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心脏长在什么位置,小龙虾有什么营养?
夏天到了,怎么能不吃小龙虾?在夜宵大排档里,点上一份热辣爽口的麻辣小龙虾,再配上一杯冰啤酒,简直太爽快啦!
不过,可能大家会有些担心:小龙虾有营养吗?吃小龙虾会长胖吗?小龙虾对健康有害吗?
下面,我就来详细揭露小龙虾的庐山真面目!
我们现在吃的这种小龙虾,它的学名叫做克氏原螯虾,它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主要包括:
蛋白质
小龙虾的蛋白质含量为18.9%,高于大多数淡水和海水鱼虾。
氨基酸
小龙虾的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并含有人体所必须的8种必须氨基酸,且其精氨酸含量也比畜肉类含量高。
镁
小龙虾含有丰富的镁,能够很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动脉硬化风险,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脂肪
小龙虾的脂肪含量仅为1%,比肉类要低得多,而且它的脂肪大多是人体所必须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防止胆固醇在体内蓄积。
简单来说,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论体虚的老人孩子补,还是给爱美的女孩,或是有健身需求的男士,都非常适合吃小龙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烹饪小龙虾的时候,大多都会使用很多重口味的调味料,如油、豆瓣酱、盐等,这种重油重盐的烹饪方式,其实是很不利于健康的。
因此,小龙虾本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烹饪时使用的大量调味料,可能会降低它的营养,甚至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如果单纯想要摄取小龙虾的营养价值,建议大家使用更加清淡的烹饪方法,例如白灼、清蒸等,配上简单的蘸料,味道一样鲜美好吃!
小龙虾头到底能不能吃?
你好,首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更新家常菜肴和居家烘培技巧,简单直观详细,保证你一看就会,一做就对!
以下是我对您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一般情况大家都建议不吃虾头,都是传说,差了点科学依据,今天引用一个科学实验给你讲述到底”不吃虾头对不对“
小龙虾是这个季节最受欢迎的美味,全国各个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吃法。在小龙虾的生长过程中,6月份肉质变得饱满起来,6、7、8三个月是小龙虾长得最为强壮的时候,也是最好吃的时候。
然而,小龙虾味道虽鲜美,但江湖上总是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传言。其中,“小龙虾只能在污水里生存,重金属含量极高”是比较常见的热门话题之一。那么,这会是真的吗?
近日,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温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温州分院)进行了一组实验。
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说法不科学。
实验人员取样此次实验开始前,实验人员从不同的商家购买了五批次生鲜的小龙虾样品,用蒸馏水清洗小龙虾外壳后,针对几个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取样,分别为:虾尾肉(小龙虾的主要可食部位)、虾黄(小龙虾头部的黄色膏体)、虾肠(也称为虾线)、虾头、虾壳。
实验过程第一步,实验人员进行试样制备,将样品虾尾肉、虾黄、虾肠、虾头和虾壳分别用匀浆机匀浆均匀。
第二步,实验人员进行试样微波消解,按照GB5009.268-2016,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处理。
第三步,实验人员进行试样仪器测定,将空白溶液和试样溶液分别注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中,测定待测元素和内标元素的信号响应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消解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实验结果分析
小龙虾各部分重金属含量
龙虾不同部位取样
实验人员解析:对于小龙虾中的金属污染物,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污染物限量》仅对铅、镉、甲基汞、铬有限量要求,具体如下:铅、镉和甲基汞均要求不大于0.5 mg/kg,铬要求不大于2.0 mg/kg(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可先测定总汞,当总汞水平不超过甲基汞限量值时,不必测定甲基汞;否则,需再测定甲基汞)。
从检测结果来看,所有小龙虾样品虾尾肉中的铅、镉、铬和甲基汞(总汞)的检测结果均远低于国家强制标准GB2762-2017的限量要求。但是我们也很清楚看到,虾肠和虾黄中的铅和镉的含量较高,其中2个虾肠样品中的铅含量超过0.5 mg/kg;3个虾黄中的镉含量超过0.5 mg/kg。因此,提醒消费者,吃小龙虾还是要“抽线”(虾肠),虾黄尽管蛋白含量高,但也同时含有高含量的镉,尽量少吃。
试样微波消解
小龙虾的不同部位中重金属含量大致分布为:
铅:虾肠>虾壳>虾头>虾黄>虾尾肉
镉:虾黄>虾头>虾肠>虾壳>虾尾肉
铬:虾肠>虾壳>虾头>虾黄>虾尾肉
总汞:虾尾肉>虾肠>虾壳>虾头>虾黄
另外,实验人员还通过食品安全抽检公布结果查询系统进行了查询,在已公布的2014年以来抽检的800多批次小龙虾抽检结果中,仅发现1批次样品存在镉超标。
实验结论实验人员表示,水产品的重金属污染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外源性污染,是指水产品生活的环境所带来的;一种是内源性污染,是其自身对重金属的浓缩富集。小龙虾作为一个产业进行了规范化养殖,人工养殖的龙虾,环境可控,重金属浓度可控,重金属富集大大降低,比野生的会放心很多。小龙虾中重金属含量极高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吃货们可以不用过于担心。
试样仪器测定
怎么健康食用小龙虾?实验人员给出以下建议:1、小龙虾应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自行捕捞;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
2、选购时,应尽量挑虾壳较软、光泽自然、背部红亮干净、腹部绒毛和爪上毫毛白净整齐、个头大小均一、感官无异常的小龙虾。
3、买回来的小龙虾,最好放在清水里养一段时间,让它们吐净体内泥沙。
4、烹饪过程要烧熟煮透,食用时,要剥壳去除虾头和虾肠
一天吃几个大虾比较合适?
虾一天最多可以吃5个到8个。虾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钾、碘、镁等营养物质,适当地食用具有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不建议食用过多,容易影响身体健康,100克虾中含有的热量在100卡左右,蛋白质的含量在20克左右。一天100到200克左右的虾,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虽然说营养价值较高,建议不宜多食,不要挑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多晒太阳,少喝碳酸饮料,防止钙质的流失。
上海出现数例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在临床上称之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这是一种因肌肉组织严重受损而引起的综合征。提及该病,人们总是会想到小龙虾,认为当时上海出现数例横纹肌溶解症都与食用大量小龙虾有关。事实是否如此,还需要先进一步了解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常见病因:
1、肌肉受损肌肉外伤或者肌肉受到暴力损伤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例如地震、爆炸等自然灾害导致肌肉暴力损伤。
2、肌肉过度疲劳持续癫痫发作、剧烈运动、持续处于高温状态,都可能导致正常的肌肉细胞出现代谢过度的情况,最终坏死。
3、过量服用某种药物如果过量服用某种药物,如可卡因、安非他明等药物情况下,就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4、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科萨奇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或者是比较严重的细菌感染都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5、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会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6、皮肌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患者也可能会患上横纹肌溶解症。
7、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磷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能与横纹肌溶解症有关。
患上横纹肌溶解症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1、经典三联征
肌肉疼痛、肌无力、茶色尿
2、伴随症状
重症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可能会伴有疲劳、发热、恶心以及心跳过速、呕吐、腹痛等症状。如果是因为中毒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可能还会伴随精神异常、情绪异常等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究竟与吃小龙虾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横纹肌溶解症最早被发现于1924年,而且国内外均有发生,而且很多患者在发病前都曾吃过水牛鱼、小龙虾、淡水鳕鱼等食物,只不过病例数量并不是非常多。
但这并不能证明吃小龙虾一定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或许是因为小龙虾受到了污染,也或者是某种毒素在作祟,总之,我认为适当的吃一些小龙虾并不会直接患上横纹肌溶解症。为了更加安全一些,不论小龙虾也好,还是其他海鲜也罢,都要注意煮熟煮透才可以吃,来源不明的食物一定不要吃。
治疗横纹肌溶解症需要注意什么?1、要针对病因来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2、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去除诱因,比如剧烈运动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就要避免剧烈运动。如果是药物引起,则需要停用该药物。
3、如果已经出现肾脏并发症,患者就要坚持长期治疗,不能松懈。
4、治疗期间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酗酒。
作者寄语:尽微薄之力,愿人人健康。非常荣幸也很开心为大家解答问题,我是牛小蘑医生,每天都会用自己的语言与专业知识为大家传递健康知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或者视频,请用您宝贵的双手,占用您一点点时间给我点个赞。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咨询,请您在评论区留言。欢迎各位朋友转发、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虾鳃可以吃吗?
可以吃。
1. 虾鳃是虾类的器官之一,它主要参与虾的呼吸作用,由于虾鳃吸气,因此具有吸附毒素和重金属的功能,但这并不影响它被食用。
2. 虾鳃的存在对不影响虾肉的营养,而且虾鳃的蛋白质含量比虾肉还高,因此虾鳃也被很多人视为美食,尤其是在海南和广东等一些南方地区,虾鳃更是常见的家常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