿下了巴基斯坦,印度也没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恢复经济发展和重建巴基斯坦地区秩序。
再退一步说,如果印度真的下决心要拿下巴基斯坦,也要考虑中国在其中的影响。巴基斯坦受到威胁我们是绝不会坐视不管的,不只是为了中巴友好关系,更为了我们的边境安全。所以印度的不对再多,也不敢让冲突升级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按照目前的形势,大战不会爆发,巴基斯坦也有能力应对,我们目前只需要提供外交支持和经济援助,当然也少不了武器装备的支援。
总而言之,无论印度有多强,无论找多少外援,也不敢真的对巴基斯动手。况且现在所谓的“最强外援”只不过是印度的一面之词,真的要打起来,巴基斯坦掉块肉,印度也要流不少血。
美俄叙库都在向叙最大的油田奥马尔征兵?
感谢好友邀请!
美防长埃斯珀刚刚“宣誓”保护的代尔祖尔油田,而且“对于任何试图威胁美军安全的势力,我们都会对其予以痛击”,话音未落就被叙军“老虎师”抢了大油田中的“奥马尔”,被哈桑打脸的奇耻大辱如果不“对其予以痛击”,埃斯珀的脸就得装进裤子里了。
而美国在叙利亚除了阿.坦夫地区以外,就只有支持“叙利亚民主军”500人左右的部队,和15辆m1a2坦克了,也不能全部开过去打“老虎”吧,但对方毕竟是威震叙利亚战场的王牌部队,美军再厉害,三两百人去直接打老虎毕竟也胆虚。好在守这处油田周边的“叙利亚民主军”会有不少人枪,调上两万过来十倍于敌当炮灰,打老虎“对其予以痛击”也应该差不多了。
老虎师虽然威震敌胆,但终究只有两千多人,没有强大后援也难保老虎不遇险,面对几万美国拥趸的“民主军”巨大兵员优势,俄叙联军必须对老虎予以增援。双方大军对垒,人多势众又有美军壮胆的“民主军”很可能会自信爆棚,而对政府军主动发起攻击行动。联军方面对拿下代尔祖尔油田也是志在必得,大量曾兵代尔祖尔,双方爆发一场大战的几率至少得超过50%,一战定输赢决定代尔祖尔油田的归属,这就看美国对其予以痛击的决心有多大了。
如果埃斯珀能够代表本国霸权1000%的决心,为了捞取让民主军参加未来政治重建的那点利益,可以跟北极熊拚老命,那就调过来美军全部陆上作战力量,拉开架势跟北极熊拼一把。问题是半年多以前在美国后院的委内瑞拉,有全球第一大石油资源的那么大利益,被俄罗斯一支非武装百人小分队,就废掉了美国的ABCD计划;又在波斯湾被伊朗干掉了它无人战略侦察机,也没敢表现出啥脾气的本事,还想在叙利亚跟北极熊拼,好像真得输掉这条老命!
由此看来,那帮最忠诚于美国,迷信美国保护,顽固坚持独立建国幻想的“叙利亚民主军”,还得被美国出卖,不管有没有人买反正美国得再次甩鼻涕撤军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