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远古墓穴深处,延安出过哪些名人?
说说古代的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名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壮丽史剧。
黄帝
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约生活于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时期,宽厚仁慈,任贤用能,嫉恶如仇,以德治天下,率领氏族部落成员,“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井、火食(熟食)、衣裳、冠冕、釜甑、陶器、舟楫、车、杵臼、旃、宫室、棺椁、镜子、货币、几案、天文历书、嫁娶制度、分土建国、礼制法度、市场、坟墓、兵法、弓箭、指南车、阴阳之事及日常生活器具、政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在诸多古代典籍及民间传说中,均颂赞为黄帝发明制作。《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黄陵县建有黄帝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20世纪,桥山及其周围出土大量新石器彩陶文化遗存,为黄帝时代的有力史证。
周惠达
字怀文,西魏文安郡(今延川县)人。追随宇文泰,任秦州司马、大将军司马。宇文泰为相主政,任惠达悉理政务,“军国草创,(与尚书毛遐)二人积粮储,治器械,简士马,魏朝赖之。”(《资治通鉴》)大统四年(538),任西魏尚书左仆射,旋任尚书右仆射。性谦逊,位显不居功,惟才是举,举荐奇才苏绰深得宇文泰嘉许,授仪同三司。薨于大统十年(544)。隋开皇年间(581~600),文帝追封其为肖国公。
刘迦论
延安人。隋大业十年(614)五月,起兵反隋,自称皇王,建元大世,聚部众10余万,与稽胡族义军相呼应。隋以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率军镇压。双方激战于上郡(今富县一带),刘迦论及将卒万余人牺牲。
杨偕
字次公,北宋人。其父杨守庆,先在南汉为官,后归顺北宋,任坊州司马,全家定居中部县(今黄陵县)。仁宗时,杨偕中进士,出任坊州推官,后授侍御史。宋仁宗废郭皇后时,杨偕与范仲淹、孔道辅上疏力争,仁宗嘉纳之,擢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河中知府,后任邢州知府。荐神楯劈阵刀,仁宗大加称赞,令各路军习其阵法。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致仕。
刘延庆(1068~1127)
刘延庆,宋保安军(今志丹县)人。任相州观察使、龙神卫都指挥使、鄜延路总管、泰宁军节度观察留后、承宣使等职,攻克西夏成德军,官拜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宣和年间(1119~1125)征讨方腊建功。徽宗北伐,延庆任宣武都统制,督兵10万征辽。辽将萧干率大兵而来,延庆战败,闭寨不出。萧干分兵断其粮道,擒宋军守粮将王渊并士兵两人。萧干命将两宋兵缚住双手,遮住双目,置于帐中。至午夜,闻辽兵对话:“汉军十万压吾境,吾帅统兵三十万,敌之有余,明日分三路出击,全歼汉军。”稍停,辽兵设计放两宋兵回告延庆,延庆不知是计,心甚恐。次日,果见营外火起,以为敌大兵到来,遂命大军烧营逃跑,军士竞相逃命,直退至保雄州。延庆因丧师被贬职。北宋末,延庆复为镇海军节度使。靖康之难,延庆分兵守京城。金兵攻陷京城,延庆引万余众夺门而走,为金追兵所杀。
解元(1089~1142)
字善长,保安军德靖寨人(今志丹县旦八镇境内)。行伍出身,疏眉俊目,猿臂熊腰,善骑射。先在清涧任都虞侯,建炎三年(1129)在宋将韩世忠麾下为偏将。韩率兵出大邳,大队金兵来犯,兵士皆惊骇,解元领二十骑先行,获金兵细作,得知金兵行动。适遇数百金兵到来,解元陷入金阵,拼力冲杀,将其酋长刺死,其余皆遁。解元因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杨兆
字梦镜,明朝肤施(今延安市)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二甲第八十名。为人“风度凝峻”,“才兼文武”(清《延安府志》),曾出任青州知府、绍兴知府、密云参政。军训严谨,驻边多次晋功,升蓟辽总督,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北京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重视家乡兴学,曾个人赞助设立“杨公书院”,并亲书“云山一揽”题刻。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农村的什么禁忌?
1、新婚之夜,新娘的鞋不能放在新娘的鞋上面,这是对丈夫的不尊重。
2、结婚当天,两个送亲的队伍相遇,都要放鞭炮。
3、家门口不能栽桑树。
4、参加老年人的寿宴,不能穿全身白,全身黑的衣服。
5、农村人请你办事儿,如果你办不到,不能够简单的拒绝,必须要详细的说明情况,否则你就得罪他了。
6、春节回老家看望农村的父母,别忘了给父母的邻居带上一点礼物。路上遇到熟人,一定要主动打招呼。
7、晚上走夜路不要拍别人的肩膀,有人喊你的名字,你也不要答应。
8、外出打工很久不回家了,进家门之前要跺跺脚,还要拍打房门,等待几分钟以后再进入。
9、邻居修房子要过去帮忙。
10、老人办寿宴要在生日的前一天举办。
11、没结婚的男人不能抬棺材。
12、来例假的女人不能上坟。
13、雨伞、菊花、钟表、梨不能送人。
14、不能用筷子敲打碗,不能把筷子竖插在饭中央。
15、有客人的时候,菜的数量是双数,不能是单数。
16、狗肉不上大宴席。
17、不能空手走亲戚。
18、三月三晚上不出门。
19、棺材里不能放真金白银的首饰,这样容易遭人盗墓。
20、大年初五那一天不能去探望外公外婆。
21、正月不要向人讨债。
22、手电筒不能对着天上照,否则容易得罪仙人。
23、不要用手指月亮神像和坟墓。
24、盖房子,无论大小,门不能是五个。
25、小孩子不能坐在坟头上玩耍。
26、每逢初一和十五,不能给土地上肥。
27、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家过大年30。
28、大年初三的晚上,猫抓老鼠不是好事儿。
29、一人不进庙,二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
30、深更半夜不照镜子,这样做容易招鬼魂。
31、熬中药的渣子不能留在家里过年。
32、无论是大人,孩子都不能用手指黄鼠狼。
33、东边为大,请客吃饭的时候,重要的客人坐在东边。
34、70不留宿,80不留饭,90不留坐。
35、不能从女人晾晒的内衣的杆底下走过。
36、公公不进儿媳房,婆婆不睡儿媳床。
37、蛇进家门不能打死。
38、女人结婚当天,身上必须挂绿,无论是外套还是内衣。
39、捡到的钱不能存起来,要当天花掉。
40、不能说农村人长得太瘦。
41、鸡鸭鹅,养双数,不养单数。
42、无论是谁?都不能在大桥上撒尿。
43、小孩子不能吃鱼籽。
44、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
45、房间内不能打伞。
46、如果别人家的屋角正对着你家的窗户,你必须建一道墙遮挡。
47、不能捡路边的旧衣服穿。
48、七月不能结婚。
49、建房子不能建得比邻居高,否则,邻居家会生气,找你的麻烦。
50、不能尾随出殡的车或者出殡的队伍。
51、不动祖坟,不卖老屋。
52、不能抱着已经去世的人哭,防止眼泪掉在已经去世的人身上。
53、姨不娶,姑不送。
人身牛蹄四目六手?
那是大概经历了千年的口承神话最后笔录的图腾形象,也就是一个人骑着牛的旗帜。“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出自任昉的《异述记》。
梁代的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就是如今的山东寿光人士。任昉擅长写表奏书及应用散文,是个实干家,不似著作杂文的性格。北宋最大的目录书《崇文总目》小说类辑佚《述异记》,书前是无名氏作序,说任昉“家里藏书三万卷,所以知道很多异于其他人的见闻,博采不传世的好书,写了《新述异记》上下两卷”。所记多为异闻琐事,与《博物志》近似,但比《博物志》资料丰富,如精卫填海、武陵桃花源等,都将历史上数种说法加以排列,再做取舍,所以故事性较差。《新述异记》中有许多材料仅见于其他古籍,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古本《新述异记》已经失传,传世的《新述异记》是后人杂采同类书籍所创建,添加了其他书籍有利的意见,足以成书”。
讲这么多却没见过《异述记》是本文的缺憾,但是用引述足以判断任昉对蚩尤形象的描述方向是有史料佐证依据的。当时传世书籍对口承神话的辑录肯定比千百年后的今天广阔,所以这条“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记录的价值堪比《史记》五帝本纪的内容。
新《述异记》中说: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之于逐鹿之野。蚩尤能作云雾。逐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神秘事件?
我是杂谈胡侃,不绕圈子,直接说答案,北宋帽妖案就属于一桩十分神秘的历史悬案,当时在东京和西京两地的百姓纷纷传言有一种如帽状的神秘物体,专在夜里袭击百姓,胆大的青年锣鼓齐鸣,拿着农具锄头就去追,结果每次都无功而返;地方官也纷纷到庙里祭拜,以求天下太平,此事反而越闹越大,最后惊动了皇帝宋真宗,为了稳定民心,派出钦差到民间查探,虽然下了大力气却是一无所获,最终不了了之,此案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怪事谣言出没天禧二年五月,宋真宗接到民间三城节度使张旻的加急奏章,大概意思就是最近民间有股谣言流传甚广,而且还啥人证物证都有,搞得人心惶惶,据目击者所言,那个奇怪的东西专门在晚上出没,大多数时候形状像帽子,有时候还会变形,这可奇了怪了。虽然我大宋虽然兵马不强,但民间还是有点敢于硬刚的年轻人,只要见到那东西,抄起锄头就去追了,奈何一直追不上。
反正这件事情传得越来越玄乎,甚至有些官员都到庙里去祭拜,这可成何体统,所以现在要请皇上定夺啊,要是事态进一步扩大,那可是让天下人抓住了皇上您的小辫子啊(古代民间传说,天降大灾即视为皇帝行事荒诞,昏庸无道之预兆)。
对于这种说法,宋真宗一直是嗤之以鼻的,什么皇帝无能,什么昏庸无道,老天不下雨,岂是皇帝能左右得了的?
事有蹊跷,如果不加控制,恐怕会危及社会稳定,看来还是得派人去查探一番,
于是就任命侍御史吕言为“妖帽事件”调查组组长,奔赴西京洛阳查案。
调查组一到,直接傻眼了,西京留守王嗣宗放任谣言在市井流传,大兄弟喂,作为镇守一方的长官,你好歹也成立个调查小组去调查一下啊,任由民众恐慌,不闻不问,就不怕哪天跳出些别有用心的人来做文章。你虽然是打架状元出身,胆色超群,可百姓哪里懂这个谣言不攻自破的道理,这天下偏偏就有些放着好日子不过人,编造些谣言来引发混乱,可你倒好,还真相信谣言止于智者。这世间又有多少智者来帮你辟谣,作为官方,谣言出现,最应该做的是去破解,而不是听之任之。按照你这种立场做官,非常危险啊。
但王嗣宗却以曾经的经验做证,谣言是可以破解的,当年他还在邠州做知州,就时常听当地的官员说有个啥狐仙庙,十分灵验,他偏不信这个邪,老子是靠一身正气做上官的,还会信这些骗人的玩意?一来是为了杀杀当地官员的威风,二来是为了把骗子绳之以法。马上带人团团围住那个狐仙庙,道士一律五花大绑,用浓烟将庙后的狐狸全都熏出来,全部处死,摆成一排,以示民众自己捣毁骗子老巢的决心,当时还有些百姓相信王状元此番是得罪了狐仙,没成想几年过去了,王状元一天比一天活得还健康,民众方才醒悟,自己被骗子骗惨了。
正是基于此前的经验,王嗣宗才没有在帽妖事件中大动干戈。
帽妖事件调查结果时间都快过去一个月了,调查工作陷入停滞状态,没想到在京城开封又出现类似的谣言。这次更夸张了,居然有人说,这玩意会吃人,还有人受了严重的伤,基本一到晚上,人们都是聚在一起,生怕出啥事,宋真宗咂摸,这事情不对劲,明明是冲着我来的,如果不把谣言斩断,估计还会传到军队中,甚至传到朝堂之上,到那个时候,我的统治可就危险了。
针对此事,宋真宗制定了两个方案,一方面是大举进行祭祀活动;另一方面是强力抓捕四处造谣的人,果然,天网之下,焉有漏网之鱼,很快就抓到了三个可疑人物,两个鬼鬼祟祟的道士和一个和尚,道士一人叫张刚,一人叫耿概,那个和尚叫天赏。
四处散播谣言,该当何罪?真宗马上让吕夷简来主持此案的审理,无论用何种方式,都要让他们开口。一审吓一跳,这三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果然是在到处造谣,唯恐天下不乱。让人气不打一处来,让老百姓担惊受怕的几个月,原来是你们在捣鬼啊,你知道让朕损失了多少GDP吗?让朕挨了多少花式国骂吗?
皇帝之怒,唯有命可消,这三人直接被斩首,估计行刑那天,许多百姓都来围观,啥臭鸡蛋、烂白菜都朝他们扔过去了。但是,只杀三人根本不解恨,凡是跟这三人有关的官员一律流放。真宗又颁下法令,如果再有人传播谣言,视为同罪,结果之后就再也没发生此类的事情,帽妖之谜从此杳无音讯。当时对于造谣的处罚有多严重呢?(编造毫无根据之事蛊惑他人,传播三人以上就被视为造谣罪,最轻的是打六十大板,重的直接处以绞刑,反正六十大板打下去,足够让人大半年下不了床)
以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这个当时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帽妖不就是不明飞行物吗?
在通讯并不发达的古代,一个谣言要被广为传播,这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啊,可能多说的谣言一个村子都没传出去就已经被人们淡忘了,可这次帽妖却非常怪异,不仅在北宋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城市流传,甚至还传到首都,这就非常奇怪了,这得需要多门强大的传播口径,这种影响力,足以威胁到宋真宗的皇权统治。
帽妖事件背后的蹊跷宋真宗非常迷恋道教,曾经到泰山封禅,大臣们向他进贡奇珍异宝之时非常高兴,但民间古怪之事一般传不到皇帝耳朵里就没有热度了,可是这件事居然神奇地蝉联了三个月的大宋资讯热搜榜。并且让皇帝都知道了。是不是有点蹊跷呢?
或许有人在背后故意操纵,甚至整件事情都进行过周密的策划,他们懂得在消息排名下降时,又找几个水军把事件顶上热搜。普天之下,能运作此事的人非王公贵族莫属,毕竟财力在那摆着呢。
结果,一番查阅资料后,还真发现了一位可疑之人——赵祯,宋真宗唯一活着的儿子,当然了,不是他主导的,但最终受益人是他啊。
在京城出现谣言的第六天,大宋天文科研机构就给真宗呈上一份报告——彗星出现。彗星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不过是一道美丽的景观而已,不过在古人的认知中,可就非同小可了,它代表着灾难(瘟疫、洪水、饥荒等等,反正就是天下大乱的征兆)
在古人认知中,一旦出现天灾就是掌印者治国无方,昏庸无道的体现,这是老天给他们的警告,如果还不立即深刻反省,还会有更大的灾难。严重的亡国灭种都有可能。
宋真宗对此事非常重视,开了道场,祭天祈福,可是并没有什么卵用,彗星不为所动,仍然在天上停留了将近40天才消失。这时候有大臣来上奏,之所以我大宋出现如此奇怪之时,是没有立太子的缘故,如果太子上位,一切魑魅魍魉都不敢再次造次。
那个时候,宋真宗已经是50岁高龄,虽然曾有过6个儿子,可现在在世的只剩那个时年8岁的赵祯。只有一个儿子,却不立他为太子,这就奇怪了。原来,这跟一个女人有关,宋真宗的刘皇后,要才能有才能,要颜值有颜值,算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真宗十分喜爱,可大臣们就不这么想了,在历史上又不是没有出现过女人当政的情况,在他们眼中,让一个女人当权,是何等耻辱。要是说这大臣们有啥刘皇后企图掌权的证据,人家还真能拿出来。
赵祯是唯一的皇子,他母亲却不是刘皇后,只是因为真宗一时兴起,让一个宫女怀了龙种,那个宫女被封为宸妃,事情就巧在,真宗从此对宸妃再无兴趣,而把所有的青春热血撒在了刘皇后身上,但刘皇后一直无后,真宗就把宸妃的儿子赵祯过继给刘皇后当儿子。武则天当年可以把自己亲生儿子的皇权都揽在手中,这刘皇后就更有可能了,更何况赵祯跟她还没有血缘关系,来个牝鸡司旦完全有可能。
大臣们第一次建议被驳回,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只有一个皇子却不立他为太子,是准备把皇权送出去吗?大臣们不甘心国家大权被一个女人掌控,又接连上书,真宗不得不妥协,封赵祯为太子。而这次之后,大宋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流传广泛的奇怪事件。是不是很蹊跷呢?
历史的车轮之下,小人物的反抗,往往都是徒劳的,宋真宗驾崩后,刘皇后一直独揽大权数十年,大臣们敢怒不敢言,而他们那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太子在刘氏死后才得以接触国家权利。是幸运还是不幸呢?曾侯乙的嘴里为什么含了那么多的小动物?
曾侯乙嘴里含的是动物叫作玉琀,是随葬品。曾侯乙最有名是精美的乐器,可以说曾侯乙是中国战国时代的音乐家。
曾侯乙是战国早期随国的国君。曾侯乙葬于公元前433年,距今已有将近2500年的历史。出土的文物证明,曾侯乙生前非常重视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青铜双音钟,它的体积有两面墙那么大、重达5吨、高3层、有8组65枚钟,有七声音阶,有绝对音高的概念。
均钟上的花纹
花纹中有凤鸟,还有戴着两条蛇做成耳环的人,描绘的似乎是《山海经》中《大荒西经》和《海外西经》里的夏后启。而这两个以蛇为珥的人又不尽相同,其中一个有胡须,也可能这两个人是伏羲和女娲。传说大禹作鼎启作乐,这写纹饰仿佛也在印证礼乐起于夏的观点。
建鼓鼓座
”建“,竖立。竖插在鼓座中的有柄鼓就是建鼓。青铜鼓座由八对曲旋蟠绕的龙组成,像火焰升腾的形状。
建鼓
鼓座
曾侯乙鸳鸯盒上奏乐图
出自于曾侯乙陪葬棺,其所有者为曾侯乙的一名妻妾。两幅图,一幅为击打建鼓,一幅为演奏编钟、编磬。
曾侯乙彩绘排箫
有十三根箫管,竹质,迄今所见最早的竹质排箫,保存非常好,刚出土时其中八根箫管还能吹出乐音。
曾侯乙漆瑟
《史记*封禅书》说,太帝(黄帝)听素女弹五十弦的瑟,旋律忧郁让人悲伤不已。于是黄帝命人将瑟劈开,变成二十五弦。出土的先秦古瑟大多为二十五弦。
曾侯乙竹箎
横吹竹管乐器。箎和笛子的不同在于,吹笛子时演奏者一只手的手心向下,手指朝前指向听众,有所不敬;箎的指孔全部朝向吹奏者自己,两只手的手指也全都向内朝向自己。
曾侯乙编磬
石制打击乐器,八音之一。单个使用的叫特磬,多个成组配套使用叫编磬。曾侯乙编磬一共三十二块,主要采用石灰石,仅有极少数使用大理石。下层左起第十一块磬石上还能看到三叶虫化石。
除了音乐,曾侯乙一定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
曾侯乙冰鉴,构造之精巧,雕琢之精美,体现了完美的实用性和艺术气质。另外,“曾国”也是个经济很发达的诸侯国,不然怎么就能造出来编钟那样的宗庙奇绝之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