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道坐骑,为什么只有猪八戒称孙悟空"猴哥"?
谢邀。
这个问题很有趣。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
在一个人情社会中,人物之间的称呼就反映了一个人的地位、也能看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再加一个白龙马,构成了一个有等级的小小社会。
这个社会中,社会地位最低的应该是白龙马,他的出身最低,其它几位都曾经是天上官员,他只是海里龙王的儿子。其它几位,都是公司的管理层,他只是一个普通职员。白龙马干的活也是最苦最累的驮人驮物。是一个被人骑在身上的底层人物。因此,他见了其它几位,全部都以“师兄”称呼,毕恭毕敬。
唐僧是这个小社会的最高领导,是公司的老总,因此哥几个对唐僧的称呼全是一致的“师傅”。就连曾经把玉皇大帝也敢叫“玉帝老儿”,相当于现代社会叫“玉帝老东西”的孙悟空,对唐僧也全都是以“师傅”称呼。即使唐僧老糊涂,冤枉了孙悟空,也没见悟空叫唐僧“老糊涂”或“师傅老儿”之类的。
悟空、八戒、和沙僧这三个师兄弟之间,地位也是有区别的。
沙僧原来在天上的时候,是一个“卷帘大将”,其实就是服务行业的一个领班。到了取经的时候,虽然他也成了唐僧的徒弟,但他的任务是给唐僧牵马,也就是一个给领导拎包开车的角色。虽然危难当头,也负责保护领导,只不过能力本领也有限,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因此,沙僧见到八戒、悟空,全都恭敬的喊一声“师兄”。
八戒之所以叫孙悟空“猴哥”,基于三个原因:
首先,八戒比悟空受宠。孙悟空虽然是大师兄,职位比八戒高,但人家八戒可是领导唐僧跟前的红人,自然也就不太把孙悟空放在眼里了。大多数单位里受领导宠信的红人,除了对领导毕恭毕敬,其它的人,哪怕是职位比自己高的人,一般是不大当回事的,八戒也是如此。“猴哥”带有轻慢的意味。
再有,八戒出身比悟空高,资格比悟空老从出身来看,八戒曾经是“天蓬元帅”,统领八万水师保护天河,怎么也是个厅局级干部,孙悟空曾经是个“弼马温”,也就是玉帝马匹管理员,最多也就是个科级干部。现在两人都到唐僧手下干活了,虽然八戒的职位比悟空低,但八戒在心理上也没有对悟空恭敬的想法。
第三,八戒悟空是亲密战友八戒虽有许多小毛病,但在取经的路上,降妖除魔,两人是最亲密的战友。八戒本领虽然没有悟空高,但却是悟空最好的帮手。这种战斗中建立起来的友谊,也使两人不在意身份和职位。
八戒叫悟空“猴哥”,悟空有时也叫八戒“呆子”,足见两人的亲密。
元始天尊为何不愿意让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
在许仲琳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所谓封神榜的制定,是有一个基本标准的,就是上等仙道,中等神道,下等人道。这是从神仙道的天道高度对一切神人仙佛的一种划分,主动权完全在当时的顶格神圣,也就是可以代表天道气运的天道圣人手中。换言之,其他人或仙或神或精怪,没得选择,只能逆来顺受,接受这个高人划定的道道。本质上,这也算是神仙道的一种改制模式的开启,昊天天庭新秩序的建立。
作为封神榜的直接持有者,封神大战中的临战主帅,指挥官,姜子牙历经“七死三灾”磨难,终得正果,完成了封神和灭商兴周的双重使命,筚路蓝缕,艰辛无比,可谓是居功至伟,功莫大焉。可以这样说,姜子牙一手衔接了神仙界大换血、重振旗鼓和地面上从人皇到人间天子的改头换面,是一个绝对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在封神之战中,姜尚也得到了多方高人的鼎力支持和及时援手,可谓是当时神人两界炙手可热的第一大红人。
吊诡的是,姜子牙作为封神主帅,最终,他不但没有成就仙道,也没有在封神之列,只得了个人间富贵,成为一代帝王师,齐国的诸侯。从修仙的角度说,这显然属于封神标准所说的第三个等级,是最低层次。
那么问题来了,姜子牙是奉元始天尊敕命行事,姜尚如此功勋卓著,九死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所谓人道,对姜尚来说,也不过是一套人间富贵,而且,依然注定要在六道轮回中辗转,无始无终。这样看的话,对姜子牙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情。修仙嘛,终极目标就是求个长生不老仙,跟美猴王孙悟空的意图是一样的。元始天尊为什么不能成全姜子牙,让他成仙,或是封神呢?
长公子扶小苏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这么几个因素:封神的终极权限与参数对比,姜子牙的心愿与仙缘,以及元始天尊的真实意图。通过这几个不可或缺的意向,我们就可以看到,姜子牙的最终结果,既是他“求仁得仁”的宿命使然,也是天道气数的选择,同样,也是元始天尊的一种庇护行为。
具体怎么说,你我一起来逐条分析——人间富贵姜子牙。
第一、内因是根本:姜子牙与仙道无缘,功利心太重,这是他自我选择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姜子牙的职业生涯,他的工作意向的选择,也正是如此。
(一)姜尚其人。
按许仲琳小说《封神演义》的设定,姜子牙号称“东海尚人”,就是东海高人的意思,这也比较符合当时上古三代的历史背景。即是说,姜子牙并不是没有任何出身的完全的草根,他也是大有来头的。一个草根是不可能去朝歌城谋工作的,光井田里的活儿就够他干一辈子的了。时间不允许,能力达不到。
姜子牙原本是姜姓一族中的庶族旁支,东伯侯姜桓楚和姜文焕父子,包括纣王妃姜娘娘,他们正是姜姓一族的嫡系正宗。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作为庶族旁支的姜子牙一系逐渐走向了商汤中央王朝的边缘,整个族群被边缘化了。姜尚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族群中。
所以,尽管家道中落,姜子牙还是断断续续接受了一定的贵族教育,他身负一定的家族担当和使命。
姜子牙32岁学道玉虚宫,拜在昆仑山阐教元始天尊门下,直到72岁下山。也就是说,他从18岁到32岁,在朝歌城至少呆了20年,作为一个正宗北漂,他一心希望能够在天子脚下谋得一个比较好的差事,效命王室,以图个人和家族的东山再起。这就是他的毕生追求,目标很明确。
他在朝歌城攀附宋异人这个大哥,也正是如此。当时讲究出身,讲究贵人推荐。可惜,看起来,这个宋异人似乎也是个权力场上的败将。宋异人,根据他的名号,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他应该也是殷商子姓后裔,所以背个“宋”字,这就契合了后来纣王覆灭之后诸侯国宋设立的背景。
宋异人虽然保留了殷商草原马车夫的商人本色,世代经商,甚至富可敌国,可是呢,他实际上已经完全丧失了朝歌城的话语权。当然,也许,这也是个比较好的选择,自己丰衣足食,悠哉悠哉,也是逍遥快活,比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一干商汤子孙的人生机遇要舒坦得多。
这对求功心切的姜子牙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差事没谋到,高不成低不就,32岁,在当时都是快该抱孙子的年纪了,人生巅峰,黄金时段,求而不得,姜子牙万般无奈,才选择了上昆仑山学道修仙。
嗯,我们说,人生得意时,尊崇孔孟,失意时,就会向往佛道,姜子牙也正是如此。潜心昆仑,以图大计,表与里。修仙属于半路出家,心不甘情不愿。
(二)元始天尊对姜子牙的评价与定位。
所以你看,姜子牙昆仑修仙整整40年,也只学了个皮毛,连仙道的门槛都没摸着,老师元始天尊都屡次三番对他讲,他“根基浅薄”,“与仙道无缘”。元始天尊这话已经很给姜子牙留面子了——他的红尘心愿未了,他的功利心太强了,不适合修仙。
尘归尘,土归土,姜子牙的乐土在人间,在治世,在谋取一套人间王侯将相的富贵。这也是他的宿命使然。
第二、封神榜的终极决定权限:元始天尊没有至高的权限,他也是个传声筒。封神榜计划的开启,始于纣王题诗亵渎上古正神女娲,和昊天上帝要求鸿钧道人门下“十二金仙”俯首称臣称。一个是具体的由头,借口,一个是真实意图,一统神仙界,定鼎三界秩序。
针对的,就是所谓的三教:阐教、截教和人道。阐教由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先后掌管,截教掌舵人则是通天教主,人道的设定,应该是人皇来掌管,当时就是商纣王。
这样看的话,无论是阐教、截教,还是人道,都是完全的被动方,是极不情愿的被动参与者。所以,所谓三教共签封神榜,就是女娲和火云洞三圣皇拍板,由昊天出面,跟鸿钧系索要人手。结果,可想而知。天道圣人鸿钧老祖气不打一出来,自己根本就没出面,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玄门三圣,在碧游宫就跟昊天签署了怎么一份文件——就是神奇的封神榜。
尽管阐教和元始天尊主动选择站队昊天和女娲系,拿到了号称“天书”的封神榜,也不过是获得了主动出击的先机,占据了道义至高点。从本质上说,元始天尊其实和通天教主一样,并没有决定生死和定封神榜名单的权力。也就是说,作为1500年一度的不可避免的神仙红尘杀劫,规则的制定者是“符合天道”的女娲和昊天系,仙道、神道、人道的参数与终极考核大权,依然牢牢掌控在他们手中。
假如元始天尊有这个权限,三教在碧游宫共签封神榜,抛开人皇纣王不说,单单封神榜这个名单,按通天教主的秉性,恐怕元始天尊是出不了截教碧游宫大门半步的。通天教主刚烈,直爽,当即就会跟元始天尊翻脸,大打出手,诛仙剑阵一摆,就困死元始天尊了。
所以你看,从封神计划的权限上看,元始天尊是没有能力直接决定把姜子牙破格提拔到大罗金仙这个高度的。能保住阐教十二金仙不被打死封神,已经实属不易了。
第三、姜子牙成就人道与人间富贵:这是元始天尊给爱徒姜尚的最后努力争取的结果。根据女娲和昊天系制定的游戏规则,上等仙道,中等神道,下等人道。渡劫成功,成就仙道,不生不灭,是为上等;渡劫失败,打死封神,死而成神,超脱生死,是为神道;下等轮回,就是人道。
在封神计划完成之前,圣人之下,各种大罗金仙,以及神通精怪,谁也无法保证,他就是注定的天选者,胜出者。封神榜不过是个大概的圈圈,一道底线,应该不是精确的名单,只是一个范畴。
封神榜名单的直接负责人,监督者,就是轩辕黄帝的昔日总兵柏鉴。他代表女娲和火云洞三圣皇,直接凌驾于封神之战中被考核的三教任何一位神圣,甚至包括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
不信你看,瑶池金母和昊天上帝的女儿龙吉公主就战死了,也被送入了封神榜的名单。连昊天上帝都身不由己,元始天尊作为直接的受命者,自然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从封神结果来看,截教通天教主门下被收编的弟子众多,乌泱泱几百号人。阐教也是有贡献人头的。有玉虚宫的二代弟子,大罗金仙级别的,也有三代准仙。
十二金仙是元始天尊和阐教死保的宝贝疙瘩,从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之下,包括各种大罗金仙,都属于高危职业,他们是神仙红尘杀劫的直接参与者,生死未卜,元始天尊也难打包票。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惜拉拢西方教准提和接引两位道人,四声联手对付小师弟通天和截教,还作弊,给被三宵仙姑削去顶上三花的十二金仙重开泥丸宫。这样,才勉强保住了十二金仙和整个阐教的颜面。
我们回头来具体看下姜子牙,这个封神榜持有者的实际情况。
在以上大背景之下,姜子牙无疑就是个炮灰的角色。他没有仙缘,没有修成仙道,连个半仙都算不上。封神大战中,姜尚也屡屡被各种欺负,要不是有杨戬、哪吒、雷震子、韦护、黄天化等一批精英先锋官的保护,姜子牙早都被虐成渣了。在精英众多的截教高人面前,姜尚可谓是寸步难行,举步维艰。
仙道不成,等待姜尚的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聪明如你,结果很明显,姜子牙这个肉胎凡身的西岐三军统帅,很有可能就会被送入封神榜的名单之中。闻仲闻太师尚且如此,姜子牙凭什么就不能呢?
元始天尊就计上心来。殷商和商纣王,是女娲和昊天铁了心要剪除的对象,西岐和周武王姬发,则是他们一心要辅助振兴的一方。元始天尊把姜子牙推上封神计划的主持台面,无疑是保全姜子牙性命,帮他渡劫最好的一种方法。元始天尊命令姜子牙离开昆仑山,渭水垂钓,钓到周文王姬昌这条大鱼,然后又成为鼓动西岐新君周武王姬发东进攻商的“相父”,登台拜将,终于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个人生巅峰。作为扶周灭商的统帅,西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封神计划的直接负责人,可以临时调度大罗金仙级别的人物。在这样的双重使命加持之下,姜子牙就是想死,也是难上加难——元始天尊要保他,就是封神计划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们也会暗中加持。这样,姜子牙自然就性命无虞,即便被打死,也会被各种手段“死而复生”。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纵观整个封神大战,阐教、截教和人道三教,是没有任何一位想主动上封神榜的。上封神榜,则意味着会被直接打死,肉体销毁,元神被封印,不但不能继续修炼进阶,成为大罗金仙乃至混元大罗金仙,圣人,而且,要把自由身交付给昊天,一个萝卜一个坑,等于是签署 一个卖身契。
从这个角度看的话,被封神倒真不一定比成就人道好多少。不信你看,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中,唐王李世民无论如何都舍不得人间富贵,拿血本,送唐僧去西天拜佛求经,送紫金钵盂和铁饭碗给西天如来,去换取十三年的寿命。乌鸡国王施斋化僧,乐善好施,结果却是叶公好龙,当文殊菩萨亲临凡间,来度化他成就罗汉果位的时候,他却一反常态,叫人把菩萨给扔进了水里。取经快到灵山的时候,路遇一个寇员外。寇员外寇洪,也是个慈善人士,一心向佛。结果却被强梁给设计谋财害命,挂掉了。地藏王菩萨是这么解释的:“我因他斋僧,是个善士,收他做个掌善缘簿子的案长。既大圣来取,我再延他陽寿一纪,教他跟大圣去。”
地藏王菩萨这话有意思了。他老人家看寇员外人好,就有心收编他来九幽深处做个助手,当然,方法就是把寇员外给挂掉。结果呢,孙悟空一番求情,菩萨又送了寇员外一纪,也即是十二年寿命。
这样看的话,成就仙道固然好,如果修真不成,成不了大罗金仙或是太乙金仙,那可能成就人道,做个凡人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了。毕竟,封神要先被打死,被封印,被禁锢。就算不能一世逍遥,一时快意江湖也是不错的吧。
所以你看,姜子牙的结局还是蛮不错的。他虽然没有成就仙道,可是呢,也没被打死封神,做个人间富贵宰相,一方诸侯,天子姬发的老丈人,他不香嘛!生死轮回难算计,且乐世间半日癫,悠哉,快哉。
这也是作为老师的元始天尊,对爱徒姜子牙的一种宠爱,一种保护或是庇佑吧。
姜子牙能否成就仙道,并不是元始天尊可以直接决定的,超出了他的权限和能力范畴。但是,元始天尊也给了姜子牙个不错的结果。姜子牙无缘仙道,自身功利心太重,老师元始天尊因势利导,把他推上封神计划直接负责人的前台,既保证他能够顺利通过封神大战这样的神仙劫难,不被打死封神,又送了他一套西岐帝王师的人间富贵宰相福利。对于姜尚本身来说,正中下怀,封妻荫子,兵神韬略,名满天下,可谓是名利双收,收获满满,就是被封神的诸位也得让他三分。姜尚,真是封神之战中的人生大赢家。哪些游戏是你最后悔的?
地下城与肝
早期60年代的时候觉得皮肤好看,花了200多买了一整套时装,因为当时60已经满了,天天混格斗场无聊就退坑了两三年,回坑后70时代,之前冲的哪一点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又冲了几百,如何退坑,再次回归86时代,尼玛,天坑啊,瞎子白图王,如何红狗,充值充值充值,打造打造打造,如何无聊,又退坑,86时代至少花了近五位数。现在退坑了,就不值得了塞!
太乙救苦天尊乃四帝之一?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太乙救苦天尊在天界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他跟玉帝一样,是从所谓的天庭六御中剥离出来的神圣,玉帝做了大领导,他做了青华大帝,剩余的四御又叫做四帝。这等于是说,在整个神仙系谱中,他仅仅次于以太上老君为代表的三清,就是跟玉帝比,似乎也不遑多让,也只是名分上稍微有点区别。从当时天庭架构下的实际神仙界权力上看,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和南极长生大帝一起作为玉帝的左辅右弼,他对整个神仙道包括天庭班组编制都有监督、监察、察举、纠错、引荐、保举的权力,就类似于三公六卿中的御史大夫怎么个角色,而且看起来似乎还有点兼职宰相的意思。一句话,你行不行,在以天庭为中心的神仙道这个体制下,你能不能被真正认可,吃得开,混得好,那都要看他的脸色,人家说得上话,有话事权,有尚方宝剑。
如来虽然是西天的大领导,可是呢,不好意思,他依然属于名义上的神仙体系下的五方五老之一,即是说,按梁山好汉排座次的说法,如来要排在三清、四帝之后,太上老君、玉帝,包括太乙救苦天尊,都要比他高一个两个格。
那么问题来了,孙悟空去妙岩宫找太乙救苦天尊帮忙,他老人家都要亲自下台阶来迎接齐天大圣,而如来佛祖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直呼美猴王“猴子”的名号,这就奇怪了。按理说,太乙救苦天尊比如来这个五方五老要地位高不少的呀!怎么面对同样一个孙悟空,两者竟然会有如此完全不同的态度呢?连青华大帝都下阶相迎,如来又凭什么端怎么大架子呢?
其实,这就跟上班一样,一个人对待另一个人的态度,基本取决于你的职务,你的位子,领导坐什么位子,你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屁股决定脑袋。当然,实力,工作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不然要你干什么?哪个公司是会养懒汉的?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从这三个相关人物的职业生涯来分析,天意就哭天尊、如来和美猴王孙悟空,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从属于什么样的派系山头,争的又是什么利益。
第一、齐天大圣的名号:对太乙救苦天尊比较有用,对如来就不好使了。(一)太乙救苦天尊对孙悟空的逢迎:符合礼数,职业需要,是有修养的表现。
孙悟空这个齐天大圣的名号,确实有点搞笑,因为啥呢?大家都很清楚,这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闹出来的,硬生生地从玉帝那里强要来的,别说作为天庭大领导的玉帝不乐意了,就是下面很多人也不高兴,不信你看,至少托塔天王李靖和三坛海会大神哪吒这父子俩就很不舒服,就是天蓬元帅猪八戒也高兴不起来,也是,人家为孙猴子费了多大的劲儿啊!而且,大家都很清楚,孙悟空这个所谓的齐天大圣,其实就是个噱头,浮名,完全的虚权,嗯,玉帝这套路,出牌跟宋太祖赵匡胤有点类似,杯酒释兵权,给你猴子好吃好喝,叫你远离了花果山是非之地,不再占山为王,跟天庭明着干,搞对立,搞小山头。
没错,齐天大圣实际上,他的属下同事依然是弼马温时期天宫御马监里面的那些个老伙计,换汤不换药,既没什么大排场,也没高管的薪水。可是呢,这名号有时候还真有用,玉帝作为天庭大领导,金口玉言,一言九鼎,齐天大圣这个名号,虽然真的很虚,除了玉帝本人,天庭管辖下的其他人还就得认真对待,一字并肩王的噱头,可不能小觑了,至少礼数上是要讲究的,虚面子是要给的。就是尊贵如太上老君这样的三清级别的,有时候也不得不喊孙悟空一声”大圣“。
“爷爷,外面是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了。”太乙救苦天尊听得,即唤侍卫众仙迎接。迎至宫中,只见天尊高坐九色莲花座上,百亿瑞光之中,见了行者,下座来相见——《西游记》
亲,你且来看,太乙救苦天尊走这一道程序有点意思。
先是侍卫众仙把孙悟空迎接到宫中,然后,太乙救苦天尊才从宝座上下来相应,互相施礼。九色莲台,看来比如来八色莲台要高一个等级,也是,在《封神演义》中,西方教准提、接引十二莲台被一只神奇的蚊子给吃掉了四品,成了八色莲台,难道这蚊子是昊天指使的?还真有可能。细思极恐。
行者朝上施礼,天尊答礼道:“大圣,这几年不见,前闻得你弃道归佛,保唐僧西天取经,想是功行完了?”——《西游记》
青华大帝对上齐天大圣,你下台阶相迎,我赶前一步接上,彼此行礼,打招呼。什么意思呢?大家都是天庭这个大办公室的同事,都属于高管,金领,互相给面子,帮衬,这不是应该的嘛!面子都是互相给的,不信你看,太乙救苦天尊给面子,下阶相迎,孙悟空这个顽劣的猴子也是恭恭敬敬,又是施礼,又是拍肩膀。
问及当坊土地,始知天尊是他主人,特来奉请收降解救。——《西游记》
你看看,谁说孙悟空不懂事理了?谁说孙猴子总是冒冒失失了?那要看是谁了,他对孙悟空什么态度了,够不够朋友,有没有给面子。在整个西游世界里,能叫孙悟空如此礼遇的,怎么安生的,心甘情愿,认真搞礼节的,除了菩提祖师,也就青华大帝怎么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了。
孙悟空对太上老君和玉帝都是直呼”老倌儿“,其他就更别提了,什么福禄寿三星,那都是”弟弟“。孙猴子有多大毛病,无非好点面子,多坦诚,多率性,多阳光啊!交这样的朋友,值。
当然,要是玉帝或是太上老君来的话,太乙救苦天尊就应该不但要下莲台宝座,而且会亲自出门迎接,顶头上司,全礼,不一样的。有礼有节,高人。
圣号东华大帝君,烟霞第一神仙眷。孙行者觌面相迎,叫声:“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礼道:“大圣,失迎。请荒居奉茶。——《西游记》
孙悟空推倒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子大仙的人参果树,去求高人医治,找了东海方丈山的东华大帝。
他们是个什么情况呢?怎么个见面礼?
孙行者是”觌面相迎“,东华大帝则是”慌忙回礼“。什么意思呢?孙悟空走得急,镇元大仙有时间限制,比较莽撞,不等门童回报,他就莽撞地跑了进来。所以你看,你忙我也乱,不过看起来也是高管与高管的对接,东华大帝喊的也是”大圣“,齐天大圣的名号,也不是什么唐僧的大弟子,不是一个系统的。
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孙悟空,要见师相。”众灵官听说,随报。祖师即下殿,迎到太和宫。行者作礼道:“我有一事奉劳。”——《西游记》
小西天假雷音寺遇到黄眉怪,孙悟空去搬救兵,找上了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气场也不小,武当山有500个灵官,九天荡魔祖师,玄天上帝,牛气。亲,你还记得吧?一个王灵官就硬生生地把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给挡在了凌霄宝殿门外,这可是整整500个灵官呢!
真武大帝走出宝殿,亲自迎到太和宫,办公的地方。这面子足够大,所以你看,孙悟空也相当有礼貌。
今蒙大圣下降,不得不行;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假若法遣众神,又恐玉帝见罪,十分却了大圣,又是我逆了人情。——《西游记》
真武大帝这话就更有意思了,信息量非常大,很好地说明了天庭的礼节问题。
真武大帝得这个名号,是因为他曾经奉了玉帝大领导的命,剿灭了东北部北俱芦洲的妖魔;后面他卸甲归田,到武当山隐居,奉的是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的法旨。亲,你看出来门道了吧?真武大帝的意思是,他已经做了陶渊明了,而且得到了元始天尊的批准,就是玉帝也不大灵光了。齐天大圣光顾,寒舍蓬荜生辉,我也只能给你派遣几个手下了。
礼节一定要有,主意也是拿定了,分寸拿捏得相当到位,人情有了,面子上也说得过去,孙悟空没什么意见。你看看,能做到天庭的高管,能成为北冥霸主,真武大帝那必须要有真本事——不但道行高深,高层交际手段也相当高明。
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为什么人家就是公司高管,金领呢?越是高层,人家越讲究礼节,很平稳,有礼有节,懂和谐,懂团结,平等对接,上下疏通,劲儿才好往一处使。
(二)如来的高高在上与不可一世:说白了,你孙猴子跟我就不一个系统的。
五方五老,如来是怎么个角色定位。可是呢,亲,你不要忘记了,他还是西天的大领导,灵山雷音寺的掌教人,佛祖。
从这个层面上讲,等于是,西天也是一个山头,独立的一个全资公司,如来就是法人,是代表,是一种虚拟的独立人格,不受其他企业控制,真正能跟如来说上话的,就是燃灯古佛,西方教的前辈,老资格,老股东。
而天庭呢,玉帝是出面的大领导,董事长,真正的掌舵人则是背后的三清,比如太上老君,妥妥的大股东,份额在这儿摆着呢,在董事会中有绝对的话事权。
齐天大圣的名号是玉帝这个天庭大集团给的,属于吃"暗股”,吃“空股”的,跟西天集团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天庭和西天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不信你看,太上老君一味地维护孙悟空,又是暗送仙丹,又是明送火眼精睛和铜头铁背,死保孙猴子,还不就是为了叫玉帝和如来搞竞争,保持天庭大集团的竞争活力嘛!嗯,有竞争,有动力,才能推进技术革新,最终推动社会进步;搞垄断,一家独大,万夫所指,最近你看,好几位商界大佬就被警告了,作为消费者来说,也是希望这样的,俗话说得好,货比三家,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嗯,玉帝请如来,可以,大天尊嘛,给面子,都是董事长级别的大佬;道祖请,那就更可以了,面子太大了,太上老君看得起他,那是他的荣光。从安天大会回来,第一件事情,如来就是跟西天的同事们通报他在天庭的礼遇,玉帝大领导给的巨大的面子。亲,你且来看,大领导也是好面子的呀!
美猴王这下不灵光了,齐天大圣,这个名号不够用了,如来看不上。如来就心说了,来来来孙猴子,你有几个铺面,有几条街?甭跟我提什么菩提老祖,他老人家不出来说句话,我权当不认识,没怎么个人,揣着明白当糊涂,你奈我何?
再说了,所谓的西天拜佛求经,说白了,不就是对你猴子的招聘考核嘛!别忘了,你是打工仔,我如来是大老板,以后做斗战胜佛,高管,那也是在如来手下打工嘛!金领也是员工,跟老板不是一个层面的。嗯,一个如来神掌就搞定了孙猴子,招安了。
所以你看,如来不用给齐天大圣多大的面子,孙猴子跑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去掉了齐天大圣这个光环,孙悟空还剩什么呢?弼马温显然不能提,美猴王也就是耍耍酷,花果山的山大王?摆地摊的小本生意,也就卖个烤肠、煎饼果子什么的,你凭什么叫西天集团公司的大老板如来给那么大面子呢?
第二、九灵元圣与一场猴戏:太乙救苦天尊对孙悟空确实理亏,如来则不然。我们说,所谓的西天取经计划,其实就是对取经人的一场终极考核,嗯,炼狱式的强行招聘,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没得选。背后的太上老君则是坐山观虎斗,提升天庭竞争力,给玉帝一点压力。
没错,这就是一场猴戏,耍猴的。而孙悟空和唐僧师徒则是被蒙在鼓里的,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这一番操作,他们是不知道内幕的,是个哑谜,曹雪芹《红楼梦》中贾府元宵节的灯谜。
(一)冤有头债有主:九灵元圣挑事,他的主人太乙救苦天尊脱离不了干系。
祖翁乃是个九头狮子,号为九灵元圣。若得他灭,须去到东极妙岩宫,请他主人公来,方可收伏。他人莫想擒也。——《西游记》土地山神
九头狮子这么犀利,光他一个徒孙黄狮精就搞走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吃饭家伙,什么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降妖禅杖,全给没收了。孙悟空师徒几个也被一口一个生擒活捉,后面请来多少神圣都急切拿不下。什么神圣,怎么厉害呢?这土地就提示了,九头狮子叫九灵元圣,要去东极妙岩宫找高人才能行。土地这样的小仙儿,连九头狮子的主人名号都不敢提。
齐天大圣也不是吃干饭的,天庭上了那么些日子的班,这办公室里就有怎么个同事啊!原来是太乙救苦天尊搞的鬼,故意来找事情,阻挠取经路,得,走一遭。
问及当坊土地,始知天尊是他主人,特来奉请收降解救。”天尊闻言,即令仙将到狮子房唤出狮奴来问——《西游记》孙悟空
太乙救苦天尊是怎么接招的呢?
1、以礼相待,高规格,亲自下阶迎接,先给足面子,安抚,预先做好铺垫;
2、问狮奴,是看守九头狮的奴才的错,推卸责任,减轻负担;
那奴儿垂泪叩头,只叫:“饶命!饶命!”天尊道:“孙大圣在此,且不打你。你快说为何不谨慎,走了九头狮子——《西游记》
3、都是狮奴的错,先解决问题,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你!要责罚,不能当着最贵客人的面打。看看,亲,你就说吧,这太乙救苦天尊也太会说话了吧。
这就如同俩小孩调皮打架一样,吃了亏的带着孩子,来说事,评理;另一方一般就会当面训斥自家孩子,甚至故意说些狠话,要打孩子什么的。人家一看这架势,得,理也有了,面子也过去了,这事儿就算完了,指不定还会劝说,不要打骂孩子什么的。——这就是调解小孩玩闹的正确打开方式,双方都拧着,不是什么好事。
尊道:“那酒是太上老君送的,唤做轮回琼液,你吃了该醉三日不醒。那狮兽今走几日了?”——《西游记》太乙救苦天尊
4、这句话就更有意思了。天尊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太上老君,说是九灵元圣吃了太上老君给他送的酒,喝醉了,撒野去了。等于是实际暗示了,他是受太上老君所托,才这样干的,情非得已,多多谅解。
这话叫孙悟空怎么接?礼数很周到,道理也摆明了,里子面子全给了,得,忍了,认了。
“你且起来,饶你死罪,跟我与大圣下凡去收他来。众仙都回去,不用跟随。——《西游记》
5、训斥看门人,然后亲自去收服九头狮。我确实有理短的地方,这九头狮怎么说都是我的坐骑,我去搞定,坐骑惹出来的麻烦,主人来解决。
“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等闲也便不伤生。孙大圣,你去他门首索战,引他出来,我好收之。”——《西游记》
6、九灵元圣也是得道的真灵,本事也不小。我不来,你孙大圣的麻烦可就大了,这也算帮忙吧。将功补过,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要不依不饶的,这道理根本就没办法说清楚,你找谁评理去?太上老君吗?你猜他老人家会怎么说?编故事,老套路。你说是我干的,我说是他干的,车轱辘话,没个头尾。
不信你看,青牛精下界作妖,金钢琢露了一手,给取经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可是呢,诸天神佛,没有一个敢说知道底细的,就是如来佛祖,也送了李老君十八粒金砂,整整十八座金山,才拐弯抹角地稍微提示了一下孙悟空。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两只独角犀搞事情,太上老君就推说是观音菩萨要他这么干的。道理是讲不清楚的,人家压根也没真想给孙悟空讲道理。
给个礼遇怎么了?啥事就解决了,这样,不是很好嘛!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二)如来的明牌:孙悟空不懂到好说,就是知道真相,那也无妨——摊牌,考察你,锻炼你,提拔你,都是为你好。
取经计划,这对如来来说,就不一样了。
从如来和西天的角度说,他就会认为这是对孙猴子的恩赐。
1、孙悟空大闹天宫惹了众怒;
2、玉帝一心要拿下孙悟空,治罪,打杀;
3、如来出手镇压,把孙猴子压到五行山下五百年,虽然吃铜丸喝铁汁,可是命保了下来呀!嗯,有救命之功;
4、给出路,指点明路,西天取经,释放了孙悟空,还给他找工作;
5、前途光明,待遇优厚,成佛成圣。
6、量身定做。西天拜佛求经,就是给你们量身定做的,都是为你们好,如来佛祖亲自量身打造怎么个计划,用心良苦,不是谁都有这个机会的。
所以你看,如来就认为,各种妖魔鬼怪,各种磨难,这都是对新招聘来的员工的一种考察,试用期,虽然暂时薪水微薄,甚至都得一路沿街乞讨,可是呢,一旦成为斗战胜佛,成佛成圣,进入西天集团公司,也送你一份股份,做高管,进入管理层,董事会。这不是恩赐是什么?我佛慈悲,善哉善哉。看,如来视孙悟空是他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招募的新职员,他是大老板,会给薪水的。居高临下,高高在上,也就不用给他什么其他面子了,一句话,好好跟着我如来干,好好表现,待遇优渥得很。
行者道:“弟子屡蒙教训之恩,托庇在佛爷爷之门下,自归正果,保护唐僧,拜为师范,一路上苦不可言——《西游记》
不但如来不给孙悟空什么面子,反过来,这孙猴子也有主动求如来的时候。狮驼岭金翅大鹏雕搞事情,为难唐僧师徒四人,孙悟空去灵山找如来,你看孙猴子有什么表现。好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美猴王,又是叫如来”佛爷爷“,又是哭鼻子抹眼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孙悟空这个时候已经看透了,什么取经计划,都是耍猴的,一场猴戏而已。他心里是一万个什么马在奔腾,咬牙切齿,没办法,装一下,如来不是喜欢演戏嘛,这回,孙悟空学到了精华,也来了怎么一出好戏。
金翅大鹏雕是佛母孔雀大明王的弟弟,如来佛祖的娘舅,吃了狮驼国那么多人,给取经人造成了那么大的麻烦,唐僧都差点给吃了。可是呢,该放人就放人,还得给好待遇,好吃好喝,吃香喝辣,孙猴子能怎么着?干瞪眼,发发牢骚。心里嘀咕几句,也就这样了。
就是观音菩萨,也没给过孙悟空什么好脸色,张口左一个右一个”猴子“、”猴头“、”泼猴“的,没办法,人家手里有紧箍咒,县官不如现管,人家还真就管住了孙悟空,不管你心里服不服,金箍圈控制住孙猴子了,这就行——什么?不讲武德?开什么玩笑。能拿下你就是武德——真相帝。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以及如来佛祖号称”西方三圣“,妥妥的领导大秘,心腹,领导怎么说,照做没错。
小西天小雷音寺一节,东来佛祖笑弥勒来收服黄眉大王,他就直接说了实话:
弥勒道:“一则是我不谨慎,走失人口,二则是你师徒们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
看来弥勒佛真算个不可多得的厚道人,心直口快,直截了当。
我不小心,我的敲钟打更的童子流出来惹事了,直接承认理亏;取经路上的所有妖魔都是有备而来的,是早就布局好了的,这也是你们的磨难,历练,背后是谁?孙猴子你细品品,当然是大领导如来啊!
所以你看,弥勒佛虽然只是笑眯眯地直呼其名,叫孙猴子一声“悟空”,这里有奥妙啊!他不叫“大圣”,也不叫”泼猴“,而是叫做”悟空“,这是为什么呢?
意思简单,在西天灵山,燃灯是上古佛,如来是现世佛,弥勒是未来佛。就是说,如来是西天的现任大领导,他则是个”储君“、”太子“的身份,未来的接班人。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积蓄力量,跟各种有前途的大拿搞好关系。这孙悟空无疑是将来的斗战胜佛,大红人呀,有前途,得比较有礼貌,又不失身份;再者说了,菩提祖师也是一枚不错的棋子呀,指不定将来会帮个忙什么的,他跟现任领导不合,不见得将来就没机会跟未来某个领导合作一把吧?
孙悟空对弥勒佛祖也是很有礼数,很恭敬。也许,孙悟空也有点意思,将来,还得在人家手底下做事不是?嗯,见好就收。朋友多了路好走——这人也很厚道啊。
太乙救苦天尊下座迎接孙悟空,是符合礼数的,看的是齐天大圣这个一字并肩王的招牌,而且他的坐骑九灵元圣也确实给孙悟空等取经人招来了大麻烦,尽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他的主意,跟孙悟空来说,还真就有点理亏,先给大面子,做铺垫,然后在点名实际幕后人道祖太上老君;数落了狮奴,收走了九头狮,孙悟空面子里子全有了,摆平;如来佛祖就不一样了,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名号,不是如来西天系统内的,佛祖跟玉帝都有各自的山头,大格局之外,齐天大圣的名号真对如来没什么用;而且,孙猴子还是被如来神掌给收服的,更为关键的是,如来从来都把孙悟空师徒取经路视为是一种磨练,一种锻炼,一种考核,最后会给好的待遇,从他的角度看,那就是一种恩赐。所以,如来非但不会亲自下阶迎接孙悟空,反而会摆出来一副救世主的模样,高高在上。——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同样的人事,态度,礼遇,都会不一样。神仙道仙梵音值得培养吗?
神仙道中仙梵音还是很值的培养的,因为它后期攻击力很高,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神仙道》是厦门光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横版RPG仙侠类的网页游戏。该作于2011年5月12日正式公测。游戏以仙侠为题材,讲述女娲大神与蚩尤上演神魔大战的故事,玩家可扮演武圣、飞羽、剑灵、将星、术士5种职业中的任意一种,与女娲大神一起去拯救被妖魔入侵的人间。游戏拥有坐骑、伙伴、命格等战斗培养元素,还引入竞技场、阵营战、双龙会、封神战等PVP玩法。玩家可选择的职业共有3种,武圣、剑灵、飞羽3种职业,每种职业都有男、女两种性别选择,职业确定下来后,初始职业造型无法再更改,但是主角可以通过藏经阁改变职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