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手军礼,你在长途汽车上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值得分享?
公元1997年3月,大学毕业在即,从郑州坐大巴到漯河去联系就业单位,大巴车刚到许昌,陆陆续续上了10多个人,中间过道上站了一个傻乎乎的小孩,大约七八岁,穿戴灰头灰脸的,手里拿了两瓶听装的健力宝饮料,在不停的摆弄。大约过了将近10分钟,只听砰的一声,小孩儿把健力宝饮料打开了,边上马上有一位30多岁的男人大声惊呼:“小孩你中奖啦”,车里马上像炸了锅,过道马上围上去一群人议论纷纷,争相观看“这小孩真有运气”,“真是憨人有憨福呀”等等,不一会儿就有人争先恐后的和小孩商量,想买回中奖的健力宝拉环,甚至有两三个人为了抢走健力宝拉环,竞相抬价,边上也不断有人加入抬价的队伍,整个车厢热闹了起来……
尽管当时的我不太諳于世事,但听同学讲过这样的健力宝骗局,于是我小声对边上的一个动心的男子劝道“千万别买,很可能是骗子”,那男子好奇的问我“你是干啥的?你咋知道是骗局?”“我是马上就要毕业的大学生,听同学讲的”于是我就毫无保留的和那个男子聊了起来,感觉自己比他聪明似的……
大约十几分钟后,这个健力宝拉环被一位年轻的女子以500元的价格买走了,边上的乘客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后悔没有带那么多现金,还有一部分人一言不发,让人琢磨不透。
再后来,那个小孩儿和那一帮人都一起下车走了,包括我身边的那个动心的男人。短暂的沉寂之后,大巴司机发话了:刚才那一帮人是彻头彻尾的骗子,天天在这条路上上演同样的骗局,那位买了拉环的女孩顿时嚎啕大哭,后悔不已:“这是我将近两个月的工资呀”,其他乘客也只能好言相劝。
当时的我自以为聪明,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边上的那个动心男人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托儿”,而我曾自豪的以为我是大学生,比他聪明一点,原来我才是傻瓜呀,把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
事情过去已经20多年了,但我始终不能忘记这件事,它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从中明白了不少事理: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要贪占便宜,得小便宜吃大亏;第二:你的学历和你的阅历是不成正比例的,丰富的社会阅历才能让你更成熟,而你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脱离了社会将一无是处,只能是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
你们在新兵连发生过哪些搞笑的糗事?
本人没有当过兵,但是上学军训过!直接去部队军训的!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儿给大家分享下我那会上的中专,3年制的刚开始去学校报道有家长陪同,安顿好被褥,见了班主任,在食堂吃了饭之后家长就都回去了。好像是上课一个星期的的课,完了就直接拉到部队军训的的,刚去人生地不熟的,身上就带个几块钱,那会学校都是饭卡打饭,家长给的生活费都是固定的。去部队的第一天,因为有学校领导陪同,拿伙食杠杠的,全是硬菜,有鸡鸭鱼肉,米饭管够,馒头管够,记忆最深的就是鸡蛋汤里的鸡蛋有好多!第一天完了愉快的过去了,第二天噩梦就开始了,早上五点半起来跑步,走正步,反正就是各种锻炼,到7点食堂门口集合,先来个团结就是力量,那会力量是啥也不知道了就是饿!接着就是吃饭了,进食堂有序排队打饭,就是稀饭馒头,但是馒头已经不是管够了,这个得看你的收和嘴的速度才能决定你的温饱,更不用说什么硬菜了!那会已经学会了抽烟!在宿舍抽烟的时候让连长逮住了,我们4个人抽的烟,直接给了我们一包软红塔山,规定5分钟之内抽完,我们几个一人点了3跟开始抽,还必须是过肺的,没抽几口整个人都头晕恶心,总之那个难受,抽烟的应该知道的!最后就是离别的伤感!不管你在部队呆了几天,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在离别的时候最舍不得,也是最伤感的,这就是部队情
为什么胡琏当了那么多年师长直到18军军长才被授予少将军衔?
胡琏,黄埔四期、与后来“永远健康”的那位是同学。一期和四期是黄埔军校出名将最多的两期,胡琏也不例外。此人的军事造诣不仅在国军方面评价较高,在共产党方面的评价也不低、甚至被老人家称为“狡如狐、猛如虎”。能被对手称为“狡如狐、猛如虎”,可见胡琏在战场上还是相当有一套的!
胡琏是陈诚“土木系”的干将,一九四三年十月升任“土木系”看家班底——国军十八军的副军长,次年八月扶正、正式出任军长一职。可是,直到一九四五年六月,胡琏才正式晋升陆军少将军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国军的军长仅仅只是上校军衔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其实,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认识误区,国军方面的军衔和解放军后来实行的军衔不同,它被人为分为了两个系统——职务军衔(临时军衔)、叙任军衔(正式军衔)。
早年间,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实现了全国统一,但地方实力派依然是各自为政,如晋绥军、西北军、桂军、川军、马家军……名义上虽然都是国民革命军,但蒋某人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本管不到他们内部的具体事务!军衔的授予更是“随意”,基本都是地方实力派们自己定,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备案即可。最后直接导致国军方面将军“泛滥成灾”,“西北三马”之一的马步芳甚至连自己年仅十二岁的儿子都给授予了上校军衔……
加之蒋某人的嫡系——国军黄埔系将领在国民党党内的资历普遍偏低,短期内要大规模授予将衔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蒋某人的国民政府于一九三五年进行了军衔制度改革,将军衔分为了职务军衔和叙任军衔。职务军衔随职务走,地方实力派在这方面仍然拥有一定自主权,但叙任军衔必须经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国民政府的名义正式授予,也就是必须由蒋某人最终拍板、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签署相关命令授予!这就等于是变相收回了地方实力派手中的军衔授予权,同时也为国军黄埔系将领戴上将星提供了方便,一举两得。
何谓职务军衔所谓职务军衔,说白了就是临时军衔,军衔与职务直接挂钩。简单说就是,你担任什么职务便自然拥有相应等级的职务军衔、享受相应等级的待遇。反之,一旦卸任,职务军衔及相应待遇自动取消。因此,国军方面职务军衔的表述一般为“少将师长”“中将军长”之类,职务军衔和所担任职务是一体的。比如张三担任了师长一职,并不是像一些影视剧里表述的什么“某某师师长张三少将”,而应该是“某某师少将师长张三”。
国军方面职务军衔的授予程序相对比较简单,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签署命令即可,不需要经过国民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甚至可以自行拟定,上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走一个程序即可,在这方面蒋某人还是相当“大方”的。反正卸任即收回,给什么职务军衔蒋某人都不心疼……
何谓叙任军衔国军方面的叙任军衔是正式军衔,除非经正式程序被褫夺,不随职务变更。叙任军衔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根据各人的职务、资历、学历、战功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并正式叙任,以国民政府的名义正式发布授衔命令。换言之,虽然林森只是“橡皮图章”,但如果他对某位将领有意见、拒绝签发命令,蒋某人还真没办法!为了内部团结,蒋某人恐怕也只能是“收回成命”了。毕竟林森的党内资历摆在那里,为了个别将领跟林森撕破脸,对于蒋某人而言还是不太划得来的。当然,一般情况下,林森是不会与蒋某人为难的,前面所说的只是一种假设。
那么,职务军衔和叙任军衔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某人的叙任军衔是陆军上校,职务却是陆军某军的军长,那么在军长任上时,他的职务军衔就是中将军长,可以佩戴中将军衔、享受相关待遇。但卸任军长职务之后,他依然只是陆军上校,一应待遇参照上校等级给予。将领的阵亡抚恤等等也都是参照叙任军衔,而非职务军衔。如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击毙的张灵甫,他的职务军衔是国军整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但叙任军衔只是陆军少将。在阵亡之后,张灵甫的一应阵亡抚恤待遇只能参照叙任军衔陆军少将。这就是为什么蒋某人要在张灵甫阵亡后给他追晋陆军中将的原因所在,主要就是为了提高阵亡抚恤和丧葬规格。当然,葬蒋某人是管不到了,但提高治丧和抚恤规格蒋某人还是能做到的。
胡琏在一九四五年晋升的少将军衔就是叙任军衔。在此之前,胡琏虽然已经出任十八军中将军长,但这只是职务军衔,他的叙任军衔依然只是陆军上校,这也是彼时国军黄埔系将领普遍存在的一种尴尬。因为黄埔系将领在国民党党内和国军军内的资历普遍不高,职务却在不断提升、进入军师级的不在少数。如果给他们晋升叙任军衔,一些资历较深的非嫡系将领蒋某人不太好处理。因此,国军的黄埔系将领早年间普遍都出现了叙任军衔低于、甚至远低于职务军衔的情况。胡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被解放军击毙的张灵甫也是。
综上所述,国军的军衔远比解放军复杂许多,它分为了职务军衔和叙任军衔两个系统,相互之间有联系却并不直接挂钩。这就造成了许多国军将领叙任军衔远低于职务军衔的窘境。除此之外,对于上将军衔,国军方面控制得更加严格。特级上将是为蒋某人特设的,这里就不去多说了。无论一级上将、还是二级上将都是有名额限制的,除非有人去世或退出现役,否则不予增补,因此也造成了许多符合二级上将晋升条件的将领因为名额限制而无法晋升。于是,便有了具有“民国特色”的中将加上将衔,简单说就是相应军衔先带起来、待遇先享受起来,等有了名额再正式晋升。朱老总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就曾经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周公在军调时期也曾经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魔兽世界麻痹药膏任务?
前往奥格瑞玛(43,53)的申苏尔处领取“碎手军礼”任务。接着申苏尔会给你一个“卧底密探”任务和一个任务道具“信号枪”,前往贫瘠之地(55,6)寻找工头费苏勒。
基本不可能的任务这一步是整个任务线最麻烦的部分,首先你要在附近的塔楼里杀死2个变异风险投资公司工人、2个风险投资公司看守和2个风险投资公司巡逻员。
在这之后你还要拿到:加里维克斯的头颅,希里克斯的塔楼钥匙,赞吉尔的改良药剂。
在申苏尔处领取“希诺特的帮助”任务,这是任务线的最后一步。前往希尔斯布莱德丘陵(61,19)寻找希诺特,他会给你一瓶“希诺特的油”,使用后即可完成任务并学会毒药。
可以用战友尸体当掩体吗?
没有一个国家的步兵操典会白纸黑字的写着战友尸体可以被当作掩体。
但老兵会告诉你,战场上要想活着就得找一切可以掩护你的东西,无论那是弹坑还是粪坑,无论那是敌人的尸骸还是战友的遗体。
遇到危险寻找遮蔽物是士兵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能,甚至几乎是所有动物的本能。
就算有上级明确制止(宋襄公附体?),都无法阻止一个战士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寻找掩体的本能。哪怕,这个“掩体”跟你朝夕相处,甚至情同手足。
兵法云:“先为不可胜而胜之”。保全自己才能更好的打击敌人。就这个意义上说,以战友尸体做掩体确属不得已而为之。
有辱英灵,心中有愧?
打胜仗才是对牺牲战友的最大尊重!
一旦战败,敌人占据战场,战友们的尸体将任由敌人摆布。
烈士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将被敌人扯下变卖,甚至口中的金牙都会被敌人粗暴的撬下。而他用鲜血换来勋章也将成为敌人炫耀的资本。
如若敌人凶暴,尸体还将被摧残践踏(手段繁多,凶残异常,不便多写…),甚至最后还要做成“京观”(古今中外都有这种操作,东欧南欧现在还有各式骷髅碑,头骨塔)。
怎不令家乡父老痛彻心扉!
怎不令烈士遗属痛断肝肠!
与之相反
一次伟大的胜利将会被热情的讴歌,传颂,甚至载入史册,千古传诵!为这场胜利而牺牲的烈士也将与日月同辉,垂盛名而不朽!
人终有一死,尸体也终将朽烂,但他们的英名千秋不灭,万古长存!
为了生存的本能,为了故去的战友,更为了伟大的胜利!压紧牙关,伏在战友遗体上,狠狠的打击敌人!
胜利,唯有胜利,才是对烈士英灵最好的告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