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机枪,两军交战为什么打一炮就要几十万?
我的军事启蒙教育,是自家老爷子给完成的,关于炮弹的价格确实记忆犹新,这么些年过去了,具体的年份虽然不太准确,应该是在80年代初,不过数字却牢记在心:那是一枚国产152毫米的加榴炮炮弹,老爷子亲口说道,别说整发炮弹的价格,光这一个黄铜弹壳就价值60元人民币!
同时还记得另外一个数据:战斗机一起一落800块!如果仅弹壳价值就达到60元,则每发炮弹的整体造价,就要翻一番甚至更多,100多块钱肯定小意思。
顺便说一下,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每月也就几十块钱,老爷子当年在部队上,工资相对比较高,大概每月在150块左右。
也就是说,一枚152毫米家榴炮弹的整体造价,绝对大于当时一个普通人的月工资,注意这是重炮的炮弹,挺长挺大的,普通的迫击炮弹或者37毫米高炮弹,造价自然不会这么高。
所以在79年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如果来个榴炮营全体八发急速射,一个小单位一个月的工资款,估计肯定不够用,打仗烧起钱来,实在忒狠。
这一晃40年过去了,国内工资和物价都翻了不少番,但是比例是基本不变的,拿现在来说,普通人的月工资也就大几千块,而一发国产大口径榴弹炮的炮弹,也水涨船高到5000块的样子。
如果按今天的价格,以我军一个炮团装备54门榴弹炮计,像79年那样实施火力覆盖,一次进攻战役,起码需要打光一个弹药基数的炮弹,大约是3500发榴弹左右。
按单发价格5000元计算,一个炮团一次火力覆盖至少“消费”1750万元人民币,在我们这里能买30多套房。别说真正上战场了,就是炮兵每年的实弹训练,也得悠着点做计划,来真的就是那烧钱呢。
一定得注意,这还是我们自己能够生产炮弹的情况下,也就是军方的国内采购行为,自己造自己用,价格和成本比例肯定合理,而如果是向国外订购,或者是其他人工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单发售价5000块人民币肯定下不来。
(66式152加榴炮)
就在最近,看过一份美国援乌武器弹药的价格清单,其中包括2.3万发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合计要价1800万美元,平均每发炮弹782美元。有人肯定会问,这还不到1000美元呢,换算下来也就5000人民币嘛?不能这么算的。
因为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炮弹,属于一边清理库存一边“援助”的半买半送行为,好比解放战争初期,美国对南京政权的军援一样,很多武器装备弹药都是战争过后的剩余物资,基本上是“打包处理”,反正现在演员斯基也给不出现钱,就那么回事吧,不代表真实价格。
还有一则新闻可以参考,今年3月初,欧盟和爱沙尼亚决定共同出资40亿欧元,给乌克兰订购了100万发155毫米榴炮弹。现在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大概是1.08,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结果,一发155毫米炮弹的采购价格是4320美元,这才是比较合理的。
这还是美欧内部之间的采购价,毕竟是为了援乌,那生产商肯定还得打打折,而如果是正常的国际市场军售,一枚美制155毫米榴炮的普通炮弹,售价不会低于5000美元,换算下来得3万人民币以上了,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一个月能赚上3万元的工资吗?
根据北约方面的估计,乌军每天要消耗大口径炮弹7000发左右,每个月耗弹接近30万发,其他战争成本不计,光这一项费用,那就是每天3000多万美元,折算的话接近2亿元人民币。烧钱速度也是非常惊人的,说句题外话,若非美欧如此拼命军援,乌军炮兵早歇菜了。
而且我们讨论的还是“普通炮弹”,如果是制导炮弹等其他特种弹,价格只会更高。比如海马斯高精度火箭弹每发“友情价”10万美元、反辐射导弹每发29万美元、亚瑟王XM982神剑炮弹每发11.4万美元,大规模战争的战场完全是吞金兽,而炮弹更是“大宗消费品”。
为什么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其实那是早些年战争时期流传下来的,因为当年确实如此。旧中国基本没有生产大口径炮弹的能力,买了炮就还得买弹,这跟自己生产就是两个价格了,军火生意,排在获利最多的行业前三,应该没有什么争议,西方列强卖你炮弹,肯定要大赚特赚。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轻武器的性能数量,以及配套弹药的供给,跟日本鬼子对比的话,其实不吃多少亏。火力被压制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失去了制空权,只能任由鬼子狂轰滥炸;另一个就是炮弹匮乏,因为没有生产大口径炮弹的能力,全靠买买买。
比如可以重创日军的“莱茵式卅二倍重榴弹炮”,也就是俗称的150毫米榴弹炮,德国卖给我们的价格是每门炮4万美元(总计到货48门),而单发炮弹的价格高达40~50美元(那可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价格出现不等,是因为榴弹或者穿甲弹等弹种不同,那么炮弹价格是什么概念呢?
一发150毫米高爆榴弹的重量约为43.5公斤,那么一吨炮弹也就22发到23发左右,进口价格已经高达920美元~1150美元。按1939年的比率,一盎司黄金(31.1035克)的价格是35美元,很容易计算出来,一吨炮弹居然价值1000克左右的黄金!
150毫米榴炮弹当时只进口了6000发,就已经达到了260吨的重量,我们因此就要付出260公斤黄金的价钱,实在是太昂贵了,进口数量当然十分有限,到后来德日合流,给钱都不卖咱了。
也就是说,这6000发炮弹,抗日军队要一直坚持到美制榴弹炮的到来,战场上那得非常节约的使用。第三次长沙会战,岳麓山上的六门150毫米重炮,仅发射了100多发炮弹,就炸得日军鬼哭狼嚎,连续打退日军多次进攻。
如果价格不够直观的话,读者可以用今天的黄金价格换算一下,金店里单克得400多元人民币吧?那么一公斤黄金价值40多万元,当年一发155毫米炮弹,如今也至少2万元起步,可问题是,旧中国是多么贫穷啊!
当时从德国和欧洲购买的其他类型火炮,比如博福斯75毫米山炮 ,每门炮价格为16000美元, 每发炮弹价格也高达25~30美元!
德制山炮弹每发重6.5公斤,一吨炮弹就是154发炮弹,至少价值3846美元,折算黄金约30克,按今天的价格也在13000元人民币左右。
反观日军方面,当时日军采购一发75毫米通用榴弹的价格,大约是25日元(跟今天的日元可不一样),军事爱好者熟知的九四式山炮,也就是日军普遍装备的联队炮,就使用此型炮弹,按二战初期的汇率折合每发只有5.8美元。
九四式榴弹一发炮弹重量约7公斤,一吨算起来大约是143发炮弹,总价值约为829美元,只是我们进口博福斯山炮弹价格的五分之一!中日双方获取成本不同,获取数量不同,战场上情况当然不同,所以光靠买买买,是撑不起作战消耗的。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总共消耗了356万发各类型各口径炮弹,每年平均消耗44.5万发,光1938年就消耗了164.4万发,其中的大口径炮弹怎么也得十几万发,而且全部依赖进口!
如果全靠硬通货或者外汇来购买的话,就算让国民政府的财政全部破产,也还是买不起的,尽管苏援和美援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中国军队的炮火强度和密度,在战场上仍然吃亏,那就意味着将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
结语:现代化战争中的大口径炮弹,由于对性能要求更高,普遍价格在数千到数万元,还没有到“打一炮几十万”的程度,但是战场耗量巨大,总价值惊人。而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炮弹,比如制导炮弹或者高精度火箭弹,确实达到了单发几十万的地步,此言非虚!
吃鸡光子1014公布更新预告?
欢迎诸位小伙伴们来到本期天哥开讲的“吃鸡小课堂”~在诸多小伙伴们的等待下,国际服15.0版本即将正式到来~目前呢,光子已经在10.14公布了相关的预告~此次除了火力全开外还出现了新增道具,引来不少玩家的关注!
得,废话不多说了,还是各位小伙伴们熟悉的“老配方”:有图有证据,边看边聊天儿吧~
光子10.14公布预告,新增道具加大开箱难度?绝了!
在10.14当日,国际服的玩家进入游戏之后就可以直接看到光子已经发布的新版本预告了,除了大家期待已久的火力全开新模式之外,此次光子还将《和平精英》的一种新道具“还原”到了国际服中,名字叫“喷涂”!而这种道具出现之后,此前开箱的“十连开”连中10次衣服和皮肤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就如同《和平精英》的玩家十连开中抽到了4到6个喷涂那般,来降低开箱获得皮肤道具的几率!在天哥个人看来呢,既然“喷涂”能出现在国际服中,那么未来或许还会出现更多的道具,比如已经在《和平精英》里出现的背包挂饰等等~
据此次光子公布的新版本预告中可以得知,除了部分优化以及版本“还原”端游《绝地求生》之外,还新增加了火力全开模式~该模式中增加了5种重型武器,分别是RPG-7火箭筒、M3E1-A导弹、M79榴弹发射器、MGL榴弹发射器、M134重机枪!其中让天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是:为什么会出现两把榴弹发射器呢?光子也并没有解答相关的疑问!
《和平精英》里是“创意工坊”,国际服中则是“进化战场”!
此次国际服15.0版本更新的“火力全开”模式,其实就是《和平精英》的“火力对决”模式,区别在于名字不同而已。同时呢,无论是《和平精英》还是国际服,都不会影响到经典模式,该模式在《和平精英》里出现在“创意工坊”中,在国际服中则变成了“进化战场”里!地图中会刷新出一种“直升机停机坪”的场景,此地就会出现专属载具直升飞机了!
驾驶直升飞机展开“空战”,捡取超级武器箱!
新载具直升飞机的出现呢,打破了现有的“吃鸡”玩法~玩家可以驾驭直升飞机在空中自由飞翔,除了“限制高度”之外没有任何局限,玩家可以在“乘客位置”选择“探身攻击”,打击地面上的敌人,反之敌人也可以在地面上向飞在空中的直升飞机展开攻击!值得一提的是,地图中还会每3分钟出现一种“超级武器箱”,从中可以获得随机出现的新增5种重武器,这些重武器的伤害输出非常高,比如M3E1-A导弹可以凭借一发导弹直接击落直升飞机哟!
除此之外呢,超级武器箱中还出现了一种名为“空袭定位仪”的超级投掷物,使用方式与手雷相同,但是可以对目标区域发起空袭轰炸,在决赛圈使用这种超级投掷物与“天降正义”几乎没有区别,不过需要诸位小伙伴们注意的是:召唤而来的“天降正义”不分敌我,小心自己也被淘汰掉哦!
得,本期的“吃鸡小课堂”就和大家聊到这里了,感谢各位的阅读,接下来我们评论区里见,一起聊聊吧!
PS:别忘了点个关注和赞哦,原创手打不易,谢谢!
我军的兵工厂都制作了哪些武器?
抗日战争时国内生产力十分的落后,在工业水平、科技水平、经济水平上都是十分的弱小的。也因此,面对日本的侵略,在战斗的前期,武器装备差,数量少,是八路军面对的一大难题。面对日本的钢枪铁炮,只能是用自制的榆木大炮、西方国家淘汰的步枪来面对侵略者。当时我八路军的军工厂,因为制造技术和条件达不到,原材料也匮乏,因此自制的武器都是从缴获的物资,像是弹药,都是从日本人的子弹中取出来,再重新制造成适合八路军们用的子弹。因为兵器不足,八路军们不得不自制一些土武器,像是土地雷、手榴弹等。而八路军的手榴弹有多差劲?看当时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但就是如此艰难的条件,我党我军还是把侵略者打出了中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不得不让人敬佩他们的大无畏精神,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收集一些当时武器如下:
1、老套筒和汉阳造
老套筒(上)和汉阳造(下)1893年,湖北枪炮厂开始仿制德制88式步枪。最初的产品和德造88式一样,也是枪管外有套筒的。但至迟到了1897年,汉阳厂感觉这个套筒对加工工艺要求太高,太麻烦,也考虑其散热功效并不咋地,因而对其进行了改良,去掉了套筒。改进后的步枪称七米厘九小口径连发快枪。后来国人根据制造的厂家,俗称这种去掉了套筒的仿88式为汉阳造。到了1940年,国民政府重新命名,称其为汉式七九步枪,但民间和行伍间仍称汉阳造。
誉为“中华第一枪”的汉阳造大型雕塑即使统计资料匮乏,无法统计“汉阳造”的实际制造数量,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枪身上雕刻的序列号来估算,汉阳八八式步枪的总产量预计在110万支到120万支之间。
2、中正式步骑枪
3、捷克式vz24步枪又称“马四环”,是除了英七七步枪之外,冀东八路军的另一款常用步枪
4、三八式步枪1905年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年式步枪”或“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它是侵华日军使用的主要武器之一。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防尘盖在开栓抛壳和推弹关栓时,能随枪机一起后退或前进,起到防尘作用。
5、四四式马枪
6、九七式狙击步枪
7、英七七,李恩菲尔德步枪,主要分布于冀东根据地,主要来源于唐山英资矿场的矿警队,由于子弹不好找,被谷子地吐槽“不好使”,但就射速和精准度来讲,英七七是不错的一款枪。缺点就是不适合拿来拼刺刀。
8、莫辛纳甘步枪(水连珠,庚子国变时期进入中国。20世纪初,东北义和团和清军抵抗沙俄侵略时有使用。主要来源是抗战初期的苏联援助,也有北伐战争时期获得的。《建军大业》里面就提到了这款枪。)
9、五五式步枪是八路军兵工厂以汉阳兵工厂造的七九式步枪为样品,在产品设计上作了一些改进,于1940年初研制成功,是八路军自行制造的第一种步枪。当时正值朱德总司令55周岁,为表达对总司令的敬意,故定名为“五五”式步枪,也有称“朱德式”步枪的。陈锡联上将在回忆录中就提到:在攻打公司窑的战斗中,缴获了敌人高德林兵工厂造枪的车床、零件。后来,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用从公司窑缴获的这些机器,造出了第一批“朱德式”步枪。
枪上的榴弹炮是怎么发射的?
用步枪发射榴弹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发射枪榴弹,还有一种是步枪加装榴弹发射器。现在使用枪挂式榴弹发射器的情况比较多。
枪榴弹是在枪口安装发射装置或者和膛口装置集成在一起,发射枪榴弹的时候,把枪榴弹插在枪口上,用空包弹发射。比较新型枪榴弹有弹丸捕捉器,也可以使用普通实弹发射。枪榴弹在九十年代以前使用的比较多,现在由于枪挂式榴弹发射器的大量使用,枪榴弹已经不多见了。
枪挂式榴弹发射器是把榴弹发射器安装在枪管下方,专门发射低速榴弹的武器。枪挂式榴弹发射器最早出现在美国,但是美军在越战中开始使用M79榴弹发射器,部队反映很好,M79被誉为步兵班长大炮,极受部队欢迎,但是M79的样子类似于一只猎枪,需要占用步兵班中一个步枪手的编制,于是有的士兵就把M79的木托锯掉,把他绑在步枪的下边,后来专门研制了M203枪挂式榴弹发射器,作为制式装备。美军一个步兵班配备2具。枪挂榴弹发射器,使用低速榴弹,发射的原理和步枪一样,目前使用最多的是40毫米榴弹,这个主要是使用北约制式。俄国使用30毫米口径,中国是35毫米的。
低速榴弹由于配用弹种比较多,而且威力不小,在对越反击作战中,我军得很多坦克就是被越军的M79使用破甲弹击毁的,这里主要是62式轻型坦克。
现在各国使用的大部分就是这种枪挂式榴弹发射器。使用同一系列弹药,还有榴弹发射器,也有叫榴弹机枪的,不过榴弹机枪由于重量比较大,主要安装在各种车辆上边。
一次性能够装载多少携带武器弹药的士兵?
这个问题以前见过一次,而且我发现很多朋友把这个问题扯到发动机和载重量上面。用运输机载人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空间而不是载重量,所以运20能带多少人跟他用的什么发动机没有什么大的关系。至于运载能力大概是1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家双层货板可能会达到200人以上。
提到运输机大家就喜欢往载重量上去想,然后继续向发动机性能的好坏去分析。其实形容运输机的运载能力不仅仅是载重量这一个参数,还有货舱尺寸和内部空间啊!当运输机运送重装备时的确要同时考虑货舱尺寸和载重量,然而现在是运送士兵,人的密度可没有坦克装甲车那么大!运20使用俄制D-30KP-2发动机时载重量为55吨,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重量在95-100公斤,如果仅仅用除法算下来可以运送多达550名士兵,现在的问题是550人能同时坐开吗?所以运输机在运送士兵的时候在载重量方面其实是有很大富余的,更多的是要考虑货舱的体积能安排多少士兵就坐。即便运20目前使用的是俄制D-30KP-2发动机,载重量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但是在运载士兵方面是绰绰有余的,因为即便换了发动机但是货舱尺寸是不变的啊。所以这个问题跟用俄制发动机还是用涡扇20没有什么关系,更不会因为用了俄制发动机就少带了几十人。
运输机不会像客机那样有专门的客舱甚至舒适的可调节座椅,他是用货舱来承载士兵。通常在运输机两侧都会布置折叠的座椅,下图为官方曝光的运20内部照片,可以看到两侧的座椅,数了一下能看见的一排有26个,还有没拍上的我们按照一排30个椅子算,这样2排就是6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然而有需要的情况下利用货舱中间的空间增加座椅,比如下图C-17这样。如果这样计算的话,运20就可以携带大概110-1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还有种更极端的运输条件,那就是安装双层甲板。下图为中国伊尔-76在2011年叙利亚撤侨时加装的双层甲板,进一步提高运载能力。这种情况下可以再增加大概80名左右的士兵,但是乘坐体验感就会比较差了,一般不会采用。虽然军用运输机的舒适程度无法跟客机去相比,但是也不能太差啊,毕竟长距离空运也是需要数个小时的,乘坐体验感太差对士兵运动能力和作战能力都有会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运-20的运载能力可以达到200人。
在对比运输机载人的时候大家不要陷入两个怪圈:1.与客机对比运送人数。2.不要去从发动机去推测运载人数。第一个问题道理很简单:客机是以载人为目的,他的内部客舱尺寸是专门为载人设计的,追求载人“最多化”和“利益最大化”。而军用运输机是以载货为主,他要考虑的不是仅仅是能安装做少座椅,更多的是考虑能带多大的军事装备。这两种飞机的设计目标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看到波音7X7能带300多人就觉得运20载人太少,你可以让客机试试带主战坦克和战术导弹,你看他能塞进去吗?
第二个问题我上面也解释过了,即便是2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也不过20吨,跟运20目前的55吨载重量相比连一半都不到,反倒是货仓已经被塞满了。即便到时候换装涡扇20将运载能力提高到65吨,那么货舱尺寸不变还是只能带这120人或200人,20吨这个重量跟55吨还是65吨没什么关系。所以跟现在用的发动机有什么关系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