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卡丁车,沈阳哪个滑雪场最好?
沈阳作为中国东北的一个城市,有着非常棒的滑雪体验。沈阳这四个滑雪场都很好,你可以随意选择
1、东北亚滑雪场
东北亚滑雪场是辽宁省最大的滑雪场。冬天来这里,不仅可以滑雪、滑冰等冰雪活动,还可以坐雪圈、雪地摩托、雪地摩托在森林里骑行。同时,冰车和马雪橇可以充分体现冰雪带来的乐趣。
从2006年12月24日起,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东北亚滑雪场节日欢乐总动员正式启动。圣诞节、元旦、春节、情人节、元宵节将推出具有节日特色和各种优惠措施的滑雪活动。单板比赛、冰陀螺比赛、雪人比赛等特色节目将为沈阳市民带来无限欢乐,为每一位游客留下“冬日情歌”的美好回忆。
2、沈阳怪坡国际滑雪场
沈阳怪坡国际滑雪场位于AAAA级景区瓜坡,位于沈阳东北部,四面环山,森林辽阔。在沈北新区瓜坡景区,距离市区25公里,沈铁102国道、沈哈高速等交通干线可直达滑雪场。
滑雪场总占地面积500余亩,建成后滑雪道总面积20万平方米。它是沈阳目前最大的滑雪场。目前共有8条具有安全、科学功能的滑雪步道(1条冰雪进校园滑雪步道、2条初级滑雪步道、1条单板LTR教学步道、1条单板公园、2条中级步道、1条高级步道),专门为喜欢冰上运动的游客开辟了5万平方米的冰雪娱乐区。宽阔的滑雪场可同时容纳4000人滑雪和娱乐,最大日接待量可达8000人。滑雪场的贵宾休息室、中西餐厅、咖啡厅、会议室、滑雪店、超市等服务设施始终为滑雪者提供一流的服务。
3、沈阳棋盘山滑雪场
沈阳棋盘山滑雪场四周树木茂密,山峦起伏,冰天雪地,占地50万平方米。每年冬天,这里总有雪花飞舞,一切都是白色的,到处都是令人陶醉的北方风光。冬天白天的温度常年在-5到-15之间。是集旅游、观光、运动、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最佳冬季旅游地。
棋盘山滑雪场分为南部和北部两部分。南部主要是高山滑雪区,设有几条不同长度和类型的步道。北部地区主要是滑冰。北区利用秀湖冬季结冰的冰面,搭建了一个长度400米的国际标准圆形溜冰场。同时还有冰上儿童游乐园、赛马场、马拉爬犁、羊拉爬犁、狗拉爬犁,甚至还有令人惊叹的后拉爬犁,可以说充满了乐趣。两个雪场经常举办冰雕、爬雪山、冰山拔河等许多有趣的活动。此外,滑雪场还出租雪地车、卡丁车、雪地车、人力降落伞等设备。
4、白清寨滑雪场
沈阳白清寨滑雪场于2003年建成,占地744亩,总投资2000万元。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举办大型国际滑雪比赛的场馆之一。
滑雪场位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平均气温约零下16度,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接近欧美滑雪场气候,日照充足,舒适。
滑雪场内有自由式滑雪特技场馆、U型场馆、高山大众滑雪场、单板公园、雪地游乐区、冰上游戏区,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
平衡车还有哪些酷炫玩法?
最近一段时间小米的卡丁车可以说非常火,一度供不应求。它的特色之一就是可以和小米的平和车搭配组合成一台卡丁车。
平时很多人用来代步的小米平衡车,现在除了可以代步使用外还可以作为动力组件组装成一台小米的卡丁车。
如果你已经拥有了小米平衡车,那么再买下半个小米卡丁车自己组装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娱乐效果了。这车有三种速度模式,新手8km/h适合给孩子玩,普通模式18km/h也很慢,如果安装APP可以解锁运动模式在24km/h,虽然还不算快,但多少算是有点乐趣了,而且这个车可以根据不同的体型和坐姿调整方向盘高低和腿部空间,大人和小孩都可以玩。设计上虽不复杂,但人机工程学还是很巧妙的。
我们又开发出一套新的玩法,可以通过简单的DIY把这台小米卡车改装成一辆漂移卡丁车,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在封闭的场地内,通过原有的动力体验一下漂移的乐趣。
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小米平衡车的轮胎外面套上一对PE漂移环降低轮胎和地面的摩擦系数。不过需要拆掉挡泥板和手刹,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很简单的DIY就可以进一步开发出这种平衡车更多的驾驶乐趣了。
8月呼伦贝尔大草原景色如何?
8月是呼伦贝尔最美的时候,8月的呼伦贝尔水草丰美,美景如画。中上旬草原上会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盛开,开车穿越草原,一路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下旬天气转凉,缓慢步入初秋,牧民开始打草,景色也十分独特。
呼伦贝尔面积很大,游玩的话肯定不是看某个景点或者某个城市,看沿途的美丽风光。所以包车自由行或者自驾是最佳的旅行方式。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下景点的游玩线路。
线路一——呼伦贝尔北线5日游D1:海拉尔---莫日格勒河(天下第一曲水)---金帐汗蒙古部落---额尔古纳---腹地草原---根河(宿)D2:根河---得耳布尔神鹿园---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太平村---穿越森林草原过度带---临江屯(宿)D3:临江屯---室韦魅力名镇---哈乌尔河景区---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白桦林---额尔古纳湿地---美女部落---黑山头镇(宿)D4:黑山头---穿越边境草原---186彩带河---33湿地---猛犸公园---国门---套娃广场---满洲里(宿)D5:满洲里---呼伦湖---巴尔虎蒙古部落---呼和诺尔---反法西斯战争纪念园---海拉尔(行程结束送机场/车站)线路三——呼伦贝尔+漠河7日游D1. 漠河接站/接机---九曲十八弯---白桦林---63大桥---乌苏里浅滩---龙江第---湾---北红村(宿)
D2.北红村---神龙湾景区---鄂温克驯鹿部落---北极村(最北一家、北极沙洲、圣诞邮局等各种最北)(宿)
D3. 北极村---观音山---胭脂沟---漠河县城(五六火灾纪念馆、松苑公园、北极星广场)---凝翠山---满归 (宿)
D4. 满归---兴安树王---龙山公园---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太平---老鹰嘴---临江原生态民俗村(宿)
D5. 临江---室韦---中俄友谊大桥---水墨公路---8卡---7卡---太极图---5卡---黑山头(宿)
或者选择:D5:临江---室韦---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白桦林---亚洲第一湿地---穿越湿地草原---黑山头(宿)
D6. 黑山头口岸---彩带河---33湿地---边境公路---猛犸象公园---套娃广场---国门---满洲里(宿)
D7.满洲里---婚礼宫---呼伦湖---陈巴尔虎旗---莫日格勒河---金帐汗---世界反法西斯纪念园---海拉尔【结束】
备注:以上条路线也可以选择(海拉尔集合—漠河结束)。
线路三——呼伦贝尔+阿尔山南北大环线7日游D1:海拉尔---金帐汗---莫日格勒河---草原腹地---敖鲁古雅---根河【住】D2:根河---得耳布尔---兴安数王---莫尔道嘎---太平川---老鹰嘴---临江【住】D3:临江---室韦---哈乌尔景区---恩和俄罗斯民族乡---上下护林---白桦林---额尔古纳湿地(亚洲第一湿地)---黑山头【住】D4:黑山头---186彩带河---33湿地---猛犸象公园---满洲里---国门---套娃广场【住】D5:满洲里---呼伦湖---新巴尔虎右旗---甘珠尔庙---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阿尔山景区【住】D6:游玩阿尔山景区【住】D7:阿尔山---玫瑰峰---红花尔基---巴彦呼硕---海拉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园去澳大利亚农场打工一般办什么种类的签证?
当然可以,如果你只想去农场,可以通过WWOOF(世界有机农场组织)。
首先,WWOOF这种方式属于义工,没有报酬,但在农场吃住都免费,所以申请旅行签证就行。当然去了之后有的农场可以帮你换工作签证,那样就可以有报酬地打工。
然后,找到澳大利亚的WWOOF主页,通过站台购买一本包含该国所有在WWOOF注册的农场主信息的书,上面有他们对自己农场的描述以及电话、邮箱、地址等联系方式。
与此同时申请签证,签证下来之后就可以确定自己去的时间,买机票,然后发邮件联系农场主,看你去的那个时间段他们需不需要义工。很多农场圣诞节的时候都不要人。
在WWOOF注册的不止有农场主,还有一些别的机构,比如我遇到一个朋友去了养鸡场。如果是私人的家庭农场,一般都是副业,不靠这个赚钱,工作量不会很大,一天最多6小时。但像我那个朋友去的养鸡场,强制要求一天工作8小时。我运气比较好,去的两个农场都是家庭农场,只有一对爷爷奶奶自己管理。
如果以旅行为主要目的,可以选离城市近一点的农场。一般来说周末不工作,可以去城市里面玩。
这是我去的第一个农场,他家养了很多山羊和绵羊,在他家拔过草,挤过奶,搬过木头,还学会了骑卡丁车。第二家农场是种macadamia树的,每天都能吃坚果!还能摘橘子和牛油果吃。农场主带我们去参加当地议会的一次听证会,有一个大公司要在他们这片建工厂,邻居们都不同意。后来投票结果是工厂不能建。好怀念!年轻人流行的佛系生活都有啥表现?
手里的保温杯水温未凉,办公室的 90 后已经找到人生新方向:他们宣布成佛了。
最近,我频繁听到同事提起“佛系追星”、“佛系恋爱”这些词。“佛系”的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作为一个中年人,实在不太能接受年轻人在我面前摆出一副看淡人世的样子。
搞什么虚无?
直到有人在办公室放《大悲咒》,我终于忍不住了。我需要他们给我解释清楚。
我找来一堆90后,请他们详细讲了讲自己的佛系生活方式。
比如——
佛系乘客:给司机打电话说,你不要动,我来找你佛系健身:下班后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开心佛系好友:在朋友圈随缘点赞,都是爱的鼓励……
把佛祖无欲无求的概念偷换到自己身上,其实就是丧文化的一种表现。
我不把这理解为真正的自我放弃,而是压力和焦虑下,年轻人的自我消解。况且,好像真的很管用。
我每听完一个故事,都想念一句阿弥陀佛。内心平静了许多。
第一批 90 后已经出家了作者:新世相的朋友们如果心情好,很喜欢随手点赞。
说不上来为什么,可能是觉得那句话挺有道理,“别碍着别人在朋友圈装 X”。与其发些阴阳怪气的吐槽,不如随手给出爱的鼓励。
但自己发朋友圈就没什么心思自己 P 图了。现在各种相机应用不是很多吗?一秒钟加个滤镜就行了。它们的 logo 也没那么显眼。
朋友圈的热文,一开始也会参与,还写点自己的看法,后来懒了,干转。
不过这样也会被人误解:有次转了篇 cosplay 的文章吧,一个根本不熟的学妹跑来说,我看这些东西是不爱国……我能说啥呢?微笑面对吧:)
朋友圈里没几个真朋友,不用为它伤神。
手机叫车,系统定位到胡同口。碰上找不到路的司机打电话问,我通常都说:您不方便掉头就算了;您就在那吧;您别动了,我动吧。
下班回家司机不愿开进胡同,我就说:行吧,我在这下吧。
下车时,司机很惶恐:能不能给我打个五星啊?后面的评价能选一下吗?我都说:行,没事,好。
司机不要求,我很少主动评价,付款都是第二次叫车时才付。弹窗跳出来,习惯性打五星。有时候手快,评价完才想起来昨天那个司机态度很差,心想,算了算了。
有时司机问,走哪条路啊?我都让他选。有人每次出门都要看导航选出最短路线才心安。我不会。“生活里每件小事都得争个输赢”的感觉,太紧张了。
堵一会就堵吧。只要手机还有电,我就能不焦虑。
还有坐地铁,赶上人多的时候,能等三四班。挤不过,也不想挤。后面有人使劲往前冲,让他先上。
机场安检碰到大型排队,我都去视线范围内最近的队伍,不比较长短快慢(只要手机有电)。“我就知道刚刚该选右边第三排,比我这排快多了!”——这种焦虑我几乎没有。
以前也跟司机吵过架,但理论一番之后我并没有爽,反而觉得好费精力啊。
朋友说我这样是软弱、懒、逃避,啥啥的。我觉得是选择吧。它们对我来说不是原则问题,真的不想argue。
和男朋友是京津异地恋,我京他津。三年了,一周见一次,平时简单微信联系。主要聊一些工作、读书和两地菜价方面的事情。
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称谓,直呼其名太过正式,起小名也太过亲昵。一年半前发现互称“师傅”挺对的,就沿用到了今天。
几乎不会在公开场合提起他。今年他生日,因为工作太忙过了 12 点才想起来。破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问候他一下,算是赔礼道歉。
他在天津做建筑,我在北京做设计。对于谁搬到谁的城市,讨论过两三次,结论是两个人的工作前景都不错,都没有理由放弃。
但如果不是这样的人生大问题,一般都是谁先提出方案,就根据谁的方案执行:比如电影看哪部、一块旅游去哪里、以及那天晚上谁洗碗。
吵架还是会有的。情绪激烈时,会说一些刻意激怒对方的话。但我们达成了一种共识,听到了挑衅倾向强烈的话语,都不要接茬。睡一觉就好了。
恋爱里的争执都是小事。别为小事发脾气。入职不久,公司 HR 发邮件说楼底下的健身房团购办卡可以打 8 折。我想着即便不能坚持健身,有个地方洗澡也挺好,就办了。
卡办下来以后,每周有三天会去健身房溜达溜达。打开 Keep,选择一个 K2 的跑步难度。但一般很难坚持下来。最累的时候,跑步机上走一走,也算自己来过健身房了。
开始那阵经常有私教来接触我,说我深蹲的时候膝盖伸出太多、做什么器械都是胳膊发力,我就冲他笑笑。后来私教也不怎么来找我了。
他们说健身的话,吃比练重要,要多补充蛋白质。白煮蛋蛋清就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但有时候不小心把蛋黄咬进去了,也就顺着咽下去了。没有很大所谓吧?
不过还是没法真正计算卡路里,那得每天自己带个食物称吧?太麻烦了。我就大概估算一下就行了。
健身了半年,每天坚持上称。掉了半斤的话乐乐,涨了半斤的话难过一分钟,也就过去了。
你问我轻了几斤?没轻啊。但是我的心情这半年里轻松了许多。健身挺好的。早饭一般是楼下便利店的包子和豆浆,不会拍照。有那种每天早上都会发自己早餐的同事,图片很好看,看到的时候也很羡慕,但一想到这得牺牲掉挺多睡眠时间,遂觉不值。
不是很容易被“中午吃什么”这件事困扰。如果同事有拼单就蹭一个,没有的话就翻翻之前的外卖 APP 记录,再来一份。
如果有不用排队的网红店,会去尝尝。但如果一排俩小时,那还是算了。
重庆老家,在磁器口那儿有一家叫陈麻花的网红店,什么时候都在排长队。但是旁边还有几家一模一样的,每次都没人。
我都是在周围那几家买的,味道不会有什么差别吧?我猜想队伍长的那家店里,大多数人是冲着牌匾上的“总店”。
我喜欢自己下厨,最拿手的一道菜是“冰箱里有什么”炒饭:周末定期清冰箱,每周吃的都不一样。
吃东西呢,还是自己开心比较重要啦。
上厕所、等外卖和地铁上,习惯性打开交友软件刷刷。
左滑还是右滑都看眼缘,不会点开资料细看的。偶尔滑反了也没关系。不会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
不用太当真。如果右滑配对成功了,一起聊点开心事。
会有人很直接向你发出线下邀约。如果当天工作不是很累,车程又在 30 分钟内,我会赴约。不会化妆,隐形眼镜如果摘了就也不戴了。
一般 1 个小时可以解决问题。很多男的喜欢说,“我不介意你留下来,但是明天我要起挺早的”。一般就“哦”一声,然后戴上耳机回家了。
有些人会在你回家路上微信你,“你是个挺有意思的人,我们要保持联系”,行吧。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了。
第二天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和人重启对话。偶尔被人问一句睡的怎么样,回了一句“还行”,就没下文了。
不过没啥啊,3 小时的 CP 也是 CP。
一位做皮草微商的大哥曾经开门见山和我说,“这儿谁也不认识谁,都是陌生人。不能在乎太多。”
的确是这样没错了。
人在北京,孩子刚两岁。周围的宝妈好像都觉得北京养孩子又贵又费神,但我真觉得还好吧?
很多钱都可以省下来:孩子吃辅食也就那几个月,米粉没啥意思。辅食机就更是乱花钱了。自己吃什么剁碎一点给孩子就行。零食肯定不给买,饿了就给吃半根香蕉,或者一根蒸软的胡萝卜。
母乳 10 个月的时候就转牛奶了。全进口奶粉,一个月就得上千吧。
用的婴儿推车是同事转卖给我的,质量很好。衣服一半自己买,一半靠亲戚朋友送。送的衣服有时候不太符合审美,但是女儿自己也看不出什么区别。
关于兴趣班,周围很多“精英爸妈”都很焦虑,很早就开始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还说一定要在几岁前去过几十个国家。
能看世界当然好,但我实在负担不起。不过我挺喜欢音乐的,也会弹一点钢琴,如果女儿真有兴趣,我也可以教。不用非得报什么班。
上学的话,我不准备换房,就在朝阳上学行了。海淀竞争太激烈了,她肯定受不了。
记得有位日本绘本大师说过,“将来有出息的孩子不会多,何必让他们的童年那么苦?”我应该是受欢迎的买家吧。能不跟卖家交流尽量不交流,自己看看商品介绍,合适就买。
也不太退换货。曾经买过两条短裤,一条颜色不对,一条腰太大,都放家里当家居裤了。
正好没有家居裤啊,还挺高兴。
上周买了个装东西的小木箱,打开发现木头裂了,自己找钉子修了修。退换货还要拍照上传,费时间,我明明能自己解决。
当然了,我也不会去点“收货”,到期自动确认。也不会写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有次一家店两周连着打了三个电话让我给好评,我就给了——权衡了一下,不写比写更烦。
双十一,我不知道买啥,同事推荐哪个化妆品牌很划算,我就跟着加购物车。结果要守着时间抢,我没抢着。
不会生气呀。那瞬间也体验到了双十一的激动。
比如买吹风机,直接搜索,在信息流里排在前面的几个中大概挑一挑,下单。不太会比价,碰到满减反而焦虑,满减真是个复杂又神奇的东西。
也满减过,站台推荐的搭配组合,一下买了三件毛衣。同事说照片明明是亮红,拿到手是紫红,色差太大啦,你要投诉它。
我却挺喜欢那件紫红色,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
刚工作时,有临时项目还会主动要求加班。现在不至于了,但需要加班也不抗拒。
有次陪客户改设计稿,从晚上 8 点开始,一版一版地修。果不其然,改到凌晨 3 点,客户终于说出了那句:“对比发现,还是第一版效果好。”
我回了句“好的”。安安静静下班。
还有一次,策划组六个人去见客户,从城东打车到城西,到了约定地点,客户说没空。我们说,“好的”。又从城西打车回来。安安静静下班。
这是工作几年学会的最重要的事: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
也不会想着讨好谁了。老板过生日时,同事集体在公司大群里发祝福。如果手头有合适的表情,我就发一发。一时没找到就算了。
开员工大会,老板讲话时,人挤着人伸着脖子听。我一般找个角落,面带微笑,鼓两下掌。
案子被评为优秀,上台领奖很客气,“都是同事的功劳”;案子没做好,总监发起火来,“知道了下次改进”。
耐性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吧。不悲不喜挺好,上个班不要搞得死去活来。
最后,还能说什么呢。
祝大家平安喜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