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将世界张绣,哪位演员把这个角色演的更好?
何瑞东拍的吕布也不错,具体谁最厉害下面介绍下,
《三国演义》中最厉害的武将应该是“吕布”。三个国家中,魏国那边最厉害的武将应该是“典韦”,蜀国是“马超”,吴国应该是“甘宁”。
吕布:外号“飞将军”,字“奉先”,擅于运用长戟,热爱宝马良驹,自恃勇力特殊,无人可敌,固然在《三国演义》中没有杀死过一流猛将,但气力却力压关张之上,曾豪言对董卓说:布视关内诸侯如草芥。
吕布的坐骑是天下无双的“赤兔马”,吕布也有“飞将军”的美名,虎牢关前曾与关羽、刘备、张飞等人酣战而不败,厥后在兖州又与曹操部下典韦、夏侯惇等六将搏杀满身而退。吕布为人翻云覆雨,性情凶险狡猾,先叛丁原,后杀董卓,投奔袁绍、袁术、刘备都叛变,但是勇冠全军的名声倒是真真实实的。
典韦:外号“古之恶来”,字(不详),擅于抛掷短戟,勇猛无双之神将,因杀人而逃进深山,靠狩猎为生。夏侯惇行军途中,见一壮汉(典韦)提戟追逐猛虎过涧,而引荐给曹操,担当曹操的保护。典韦孔武有力,可以在狂风中徒手支持虎帐外的大旗,曹营众将皆服,曹操把他比作是上古的神将恶来。
后随曹操征讨黄巾,助曹操力战降伏许褚。濮阳之战时,典韦单骑压抑吕布帐下高顺等4将,还投戟连杀数人。宛城之战时,胡车儿偷走了他的双戟,于是在虎帐门口徒手抵御张绣的戎行,手握兵士尸身为兵器,连续砸死数十人,但被戎行蜂拥而至,终极力战而死,头颅被砍下。典韦忠义耿直,不近女色,武力冠绝全军,有古之恶来之称。
马超:外号“兽面银盔玉面郎”,字“孟起”,西蜀五猛将右将军,是镇守汉代陇西的马氏先人,祖上是战国时马服君赵奢。马超因头戴吞兽盔,穿银色宝甲,有兽面银盔锦马超的外号。年幼时就随父到场防御李傕的和平,号称西凉第一猛将。
渭水之战时,击败张郃、于禁,与许褚力战,但没有分出输赢。葭萌关之战,马超滴水未进、远程奔袭数十里与以逸待劳的张飞从白昼战到早晨而不分输赢。刘备担忧张飞有失而阻遏持续决战。关羽传闻后,急着要和马超一争上下,诸葛亮写信通知他,马超是运用蛮力取胜的人,没有须要和他合作。马超勇猛,难有对手,但思维复杂,目光如豆。
甘宁:三国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初依附刘表,后归孙权。曾从周瑜破曹操,又从吕蒙拒关羽,以功拜西陵太守、折冲江军。后曹操进攻濡须(在今安徽),他为前都督,率兵百余夜袭曹营,使魏军大惊。建安二十年(215年),从孙权攻合肥,奋勇死战,为孙权所重。
扩展资料:
三国24位名将源于一首串联三国武将
神将世界什么武魂综合战力最高?
撸主,我来帮你,首先,你过张绣必须A以上(至少A),越高越好,然后,看是猎魂,不管别的,你需要耐心,上来就连续3个小米酒,把成功率加上,然后无限桂花,(小米酒猎到U+几率很小,非R玩家需要靠桂花)这样,慢慢整,不过行酒令很浪费的,你需要耐心(我就用这个方式一天9个U+),实在猎不到的话,你可以尝试下3个小米+2个桂花+一个女儿(女儿红非R玩家最好少用),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方式之间可能会没有到达最后,就猎到武魂,这时候的武魂质量不会太好,(不过切记,用第二种方式的时候,千万要等着女儿红成功率100%时再猎,浪费了可不好),这时候,你就得得瑟,因为这就意味着用这个方式不出几下,就有U+了。
(顺便一提,中午我猎张郃的时候就用第一种方式,猎了2个良的,最后一个U+了,我勒个嘚瑟啊)为何单单放过夏侯惇?
关羽想速斩夏侯惇也没那么容易。
夏侯惇这位独眼将军,当然也不是个善茬子,他有几个特点:勇敢、忠诚、不要脸。前两个特点容易理解,但这个“不要脸”又是怎么回事呢?
夏侯惇确实脸皮很厚。
如果单论武艺的话,在曹军中,夏侯惇也算是一位猛将呢。咱们来看一下他的战绩:我们发现,这个夏侯惇曾经多次和吕布交过手。第一次是在《三国演义》第六回中。
回目: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虽然明知不是对手,夏侯惇还是“挺枪跃马,直取吕布”,但没打了几下,他是率先逃走,飞马回阵,丝毫不觉得害臊。
濮阳之战,夏侯惇再次与吕布对阵,他和乐进分别抵挡张辽和臧霸,当吕布冲过来时,夏侯惇又跑了。
后来一次,许禇与典韦双战吕布不下,夏侯惇和夏侯渊、李典、乐进六人一起围殴,全然没有半分体面。
衡量一下夏侯惇的武艺,略强于高顺(四五十合击败之),而与张辽大致相当。以夏侯惇这两下子,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
但我们知道夏侯惇的性格特点,遇到关羽就必须要战,这是向曹操证明自己的忠诚,也要向同袍们展现自己的勇敢,当然,打不过还可以跑嘛,逃条性命还是有把握的。
咱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形,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八回中。
回目: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夏侯惇是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强调是“特来擒你,交于丞相发落”。这也是拿出曹操的大帽子来戴在头上,做个防护,提醒对方注意下手的分寸。使者没有劝说住,两人动开手了,十个回合,又来了人,喊了暂停,但夏侯惇仍然不依不饶。
但这次夏侯惇开始展示他的不要脸了。未开打之前,夏侯惇先指挥手下,将关羽围住。
看来刚才那十个回合给夏侯惇的印象很深,他已经感觉到情况不妙,如果关羽发狠,恐怕抵不住。所以,命令士兵们围住,万一情况不对,就群殴,群殴不过,部下们也能给他挡出个逃跑的时间来。
张辽的及时到来,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关羽能斩杀夏侯惇吗?论武艺,关羽肯定能打败夏侯惇,这毋庸置疑,但要斩杀夏侯惇,有难度。
一、夏侯惇本人武艺并不弱,不是十数合内能解决的。
二、夏侯惇人马多,万一他抵挡不住了,可以群殴,想一下干掉他也很难。
三、碍于曹操的面子。夏侯惇是曹操本家兄弟,人家曹操那么看重你关羽,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汉寿亭侯,赠赤兔马,临别赠袍。你关羽是过关斩将,人家都没追究,够意思了,你再把人家本家兄弟宰了,太不够意思了。
所以,关羽与夏侯惇对战,是留着手的。
但夏侯惇叫士兵们来围住关羽,关羽被激怒了,认为夏侯惇这是真的准备要群殴了,关羽也就准备下死手了,但张辽及时赶到,阻止了事态的发展。
大家不觉得挺诡异吗?
两人刚要开打,第一个使者喊停;打了十合,又一个使者来到;准备第三次交手,张辽又来了。
说明他们三个前后相距其实并不远。很有可能,就是一齐相伴着来的,而张辽则躲在一边,把他们一个个派过来。
更有可能,他们早就到了,也许昨天晚上就在夏侯惇军中一起喝酒呢!今天这出戏,就是唱给关羽看的。
关羽走的匆忙,曹操觉得这个戏份不够,派张辽和两个演员来加演一场。
难道不是吗?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即然是演戏,那么夏侯惇前面那些所谓的不依不饶,又气势汹汹地叫嚣,又死皮赖脸地缠斗,都是为了保障这出剧情的逼真。当然,夏侯惇肯定要在保障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参与演出,所以,当关羽发了怒,要出戏,准备下狠手的时候,张辽出现了。
现在大家明白了,夏侯惇、关羽、张辽是各演各戏,共同凑出了一场大剧而已。
如果组建一个三国梦之队?
团队建设
既然是梦之队,就要崇高的梦想。
我从以下几点考虑团队建设:
1,团队文化逼格高
2,团队氛围和谐美
3,团队能力一级牛
4,团队人才梯度棒
选主公既然目标赤炎炎,主公候选人就剩三人可选了。
1,汉献帝刘协 2,皇叔刘备 3,汉相曹操
刘协虽然“聪叡,有周成之质”,但是考虑到先后经历过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的操纵,形同傀儡,不像开国之君。排除。
剩下曹刘二人,都是当世英雄。但是曹丞相“托名汉臣,实为汉贼”,和梦之队的赤炎炎的目标向左。所以排除法选择,匡扶大汉,救民于水火的刘玄德。
此外,刘备也有善于授权,知人善用,是一个“CRO”型的总裁。另外,还有“折而不扰,终不为下者”的精神属性。
真龙,需能潜能显!
综上,主公选刘备。
五谋士五个谋士依次选郭嘉,荀彧,诸葛亮,陆逊,姜维。
分工前期郭嘉,荀彧为主,一外一内,一前一后。
中期内外诸葛亮为主,陆逊对外作战为主。
后期,姜维为主,陆逊以老带新,辅助一段时间。
理由这五位,比较有争议的是姜维,但是作为体力,武力,智谋都是90+的男人。在三国后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而且肝胆忠心,也可以当武将使用,也符合人才梯队建设。
而其他四位,都是当世顶级谋士,可出奇谋,可后勤调度,可治国安邦,而且分工明确,相辅相成,而且人才梯度良好,不会出现人才断层。
五上将五上将依次是,关羽,张飞,张郃,魏延,邓艾。
分工前期张飞,关羽为主,年轻张郃辅助。
中期张郃,魏延为主。
后期邓艾和姜维组成双子星。
理由和五个谋士选择的标准类似,注重人才梯度,团队文化等标准。
前期三国名将比较多,但是考虑到刘关张的完美组合,只能舍弃三姓家奴吕布,步战将军典韦,手下败将颜良文丑于禁,一心向曹的曹氏和夏侯一脉,年纪相仿张辽,马超,赵云,甘宁,孙策,徐晃等。
中期和后期名将不够济济,可选的也不多。所以张郃就成了上上之选,既可以前期辅助关张,中期还可以独挡一面。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败于张郃之手就是证明。后期在邓艾,钟会二人确实难以取舍。考虑到历史上,钟会和姜维组合的失败,所以尝试一下都是忠烈之士的姜维和邓艾组合。
综述选刘备,以匡扶大汉为己任,考虑现实残酷,做持久战打算。前期郭嘉,荀彧,关羽,张飞为主,诸葛亮,张郃可以辅助;中期诸葛亮,陆逊,张郃,魏延为主;后期姜维,邓艾组成双子星。
为了季汉,冲呀!!!
刘备赵云马超对战曹操典韦许褚?
剑为百兵之君,剑有王者之气。剑术,是一名武将的必备技能。
在演义中,有太多的名将、名人,均精通剑术。姜维、钟会,均可以持剑立杀数十人;关羽、张飞,均有持剑杀敌的精彩瞬间;尤其是在刘备的鸿门宴上,魏延、刘封、张任、邓贤等名将,均可以在宴前持剑乱舞。周瑜不但善音律,还精通剑术;徐庶不仅善谋略,还好学击剑;即便是傀儡皇帝曹髦,为了讨伐司马昭,还可以仗剑升辇;尤其是优柔寡断的袁绍,在血气方刚的青年时期,还可以在董卓面前拔剑相向!
刘备、赵云、马超,剑术各有光辉;曹操、典韦、许褚,剑术却相去甚远。如果这六人持剑步战,哪方能赢呢?
刘备:雌雄双股剑,征战四方。在关羽、张飞分别打造了青龙刀、丈八蛇矛的同时,刘备打造了一对雌雄双股剑。自此后,刘备持此双股剑奋勇杀敌,征战四方。在演义中,敢于持剑上阵的,似乎只有刘备一人而已!刘备的剑术,有多处精彩表现:
1.讨黄巾之战,刘备每战均身先士卒,与关羽、张飞一同冲锋在前,身经大小混战厮杀数十场!曲阳之战,刘备亲自与张宝单挑;张宝的剑术不敌,只好披发仗剑,祭出妖法,才将刘备战退。
2.虎牢关之战,刘备看到张飞、关羽战不倒吕布,挥舞双股剑疾驰而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也许有人会说,刘备的加入帮了倒忙,但即便如此,刘备能够在混战中持剑与吕布过招多时,这种武力和自保能力,足以傲视绝大部分二流武将了!
3.穰山之战,刘备跟随赵云奋力杀出重围;次日拂晓,刘备遇到张郃、高览围追堵截,在万念俱灰之后,重拾斗志,准备持剑自战高览,不过赵云赶来将高览秒杀。
4.博望坡之战,夏侯惇追赶赵云(诈败),忽听一声炮响,刘备持剑杀来,亲自与夏侯惇交战。夏侯惇大骂,刘备诈败,把夏侯惇引诱到密林深处。
5.携民渡江,至长坂坡前,曹操大军掩杀过来,刘备奋力死战,又骂退文聘,最终得以与张飞汇合。
6.东吴招亲,刘备拔出随从佩戴之剑,对着庭前的巨石,“起剑落,火光迸溅,砍石为两段”。孙权一见之下,心中大惊。
7.兵败夷陵,在东吴徐盛大军的围攻之下,刘备于混乱中死战得脱,此后与关兴、张苞合兵一处。
纵观刘备的作战表现,其武力值是非常可圈可点的,似乎不亚于李典、马岱等人。刘备不仅双臂较长(手可过膝),有效刺击范围大于常人,又兼力量惊人,因此双股剑的威力非同小可;如果是与敌方持剑相对,则优势立显!
赵云:青釭剑削铁如泥。赵云枪法冠绝,箭术称雄,在得到青釭剑后,更如虎添翼。赵云的青釭剑,从不轻易使用;一旦利剑出鞘,必让敌人血溅五步!
长坂坡之战,赵云刺死夏侯恩、得到青釭剑后,心中大喜。土墙内,赵云对糜夫人说,请夫人上马,末将步战保夫人冲出重围!正是因为有了青釭剑,赵云才更添底气,才有了如此胆气和豪气!土坑血战,赵云从陷马坑跳出后,遭遇曹兵蜂拥围攻,亮银枪已不易发挥,就拔出青釭剑尽情乱砍,但见“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
在长坂坡最后突围阶段,赵云在人困马乏之际,还用青釭剑砍掉了钟绅的半个脑壳。
截江夺斗,赵云以枪拨开东吴兵的乱箭,努力追赶孙夫人的大船。看看靠近,赵云弃枪在小船上,欲登大船;东吴周善与手下三十余人持兵器乱戳,阻止赵云登船。赵云抽出青釭剑急挥,东吴兵的长矛、马刀齐刷刷断落,周善等人大惊之下接连倒退。赵云纵身一跃,跳上孙夫人的大船。
在保刘备从东吴赶回荆州的路上,丁奉、徐盛、陈武、潘璋四将被孙夫人训斥后,本想用强;但赵云挺枪持剑,怒目而视,随时准备厮杀,将这四人吓的喏喏连声而退。在保诸葛亮去东吴吊唁的行程中,东吴诸将皆欲杀诸葛亮,但最终结果是,“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青釭剑是绝世宝剑,赵云又是无双之将,因此青釭剑在赵云手中,堪称熠熠生辉,而赵云持青釭剑,可谓无往不利。
马超:宝剑新磨,剑术大家。马超不仅是爱剑之人,更是剑术大家,甚至有高级剑术流传后世。
潼关之战,曹操以贾诩的离间计,成功将韩遂逼反。在韩遂账内,众人密谋害马超,被马超听到。马超持剑杀入,一剑斩掉韩遂的手腕。韩遂帐下五健将一齐亮剑,围绕着马超混杀。马超挥舞宝剑,力战众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然后砍翻了马玩,剁倒了梁兴,其余三将抱头鼠窜。
这是演义中唯一一场乱剑之间的战斗!只身处于敌营,狭窄环境内,马超却以一敌六,以摧枯拉朽之势碾压敌将,这种剑术表现,仅马超一人而已,无出其右者!
渭桥兵败,马超遭遇许褚、夏侯渊、曹洪、徐晃四将围攻,在冲出重围后,马超又遭遇了乱飞如蝗的箭林,其中还夹杂了很多暗弩。马超以枪拨开乱箭,但是坐骑却被暗弩射倒;马超翻身落地后,又急忙挥舞宝剑,再次拨开纷纷射来的箭羽。
在李恢劝降时,马超曾说,“我宝剑新磨”,如果你狂言造次,就请试剑吧。由此可见,马超对于剑术,不仅深有研究,甚至到了情有独钟、难以自拔的地步,能够时时保养、磨新;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大抵就如马超这般吧!
刘备、赵云、马超,均称得上剑术达人,甚至吹捧一点,说他们是剑术大师都毫不为过!再看曹操阵营的三人,他们的剑术,则就相形见绌太多了!
曹操:倚天剑大杀四方!曹操生平有两把宝剑,青釭剑被赵云夺去,倚天剑自己随身佩戴,并持之大杀四方。倚天剑在曹操手中,斩喉饮血颇多,战绩相当抢眼,且看:
1.夜宿吕家庄,曹操提剑杀入后堂,不问老幼,不管男女,连斩七八口!陈宫大叫,误杀好人矣;曹操懊恼之下,对着床下的那只黑猪又是一剑!奔逃路上,遇到吕伯奢,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从背后将吕伯奢斩于驴下!
2.衣带诏事发,曹操处理了神医吉平、国舅董承、王子服等人之后,将此数人诛灭三族;然后仍怒气未消,“遂带剑入宫”,来诛杀身怀六甲的董贵妃。
3.二征张绣,曹操明令:但有践踏麦田者,立斩!行军途中,曹操的坐骑被田间飞起的斑鸠惊煞,慌乱之下冲入麦田,将庄稼践踏遍地。曹操抽出倚天剑,割发代首。
4.行宫之中,曹操假寐,故意蹬掉被褥;侍者殷勤,立即上前服侍。曹操暴起,抽出倚天剑,将侍者斩杀。
5.潼关之战,曹操被马超杀到狼狈逃窜,马超率西凉铁骑奋力直追。马超说,穿红袍的是曹贼,曹操立即将战袍脱下扔掉;马超说,长胡须的是曹贼,曹操闻听,即抽出倚天剑,齐刷刷将胡须斩断,最终成功逃命!
6.翻修洛阳宫殿,曹操征用跃龙潭的大梨树,但是此树斧砍不入,锯解不开!曹操大怒,亲至跃龙潭,以倚天剑猛砍梨树,“铮然有声,血溅满身”。曹操怪叫连声,掷剑于地,上马而逃。自此,倚天剑遗失!
倚天剑在曹操手中,真是被发挥到了极致,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想当年,在刺杀董卓时,曹操手提七星宝刀,竟然不敢从睡梦中的董卓背后下手;在荥阳之战时,曹操甚至还被两个小卒活捉;种种迹象表明,曹操的战斗力实在不容乐观。在三十年的征战生涯中,曹操从未与人厮杀,一旦遇到兵败或险情,他从未像刘备那样奋力死战,而是大呼“谁人救我”,依靠典韦、许褚、曹洪等人的舍命护主,才能保命喘息。
有些人,折枝摘叶即可为剑,而有些人,手提宝剑却似枯枝废柴!像曹操这种战斗指数,绝对白瞎了倚天宝剑!
典韦:不要和我谈剑!剑属于轻兵器,攻击范围较短;剑术的诀要,在于招式和技巧。因此,典韦这种力量型的武将,是非常不善于用剑的;如果典韦用剑进行格斗,力量优势根本不易发挥,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佩剑,是武将必备,既可以防身,又可以应急,即便是很多文官、谋士,也会佩剑在身;然而,典韦作为超一流武将,在其作战生涯中,不仅从未持剑杀敌,甚至从未佩剑!可见,典韦对于剑术,似乎一窍不通。
宛城之战,胡车儿盗走了典韦双戟,张绣连夜发动叛乱。典韦手无兵器(无佩剑),匆忙之间,“急掣步卒腰刀在手”。但典韦手持腰刀,攻击力实在有限,在砍死数人之后,就被大量的枪兵围在营寨门口。典韦把腰刀砍到缺口,没有继续换刀、或者换枪,而是发挥自己的力量优势,抓起两个贼兵充当武器,可惜这两个贼兵迅速就被削成乱片,典韦也被刺中了十几枪。
从典韦的谢幕之战来看,他步战能力虽强,但他手持腰刀作战的表现实在一般,如果将腰刀换成更注重于招式的剑,典韦的战斗力会更加跳水!
许褚:佩剑在手!许褚腰大十围,力大无穷,可以倒拽牛尾,逆行百步。许褚作为超一流武将,战斗力与典韦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低。相比于典韦,许褚的步战能力一般,从未有突出表现。
许褚作为力量型武将,又与典韦类似,也不善于用剑。然而,许褚却慕君子之风,喜欢佩剑,但仅限于佩戴,却从未持之杀敌。
冀州城东门,许攸居功自傲,不知死活地挑衅起许褚来。许褚大怒,拔剑杀之。
渭水之战,马超再次追杀曹操甚急,已离不得百余步。许褚拖着曹操下船,但船已漂离岸边一丈开外;许褚背着曹操涉水登船,曹兵争先恐后地跳水逃命,抢着扒拉曹操的船帮。许褚大怒,抽出佩戴之剑一顿乱砍,“傍船之手尽折,倒于水中”。
这就是许褚持剑的两次斩杀记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客观地讲,典韦、许褚持剑,有点类似于张飞穿针,根本不搭!
刘备、赵云、马超,均剑术达人,持剑足以驰骋疆场,斩将杀敌。曹操、典韦、许褚,皆剑术小白,曹操持倚天剑,只会滥杀无辜;而典韦、许褚持剑,无异于弃长取短,即便是手持倚天剑,他们也是暴殄天物。因此,这六人的比拼,刘备方会毫无悬念的取胜!
结语:如果是以剑比武,不管是混战还是轮番单挑,刘备方都是完胜;如果是搏命厮杀,刘备足以自保,甚至还能强悍助攻,而赵云、马超一旦杀红了眼,典韦、许褚必会因舍命护主而先后壮烈牺牲,曹操亦随之而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