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权奇阵,仙剑5蜀山派背景音乐?
01-猿啼峰【无】
02-少年游【苍木山】
03-唐府(古筝版)【唐府】
04-唐府(笙版)【无】
05-碧水玲珑【青荷镇】
06-地道迷宫主题【酒窖】
07-陌上花【晴碧坡】
08-诡迷离【神魔之隙】
09-砂石迷宫主题【荒石岗】
10-千秋岁引【开封】
11-定倾局【皇甫、欧阳世家】
12-踏枝间【丹枫谷】
13-洞中天【藏幽窟】
14-霜华春【折剑山庄】
15-霜华春变奏【雪石路】
16-望蓬莱【无】
17-忆王孙【锁妖塔遗迹】
18-忆王孙变奏【无】
19-炎流【祭都】
20-魔界迷宫【九黎祠】
21-瑶花慢【巫月神殿】
22-巫月神殿【女娲神殿】
23-水漫声【神降秘境】
24-破阵子【绝行天途】
25-迷仙引【蜀山七宫】
26-魔教废墟【覆天顶】
27-落拓千山【姜云凡主题曲】
28-龙影随风【龙幽主题曲】
29-一夕流芳【唐雨柔主题曲】
30-情蛊(配乐版)【小蛮主题曲变奏】
31-灼日狂阳【姜世离主题曲】
32-翳世【魔翳主题曲】
33-人间道【蜀山后期】
34-人间道变奏【蜀山后期】
35-蜀山沦陷【战乱蜀山】
36-凝惧
37-眉妩
38-欢乐
39-归去来
40-一痕沙
41-南柯子【毒影主题曲】
42-悲愤
43-心愿(笛子版)【游戏主界面】
44-心愿(二胡版)【天权奇阵、天璇迷局】
45-凤鸣曲(命起涟漪)
46-苍岚奏(仗剑变奏)【普通迷宫战斗曲】
47-镜影命缘【普通迷宫战斗曲】
48-步天阶(魔剑斩妖变奏)【普通迷宫战斗曲】
49-剑执清平【普通迷宫战斗曲】
50-荒云咏【普通迷宫战斗曲】
51-乱峰断【Boss战斗曲:峰龟、毒影、穹武等】
52-劫烬【Boss战斗曲:血手,姜世离+戾枭】
53-御风凌霄【Boss战斗曲:岚翼】
54-幽凄怆【Boss战斗曲:骨蛇】
55-韵逐律【上官雅出场、Boss战斗曲:凌音】
56-韵逐律(威力加强版)【无】
57-千军绘谱【Boss战斗曲:欧阳慧】
58-意灭苍穹【Boss战斗曲:魔翳+执宿+疚业】
59-两界封印(上)【最后战斗间插曲】
60-两界封印(下)【最后战斗间插曲】
61-相见不见【结局动画配乐】
62-英雄救美【CG配乐】
63-香消玉殒【CG配乐】
64-营火之夜【CG配乐】
65-仙缘再续
66-心愿
67-情蛊
68-少年情
69-惜双双
70-心愿(伴奏版)
71-情蛊(伴奏版)
72-少年情(伴奏版)
73-惜双双(伴奏版)
74-战斗胜利
75-战斗失败
76-女娲之力【CG配乐】
77-缘起【开头动画配乐】
78-宣传动画音乐龙幽小蛮篇【宣传动画1配乐】
79-宣传动画音乐云凡雨柔篇【宣传动画2配乐】
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军阵?
军阵,也就是军队的阵形,而阵形是根据阵法来设置的,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时期,阵形在战争中显得非常重要,而为了能布好阵形,许多将、帅、兵学家等,都潜心研究阵法,期望能让自己创立的阵法出奇制胜,所以,在古代的相当一些时期,阵形和阵法,是很受重视的,也是战争中致胜的重要方式。一般说来,阵形和阵法盛行于冷兵器时代,而当热兵器出现之后,阵形在战争中的功能就有所减弱,当热兵器盛行时,阵形也就基本上消失了。
在氏族社会,部落冲突是主要的战争形式,当时尚未形成正规军队,参战成员的分工也不是很明确,冲突时,说是战斗,其实就是群殴,虽有协作,但排列战队不是很自觉,所以,也不算是真正的“阵形”。奴隶制时期,奴隶主的统治机制得到强化,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体制,以及对抗其他奴隶主的侵略,便需要组织起按一定规范来行动的群体,于是,就有了编制起来的军队,而当时武器比较简陋,协力合群作战显得很重要,这就需要组成一定的队形,而组队的方法就是初步的“阵法”,而组成的队形就是初期的“阵形”。当参战时领头人和听令者有了分工之后,指挥员也就出现了,而为了让成员组成更合力的战斗集体,指挥员就会琢磨组队的方法,对“阵法”的研究就变得很自觉了。
据有关专家的考证,阵形的出现,应该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此时,既然能对“三师”进行空间的定位,应该是有相对固定的阵形了。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史书记载:“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这“陈”有陈列、布阵之意,该是有阵形了。到了西周和春秋时,阵形应该是比较盛行了,阵法也是很重要的兵学课题了。《封神演义》的描写虽然是以小说的夸张手法写的,但从中读者也可以感受到,西周、春秋时,阵形是战争获胜的重要方式,阵法应该是战争学说的重要内容。被传为西周姜子牙所编写的《六韬》,就谈到了兵法问题。战国时的兵书,已经在大谈阵法了,比如,名将吴起编的《吴子》,谈到阵势;当时出现的兵书《尉缭子》也设有“阵形篇”,可惜失传了;在《孙膑兵法》里,更是令人惊奇地列出了十种阵形:“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后来,兵家们对阵法的研究更多了,比如,史书记载三国时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并由“武侯八阵”流传于世;《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记载李靖与李世民讨论阵法;南宋名将岳飞留有兵法残篇,其中有专讲阵法的;明代戚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他撰写《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里,更是详解阵法,他首创的“鸳鸯阵”,闻名遐迩,令倭寇胆寒。
在当代,有观点对古代阵形的实际作用提出质疑,认为谈阵法的有夸大其作用之嫌,而其实,这种观点反而是值得质疑的。所谓“阵形”是战斗人员的排列组合方式和凝聚力量的方式,古人说立阵形需“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这是有相当的道理的。在冷兵器时代,战斗队伍的有效组合非常重要,组合利于优化,一方面可方面协同行动,凝聚力更高,战斗力也更强,另一方面,队伍组合得好,可以让不同兵器的组合发挥更大的效用,对敌更有杀伤力。优化组合比零散杂凑能量更大,现代的系统论认为,简单相加没有有机契合能量大,有机体的功能比要素的简单拼凑有功能上的大优势。有机组合,能使1+1>2,所以,古代的阵形在战斗中是有致胜功能的,古代兵法是有道理的。
那么,古代有哪些有名的阵形呢?
史书上和文学作品里,记载阵形的资料很多,这里举些例子:
比如,《封神演义》第六十八回有关于“十阵”的描述,这十阵是: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月儿阵、四门斗底阵、五虎巴山阵、六甲迷魂阵、七纵七擒阵、八卦阴阳子母阵、九宫八卦阵、十代明王阵。此外,《封神演义》还记载有十绝阵:即天绝阵、地烈阵、化血阵、红水阵、风吼阵、寒冰阵、烈火阵、金光阵、落魂阵及红砂阵!
文学作品描写的阵形是想象的,在不同的小说有不同的描述,比如,在《薛家将》中,十阵演绎成: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子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八阵”是史书上多有记载的,唐朝常州刺史独孤及所著的《风后八阵图记》中,对“八阵”的记载是: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而到了宋代,在王应麟所著的《小学绀珠·卷九·制度类·八陈》里,记载的“八阵”则是:洞当、中黄、龙腾、鸟飞、折冲、虎翼、握机、连衡。
历史上,关于阵形在战役中使用的最早记载,可能是《左传·恒公五年》中的记述: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儒葛。”后杜预有注:“《司马法》:‘车站二十五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这说的是: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五偏五方为一方阵,以偏师居前,伍队随后,弥空补隙。如此编队,如鱼之队,故名鱼丽之阵。鱼丽阵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以车战为主,以步兵为辅,战车冲锋在前,步兵绕车随后,步兵疏散的队形能弥补战车的缝隙,无缝应敌,杀伤力强。
此外,《六韬·龙韬》中有关于“三阵”的记载:“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用天阵、地阵、人阵奈何?’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柄,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为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为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为人阵’。”这记载很值得重视,表明在先秦时期的兵法著作中,讲阵法已经综合考虑到了天文、地理、车马和人才文武了,这是很了不得的,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代阵法中的体现。
历史上所记载或流传的有名的阵形不少,比如传说中穆桂英布设的“天门阵”;宋太宗亲自设计“平戎万全阵”;南宋名将岳飞为破金兵“拐子马”阵所创的“撒星阵”;明代将领戚继光为抗击倭寇而创设“鸳鸯阵”等。传说中,曹仁用了孙武所创的“八门金锁阵”,其生、死、休、伤、惊、开、景、杜八门变化无常,不懂此阵者,冒然攻入阵内,非死即伤,而这神秘的阵法,却被辅助刘备的谋士、智谋超群的徐庶所破了。而司马懿所布的“混元一气阵”不但被诸葛亮识破,而且被指出了尾有缺陷,易被攻破。
古代流传的阵形很多,下面,举例具体说明几个很有名的阵形。
第一个例子:“八阵图”。
传说中,“八阵图”为诸葛亮所创,《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有:“(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有人还考证出“八阵图”有三处遗迹:一是《水经·沔水注》及《汉中府志》所述,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二是《寰宇记》说的,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南江边;三是《明一统志》所记,在四川新都区北三十里的牟弥镇。 这些记载表明,诸葛亮创“八阵图”可能真有历史事实。
但是,现在已经难以知晓“八阵图”是怎样的阵形了,只能根据传说和文学作品的描述了,据说,“八阵图”兼容天文地理,巧用天地之气,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势,作为正阵。阵形中,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正阵与奇兵,奇正结合,呼应互动,变化无穷。
布阵时,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图”非只是八阵,其实,是八阵居中,总阵式共有八八六十四阵,阵与阵互相呼应,显示巨大威力。后人有赞歌颂“八阵图”:“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又曰“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绘,“八阵图”系诸葛孔明所创设的阵法,诸葛孔明“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
在当代,有人在河南省密县发现一套《风后八阵兵法图》,该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图旁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每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的进攻退守战术。而据《史记》载,风后为轩辕黄帝的一员将帅。密县云岩官遗存的唐朝军事家、常州刺史独孤及的《云岩官风后八阵图》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风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此图的发现,表明八阵阵法有悠久的历史,或许,早期就有传说,后人又进行补充,而并非是诸葛亮所创,或许诸葛亮只是对古代八卦阵法进行革新和演绎。
第二个例子:一字长蛇阵。
据传,“长蛇阵”即是将军队排列组合成一长条阵势,战斗中,根据实际军情的变化而变化,“长蛇”各部分,互相呼应,虽重要的是首尾相护,互为犄角。长蛇阵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其主要变化有三种:“击蛇首,尾动,卷;击蛇尾,首动,咬;蛇身横撞,首尾至,绞!”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长蛇阵的优势在于能首尾呼应,但是,它的弱点在于怕被限制首尾的机动性,如被揪其首,夹其尾,腰便露出,易被斩!
第三个例子:雁行阵。
雁行阵是《孙膑兵法》中出现过的阵法,雁行阵是模仿大雁飞行来编制队形的一种阵法,古代骑兵和步兵都常用雁行阵,奇兵用雁行阵,其优势在于快速突击敌人的两翼薄弱部位,让敌人两翼无法相顾,从而暴露中军;而步兵用雁行阵,主要在于克制敌军的正面冲击,即先用横阵对敌军的冲锋,进而,迅速展开雁翼,将敌人的冲锋队夹在两翼之间,围歼之。雁行阵的优势在于两翼的夹击功能,若敌轻易冒进,必因被夹而败,但是,雁行阵也有弱点,即若两翼不能协调呼应,被攻其一翼,必败。
第四个例子:天罡北斗阵
这是小说中的例子,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有很多关于阵形的描写,很精彩,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凡是武林派别中掌门人武功极强的,就不太用阵法,而一些门派掌门人武功相对比较弱的,则常常亮出“阵势”,比如峨眉派、全真教等。下面是全真七子团体作战的御敌“阵法”,排出的是“天罡北斗阵”,请看金庸先生的描写:全真七子“按北头星座的方位,七人盘膝而坐,马钰位当天枢,谭入端位当天璇,刘处玄位录天玑,丘处机位当天权,四人组成斗魁;王处一位当玉衡,郝大通位当开阳,孙不二位当瑶光,三人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权光度最暗,却是居魁柄相接之处,最是冲要,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强的丘处机承当,斗柄中玉衡为主,由武功次强的王处一承当”。“天罡北斗阵是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门功夫,迎敌时只出一掌,另一掌却搭在身旁之人身上,敌人来攻时,正面首当其冲者不用出力招架,却由身旁道侣侧击反攻,犹如一人身兼数人功力,的确威不可当。若是陷入天罡北斗阵,除非将七人中打倒一人,否则决然无法逃出。阵中七人以静制动,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腰则首尾皆应,牢牢将敌人困于阵中,但是若深谙此阵奥妙,抢占北极星位,便能以主驱奴,制得北斗阵缚手缚脚,不得自由施展。后来,这一阵法成为全真派集体御敌的法宝,可单由七人布阵,也可由九十八人布阵,每七人一组,布成十四个天罡北斗阵,和每七个北斗阵又布成一个大北斗阵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为犄角,更是威力无穷。”(参见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其实,古代的阵形、阵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对于“阵法”的理解,不一定仅限于对冷兵器时代阵势的解读,“阵法”可以扩展开来看,俗话说“排兵布阵”,有用兵必会涉及布阵,在古代,从“田忌赛马”到韩信点兵,布设“十面埋伏”;从解放战争中名将粟裕神奇用兵于孟良崮围歼国民党御林军七十四师,大败不可一世的张灵甫,到毛泽东以他的雄才大略,成功指挥三大战役,取得辉煌胜利,都是在“排兵布阵”,“阵形”既是有形亦是无形,既是小阵,亦是大阵,宏阵,深谙“阵法”十分重要。当前,中国要应对美国在南海的挑衅,要在中美贸易战中有礼有节有霸气有益处地占据优势,也同样要懂得如果排“阵势”,妙用“阵法”。
仙剑5天权奇阵什么意思?
1.是游戏内的一个副本
2.如何开启:去摇光宫回复草谷和凌音,天权奇阵内“酒经篇”开启。 进书阁调查内圈左侧的酒经,获得物品“隐蛊”x2、“桃木飞剑”x2。 【关怀】进天玑宫和一贫、铁笔对话,把东西给他俩,获得物品“八魂玉”x4; 进天璇宫和青石、玉书对话(这俩在一起时的对话怎么总这么有爱),把东西给他俩,获得物品“天荔果仁”x4; 和天枢宫外的两个弟子锟飞雪、宿星辰对话,得知太武掌门不在,遂托他俩转交。后续支线【箫声寄幽思】开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