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软软,lol手游史诗皮肤箱哪个最好?
冲击之刃好。
是因为这个皮肤的打击感非常棒。劫的被动是普攻50%以下有额外魔法伤害,特别是补刀的时候,会有特效的。而这个时候,我觉得冲击之刃A兵和人的效果很好。而反观源计划,A的时候声音特别小,软绵绵的,手感很不舒服。所以我建议您买冲击之刃
女孩身高175以上是什么感觉?
1、每次别人问我长这么高,怎么不去打篮球的时候,我就想问他,你那么矮怎么不去卖烧饼啊?
2、专业撑伞30年
3、想装个小鸟依人 却是个大鹏展翅
4、千万不能胖 ,一胖就高大壮
5、一米七以上唯一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为什么160的妹子要跟我们抢180的男生
6、165以下的女生把185以上的男生带走了,剩下了170以上的女生和175以下的男生互相嫌弃
7、个人觉得站在女生中应该是这样的:.........!.........
8、有颗萝莉心,却没萝莉命。
9、我身高182,至今单身二十多年没有人敢追…不能穿高跟鞋就算了,脚还特码特别大!每次看到36码的鞋子很好看 让店员给我拿出40的时候,简直傻眼,又蠢又煞笔,突然想起那首歌(我想我会一直孤单,一辈子都这么孤单…)
10、上次陪我爸逛街,对他发嗲说我是他的贴心小棉袄 ,我爸看看我说,你这块头太大,还是比较像军大衣……
11、前女友比我高个十厘米,她说和我出去像遛狗
12、你为啥不去练跳高?你为啥不去当模特?你为啥不去打篮球?你为啥不去当空姐?你为啥找不到男朋友?我真是太不容易了!
13、看到160以下的妹子挽着190的帅哥,还嫌对方不够高,真想一巴掌扇过去
14、因为觉得自己都已经170了,穿上高跟鞋也差不多要177-178。所以必须找一个更高的蓝朋友,所以我蓝朋友192。然后就开始担心如果我将来生了个180的女娃怎么办。。。有一种子孙身高无限延长的即视感。。。好担忧
15、一米七还生在南方真是日了狗了
16、瘦了,是女神,胖了,是食神
17、跟190以上的男人出生的后代可以统治宇宙了!
18、想安慰一下楼她入怀,却发现自己的头已经贴在她胸前
19、每次女朋友跟我走在一起,路人都觉得我是土豪。
20、小个子女生摔倒 周围的人会感到心疼;一米七以上的女生摔倒嘛 大家会想:看这傻大个儿……
21、作为180妹子的感受:1.去服装店买衣服都只是在问最大码是几码 如果没有Xl+ 那就不会继续看了 或是在看一件衣服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想买但售货员过来说您穿不了的噢 ;2.上课时要翘二郎腿注定是斜着坐的 因为腿太长;3.不断有人过来和你比身高 不论男女;4.走在路上回头率百分之200 ;5.瘦的是女神胖就变女汉子
瑞文的哪款皮肤最好?
首先是花木兰--替父从军 这款皮肤,全特效,更是像替父从军的花家女儿致敬,将仁义和孝道贯彻到了极致!模型很可爱,也很有特点。在改版以后,这个皮肤的后摇也显得不是那么大,操作很明确很清楚,一个个细节也是不错的,可以说是在电玩之前最好的皮肤了吧。
02
紫色女郎--兔小姐 一百块钱或多或少,有点小贵,不过还算是值,很可爱的动作和模型,没的说,漂亮。特效尚可,模型可爱,操作个人认为也中规中矩。大胡萝卜剑,的确是可爱,但是总感觉打出去的没有其他皮肤明显~后摇什么的也算尚可吧,不错的皮肤。
03
冠军之刃--锐雯 这个皮肤刚出的时候,99,后来莫名其妙涨价了,后来也没有礼物送,有点可惜。 现在129块钱,还算是一般般,不亏的一个皮肤。在S2赛季作为冠军皮肤发售,还是有很大价值的。模型就不瘦,很有感觉,很锋利,很有质感,很不错。特效可以,比较完美,比较足,而且很闪光,操作手感意外地好,很有段落感,一下是一下,很有打击感,感觉切在敌人身上很疼,当然也是很有自豪感的啦,这个皮肤是对操作有很大加成的一个,建议入手,在进行对拼的时候,也有很大的心理优势。
04
血色精锐 这个皮肤给我一种有点鸡肋的感觉啊,这个皮肤有点奇怪,烟熏妆,头盔,感觉失去了锐雯原来的感觉……35块钱,中规中矩吧,适合那些需要英雄一定配一个皮肤的朋友玩,价格还不错,手感,感觉和经典没啥差别的。感觉还是有点黑,失去了锐雯那种,灵气和可爱,不过她是一个史诗皮肤,还算可以的吧~特效不是很足,感觉,有点儿普通~
05
为什么说冠军之刃最好? 因为对比其他的皮肤来说,花木兰显得太小气,当然皮肤做的还算精致,不过联想一下花木兰的背景故事,这是在一个男权社会,一位杰出女性为了一个不得已的缘由替父从军,始终在隐藏着自己的身份,武道之上始终有不可逾越的障碍,观感上总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而冠军之刃,如果要编造一个背景故事,设定也许会是在一个男女平等,实力为王的社会环境下,凭借一己之力堂堂正正地站在武道巅峰的一代女武神,这皮肤的举手投足都有风雷之势,招式大开大合,雷霆万钧,所向披靡。可以说是瑞文这个英雄背后代表的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精神的一种极致体现,我们烦恼的诸如男女平等的问题,只不过是一种庸人自扰罢了。
LOL如何脱青铜?
正所谓“一朝入坑难再续”,久久黄铜五真的伤不起,对于一些刚刚接触英雄联盟的玩家和久居青铜低分段的玩家来说,往往是苦不堪言。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最难的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最强王者,而是何时才能脱离青铜这个坑。青铜玩家菜鸟多是个不争的事实,可是也有高玩存在,往往因为队友的坑而不能Carry全场。
古人云:“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可能只有深陷其中的人才最有发言权,最有感悟和难言之隐。古人云:“解铃还须系铃人”。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想要脱离苦海想要解忧还得靠自己。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脱离青铜呢?小编就和大家普及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铜局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素质。记住一点,游戏本身双方都是比较平衡的,自己队友是坑货抢位置,对面肯定情况也差不多。遇到这种队友,不要选择喷骂这种极端方式,他要挂机就让他挂,反而可以通过带线拆塔补兵发育提升个人实力。逆风局尽量少打团,做好视野保证兵线上的优势,切记这是一个拆塔游戏不是打群仗。明知队友已经心态爆炸丧心病狂,索性随他去,想怎么送就怎么送,自己玩好自己的输了也不后悔。一个巴掌拍不响,没人接他的茬,也就不了了之了。
青铜局尽量选择一些半肉半输出或者纯肉型的上单英雄,真实伤害高爆发输出的Adc和打野也是不错的选择。记住选择上单位置,并不是为了带节奏Carry全场,更多的是插眼补兵发育带线推塔,这样到了后期团战才能多抗一会伤害,为队友输出赢得时间。记住选择打野位置,要选刷野速度快、伤害高、gank能力强的英雄,抓住抓人的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多抓几次队友混也混起来了。记住选择ADC位置,要选德莱文、薇恩这种真实伤害能够Carry的英雄,毕竟青铜局嘛,开团队友才不会保护你各打各的,选择像薇恩这种英雄既有真实伤害又能自保,生存能力还是蛮强的。顺风不要浪不要拖,速推;逆风不要刚不要急,等待时机。
其实想要脱离青铜并不难,难的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难的是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难的是不能分清轻重缓急。相信英雄联盟的老玩家,对于如何脱离青铜早就胸有成竹,因而现在的他们高高在上;就新手玩家而言,对于如何脱离青铜摇摆不定,因而现在的他们久居青铜。
笔者,山东青岛人,游戏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在游戏里,或感动,或顿悟,或喜怒,或风流不羁。喜欢用文字记录游戏的点点滴滴,用简单的文字抒发心情,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感动。
易经的10大核心有人知道吗?
没听过10大核心。倒不如这10个问题,了解清楚后心里框架会清晰很多。易经讲什么,卦与结构精神等等,这是我文章里总结的《学易前先看这10条,事半功倍》,希望对你有帮助
1.易经渊源与周易的区别
易学的重要如此,我们该怎样去研究它?大家要注意,各位手边的易经书籍,只是中国《易经》学问的一部分。这本书名《周易》,是周文王在囗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
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我们手边所持的《周易》,总称为“三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说到这里,我们要有一个概念,现在的人讲《易经》,往往被这一本《周易》范围住了,因为有人说《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事实上还有没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江湖”中这一套东西,如医药、堪舆,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后世又以经构图形成第三部门《图》。
《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干、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2.《易经》的三原则
《连山》、《归藏》以外,《周易》的本身这门学问中,有一个原则亦叫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1)变易
第一,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先要知道“变”,高等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了。
(2)简易
第二简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3)不易
第三不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是“神”、是“主宰”、是“佛”、是“菩萨”。哲学家叫它是“本体”,科学家叫它是“功能”。管它是什么名称,反正有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变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
3.易经的结构:理、象、数
懂了这三个原则以后,还有三个法则要懂得,这三个法则就是我们手边的这部《易经》的三个内涵:理、象、数。
根据《易经》的观点看宇宙的万事万物——人生也好,情绪也好,思想也好……都有它的原则和道理。以我们现代的观念而言,理是属于哲学的,宇宙间万事万物既都有它的理,也必有它的象;反过来说,宇宙间的任何一个现象,也一定有它的理,同时每个现象,又一定有它的数。譬如这个录音带,是录音用的,它能录音,其中有很多理,录音带的样子、大小以及它还会放出声音,就是它的象;这卷录音带,若干分钟可以录完,有若干长,若干宽,这就是它的数。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它的象和它的数。
所以研究《易经》的学问,有些人以“理”去解释《易经》,有些人以“象”去解释《易经》,有些人以“数”去解释《易经》。古代的人掐指一算,万事皆知,那就是了解了易数的缘故。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数,这是必然的过程,譬如我们举起桌上的茶杯,左右摇摆,这就是一个象;而左右摇摆了多少度,多少秒钟摇摆一次,就有它的数;为什么要摇摆,就有它的理——是我为了使大家更具体了解《易经》理、象、数的道理所做的动作。所以《易经》每一卦、每一爻、每一点,都包含有理、象、数三种涵义在内。人处在世界上,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停地在变,只要发生了变,便包涵了它的理、象、数。人的智慧如果懂了事物的理、象、数,就会知道这事物的变,每个现象,到了一定的数,一定会变,为什么会变,有它的道理,完全明白了这些,就万事通达了。理、象、数通了,就能知变、通、达,万事前知了。
4.易经的八大卦象分别代表什么?
象是像是相是姿态,识相等于识象。有真假,有虚实。就是标签,就是入口。
乾(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等引领者。
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有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建功立业,声名大振。森林,树林。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气功,象如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绝顶聪明,“心诚行有功”。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离散,离开,分离。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象如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兑(duì)兑为泽卦像:上兑下兑八纯卦;兑卦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口若悬河,善言喜说,高兴,象如沼泽地,洞穴,废穴,败壁破宅,坑洼地,纵横沟渠。测事如意悦心。口疾,气管疾病,肺疾,麻脸,肝胆疾症,股疼,血光灾,作手术。
《易经》八卦以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5.用什么方式学易经?
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经》,有一个法则要把握住,这个法则就在手边这本书上,孔子研究了《易经》以后说出来的。他这句话很妙,他说:“玩索而有得。”学《易经》最好用打麻将的方式来学它,如果把八卦刻在麻将牌上,摸起来就趣味无穷了。孔子教我们念别的书,都是要持严肃的态度,唯有教我们学《易》,要“玩索而有得”,要天天玩它。我年轻时读《易经》,老师硬叫背,痛苦之至,自己后来年纪大了,慢慢摸这个东西,就发现需要玩了,最初用象棋子,画上八卦排来排去,后来干脆改用麻将牌。现在一直想改用电脑,可惜没有时间去研究制作,最好能像科学馆的天文仪一样来玩,所以《易经》要“玩索而有得”。要玩什么?玩卦。
6.易经的宗旨:平衡阴阳,扶阳抑阴。
世有天地,气有阴阳,人有雌雄,命有生死,物有枯荣,月有圆缺,缘分有聚散。易言天地混沌时圣人做一以分天地,天地分,乃有阴阳,有昼夜。宇宙天地的存在是因为阴阳两股气的平衡才得以平稳运行。宇宙天地如此,人世间事物更是如此。所以易经64卦所有的结构都在平衡阴阳。阴是阳的另一面,阴较为柔软,软软的事物发展蔓延一定比阳的刚硬速度快,所以要保持阴阳平衡首要是压抑阴面房展的速度,俗话说病来如山倒就是阳转阴几乎是瞬间的,病去如抽丝,就是阴转阳是漫长的。所以在修身、治国、处事、经商、家庭生活等等事务上如果想稳健必须要平衡也就是稳定和谐,想要平衡就是做到扶阳抑阴,也就是做到预防和引导。阳过了则亢,亢则燥则脆则毁。阴过了则弱则乱则亡。所以易经的每一卦都会存在变卦,阳爻有老阳少阳。阴爻有老阴少阴,老则是极致,到了极致事物就是发生变化,可能是好可能是坏。
好坏凶吉本身不可改变却可以平衡却可以转换。比如相生相克本身我们无法改变,火注定是烧毁木头,水注定是可以浇灭火的。可是我们调整下程度和顺序,可以做到阴阳平衡。比如把火放在水的下面可以沸水,比如以小火烧土烧叶做肥护木。所以我们有奇数有偶数,一二三四五为生数,一三五为奇数为阳,二四为偶数为阴。阴阳结合生出成数六七八九十。
7.易经价值观:行正德中
易经的卦由爻(--阴爻、一阳爻)组成,一卦有六爻,由下至上,初爻 二爻 三爻 四爻 五爻 上爻。按奇阳偶阴的排法就是,初三五为阳爻为,二四六为阴爻位,如果初三五爻是阴爻,二四六是阳爻就是不正。行不正。行不正有凶。所以必须要行的正。而德中是指正确的位置有正确的爻才叫中。易经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下三爻叫内卦,下三爻叫外卦。内卦外卦的主爻是二和五。所以内爻的主位为阴(二为偶为阴)外卦的主位为阳。阴为六阳为九。六二九五为位正德中。所以才有了女主内男主外的观点,才有的九五至尊的称呼。如果内卦主位是阳爻外卦的主位是阴爻就叫失位不中。无论是行不正还是德不中都会招来凶和悔。所以易经的价值观就是按阴阳为控制自己的行为的力度,该阳就是该大力时要大力,该阴时要小力柔软处理。而德则取决于你的位置,每个位置都有专属的特性。例如做法官一昧讲人情宽容就是失德,铁面无私绝不枉法就是德中。用仁慈处理军规就是失德,用仁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就是德中。
8.易经精神:事无绝对,吉凶可变,唯守善道。
易字上日下月组成,日月交替为变为流迁的意思,说明易经就是讲世界变化交易的事情。易经主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成不变的是死水,日异月新的是生机。易经六十四卦,文王做彖词元亨利贞断每卦之属性,周公做爻辞述每爻变动之征兆有凶吉悔吝。然善易皆知道易经六十四卦卦卦有变数,没有绝对的好卦坏卦凶卦吉卦。一切都随着事物和时空的变迁而吉凶互换。单单一卦除外——谦卦。我们往常说的泰卦是上上卦即使是这样三阳开泰的好卦都以城复于惶,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这样的爻辞结尾。意思就是城颓化土,人心瓦解,泰及否来。所以紧接着即使否卦。这卦天地不交为万事闭塞不顺的卦,最后以否倾,先否后喜结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否极泰来。而六十四卦最后两卦局势是既济为倒数第二卦未济为最后一卦结束易经。所谓既济是什么都妥当了几乎及要给这个世界画上完美的句号了,却最后一卦出现未济卦,未济者诸事已过又有未了之事来了,象征着结束就是新的开始。这和藏传佛教以死为生的中阴法的精神很像。一段旧的尘缘结束意味着新的轮回开始,继而周而复始,天道循环。在大道周而复始的规律下,所有事请没有绝对的定数,所有的凶吉都在转换。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唯有紧守向阳求善之道对待变化。
9.易经与河图洛书 的关系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
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一六居北生水左旋而东生木,又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左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10.为何易经列为群经之首?
中医:中医学完全在易学的理论框架下形成的,其理论基础点仍是易经的四条理论基点:物质观、全息论、阴阳系统论和易变精神。
中医学发展了“五行”理论:“五行”是古哲学的重要理论,它源于《周易》洛书、河图,所提出。是由中医学阐发应用到极致,成为中医学系统论的根本理论。而《易经》对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阐发,应用的是“八卦”而不是“五行”;而中医学对人体运动变化规律及病变的研究治疗应用的是“五行”而不是“八卦”。
八卦的乾兑是金、艮坤是土、震巽是木,离为火,坎为水,正是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它是宇宙万物最简约的凝练的类概念。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最经典的简约认识论方法论,它宏观的抓住了人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的生命底蕴、规律、和本质。在中医学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收到了良好的医疗效果。
建筑:易经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选址和方位的影响;二是对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三是艺术、文化、哲学思想渗透其中,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项重要标志。
根据易经原理建的著名建筑:北京故宫,都江堰,上海世博会馆。
军事:师卦奠定了中国兵法思维,孙子兵法的辩证统一思维也是从易经过的养分成文。而功成八卦阵的诸葛亮更是把河图洛书的奥妙变成兵阵笑傲沙场。
第七卦 师 坤上坎下
“师”《说文》:二千五百人为师,凡军旅皆称师。
“贞,丈人,吉,无咎” 军队必须能维护正义、公利,保护人民安全,如此则吉,反之则“有咎”。
“在师中”即“在师旅中央”,意思指君子要完全掌握、主宰军队。古代行军设:前军、左军、右军、后军,中军。中军为主帅所在。《左传 宣公十二年》“军行,右辕,左追蓐(ru),前茅虑无,中权,后劲。”译文“军队行进,右军紧跟主帅车辕,左军寻找干草以备宿营,前军举旗在前防患敌人,中军指挥全局,后军以精兵压阵断后”。在此爻中“在师中”并非完全指君王在“中军”掌控军队,意在权力上能主宰军队。
音乐:<<易经>>的阴阳配以五行,五行为:“木、火、土、金、水”。“五音”同样也配五行,“角配木、徵配火、宫配土、商配金、羽配水。当演奏时,它们不是五行相生的顺序,而是逆五行之序而传的,顺逆两者相辅相成、错综变化,衍生出不同的曲牌、曲调。“易经”中的五行<<尚书.洪范篇>>曰:“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水涧下,火炎上,木曲直,金从革,土爱稼穑。”因此五音在使用中,金音多意境箫杀;火音多意境躁动;水音多意境曲柔;木音多意境生发;土音多意境平和。”五行表现的不同,决定了五音的起伏顿错、意境各异。
等等多不胜举。学易经越学会越亲切,越学越简单通透。今此撰文,不及述易经世界奥妙的万分之一,实乃本人水平及其有限,学易经是一辈子的事,要长年累月的学和实践,实践后再学,才能得易经之精髓。
原文有图,复过来图没了
总结不易点个赞或关注本号,长期文化领域创作者。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