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天空10,还会不会被要求隔离半个月?
隔离与否要视情况而定,大部分地区民众春节返乡不需要隔离,但这一部分地区的民众,可能要像年初一样隔离半个月。
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在外谋生、漂泊的务工人员也结束了一年的辛劳,期盼着归家吃上一顿团圆饭,借春节假期期间修养身心。但今时不同往日,2020全年都被新冠病毒的阴霾所笼罩,直至现在风险尚未完全解除,因而年底春节仍然存在疫情反弹风险,所以在外务工人员回家是否需要隔离就成为了需要探讨的议题。
那么,哪些人回家需要隔离?哪一部分群体又可以不用隔离,按正常流程春运返乡、过年团聚呢?
01:中高风险地区回家或许需要隔离,甚至有可能会被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2020年第一季度(1-3月)是新冠肺炎最严重的时候。到了4月底,疫情初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形势趋于平稳。但由于新冠病毒拥有生存能力较强、潜伏时期较长、传播速度较快等特点,再加上国外疫情形势严峻,我国面临着境外输入(如冷链、无症状感染、出入境确诊者)等风险,所以国内的疫情风险尚未完全解除,各地纷纷出现了零散的病例。
因而,这些感染曾经清零过、又重新发现缺诊者的地方,就会被列入为风险区域,同时各个地区也会根据疫情散发的情况,将风险划分低、中、高不同等级。
那些高风险的地区,民众要是被批准春运回家,很可能是要进行隔离才能返乡的;同理,那些被列为中风险的地区,民众返乡有可能也会视情况而被要求隔离。例如目前北京存在风险为中度的地区,如果这几个地区的居民春节回家,可能会被要求隔离观察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月2号我国目前没有高风险地区,但是却有36个中风险地区,其中大连16个,沈阳11个,北京7个,黑河2。这一部分地区民众出行,还是存在被隔离的可能。
02:体温异常、身体症状异常者,可能面临隔离观察另一部分可能要接受隔离的群体,就是那些体温异常,或者身体症状有异常的人群。例如在春节回家过程中,你的体温检测结果是发高烧,在没有确定是正常生病还是感染肺炎的情况下,这时候被采取特殊对待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隔离也成为了可能。
03:隔离与否也与返乡地的疫情防控政策而定,规定严格的地区隔离是免不掉的过年回家是否被隔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取决于当地对于疫情防控的一些举措。
原则上,大多数的地区民众只要有绿色的健康码就可以正常春运返乡了,但有的地方或许所采取的政策不一样,你一路通畅的回到了村口,但是却被要求隔离14天观察,这种情况也是存在可能的。
因为不同地方对于疫情防控的标准或许有不一致,例如某些乡镇对于一些曾经出现过疫情反弹地区的民众,可能就会给予特别的“观察”等。可能你从北京非风险地区回家,尽管不是疫情散发地,但稳妥起见你的村庄可能也要求你隔离。
04:无风险地区可正常返乡,但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春运期间疫情反弹的风险那些没有疫情散发的地区,也就是无风险的地区,群众是可以正常返乡的,也不需要被隔离,只需要持有绿色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就可以了。但尽管如此,我们仍旧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忽视疫情在春运期间有反弹的风险。可能你能保证自己不是病毒的携带者,但你无法排除他人存在这种可能。
专家也称:未来一段时间内,疫情将会常态化,这也决定了核算检测、隔离、限制出行等将会成为日常现象。更何况,今年的二月份是至关重要的节点,因为疫苗可能要免费接种了,注射疫苗后,新冠肺炎的形势可能会大有改观;但如果以前在年前、春运等节点有不同规模反弹,那将会为疫情防控战带来阻碍,影响着我们取得战疫最终胜利。
总的来说:无论需要隔离与否,都要配合相关地区推行的疫情防控措施,响应号召,该不拒绝的时候就积极、被提倡留在原地过节就应当按兵不动;同时也要对病毒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带好口罩、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的频率,接触冷冻食品时做好消毒,同时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等。
相信疫苗接种之后,抗疫会醒来一个全新的阶段,希望接下来的2021年是健康、平安、快乐、幸福、没有病毒烦恼的一年!
一头猪大概能赚多少钱?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讨论,现在的猪养3、4个月就出栏,所以猪肉不好吃。虽说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在人们对瘦肉的偏好,生猪养殖的时间越来越短,但还没有达到3、4个月就出栏的水准。而如果硬要说3、4个月出栏那也是把前期哺乳的时间,甚至保育的时间给忽略了,而只计算了育肥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生猪从出生到出栏,时间一般在6个月左右,体重能从出生的2-3斤生长到220-260斤不等。当然也有地区的养殖户习惯将猪养到三四百斤再出栏,育肥时间将会延长到7-8个月。在生猪出栏体重相一致的情况下,影响生猪出栏时间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养殖品种。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育肥品种有外三元(长白、大白、杜洛克三个国外品种杂交而成)、内三元(两个进口品种和一个国产品种杂交而成)、土杂猪(国产品种和 一个进口品种杂交而成),相比较而言,外三元的生长速度优于内三元优于土杂猪。
2、饲喂模式。绝大多数国内规模化猪场都是饲喂颗粒料或者粉料等固体饲料,而部分农村散养户会选择液态饲料,不过最近几年,国内一些规模化猪场也开始发展液态饲料,相比于固态饲料而言,液态饲料具有猪群生长速度快,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低的特点,对比发现,使用液态饲料饲喂猪群料肉比、日增重都会显著高于固体饲料饲喂,同时育肥天数也会明显缩短。
3、饲料营养水平。国内生猪养殖常用的饲料有三种,分别是全价料,浓缩料或预混料,养殖户自配饲料,其中全价料的营养最全面,且经过了膨化处理,所以饲喂全价料的猪群生长速度最快。浓缩料或预混料营养相对全面,生长速度次之。自配饲料因为营养相对较差,生长速度也是三种饲料中最慢的。另外,还有些农村散养户会饲养泔水猪,这种饲料的营养更差,生长速度也最慢。
4、是否使用催肥促生长的饲料添加剂。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速度,不少厂家推出了各种具有催肥促生长作用的饲料添加剂,只要是合格厂家的产品,可以缩短肥猪育肥时间10-15天,常见的有微生态制剂、中药添加剂、酸化剂、酶制剂等。
5、饲养管理。同样的品种,饲喂同样的饲料,不同的人饲养,在出栏时间方面也会有明显的差异,饲养管理越细致,给猪提供的生活条件越合适,猪群的生长速度越快,出栏时间越短。
当然,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并不能将正常情况下6个月才能出栏的猪缩短到3-4个月,不过提前到5个半月,甚至5个月还是有希望的。
下面再让我们看一下一头猪能赚多少钱?养猪利润的高低是由成本和猪价两方面因素决定的,成本越低,猪价越高,利润就越高。就以当前的猪价来说吧,目前全国生猪均价在15元/公斤左右,也就是7.5元/斤。不同地区的猪价略有差异,其中华东区猪价在7.3-7.8元,华中区猪价在7.2-7.6元,华南区猪价在7.1-7.8元,华北区猪价在7.2-7.8元,东北区猪价在7.2-7.6元,西南区猪价在6.9-7.6元。
养猪成本是多少呢?
a、仔猪均摊的母猪成本,一头母猪一年正常情况下要消耗一吨饲料,按照平均1.9元/斤的饲料价格计算,母猪一年的饲料成本为1900元。再加上700元左右的药物保健成本和100元的疫苗免疫成本,一般认为母猪饲料和药物成本可以占到总成本的70%,一头母猪一年的饲养成本约为3800元左右。一头母猪一年可以出栏仔猪20头左右,那么每头仔猪的成本在200元左右。
b、肥猪成本,按照全程料肉比3.0计算,仔猪断奶体重在15斤左右,出栏体重按照250斤计算,共需要消耗700斤左右饲料,而肥猪全程饲料价格基本在2元/斤左右,也就是说肥猪的饲料成本需要1400元,同样按照饲料成本占总成本70%计算,那么包含人工费用、水电费用、取暖费用、圈舍折旧费用在内的话,肥猪的饲养成本在2000元左右。
如果猪场为自繁自养的话,肥猪的饲养成本在2200元左右,250斤出栏,每斤的饲养成本在8.8元左右。而目前的猪价仅7.5元,也就是说出栏一头250斤的猪养殖户要亏损325元。
如果是外购仔猪的话,目前外购一头30斤仔猪的价格在600元左右,饲料成本为(250-30)×3×2=1320元,同样按照饲料成本占总养殖成本的70%计算,那么育肥成本需要1900元左右。外购仔猪的饲养成本为1900+600元,250斤出栏,那么每斤的养殖成本为10元,猪价为7.5元,若外购仔猪出栏一头250斤的猪要亏损625元。
2023年养猪如何?虽然现在养猪处于亏损状态,而且短时间难以出现明显上涨,但我认为2023年养猪仍有操作空间。据统计,2022年不论是猪肉总产量,还是人均猪肉消耗量,都达到了最近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建立在猪肉20元/斤,疫情不稳定的前提下。
预计2023年的猪肉消费相比2022年会有明显改观,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猪肉价格仅15元左右,而2022年很长一段时间猪肉价格都高居20元水平,猪肉价格的下降有助于刺激猪肉消费。另一方面,疫情已经稳定了下来,专家也表示,只要病毒不发生较大的变异,未来半年都不会出现大的流行,这就意味着餐饮业和旅游业将会不断恢复,进一步刺激猪肉消费的增长。
其次,2023年生猪供应相比2022年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虽然1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达到了正常母猪保有量的107%,但据了解,近期仔猪腹泻问题严重,仔猪成活率整体偏低。而且不少地方都遇到了非瘟难题,叠加猪价低迷,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2023年国内生猪产能大概率会呈下降走势。
最后,国内猪肉价格15元,进口猪肉价格优势基本消失,这有助于国内猪肉消费量的持续高位运行。
相比较而言,自繁自养猪场的成本相对低一些,操作空间也大一些,而外购仔猪的成本高,风险也就更大一些。
孕宝宝偏大10天算正常吗?
如果在怀孕期间产检发现宝宝偏大10天也正常的,有可能是孕妇的饮食比较滋补导致的,建议积极加强营养,多吃清淡的食物。看一下睡眠的变化。建议不要盲目的进补,多吃瘦肉和高蛋白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复查,应该会逐渐的和停经时间吻合的,注意保胎。
请问住院10天就必须办理出院手续吗?
没听说有这个规定呀,这几年我身体不好,一般每年都要住一次院,住院时间差不多都超过十天,有次在中医院住了25天!
如果医院硬性规定只能住十天的话,那病人十天病没有治好,那怎么能出院呢?这样的硬性规定不是很不合理吗?病人能不能出院,要以病治的效果好不好,来判断,治好了,当然要出院了,谁有钱赖在医院不走哇!如果病人的病没有治好,在十天内没有治好,而医院强制病人出院了,病人回去以后病情加重,或者产生了其他不好的结果,那造成了这些后果,到时候又谁来承担呢?我想医保局,他也不会作出这样的规定,因为这样的规定太不合理了,造成了严重后果社保局也责任难逃!
这是谣言,请你不要相信,智者止于谣言,请你不要纠结,该看病还要看病。自寻烦恼,只会给自己增加痛苦。
宝宝40天10斤重?
这些是正常的数值,一般新生儿一个月之内会增长两斤左右,但是也是因人而异的,宝宝的饮食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发育,但是也有遗传的因素,如果宝宝长得小,可能会跟父母的身材有一定的关系,平时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精神状态没有出现问题,就不需要太担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