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革命诗句中哪些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举,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古诗?
《七律·长征》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描写的是巧塘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心境。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由于有“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滩多流急,惊涛拍岸,浪花飞溅,水雾蒸腾,势若山崩的金沙江和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都先后渡过了,在彼岸企图阻挡我红军渡江过河的敌军被击溃了。
颈联这两句是写金沙江,写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实是写红军所进行的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水拍云崖”描绘了金沙江水流湍急,岩峻浪高这种险恶的地理形势,描绘了“惊涛触岸层澜碎”的景象。
“铁索寒”之“寒”不止是形容铁索的冰冷,它重在渲染,重在烘托,既烘托出了大渡河铁索桥凌空高悬,下临无地,令懦夫心寒的艰险之状,又渲染了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惊险而激烈的战斗气氛。
延安会师诗句?
延安会师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以下是关于延安会师的诗句:
1. 《会师延安》
三军会师聚延安,
红旗飘扬映日光。
万里长征传捷报,
革命精神永不忘。
2. 《延安会师颂》
红军长征历艰辛,
会师延安喜气生。
红旗飘扬迎朝日,
革命事业更辉煌。
3. 《延安会师有感》
长征万里到延安,
会师三军笑开颜。
红旗飘扬随风舞,
革命精神代代传。
七律长征能概括全文的主题诗句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七律长征描写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诗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滩多流急,惊涛拍岸,浪花飞溅,水雾蒸腾,势若山崩的金沙江和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都先后渡过了,在彼岸企图阻挡我红军渡江过河的敌军被击溃了。颈联这两句是写金沙江,写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实是写红军所进行的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战斗。
七律长征的讲了哪些事?
叙述了:
1、红军渡过金沙江,穿越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的不同经历,在最后的三军会师时展现出的胜利喜悦都在诗句里面有深刻的体现。
2、红军在长征的道路上跋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的艰难场景,尤其是在长征路上还有面对敌人的追击和前方的困难,更说明红军长征路上的决心。
3、红军在长征道路上经历的困难和险峻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尤其是面对中途的饥饿困苦还有种种严峻形势,要抓紧时间完成会师,争取战斗的最后胜利,不断地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