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箱达人悉尼攻略,在澳大利亚如何使用手机卡?
到澳洲以后,手机打电话和上网,有两种解决方式:1.使用国内的原来的手机SIM卡,开通国际漫游。2.到澳洲购买当地的手机SIM卡。
打电话较少,直接使用中移动的漫游即可;如果需要打的电话比较多,购买当地的电话卡更划算。如果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比较长,当然还是选择当地手机卡更加合算。建议购买当地卡更划算。
不管是澳洲当地电话卡,还是中国移动国际漫游电话,从澳洲拨打中国电话: 0011+ 86 + 城市区号(去掉前面的 0)+ 个人号码从澳洲拨打澳洲电话:本市电话直接拨电话号码,比如在悉尼打悉尼的电话直接拨打即可;打外地的,比如悉尼打墨尔本的加个区号即 03+电话号码;在澳洲打澳洲任何地方任何人的手机,就直接拨他的手机号码。
澳洲手机SIM卡购买和使用:1.什么是手机预付SIM卡到澳洲短期逗留或者旅行,若使用当地的手机SIM卡,适合购买预付的那种SIM卡。手机预付SIM卡,英文是Prepaid SIM Card,就是预先充值一定的话费,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使用有效,时间期限有长有短,一般在一个月内。
将新买的SIM卡放到手机里,激活之后就能获取一个澳洲当地的号码,费用按澳洲当地的话费标准计算。手机预付SIM卡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个月,可以充值值10澳元,20澳元,30澳元等不同的套餐组合,不同的服务供应商套餐有所差异,请看下面分解。
2.哪里购买机场到达国际大厅有各家的柜台在售卖,市区也有网点。然后市区很多商店和7-11便利店都有的卖。不少店还会有中国店员。也可以去华人开的店铺买,价钱稍便宜,然后也好咨询。
3.选择哪家电话服务供应商就好像中国有移动,联通和电信,澳大利亚的电话服务供应商更是有很多家:澳大利亚的电话服务供应商主要有Optus,Telstra,Vodafone,3G等。相对来说Optus的套餐和优惠比较多一点。Vodafone要贵一点,Telstra家价格不菲,但是信号最好覆盖最广的一家。澳洲跟国内的收费方面有一点是不同的,就是不管你选择那种电话卡,都是单向收费的,接听电话是免费的!
下面查询了Optus和Vodafone两家站台的预付SIM卡,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关于卡的使用和收费。最后推荐Woolworths使用Optus网络推出的一款性价比还不错的sim卡~。这三家的卡各有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下面有做具体说明。
第一家:Optus澳洲第二大通讯公司1)手机SIM卡办理SIM套餐包括:电话、短信和3G上网流量。www.optus.com.au上可以用信用卡充值,非常方便。
OPTUS有个2澳元1天的SIM卡套餐,无限澳洲境内内通话短信和上网流量,2澳元不包括往国内(中国)打电话和发短信。往中国打电话1澳元10分钟,往国内发短信,35澳分一条。卡的使用有效期(Expiry)取决于充值(RECHARGE)的多少。比如充值15澳元,卡的有效期是15天,看下图,以此类推。最少充值10澳元,卡能用10天。如果哪天木有使用,则当天不算费用,如果充值的钱用完,还可以继续充值再使用。
OPUTS2澳元1天套餐,适合需要大量上网的同学!往国内打电话虽然是另外计费,但是1澳元10分钟很便宜(Vodafone往国内打电话3.4澳元1分钟~)如果在澳带上10天,充值20澳元套餐(每天扣费2澳元),往国内打5次10分钟电话,就是5澳元。10天花费就是25澳元~供同学们参考
具体看这里:https://www.optus.com.au/shop/prepaidmobile/prepaidoffers#2days
Optus预付SIM卡漫游:https://www.optus.com.au/shop/mobilephones/prepaidautoroam不少同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起玩,在澳大利亚购买的预付sim卡到新西兰可以继续打电话和发短信(套餐中的网络使用则仅限于澳洲境内了),资费看上面链接。
选择了OPTUS的30元套餐(有效期15天,每天2澳元,不限流量上网和拨打本地电话,但拨回国内需要另外收费)。
OPTUS的这个电话卡在澳洲属于性价比较高的,适合短期旅行的人使用,不过在塔岛部分路段会没有信号(但是其他电话卡在塔岛也都是类似,最好信号的貌似是Telstra的,但是贵一些,最差的是沃达丰,OPTUS属于中等信号)。
2)PAD使用
OPTUS也有针对IPAD的3G上网套餐,比如30刀包3个G的流量,含数据卡,一个月内有效。具体套餐不同时期推出可能略有变化。
第二家:Vodafone
1)手机SIM卡
买哪种手机SIM卡?
如果你使用的手机是iPhone4 或者 4S, Samsung GALAXY S III, Nokia N9,使用的是小号的Sim卡(Micro-SIM),比标准Sim卡型号要小,标准大小的Sim卡(Standard SIM)就是其他大多数手机在使用的那种。
到柜台可以这么说:I want get a Micro-SIM card for my iphone, please. ^^
如下图:上面小号的卡Micrio-SIM是给IPhnoe它们用的。下面的标准型号的Standard SIM是给其他手机用的。
去澳洲旅游,大多不会超过一个月,买预付Prepaid这种比较合适,到柜台工作人员会给你不同的价格套餐让你选,如下图。
如果旅行时间不超过1个月,并且需要经常往国内打电话,推荐vodafone30澳元套餐:
450澳元的话费(credit在这里是话费的意思,这450澳元包含打境内外电话和发短信,用完截止:Vodafone打澳洲境内电话每分钟0.9澳元/分钟,打国内(中国)是3.4澳元/分钟,给国内发短信是0.35澳元一条,如下第二张图)
500MB的上网流量(不看费流量的视频,就是查看网页,微博,QQ,微信,1个月非常够用!)
给澳洲本地发短信不限条数
有效期是28天
30c:发一条短信30澳分1澳元=100澳分/1 Australian Dollar(A$) = 100cents
站台链接:http://www.vodafone.com.au/personal/prepaid/home/options/prepaid-caps
Vodafone预付SIM卡漫游:
http://www.vodafone.com.au/personal/international-roaming/roaming-for-prepaid-flexicaps
点击“Roaming for Prepaid Caps and Flexi Caps”展开可以查到漫游打电话和短信资讯不少同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起玩,在澳大利亚购买的预付sim卡到新西兰可以继续打电话和发短信(套餐中的网络使用则仅限于澳洲境内了),资费看上面链接。费用大家比较一下,可能不便宜。
2)IPAD使用
Vodafone有针对IPAD的3G上网套餐,短期就购买预付卡这种,iPad miro SIM,30澳元包4个G的流量,30天内有效。购买后30分钟SIM卡会被激活,然后IPAD就可以上网收发邮件、浏览网页了。
具体信息可从下面这个地址了解:
http://www.vodafone.com.au/personal/sim-cards/sim-cards/byo-tablet-or-modem
关于3G信号,大点的城镇信号都没问题。远离城镇的地方,信号可能不好,也可能没有信号。比如去大洋路和塔斯马尼亚自驾的话,部分地区会没有信号。
最后再推荐这款:Woolworths mobile sim 卡
Woolworths是澳洲的大型连锁超市,为了便民找Optus合作使用Optus网络,推出了这款很经济的sim卡。sim卡有标准型号的也有供iphone使用的micro sim卡。
地址:http://woolworthsmobile.com.au/
sim卡不管标准型号的还是micro型号的都是2澳元。需要充值才能使用。这个卡有2个套餐:29澳元套餐和49澳元套餐。
这里推荐29澳元套餐卡。需要到Woolworths超市买这个卡并充值~
500澳元话费(这里只有250澳元可供打电话和发短信到国内(中国),另外250澳元只能打给澳洲境内的同是Optus网络的用户。资费:打电话澳洲境内0.89澳元/分钟,发短信(澳洲境内)0.29澳元/条,打电话打国内(中国)2.18澳元/分钟,发短信到国内(中国)0.35澳元/条)
5GB上网流量 45天有效期
贴士:如果iphone手机激活sim卡后,不能上网,“设置”-“通用”-“还原”,就可以啦。
micro sim卡:
最后综述一下:Optus2澳元1天卡,Vodafone30澳元套餐卡,以及Woolworths2澳元+29澳元=31澳元的这个sim卡~各有优势~仔细比较,其实感觉花费上差不多~~~
补充:关于在澳洲上网
免费WIFI:澳洲的麦当劳有,不过限时1小时。澳洲的公共设施很完善,在很多公共场所都会有免费的WIFI热点,比如墨尔本的联邦广场,联邦图书馆,悉尼环形码头发曼利海滩的渡轮,黄金海岸到布里斯班的火车等
酒店上网:澳洲大多数的酒店上网都是收费的,很多收费都在每天20澳元以上。一些酒店的大堂会提供免费电脑和网络使用。
在澳大利亚建筑刷墙怎样能刷好?
准备工具和材料:墙刷、滚筒、刷子、油漆、腻子等。
清洁墙面:将墙面上的灰尘、污渍等清理干净,确保墙面干净平整。
处理墙面缺陷:如果墙面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可以使用腻子进行修补,填平缺陷。
涂刷底漆:在墙面上涂刷一层底漆,可以增强涂料的附着力,提高刷墙效果。
涂刷涂料:选择合适的涂料,按照涂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涂刷。可以使用滚筒进行大面积的涂刷,使用刷子进行边角和细节的处理。
注意涂刷顺序:先涂刷墙角和边缘,再涂刷大面积的墙面。保持涂刷的方向一致,避免出现明显的涂痕。
均匀涂刷:控制好涂料的用量,均匀涂刷,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
多次涂刷: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涂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注意干燥时间:在涂刷完毕后,等待涂料充分干燥,避免触碰或移动家具等物品,以免造成刷痕或污染。
GMAT考试资料应该怎么选择?
这是一个GMAT分数760分考生的GMAT考试经验,相信对正在备考的考生极有帮助。
一战690,二战760(Q51 V42 IR8 AWA5)
心态不爆炸几次考场心态怎么会好.
前言
正文打算分两部分,一部分讲自己是看了哪些材料用了哪些书有什么感受,以材料为主,偏干货。第二部分讲自己准备的过程,包括一战二战,以时间线为轴,偏(毒)鸡汤。
基本上也是想到哪写到哪,可能有点小乱……
不好意思……
见谅见谅……
PART 1 干货
第一部分:RC
RC我首先看的就是 Manhattan的RC,不过相比起Manhattan的其它两本语法来说,看完这本所带来的提升感觉是最小的,看完之后刷题还是会错很多;还是对全文所讲的东西没有把握。
我觉得不是因为Manhattan的RC不好(虽然说它比起其它两本确实有点薄……),而是在起步阶段,在还没有刷到足够的题,没有与GMAT的阅读文章打过一段时间的交道之前,根本做不到Manhattan RC所讲的Engage with the Passage,自然也无法察觉到Foreshadowing,无法马上就能抓住Big Picture。
我觉得对我Verbal整体提升最大的书就是《杨鹏长难句》了,GMAT文章内有大量特殊的句式,包括一些不常见的省略等,明白句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个人认为这本书的GMAT难句部分值得多读几遍,因为它基本涵盖了所有GMAT可能出现的变态句式。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过分的去追求语法、构句方面的理解,没必须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找成分、找出省略等等 ——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能让你熟悉GMAT的语言环境,削弱语言方面的障碍,省点脑力去干别的事情(比如想文章结构、推测作者态度等),所有只要看到能理解大部分GMAT中蹦出来的句子就可以了。
句子理解不成问题,对GMAT阅读文章有一定了解后,再去顺着 Manhattan RC 里的思路去精读、剖析文章。就我而言,每篇OG的阅读文章我都有这样去分析。多看看问题问的是什么 —— 细节题对应到的是文章的哪个地方?问题或选项的选词构句与原文有什么不同?作者的态度是从什么方面体现出来的等等。多做做这样的分析研究,就会发现其中的很多套路,形成做题、阅读的感觉。
比如多看题目会发现GMAT考试出题点的倾向:如多个观点之间的冲突、立场的提炼;或是偏科学介绍类文章中几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什么导出什么、谁先谁后 等);多看文章就能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敏感(真的是微微嗅到一股暗香就知道作者接下来会放什么屁了)
第二部分:CR
同样也是最开始看的Manhattan CR,从这里养成了CR做笔记画逻辑链的习惯,后来也将同一套笔记沿用到了RC中。我觉得一个这样的步骤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有时确实题目比较简单,画这样一个东西会影响做题的速度,尤其是刚刚上手时,但这样一个东西会督促我主动去找RC文章中和CR语段中重要的信息点,并去揣测其中的关联和作者的态度等,说白了可能也是Keep Engaged的一种方式……(下为自己一篇RC做的笔记)
Manhattan CR所讲的方法感觉已经足够用来解题了,但是用“有关无关”解题,十几道题里总会有那么一两道妖娆的题目解释的比较牵强,CR的题目刷多了会有种“不得其门道”的感觉,于是便去CD上找前辈们的总结。
印象比较深的是《helr GMAT课程的手打逻辑笔记》(大致是 有因有果、因果导致 等等逻辑谬误分类),于是三刷OG和分册时就会按照这个尽量把每个题目自己进行总结。然而不是所有题目都能很好地按照它这个思路想,甚至有时看到个很能对号入座的选项直接选了反而翻车……我觉得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借此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自己多对这些题目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形成了解题的感觉。CR很多时候一根筋钻进去想是很难受的——凭什么这个就不能选了?有时候思维开放点想想就会发现另一个选项更好。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关于“是一个个排除选项还是在选项里找最好的答案”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RC某些题目可能我心里会比较有底,就会直接去找比较相符的答案(毕竟如果要十分肯定地排除的话要一个个找细节,太费时间;不过很多错误选项也和文章的整体行文或态度相悖)CR则对比的时候会比较多一点,偶尔自信选了就跑。
第三部分:SC
先上两个刷SC刷到生无可恋时,自己做的表情包吧。
GMAC答案解析外包是我在Manhattan论坛上看Ron神说的。原话大致是:GMAC为了节约经费,让王者出题和答案,但是把解析外包给了白银,所以很多时候解析都只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比较模糊。所以我碰到有困惑的选项,或者有疑问的点的话,基本都会去Manhattan论坛和CD论坛上找。
SC我也是先看了Manhattan,这一本讲的很细,可以打下比较好的基础。看完之后还是需要多做OG或分层的题目,时不时再从论坛上找前辈的总结补充。SC做多了也会冥冥之中形成一种感觉——SC也会考到像在CR和RC里用到的同样一种思维。一个句子所呈现出的几个元素,正确的选项一般都会是以最逻辑上合理的方式把它们联系到一起。
顺便就想到了一个SC做题的小Tip:不要让划线部分影响了你看整个句子(貌似Manhattan SC里也说过),因为GMAT所考察的总和全句所想表达的东西有关。之前我也是在划线部分看出端倪后就兴奋地直接开始看选项,然后就吃了几次亏……
考试心态
一场GMAT考试要持续3个小时,考试中的心态很重要,当然考试前的心态也很重要。自己模考的时候如履平地,却总免不了实战时状况百出。
不要想太多了,专注于解题,专注于眼下的题。
这是我二战760时数学的答题情况。我选的顺序是[Q-V-IR等],开始做数学时上来就碰到两个集合的题,我头都大了,卡了很久,最后还是蒙完就跑了。什么“前几道题那么重要怎么可以?!”、“低分库我来了!”等等乱七八糟的想法一拥而上。之后我强行让自己面无表情做完后面的题,但总觉得自己已经崩了……
然后这是语法的答题情况。前面还好,顺风顺水。后面慢慢就发现自己前面顺风顺水的原因是做得太慢太仔细了……丢掉了Pace后心态完全稳不住,最后一篇阅读都没怎么看进去(还好是个偏科普介绍的文章,段落分的比较多容易抓住要点……),不知道后面蒙了多少题。不过也是出了ESR才知道前面并没有很顺风顺水,后面也没有很糟糕。Life is strange.
语法考完我觉得我可能要重考了,IR和写作我都瞎**乱做的,这是心里话,结果我也没法解释。Life is strange.
总之就是不要去想什么乱七八糟的自适应考试,什么错一题会有很多其它负面效应——不要去想它,就专注做好每一道题;或者朝正面想:你做出了是因为你进高分库了。在考场上要自信,不自信也要想办法让自己自信 —— 我是个比较羞涩内敛的人,自信不是我的长处,所以我的办法是疯狂给自己心理暗示:我做不出来了,我高分库了。我甚至在考试前一个月就开始天天吃DHA鱼油(我寻思现在怎么买不到什么生命一号了),考前半小时吃了一粒夜车司机吃的提神药,进考场前提神湿巾抹了三四张,我进考场前就问自己:“你Buff槽已经排满了,你能不出货?”(太过分了,我以后还是做个人吧)
PART 2 毒鸡汤
一战心路历程
大三下决定要出国,所以基本上3月份才开始准备GMAT,到5月看完了曼哈顿的Verbal 三本。看得很慢, 因为我们专业屁事是真的多,然后这学期找到了初恋(恋爱真TM麻烦.jpg)
但不一定很扎实,我后面还经常返回去看印象不深的地方(我发现这个括号插入语很难读顺,可能我造句已经GMAT化了)。
然后5月开始刷题刷到7月,不过也只是很浅的刷了一遍。整个一战前对GMAT的复习都是伴着大大小小的事情进行的,即使到了7月放暑假了也还在忙别的事情 —— 七月初送女朋友去北京参加考研集训,回来后马上去市区实习,考试都是请了假才去考的……不过考试前OG与分册都做过了两遍,长难句也过了一遍了。
7月20号考试前几天基本上都是晚上8点到寝室后洗个澡,开始做模考卷或总结OG、分层的错题弄到到12点,有时看着OG的官方解析久不能寐……
不管多能刷,建议把Prep模考卷留到考前刷 —— 虽然自适应性的模考卷子也有很多(CD上有个总结贴),这是最接近真实体验的卷子了,不在于估测自己实战时能考多少分,而在于模拟实战的Pace和心态,这是很重要的。
7月17号Prep 2卷考崩,我慌的一比,急忙买了Prep 3&4,18号和19号做完都比较高,我还以为Prep 2故意搞得难了一点有营销效应(论人菜的时候是怎么骗自己的)。20号早上稍微看了下机J就去考试了,就是什么也没看进去,数学被一道方法几小时前看到过的题卡住时,泣不成声。
第一次去的是上海财经大学考场,我真是佛了,鼠标键盘都不能同时放下的,最致命的是7月中旬,那么热居然不开空调,碰到题卡住了根本静不下心来想……而且胡思乱想也很多,表面上稳如老狗,思想上已经开始在低分库游荡了(再说一句心里话,别想这些有的没的……),最后考出来就是690(Q49 V35)……
二战
当时感觉这个分数和自己期望的还有点差距……就直接订了8月29号的GMAT考试,然后自己做好了三十多天的复习计划。
二战心路历程
每天早上6点半起来,一个半小时地铁,公司待到晚上6点,再一个半小时地铁,吃饭洗澡,基本8点半了。那一阵子真的就是很卑微的在夹缝中找时间看GMAT —— 在地铁上我基本上就看杨鹏老师的《GMAT&GRE 长难句》,或者电子版的Manhattan 语法的 Idiom 总结,这两个东西我基本上都看了三四遍……(地铁实在太长了)在公司不忍心干别的事情,因为公司人实在太好了。晚上回来几十道几十道的语法题刷和总结……(无情的刷题机器)
然后8月1号很自然地就被女朋友分手了(臣妾做不到啊)
幼小的心灵收到了巨大的创伤,向公司请假了10来天(10来天,过分)回家疗伤,这10来天基本都在颓,无心学习。回公司工作了两天后身体极其不适,去医院查出急性扁桃体炎(可能前阵子冰咖啡、冷酒喝多了……),又请了四五天假吊水。人的心态是怎么被一拳拳锤到崩溃的:看着要吊水的诊断单还想着“哼这算什么,我明天带笔记本过来吊水,吊水刷题两不误,我不仅刷题,我还要自拍,留到以后煲成鸡汤。”——然而实际上看着头上的水一滴一滴慢慢的掉,怀旧的思绪、对自己的怀疑、对以后的迷茫一下子涌上来……身体扛不住,心里也没理由扛得住,我那几天吊完水就一头栽进了网吧(第一次进网吧呢,贼爽),一直浑浑噩噩到了8月20号的样子。不记得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我怀疑是公司下午茶的闲聊——论下午茶对公司凝聚力的重要性),开始慢慢恢复正轨,强行逼迫自己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考试改期到了9月10号,多给自己留了点时间把之前自己计划的东西做完。
考试前几天除了完成每天的计划外,还开始看起了机J,得知那阵子的机J恰好就是我7月20号那场考试的题库,狂喜,看了不少数学和阅读的机J。
考试定在了腾飞大厦,环境真的比上海财经大学好太多……前一天晚上在附近找了个宾馆住下来,打开Prep官网准备再总结一下之前模考的错误,哦豁,官网维护,Prep打不开。上CD论坛看看今天有没有换库,哦豁,真就换库了。
“没事,我无敌。”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不敢想多了,怕慌张从思绪中溢出,赶紧洗洗就睡了。
之后二战的心态,我在前面考试心态部分大概已经说过了。分数蹦出来的时候和自己之前期望的实在差距太大了,我蹦着出考场的。
虽然后来好多人问我搞得我有点膨胀,不过也没有特别开心,因为闲下来了之后,怀旧的思绪、对自己的怀疑、对以后的迷茫还是会涌上来,方才知道之前只是专心于GMAT逃避过了这些思绪,有些事情总是要自己面对的,有些成长总是要经历的。只是很感激自己考GMAT这段时间周围的环境和人,要不是他们我或许会走上不同的道路(真的谢谢公司没把我辞了还对我那么好)。
概就这样,废话超级多,鸡汤超级毒。
—end—
澳大利亚北部季风风向?
澳大利亚西北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北移动影响,冬夏受不同季风控制。旱季受从陆地吹来东北信风影响,形成旱季;雨季受东南信风在赤道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形成雨季。
成因:一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偏转为西北风,因此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盛行西北季风。而在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7月则会有东南季风。
你知道哪些冷知识?
1.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其实是在水下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其实并不位于陆地上,而是位于格陵兰岛和冰岛之间,这个地方被不少人称作丹麦海峡大瀑布,它由格陵兰海的极冷北极水域与略暖的艾明格海的水温之间的温差形成的。与冷水中的分子相比,冷水中的分子活性较低,占用的空间也较小,因此它们紧密地堆积在一起,从而使冷水中的密度更高。这意味着,当格陵兰海的水与艾明格海的水汇合时,它会向下滑动,直达海底。这个水下瀑布宽160公里,从格陵兰海直降3505米。这要比陆地上任何瀑布都很大。
2、章鱼拥有三颗心脏
在很多人看来,动物们理应只有一颗心脏,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总是能够给我们创造奇迹。例如,章鱼就拥有三颗心脏,而且每一颗都有很大的用处。一颗为全身供血,另外两颗往腮里泵血。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心脏硬件的原因可能归结于他们血液的不寻常组成。
3、蓝鲸舌头的重量与大象相当
蓝鲸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有史以来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动物。这个巨大的海洋哺乳动物体重接近200吨,身长30多米。更可怕的是,它的心脏就像汽车一样大,他的舌头就将大象一样重。
4.长颈鹿每天只需要睡觉2个小时。
在充满凶险的大自然环境里,长时间的睡觉会让它们面临危险,所以大多数时候长颈鹿都是站着睡觉,并处于假寐状态,躺着睡觉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因为它们起身需要花费1分钟的时间,一旦遭遇危险将极大降低逃生几率。
5、很久以前,美国人用玉米穗轴如厕
一直到19世纪中叶,现代厕纸才在美国被普遍使用。而在早期,在美国农村的农业社区中,人们经常使用少量的稻草如厕,而用于清洁的最受欢迎的物品之一是干玉米穗轴。它们清洁效率很高。即使在厕纸问世之后,一些西部州的人在使用厕所时仍然喜欢玉米穗轴。
8.考拉宝宝其实是吃粑粑长大的。
当考拉出生后,考拉妈妈会喂食自己的粑粑给幼崽,准确来说,这是一种半消化的营养物质,虽然也是从肛门排出来的,但与粑粑不同,里面富含营养物质和大量对幼崽有益的肠菌,以帮助考拉宝宝建立免疫能力。
9、通常先出生的姐姐会比后出生的妹妹更重
根据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通常先出生的人会比后出生的兄弟姐妹更重。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把瑞典国家出生登记处20多年的产前门诊记录中的一万三千多对姐妹的人体数据作为参考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先出生的姐姐的身体质量指数要比妹妹更高出2.4%。此外,姐姐似乎也比妹妹要更高一点点,平均约高2.2毫米。并且,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姐姐普遍要比妹妹成长得更胖。
10、曾经的地球是紫色的
就如今来看,地球上标志性的颜色应当是绿色。如果你去外边走走,相信可以看到无数的绿色。但是在大约24亿年前,地球上更多的不是绿色,而将是紫色。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早期地球上并不是叶绿素的天下,而是一种叫的视黄醛东西,也正因它,地球才呈现了紫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