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rix4g,最早指纹锁是哪个牌子?
2011年04月上市的摩托罗拉Atrix 4G【ME860】是最早出现指纹识别的智能手机,是滑动式扫描指纹,苹果公司出品的首款带指纹识别功能的手机时 iphone 5s发布时间为2013年09月,是最早的按压式解锁。
T最近推出的5G网络服务?
Verizon表示,他们不会在手机是否能够连接5G网络这个问题上对客户撒谎,而AT&T看起来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我们不会拿出一部旧手机然后只通过改变软件把状态栏上的4改成5,”Verizon首席技术官Kyle Malady在博文中写道。
这一承诺正值AT&T开始推出5G更新之际,这家公司将部分手机角落的“LTE”图标改成了“5G E”。有人可能会认为“5G E”网络连接和“5G”网络连接是一回事,但事实并非如此。AT&T只是将其LTE网络中速度更快的部分伪装成5G并试图通过标榜其为“5G Evolution”在5G营销竞争中抢占先机。
很显然,T-Mobile不喜欢这种营销方式。这家公司的首席技术官Neville Ray指出,AT&T这是在“欺骗客户”。昨天,这家公司开玩笑说要把iPhone升级到“9G”,而做到这点非常简单,即在上面贴一张写有“9G”的便利贴。
不过Verizon在这方面也并非完全清白。它在进军5G上也曾存在误导。去年,Verizon吹嘘自己推出了“全球首个商业5G服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不管怎样,Verizon和T-Mobile现在表现出来的态度还算是一个好迹象。这表明它们不会参与这种公然误导消费者的营销活动,但也不能百分百保证。
为什么同样的像素苹果手机照出来更好看?
像素不能决定一切
首先我们要知道像素决定论和像素无用论其实都有失偏颇,手机摄像头的像素固然对手机的成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手机的像素并不代表着一切。从iPhone4s开始,历代的iPhone已经用非常鲜明的事实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影响手机的摄像头的成像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高像素手机摄像头并不是高质量的充分必要条件,很多厂商就是利用高像素就可以拍出高质量的照片来误导消费者。影响手机成像质量的除了像素之外,还有手机镜头本身、CMOS感光元件、图像信号处理器(ISP)的设计, 软件优化等等。
苹果有着深厚的影像技术积累1994年苹果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家用数码相机Apple QuickTake,由苹果设计,柯达代工。Apple QuickTake 100当时售价为749美元,只有30万像素(分辨率640*480),内存1MB,只能存储8张640×480像素的相片,支持JPEG、TIFF、BMP图片格式,沒有LCD屏幕和变焦功能。不过该系列在乔布斯还没有回到苹果时就已经在1997年由于经费缩减而停产了。但苹果也因此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影像技术。
为什么很多设计师以及摄影爱好者,专业的影像技术人员都喜欢用苹果的Mac电脑,而不是Windows电脑。因为Mac在图像处理方面无疑是要强于Windows的。而Mac上的iSight算是Quicktake的遗产,同时Mac上也不乏专业级别的Aperture和家用级别的iPhoto,iMovie。苹果在影像基础技术尤其是数码影像基础上的积累是非常深厚的。
软件优化目前主流手机厂商的摄像头供货商只有少数的几家,著名的像索尼和Omnivision,而索尼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动设备摄像头供货商,目前主流的旗舰智能手机基本都是采用索尼的方案,苹果也不例外也是采用索尼摄像头。但是在iPhone实际使用中的拍照效果是超越同期的索尼和三星的手机以及其他智能手机。
从iPhone4开始,苹果慢慢开始在手机拍照成像上发力,还记得当初摩托罗拉的Atrix 4G吗?它和iPhone4使用的是同样的CMOS感光元件,但摩托罗拉Atrix 4G完全不能和iPhone4相比,一个几乎是最好的500万像素拍照手机,而Atrix 4G只能算是最差的之一。而和iPhone4s同期的索尼Arc/Arc S/ray也采用相同的CMOS感光元件,但成像水平也和iPhone4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这就体现了苹果的软件优化水平。
上面我们提到苹果早在Apple QuickTake时代以及Mac上积累了很多图形影像技术,在白平衡,锐度,噪点上控制得非常好,同时由于iOS是苹果自己研发的一套系统,自己掌控的系统也应该让他更容易优化相机的各种功能,在快门延迟,对焦速度都把对手甩在身后。反观Android手机厂商一般都是购买第三方的软件算法和功能自己集成,不免会造成冲突。另外手机摄像头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掌握吃透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优化。这时候也显示出了苹果的优势,iPhone每年就一两款手机,这相对于Android手机厂商,特别是像三星这种一年可能推出上百种不同机型的厂商有着明显的时间磨合优势。
苹果的资源整合能力虽然大家都是采用索尼提供的摄像头,CMOS感光元件,还有可能是同一个型号,但是这其中也有不同。iPhone用的模组是定制过的,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拿到和iPhone同样的模组以及ISP,从硬件角度看大家根本不在一个起点上。
苹果2008年对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进行了投资,将为iPhone构建PowerVR图形芯片,然后雇佣了AMD公司ATI图形产品的前首席技术官Bob Drebin,然后又把AMD的首席技术人员Raja Koduri也同样招募进来。2010年Imagination公司收购了Caustic图形显示公司,Caustic自称拥有更强大的3D显示技术。苹果公关部主管David Harold表示,此次收购成功,通过整合PowerVR,让iPhone即时显示程序提高到一个新高度。2010年苹果收购了Immense,解决了原来照相曝光不足、过曝光的问题。
优秀屏幕的配合手机拍出来的照片第一时间是呈现在手机的屏幕上,如果手机屏幕表现不够好,你调整出了一流的白平衡也表现不出照片的高质量。
iPhone屏幕使用的是目前最成熟也最贵的低温多晶硅(LTPS)屏幕。在屏幕色彩还原方面历来是智能手机中最准的,可视角度最大。很大程度保证了拍出来的照片在iPhone上可以呈现最真实的效果。
为什么苹果公司使用的技术总比别人晚到几年?
苹果公司使用的技术,并不像国产手机一样,什么新鲜技术都往手机上堆,所以给人感觉,苹果总是会晚别人的新技术一段时间。
但是,实际上,苹果这也是出于稳妥的一个很重要的考量,要知道,苹果这样的一个全球化的国际公司,每一代的产品发布,虽然不多,但是都是全球性的。每一步的改变,都会有带来不同的效果。
比如苹果手机刚开始使用指纹解锁的时候,那时候其他的手机厂商还很少或者几乎找不到使用指纹识别的手机。后来逐渐的才在国产手机上慢慢铺开。
指纹识别算是苹果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在之后就是3D触控功能,在很多手机上,或许有压力感应,但是能做到像苹果手机这样把3D触控用到如此灵活的程度却也不多,这其中不乏系统的优势。
在说3D结构光,这也是改变手机识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从Iphone X开始,苹果取消了HOME按键,从而改用3D结构光人脸识别完成面部识别解锁等一系列功能。
虽说后面也有小米,OPPO等厂商跟进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但是相比人脸识别的安全角度的计算方法来说,苹果的3D结构光还是略胜一筹的。
要说有哪些比较新的功能苹果没使用,就从最近国产机里挑选一些吧。屏下指纹,相信大家肯定都想得到。为什么苹果不是采用屏下指纹识别而采用3D结构光呢。
这里面的成本来计算,3D结构光绝对要高过屏下指纹识别的,而且从安全的角度上考虑,屏下指纹识别还有不成熟的地方。而且对屏幕要求较高。对比苹果这样跨国企业,宁愿选择3D结构光来为以后选择更多的解锁方式,如面部ID解锁,刷脸付款等等。
至于红外人脸识别,相比3D结构光,就不再一个档次的。红外人脸识别能干的事情,3D结构光干的更出色。
而一些如拍照方面的技术,我只想说,苹果每年的新机,基本都能在拍照上荣获前三甲,而相机却不见明显的提升参数,最近几年都是前置700万像素,后置双1200万像素。
而我们国产手机,甚至都出来6个摄像头了,那能怎么样,最高像素达到4000万的级别,和苹果新机比起来,似乎差距也没有那么明显。所以,苹果的参数不浮夸,但是质量确实不在一个级别。这也是苹果公司能稳稳的坐在科技领域一把手的位置上的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如果对你有所帮助,就点个赞支持一下,欢迎关注,不定时回答一些科技类的问答,解决大家对这些问题的困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