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8游戏,主播玩的贪吃蛇是什么版本?
上周原诺基亚小游戏《Snake Rewind》(贪吃蛇)以新面貌在Windows Phone平台回归,并同时支持WP7.5/WP8/WP8.1/Win10手机系统。今天,这款游戏迎来了第一次更新。新版本根据用户的反馈对应用的UI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对原有的控件进行了改进。
这款《贪吃蛇》来自原贪吃蛇开发者Taneli Armanto,与开发者Rumilus Design进行合作。如果你想重温经典,不妨怎么样。微革网络是什么?
微格网是一个专注WP7软件和游戏怎么样的站点,其将会向着在线主题制作和独立开发WP7和WP8应用的差异化方向发展
华为自研操作系统?
任正非曾经说过:做一个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生态。
华为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即“鸿蒙操作系统”),是华为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研发的全新、独立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语言。
6月2日,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正式上线,目前第一批用户已经安装了鸿蒙OS,反响一片大好!
很多用户担心鸿蒙OS流畅度问题,安装鸿蒙OS后,原有的手机APP是否能够兼容?经过实际操作,这些问题全部解决,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是真的如此吗?
其实华为的鸿蒙OS最大的难点不在技术层面,而在生态建设上。生态建设究竟有多难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全球操作系统已被安卓、iOS、Windows垄断安卓是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并开发的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且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
iOS是苹果公司为其移动设备所开发的专有移动操作系统,为其公司的许多移动设备提供操作界面,支持设备包括iPhone、iPad和iPod touch。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移动操作系统之一。
全球智能手机系统已经被安卓和iOS所统治,超过99%的智能手机搭载了安卓或者iOS系统。
2010年时,智能手机市场比较分散。黑莓、塞班、三星的Bada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随着安卓和iOS强大的攻势,短短几年时间,黑莓和塞班都纷纷宣告失败,市场最终被安卓和iOS瓜分。
中国手机市场上,手机操作系统同样被安卓和iOS所占据。据统计,安卓系统占据了 75.98%的份额,苹果的iOS系统占据22.88%的市场,其他操作系统仅占据了1.14%的市场。也就是说中国移动操作系统市场,被美国企业垄断了。
也就是说手机操作系统有三种:安卓、iOS、其它。而这个其它也是可有可无的。
同样,在电脑操作市场上,也美国企业垄断,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整体市场份额超过86%,可谓是“一统江湖”!而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苹果Mac OS,不足10%;仅这两家美国公司,就垄断了全球95%以上的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份额。
可以说电脑操作系统也有三种:Windows、Mac OS、其它。同样这个其它也是可有可无的。
如今华为的鸿蒙OS要从谷歌、苹果、微软手中抢得一席之地,实属艰难。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诺基亚和微软合作研发WP系统,最终宣告失败
2007年iOS系统发布并大获成功。谷歌和开发者联盟效仿苹果也在2008年9月发布安卓系统,自此迎来了智能手机时代。
而诺基亚依然在享受巅峰的快乐,依然抱着当年的大功臣塞班系统不放手,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诺基亚管理层认为苹果的iOS系统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也根本没有把苹果放在眼里。随着智能手机快速的发展,诺基亚终于慌了,开始选择进军智能手机市场。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诺基亚选择了微软的WP系统,也许是诺基亚CEO的埃洛普和微软的微妙关系,更或者是微软给出的条件更加合理。诺基亚与Android系统失之交臂。而此时的三星早已经通过多次试验、分析、研究,开始做自己的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
诺基亚和微软合作很快推出了WP7系统,凭借诺基亚的号召力和忠实粉丝,再加上PC霸主微软,这绝对足以和iOS、Android相抗衡,而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却被作死的微软搞砸了。
微软宣布放弃WP7系统,进而推出WP8系统,当人们满怀希望升级系统的时候却发现,WP8与WP7不兼容,要么放弃升级,要么换手机,WP7的用户、开发者和手机厂商深受打击,被迫转投iOS和Android系统。诺基亚亏损了14.88亿欧元,失去了大量的用户和粉丝。从此诺基亚一蹶不振,逐渐走向没落。
WP系统也陷入用户量基数低-开发者热情不高-手机厂商跟进慢-用户选择少的恶性循环,于2017年宣告死亡。
三星和英特尔合作研发Tizen系统,最终宣告失败。
随着安卓和iOS不断的蚕食手机市场份额,运营商和手机厂商都不愿意看到双寡头局面,于是迫切希望破局。
英特尔在研发MeeGo系统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三星同样在自研的Bada系统上束手无策,于是两个受伤的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双方携手全新平台Tizen系统,以期望成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与Android、iOS平分移动市场。
2011年 9 月 28 日,媒体报道:两大Linux联盟LiMo Foundation和Linux Foundation周三宣布将整合资源优势,将携手英特尔、三星电子,共同开发针对手机和其它设备的新操作系统 Tizen。
Tizen系统集合了三星bada系统的优势、诺基亚和英特尔MeeGo系统的优势,可以说在当时也是轰动了世界。
然而仍然有分析师指出:Tizen 操作系统将很难吸引到更多的开发者和制造商,原因是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当前已被苹果IOS和谷歌的Android所统治。
很快诺基亚就放弃了MeeGo系统,原因是诺基亚被微软收购了。随后英特尔也退出了Tizen系统,只剩下三星一家。三星也担心Tizen 系统失败,因此并没有全部押注上,只是在中低端手机上搭载了Tizen系统,高端手机仍然使用安卓系统。
事实证明,英特尔退出Tizen系统是明智的,三星把安卓系统用在高端手机上的做法也是明智的。
随着安卓和iOS系统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大,三星不得不放弃Tizen系统,自此三星智能手机全部搭载了安卓系统。Tizen系统只用在三星的冰箱、穿戴设备等产品上。
可以说,当时的WP系统和Tizen系统起步的时候要比华为的鸿蒙系统更具优势,WP系统有功能机第一的诺基亚,桌面系统第一的微软;Tizen系统有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三星,电脑芯片第一的英特尔;而华为鸿蒙OS只有华为自己。
华为鸿蒙OS如何构建生态?首先要打开国内市场。华为的鸿蒙系统必须要吸取WP和Tizen系统的经验教训
WP系统,WP7升级到WP8后居然不兼容,需要换手机,这不是作死吗?微软、诺基亚,三星、英特尔,“同床异梦”,“各怀鬼胎”,没有把精力用在研发系统上;骄傲自大,没有与开发者和相关软件厂商做好沟通与服务。首先是兼容问题:
华为鸿蒙OS,目前是兼容安卓的,第一批用户安装鸿蒙后,原有的安卓系统下的APP都可以正常使用,而且安装系统和升级系统一样简单易操作。
目前,也有部分用户升级鸿蒙后,感觉和安卓太像了,认为是伪安卓,我想说的是:美国和谷歌都在盯着华为,如果鸿蒙抄袭安卓,他们早就跳出来了!为什么像安卓,就是为了兼容,让用户感觉有个完美的过度,如果落差过大,还有多人会升级鸿蒙。饭要一口口地吃,就是这个道理。
华为鸿蒙OS不仅仅要兼容安卓,同时还要兼容硬件,例如:高通 骁龙处理器、联发科 天玑处理器,如果搭载这些处理器的手机升级了鸿蒙系统,一旦出现不兼容现象,那绝对是致命的伤害。
因为目前华为的智能手机大约有7亿台,而安卓系统的活跃设备超过了30亿台。如果存在不兼容的现象,失去的将是30亿的市场。而7亿台手机是无法支撑鸿蒙活下去的。
与开发者、软件商做好服务和沟通: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科技龙头,世界500强,到哪里都是居高临下的姿态,那么这款操作系统必然失败。
华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低姿态,直接上门服务,告诉开发者、软件商:你好我是华为的,我们这有新的操作系统、未来前景不错,你们要不要试试,我们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和相关技术支持。
如果对方不满意,觉得PPT不够漂亮!业务员级别不够!系统有bug!没关系,部门经理亲自来,PPT连夜修改,bug也连夜修改,之后再来亲自上门。我相信国内市场绝对没问题,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都了解现在的国际形势,也明白国内的政策导向。
只要同意试试就有办法,提供最好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华为的超级执行力,开发者和软件商绝对会看好鸿蒙OS的前景的。
否则,在安卓和iOS阵营做得好好的,凭啥来你鸿蒙呢?你能保证我赚得比以前更多吗?
免费、开源
鸿蒙系统必须是免费开源的,并且要把开源版本发放给大家,开发者可以直接去官网上怎么样源代码进行编译,并且能够马上在系统中运行,开发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源代码去做自己的设备。
事实上,华为已于2020年、2021年分两次把鸿蒙操作系统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鸿蒙已经成为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全世界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可参与开发。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是由民政部登记、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基金会。
根据数据显示,安卓系统目前有约2000万开发者,iOS达到了2400万,而华为的鸿蒙系统仍处于百万级别,华为r任道重远。
正因如此,华为的鸿蒙系统必须开源、免费,才有可能成功
华为消费者CEO余承东:没有人是一个孤岛,每个人、每个设备都是万物互联大陆的一部分。我们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开发者共同繁荣鸿蒙生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期待着华为鸿蒙系统继续发展壮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鸿蒙系统真正的难处在国外市场目前华为已经发展了1000多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与全球TOP300的APP厂商沟通合作,共同开发跨终端设备的应用。
相信在国内市场,华为鸿蒙系统是能够发展壮大的,但是国外有谷歌控制,华为如何突破谷歌的封锁呢?
谷歌真正能够控制的其实不是安卓系统,而是GSM服务,GSM关键不在技术,而是在生态。
我想此刻一定有很多网友反对了,华为有HMS,一样可以用。说实话,这个真不能,至少目前是不能的。
GSM在国外无法取代,是因为国外几十亿用户都在用的App都是基于GMS而存在的,Twitter、YouTube等等都需要GSM。Twitter和YouTube相当于国内的QQ和微信。如果你的手机不能安装微信,你会用这样的手机吗?
因此在国外市场首先要和谷歌达成协议,就是鸿蒙系统也能使用GSM,这显然不可能。
2021I/O开发者大会,谷歌发布了安卓12系统,并公布了支持安卓12系统的手机厂商名单,小米、OV、一加等国产手机厂商均在名单中,唯独没有华为,可以看出,华为和谷歌已经决裂,再考虑到美国对华为的态度,华为在国外的生态构建上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鸿蒙系统真正的难点在国外的生态建设。
问答总结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系统已经上线,系统成功的关键在生态,国内把握好兼容、开源、免费,提高服务质量,与软件商和开发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其能够感受到鸿蒙系统的友好和未来,相信定能够成功。
而国外的开发者、手机APP都处于安卓和iOS的控制中,要想打破这种垄断,确实太难了!
因此华为当前的目标应该是立足国内市场,依靠14亿庞大的市场基数,站稳脚跟,然后再谋求对外扩张。这需要你我的支持,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网易有什么好的产品?
一,星球是什么 时间是2月9日,网易公司有一款名为“星球”的区块链产品低调的开启内测,app苹果商店没有上架,只有通过外部连接,信任后才可以使用,同时需要输入邀请码,私信本猩人后发送给你。 用户注册后,可领取数字资产“黑钻”。“黑钻”总量有限,每2年产出量减少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取难度越来越大。 “星球”官方公告显示,星球基地通过区块链加密存储技术帮助您管理数字资产,让您的数据真正为自己所有,让那些希望查询或获取个体数据资产的企业或者个人,在星球基地中与您本人进行直接交易,利用黑钻进行结算,星球基地的宗旨是,“让价值贡献者参与价值分享”。 什么是黑钻 黑钻是依托于区块链技术,基于个人星球活动产生的奖励,可以用于星球上的消费与兑换等。 除日常活动根据原力大小生长黑钻之外,原力大于35的用户有机会获取额外的黑钻大奖,称之为幸运钻。同时,获得幸运钻也会消耗一定数量的原力。48小时不领取黑钻将暂停生长。 黑钻总量有限,且每2年产出量减少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取难度越来越大,前期参与更有优势。 什么是原力 原力是用户获取黑钻的影响因子,原力越高,获得的黑钻越多。 黑钻每天产量固定,第一年每天产量约27万个,每2年减半一次。按照用户当前的原力值在星球基地总的原力值占比分配黑钻。 假设每日发放黑钻总数C, 用户每日领取到的黑钻=C*该用户当前原力值/所有用户原力值之和 如何获取原力,加速黑钻 在星球上进行浏览、交易、社交等所有活动,可以增加原力值,由于目前星球基地正在前期搭建中,未来将支持更多获取原力的方式。星球基地通过区块链加密存储技术帮助您管理数字资产,让您的数据真正为自己所有。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时不刻产生有用的行为,诸如信用数据、注意力、互联网踪迹都是个人的重要数据资产,包括社交、娱乐、购物、出行等等方面,而这些资产在过去并不曾被个体重视。而今星球基地为您构建星球居民身份,帮助您发现自身价值,使得个人信息价值得以公平公正的体现。 星球基地宗旨:让价值贡献者参与价值分享。
二,星球能干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网易的规划路线就知道它的目的何在了 搭建星球家园: 其实是通过这款APP产品让用户参与其中,用户通过填写邀请码注册后,就进入了这个用户体系之内。用户就进入这个区块了。也可以理解成我们成为这个星球上构建的元素组成单元。 引进星球企业: 企业其实就是网易自己的产品咯, 毕竟这个区块链才刚刚快开始,但是网易公司的产品线还是非常丰富的。资讯门户,游戏行业,养猪与养鸡(农业),网易金融,考拉与严选电子商务等一系列产品,这些的周边产品将为这些原始土著提供服务,同时土著们参与的产品越多证明你的连接越多,你的价值越大。 提供去中心化价值交互服务: 互联网爆发的时代,我们的个人隐私不知道被泄露了多少次,但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很好的可以保护我们的隐私被恶意的使用。 “信息时代,信息价值”其实有很多应用场景需要使用我们的数据进行,商业调研,产品设计,更好的利用数据其实是大数据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 这里的规划,大家其实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个人信息交易所”你的价值是按照数据信息纬度和市场需求所决定的 三,星球想干什么? 想赶超"BAT"借助新的时代契机的新浪潮,个人观点。用户大数据的争夺,暗地里竞争实在是激烈! 或许正是与个体数据挂钩的原因,用户在注册后,通过芝麻分授权(已经下架原因未知,感觉网易想低调点吧,之前不久腾讯出了一个“腾讯信用”一天后就撤了) 、人脸识别、购物、娱乐、教育、金融等方面任务可获取更多原力,加速获取黑钻。另外,用户通过邀请好友注册也能获得原力。目前,“星球”还处于内测阶段,因此诸多功能并不完善。其实网易在吃鸡游戏中的领先速度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没有上BAT这个列车但是网易这家公司的创新实战性还是互联网里面最快速的。别人都还在搞区块链理论的时候,网易直接出可以使用的区块链产品了,有此可见这家公司的产品还是值得关注的,学会拥抱变化吧。 喜欢我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 文∣猩猿意马 编辑∣心猿意马 ©本文版权归“猩财经”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phone犯了哪些错误?
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我们先从头说起。上世纪80年代由微软、英特尔组建的“Win-Tel”联盟在业界所向披靡,两大巨头联手,各自凭借其不可撼动的垄断地位在行业内成为毋庸置疑的规则制定者,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在随后的十几年蝉联世界首富。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而日前比尔·盖茨在出席活动中表示:因为公司在移动网络战略方面的决策失误,微软与大概4000亿美元失之交臂。的确,两年前随着Windows Phone正式宣告营运之后,微软在移动网络通讯转型方面就一直没有再做过任何尝试。时至今日,昔日王者在移动网络通讯的征途已然烂尾,从制定规则到承认失败,微软到底经历了什么?Windows Phone背靠大树,又为什么会失败?
微软公司西雅图总部
Windows Phone错过了最佳入场时间大家先来大概看一下我罗列出的时间顺序:
2010年6月8日,苹果公司发布了惊艳世界的iPhone 4,领跑业界,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的含义。
2010年6月21日,iOS 4.0版本再次重拳出击,较为完善的iOS系统生态宣告搭建完成。
苹果经典机型iPhone 4
2010年10月,在Android系统官方认证的数据库中,上线的优质App已达10万个。
2010年12月,Android 2.3版本发布,与iOS分庭抗礼。
Android与iOS分庭抗礼
而2010年10月中旬,Windows Phone才刚刚发布Windows 6.5的基础版本,远远落后于对标的两个主要对手。
Windows Phone
通过上述时间顺序大家不难发现,在iOS与Android都已走向成熟并积攒下大量活跃用户的时候,Windows Phone才刚刚入场。先下手为强,对于已经习惯iOS与Android的我们来讲,为什么还要选择相对封闭的Windows呢?
Windows Phone高冷的战略决策把各方拒之门外一个独立系统生态的搭建离不开三个部分:硬件厂商(终端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与用户。
Windows Phone系统界面
对于硬件厂商来讲Windows Phone用户相比其竞争对手来讲数量少得可怜,使用Windows无疑代表着更大的市场风险;而另一方面终端制造商如果搭载Windows系统还需要向微软支付一笔不菲的授权费。更大的风险与更高的成本导致了大多数硬件制造商都不愿意让自己的产品搭载Windows。
搭载Windows Phone系统的诺基亚手机
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讲用户量意味着一切,把自己开发的软件放进Windows系统或者放进iOS、Android系统很可能意味着天差地别的怎么样量。谁会希望自己的软件销量惨淡而故意投放进用户稀少的Windows系统呢?
软件开发商编程使用的抽象代码
对于用户来讲往往相对开放的系统生态、完善的应用市场与兼容并蓄的使用体验决定其是否继续使用。而Windows Phone硬件的稀缺再加上各类应用的“不合作”态度造成了Windows系统十分糟糕的用户体验。纵是巨头背书,用户不买账,也是枉然。
Windows Phone用户大规模流失
就这样Windows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硬件厂商不生产搭载Windows Phone系统的手机导致了用户的缺席,稀少的用户量又导致了Windows系统的各类配套App与优化的缺失,Windows生态进一步恶化又导致了用户的流失,用户的流失加上高额的授权费又减少了硬件制造商对于Windows Phone的生产份额。
Windows Phone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截止到2014年,只有HTC、三星和微软自己愿意继续推出搭载Windows系统的手机,而同期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已经突破了10亿台。
搭载了Windows Phone的HTC手机
Windows Phone被微软高层彻底否定微软的主营业务从来都不是Windows Phone,而有决心深化微软向移动端改革的掌舵龙头比尔·盖茨也在2000年前后逐渐淡出了公司事务,继而主导Windows Phone项目的鲍尔斯则一直对之持不温不火的态度。微软公司CEO纳德拉更是公开表示:微软不需要Windows Phone。所谓上行下效,Windows Phone底层开发团队与技术人员的士气低落程度可想而知。Windows Phone成为了微软内部的“鸡肋”项目,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时间公司内对比尔·盖茨当初进军移动网络通讯行业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互联网产业与科技产业对于绝大部分的新公司来讲往往是一刀封喉,比如微软的固定合作伙伴英特尔与AMD在CPU市场上的长期垄断造成新进入市场的竞品厂商往往出手都来不及就已经倒下。近几年我国半导体技术突飞猛进,在整个CPU行业内已经进入第二梯队,市场份额却还是不足1%。这就是众多大佬口中的“赢家通吃”。
微软曾面临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诉讼,比尔·盖茨出席庭审
而Windows在吃掉无数竞争对手,长期垄断计算机软件市场时应该万万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被相同的垄断效应在另一个市场被反噬。Windows Phone从诞生到消亡再次印证了那句谚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