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马忠,三国死的最冤六大名将分别是谁?
虽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而马革裹尸也算得上武人的归宿与荣耀,但同样是死,有的人却光辉伟大,有的却无比憋闷。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三国演义》中死得最冤的六大将。
第六位:高顺提起高顺自然会让人想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陷阵营。高顺的地位比较特殊,不在八健将之列,地位隐隐在张辽、臧霸之上,练兵能力在整个汉末三国首屈一指,是不可多得的良将。
白门楼魏续、侯成、宋宪反水绑了吕布,开城迎曹军入城,高顺与张辽等人均遭擒获。面对曹操,吕布求饶,却因刘备一句“君不见丁建阳、董卓”而身首异处;张辽先骂吕布,后骂曹操,不过在关羽和刘备的劝说下,再加上曹操本有收其为己用之心,所以不仅没有计较,还对张辽加官进爵。
可是曹操对高顺的处理很特殊,高顺没有骂人,也没有求饶,不卑不亢的一言不发,照理说以曹操的爱才之心和高顺的能力本应得到好的结果,却不知曹操为何恼怒,结果把高顺给杀了。
这里演义交代的不是很清楚,让人感觉有些莫名其名。其实高顺被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力太强,地位又颇高。如果接纳了高顺,官职低了显得曹操不会用人,高了让随曹操多年浴血奋战的诸将作何感想?所以高顺的存在就像一个烫手山芋,接纳他很可能破坏麾下武将之间的平衡,甚至造成不满情绪。所以曹操最终决定赐其一死,也算全了高顺的忠义之名。
因能力过强不好安置而被杀,高顺的遭遇在整个汉末三国都算少见了。
第五位:邓艾邓艾智勇双全,和姜维堪称一时瑜亮,面对姜维的屡次北伐,二人互有胜负,尽管邓艾胜得少些,但对大局无碍,从这个角度讲邓艾称得上“曹魏屏障”。
在司马昭下定决心灭亡蜀汉后,邓艾与钟会共率大军出征,由于姜维这块难啃的骨头,于是邓艾提出与钟会分兵,自己涉险偷渡阴平,直达成都,逼降了刘禅,蜀汉灭亡。
立下不世之功的邓艾多少有些膨胀,做了一些比较敏感的事,这说明了邓艾缺少政治头脑与眼光。而随后钟会中姜维之计,开始与邓艾互撕,并将邓艾捉拿。司马昭明知实际造反的是钟会,邓艾是无辜的,却没有点破,致使邓艾最终身死。
邓艾或许会憋屈,也确实挺冤,但这就是现实,如此大的功劳要如何封赏,如何安置?钟会反了,邓艾将来呢?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邓艾虽然是出色的战将甚至统帅,却依旧不得不承受被卸磨杀驴的命运。
第四位:甘宁《三国演义》将蜀汉、曹魏当作正反两派进行描写,相对而言东吴比较边缘化,这点从武力体系设定中也能看出来。江东十二虎臣中的潘璋、蒋钦甚至历史万人敌丁奉都被设定成挡不住五虎三五合的战五渣,整个东吴只有孙策、太史慈、甘宁三个一流武将,超一更是一个也没有。
即便罗贯中对东吴比较“吝惜笔墨”,但甘宁还是比较出彩的,大刀、铁链、弓箭、盾牌无所不通,另外水性极佳,作战也极为勇猛,百骑劫曹营让孙权大喜过望,称甘兴霸是与威震逍遥津的张文远比肩的人物。
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最终也难抵病痛。夷陵之战,甘宁患了痢疾,带病上阵,结果遇见蛮王沙摩柯。此时的甘宁如同没牙的老虎,全无昔日“锦帆贼”的意气风发,被吓得不敢交战,回马便走,可惜还是没能逃过一劫,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重伤不治。
与其说甘宁是死在沙摩柯手中,不如说是死于疾病的折磨,毕竟“好汉搁不住三泡稀”。
第三位:姜维姜维本是魏将,不得已而归降蜀汉,但诸葛亮几乎将其当做传人,倾囊相授,让姜维深感大恩,从此死心塌地为蜀汉效命,鞠躬尽瘁。
诸葛亮死后,朝堂中关于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和偏安一隅、休养生息一直存在争论,姜维力排众议,秉承诸葛亮遗志,九伐中原,终因国力上的差距屡屡铩羽而归。
钟会、邓艾联军灭蜀,姜维率大军抵御,不料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刘禅不战而降。尚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姜维不由发出“吾等死战,何故先降耶”的感慨。
不甘心木已成舟的姜维诈降钟会,并挑拨其造反,还除掉了一直让他恨得牙痒痒的邓艾。正当姜维觉得一切照自己的预想推进打算从中取事时,钟会军中哗变。其实以钟会的威望根本不足以让三军将士支持其谋反,而试图杀出重围的姜维又恰恰犯了心绞痛,以致被乱军所杀。
“吾计不成,乃天命也!”无助且悲凉的呐喊,可惜……
第二位:颜良很多人都知道,颜良是被关羽秒杀的,也因此让关公之威名传遍天下,于是没有人去在意细节,更不会有人为颜良叫屈。
可是颜良死的真的挺冤。正所谓:“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当时颜良率十万大军出白马,两军阵前连杀魏续、宋宪,二十合击败徐晃,使得包括诸将栗然。不得已,曹操只好请出不愿启用的关羽。
关羽倒提青龙刀,直冲河北军中,颜良刚要问话,结果关羽马快,一刀将颜良刺死,割下首级而走。
很多人说颜良身为大将,在战场不做提防,是咎由自取,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颜良之死主要是因为他守信重诺,硬要说,算是被刘备、关羽隔空联手害死!
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颜良得刘备托付,所以根本没打算和关羽作战,结果因此而死。
第一位:吕蒙吕蒙对东吴可谓居功至伟,荆州问题一直是孙权心中的痛,双方围绕这一问题始终没能达成一致,然而吕蒙解决了。
吕子明用陆逊之计,先示敌以弱,又白衣渡江,不仅收复了荆州,同时生擒关羽。孙权大喜之下,甚至说出吕蒙强过周瑜、鲁肃的话。
于公,吕蒙是孙吴的臣子,所做一切无可厚非,可是到了关羽眼中却成了奸险小人。
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兵者诡道也。显圣报仇是本事,但以这样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误开脱,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当然了,吕蒙之死如此玄幻是演义独创,历史上是急病过世的。
其实是不是冤,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解读,答案自然也就不尽相同。您还知道哪些人物,欢迎补充。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51096240665429124&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351143892354606634&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351143892354606634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351143892354606634\",\"product_id\":\"3351096240665429124\",\"title\":\"正版 三国演义 原著原版 120回无删减 初高中学生中国四大名著\",\"cover\":\"https:\\/\\/lf26-cm.ecombdstatic.com\\/obj\\/temai\\/871c11452104e0bf776189a289fc2749a91d94b8www800-800\",\"price\":2800,\"market_price\":4200,\"cos_fee\":140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5109624066542912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51143892354606634%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51143892354606634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hImKyOqI38A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721,\"item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5109624066542912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51143892354606634&alkey=13_85777155145_0_3351143892354606634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hImKyOqI38Au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三国演义\"}","commodity_id":"3351143892354606634","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5109624066542912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51143892354606634%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51143892354606634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hImKyOqI38A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42,\"price\":28,\"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5109624066542912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51143892354606634&alkey=13_85777155145_0_3351143892354606634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hImKyOqI38AuMAE\",\"shop_goods_id\":\"3351096240665429124\"}","img_url":"http://p9-item.ecombdimg.com/obj/temai/871c11452104e0bf776189a289fc2749a91d94b8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28,"promotion_id":"3351143892354606634","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正版 三国演义 原著原版 120回无删减 初高中学生中国四大名著"} --}
为什么说关羽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因为三国时期是从曹丕篡汉开始的,关羽活着的时候,三国还没有形成。
公元220年2月上旬,关羽败走麦城,率十余骑突围,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
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当月曹操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 220年10月曹丕逼汉献帝让位,改汉为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史称东吴。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他们都曾杀伤杀死超级大将?
首先看一下东吴马忠、荆州黄祖、吕布手下曹性的官职。东吴马忠是东吴大将潘璋的司马,手下也就几百人(根据东汉末年的军制,司马也就几百人的管辖权),是名副其实的小将;荆州黄祖任职江夏太守,是镇守一方的大员;吕布手下曹性,原来为吕布手下将领郝萌的部将,郝萌为袁术教唆,反叛吕布,曹性斩杀他,吕布让曹性带领郝萌的军队,也是一员大将。走狗屎运的小将应该是东吴马忠,官职最小。(马忠形象图)
马忠、黄祖、曹性的成名战绩有哪些?我们分析这三个人物按照《三国演义》和真实历史版进行分别分析,比较谁是最有运气的将领。
东吴马忠。三国时期有两个马忠,一个是东吴马忠,另外一个是蜀汉将领马忠,我们这里专门介绍东吴马忠。
1、《三国演义》中的东吴马忠。
东吴大都督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潘璋和自己的司马马忠设伏,在麦城之战中俘获了关羽、关平、赵累等人。关羽死后,刘备讨伐东吴,潘璋和马忠御敌,潘璋引诱黄忠追击,马忠埋伏在后,暗箭伤了黄忠,不久黄忠伤重不治而亡。
马忠在《三国演义》中从未正面交过手,用暗箭整死了关羽、黄忠这两位蜀汉大将,名副其实的巨人杀手。(关羽和黄忠剧照,二人皆被马忠所害)
关兴好似神助杀死了潘璋,马忠聚拢军队,同糜竺(投降东吴,导致关羽败亡)等人一起,投降的荆州军队士兵们不满,糜竺趁机杀死马忠,把马忠的首级献给刘备,自己再次归顺刘备,被刘备处死。
这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因果报应,潘璋、马忠、糜竺等人害死了关羽、黄忠等人,这些人也被关兴所杀。
2.正史版东吴马忠。
东吴马忠在潘璋带领下于章乡埋伏擒获关羽、关平父子。此后潘璋在夷陵之战中率军打败刘备,深得孙权的信赖。潘璋在公元234年去世,此时距关羽去世已经14年了,至于马忠除了擒获关羽父子的功绩外,很少见于史册了。
荆州黄祖。《三国演义》和历史记载的荆州黄祖的情况基本相同,黄祖也是名副其实的名将杀手,当时黄祖担任江夏太守和担任长沙太守的孙坚交恶。(黄祖形象图)
公元191年4月,孙坚接到袁术的命令进攻荆州刘表,孙坚和黄祖交战,黄祖非常狡猾,交战失利后败退,早在途中埋伏好弓箭手,孙坚追击过程中遇到弓箭手的阻击身亡。
198年,曹操派祢衡出使荆州,由于言语不和,祢衡和黄祖打闹起来,祢衡被黄祖处斩。
公元203年,孙权为了报父亲被杀之仇,率军进攻黄祖。黄祖的部将甘宁射杀了东吴的校尉凌操(后东吴大将凌统的父亲);徐琨是孙坚的外甥,任职为平虏将军,也在讨伐黄祖的过程中中流矢而死,时间可能是203、204、207年这三年中的一次。(孙坚剧照)
208年,孙权再次进攻黄祖,周瑜、吕蒙、甘宁等将领都参加了黄祖败逃,被东吴骑兵冯则所斩杀,而《三国演义》中为甘宁所杀,略有不同。
吕布部将曹性。一、正史版曹性。
曹性原来为吕布手下将领郝萌的部将,类似于副将或者司马一类的官职,郝萌背叛吕布,被吕布识破,郝萌退走。郝萌的部将曹性趁机发难,攻击郝萌,斩下郝萌一只胳膊,高顺趁机斩杀。
吕布等曹性伤好后率领原来属于郝萌的部下。199年,吕布败亡后,曹性也不见于史册,估计已经被杀。
二、《三国演义》中的曹性。
曹性在《演义》中是吕布的八大将领之一,最出彩的战绩是用箭射中了夏侯惇的眼睛。
当时吕布将领高顺与夏侯惇交战不敌,败退而走,夏侯惇穷追不舍,被曹性暗箭射中左眼,《三国演义》这样描述:
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中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
曹性不但没有射杀夏侯惇,反而成就了夏侯惇的威名。(夏侯惇剧照)
夏侯惇的眼睛被射伤,在正史中为与吕布作战时流矢所伤,不知道是谁射的!而且他也曾经一度被吕布擒获,成为人质。
要论这三人谁走了狗屎运,非东吴马忠莫属了为啥却没有外族入侵?
外族入侵?三国时虽然乱成一锅粥,但各军阀都可以吊打四夷。
举几个简单的角色,就知道三国有多猛了。
公孙瓒被曹操干掉的袁绍干掉的公孙瓒,虽然内战不行,但外战可是声名在外。
《三国志·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
瓒以孝廉为郎,除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数十骑就敢硬怼十倍于己的鲜卑骑兵,还打得其“不敢复入塞”。还有更猛的。
《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中平中,以瓒督乌桓突骑,车骑将军张温讨凉州贼。会乌桓反畔,与贼张纯等攻击蓟中,瓒率所领追讨纯等有功,迁骑都尉。张纯复与叛胡丘力居等寇渔阳、河间、勃海,入平原,多所杀略。瓒追击战于属国石门,虏遂大败,弃妻子逾塞走,悉得其所略男女。瓒深入无继,反为丘力居等所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食马,马尽煮弩楯,力战不敌,乃与士卒辞诀,各分散还。时多雨雪,队坑死者十五六,虏亦饥困,远走柳城。诏拜瓒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复兼领属国长史。职统戎马,连接边寇。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 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为打击胡人,公孙瓒还专门成立“白马义从”特战部队,打得乌桓哭爹喊娘,听见公孙瓒名字就绕着走。
董卓被曹操干掉的吕布干掉的董卓,虽然作乱朝纲、掘墓汉室,被关东诸侯打得迁都避敌,但在西凉平定胡乱却屡立战功。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注引《吴书》:
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这还是初试牛刀,就已斩获千计。
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羌人进犯三辅,护匈奴中郎将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大破之,斩其首领,俘敌万余。
看看,太师当年也是有高光的。
公孙康被诸葛亮打得蔫巴的司马懿打得蔫巴的辽东公孙氏,对待异族也是心狠手辣。
公孙氏一代目公孙度就是个狠人。其从玄菟小吏发迹,而后称雄海东,威服外夷。
《三国志·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
(度)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此外,夫馀国王尉仇台(同时也是百济的开国君主),更是畏公孙康之名,主动成为辽东的附属。
公孙度去世后,其子公孙康继位。公孙康也遗传了其父的雄风。
《三国志·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
(高句丽)自伯固时,数寇辽东,又受亡胡五百馀家。建安中,公孙康出军击之,破其国,焚烧邑落。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馀口诣康降。这里的“伯固”是高句丽王,他在世时屡次侵犯辽东。终于老虎被撩拨得发了威,建安年间,公孙康出军高句丽,攻破其都城。文中的“拔奇”是伯固之子,因其弟被立为继承人,于是与涓奴部等率三万余人投降公孙康。
同传还记载,公孙康还进伐韩濊,设置带方郡。
三国时诸侯混战,经东公孙氏两世经营,辽东俨然已成为一方世外桃源,中原士人避乱者多归,譬如管宁、邴原、王烈等都到过辽东投靠。可惜公孙康亡后,子孙不屑,终为司马懿所灭。
下面,我以魏蜀吴三国人物划分,来说一下三国时镇守边境的牛人。为便于阅读,直接上干货,史书原文就不贴了。
田豫田豫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投靠曹操。所以田豫是刘备失掉的一个重要人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鄢陵侯曹彰北征代北乌桓能臣氐,以田豫为相,大破乌桓军。
魏文帝初年,北胡侵扰边塞,曹丕拜田豫持节、护乌丸校尉。时鲜卑首领轲比能、弥加、素利等数十个部落结成同盟,共同对抗中原。田豫以离间之计,先使其盟散,然后率兵深入胡地二十余里,斩敌尸横遍野。
乌桓王骨进对官府不恭。田豫率百余骑进入骨进部落,斩首骨进,其部众皆恐惧不敢动。
此后,胡人破胆,田豫威震漠北。
牵招牵招早年师从乐隐,与刘备为刎颈之交。可惜皇叔后来也与其失之交臂。
牵招后投靠袁绍,任冀州从事,统领乌丸突骑。乌丸突骑是从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的乌丸(乌丸、乌桓实用一族,译名不同而已)人中挑选出,以辽西、辽东上好战马相配的特种部队。后牵招因受高干之谗,投靠曹操。
牵招后从平乌丸,出任护乌丸校尉。曹丕即位后,被拜为护鲜卑校尉,驻扎昌平。当时,边地居民多流落山涧,还有逃入鲜卑部落的。牵招发布告示,劝说人们回到家乡。又对鲜卑素利、弥加等十余万部民加以安抚,让其在边塞安顿。
鲜卑首领步度根、泄归泥等与轲比能有矛盾,二人率三万多户归附。牵招攻轲比能,杀轲比能之弟苴罗侯。轲比能与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结下怨仇,牵招又率归泥等攻打轲比能,在云中大败之。此后,牵招还破轲比能与诸葛亮之联合,致其败退漠北。可以说,牵招就是轲比能这位鲜卑枭雄的一生之敌。
此外,牵招还与河西鲜卑等十余万家联系,整治上馆城,在此屯戍兵马,威震内外。
曹真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曾统领曹操手下特种部队虎豹骑,参加过汉中之战,击破刘备别将高翔。
不同与《三国演义》的草包将军,曹真其实能征惯战,而且对付西北羌胡数有战功。
黄初二年(221年),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组成联军,作乱河西。曹真率部进讨,大获全胜,斩首五万余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从此平定河西。
此战重新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道路。次年,鄯善、龟兹、于阗西域诸王各遣使奉献,曹魏恢复在西域的统治。
曹彰曹彰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第二子,魏文帝曹丕的胞弟。因其胡须微黄,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曹彰武艺过人,喜搏猛虎,不善文章,后被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代北乌桓能臣氐等造反,曹彰以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之职进讨。此战,曹彰亲自上阵与敌搏击,北离代郡二百余里,斩俘数千人。
与乌桓此战 ,还有一个附带效果。时鲜卑首领轲比能,曾率领数万人马观战双方,看到曹彰战场奋力拼杀、所向披靡,战后便立即请求臣服。
这样,曹彰仅凭一战,即威服北境。
毌丘俭诗人将军毌丘俭,对付东夷也是位强人。
正始五年(244年),高句丽袭扰魏边。时随司马懿进讨辽东公孙渊战后在此驻守的毌丘俭,亲率万余精锐步骑,兵出玄菟讨伐。其先后在沸流水、梁口两度大败高句丽军,杀敌一万八千余人,并破其国都丸都,高句丽王位宫携妻子及千余骑被迫逃向东沃沮避难。次年,流亡的位宫迁都复辟,意图再次进犯。毌丘俭率军再征高句丽。位宫望风而逃。
此后,毌丘俭联合扶余,于竹岭大破高句丽残部。位宫军死伤惨重,溃不成军。此战,毌丘俭将收留、协助过高句丽王的邑落攻破,斩首三千余级,从此东胡各部不敢再助高句丽。高句丽在毌丘俭打击下,名存实亡,领土悉数并入玄菟郡。
毌丘俭东征,不仅收复汉四郡,更拓地数千里,使半岛北部尽归魏土。
以上为魏臣。
马超马超和父亲马腾,及其先祖马援,都曾是震守西北的名将。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部将高干、郭援联合南匈奴呼厨泉单于进攻河东。马腾派马超率余人援助。郭援在渡过汾河时,马超率军半渡而击,大破敌军,马超部将庞德斩郭援。此后高干、呼厨泉投降。
马超在西凉一带素有威望,被羌人视为“战神”,投靠刘备后一直驻守西北边境,使蜀汉南征北战无后顾之忧。
李恢李恢是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镇守南中,政绩卓著。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其亲率左路军从成都进发,由水路攻越巂;李恢领中路进军进攻益州;马忠从右路进攻牂柯。
当时李恢进入益州郡时,各路叛军集结成数倍于蜀汉军的大队人马,在滇池包围李恢军。李恢以计使南夷放松警惕,而后抓住时机主动出击,大败南夷叛军。同时,其余两路进军也都取得了胜利。同年秋,南中叛乱悉数平定,李恢立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亭侯,加拜安汉将军。
此后,李恢驻守南中,南夷再叛,李恢统兵平叛,尽除凶顽,并从夷人中的叟、濮部征收耕牛、战马、金银、犀牛皮作为赋税,充实朝廷军用。
马忠三国有两个马忠,一个吴马忠,一个蜀马忠。这里说的是蜀汉彭乡侯马忠,其为蜀汉第四任庲降都督。
马忠也曾随诸葛亮南征,以马忠领右路攻入牂柯。平叛后,马忠在郡中安抚救济百姓,威望很高。建兴十一年(223年),马忠接替张翼都庲降。马忠在任,恩威并济,剿平乱夷,修缮城郭,控制盐铁,重新贯通了越巂到成都的道路,并恢复亭驿通信。
当时,蜀汉邓芝在东防孙吴,马忠在南守南中,王平在北镇汉中,三人并称“平安三侯”。
张嶷张嶷是巴西南充人,是地道地益州土著。
建兴九年(231年),汶山羌趁诸葛亮北伐作乱。时张嶷为牙门将,属马忠手下。马忠以忠义说羌人来降。在马忠平定南夷时,张嶷多有助力,因功被授越巂太守。在任十五年,其平乱修城,甚得民心。
以上为蜀汉人物。
吕岱东吴番禺侯吕岱,一生战功赫赫。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吕岱出任交州刺史。后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被封为番禺侯。
在任期间,吕岱多次派员“南宣国化”,出使“西南大海洲上”及今东南亚一带,使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南部)、堂明(今老挝)等国纷纷遣使贡吴。
有史学家认为,吕岱的这一壮举,可媲美班超出使西域,收五十余国归汉。
诸葛恪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儿。
山越是分布在东吴山区的山贼式武装集团,尤其是盘据在丹阳山的山越势力,民风果敢,凭险自恃,一直让东吴头痛。诸葛恪曾言,自己仅要三年,即可收其为用。
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领兵出征,以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果在三年之后,收服山越十万余众。
贺齐东吴名将贺齐。早年他任剡县长时,同郡一个叫斯从的县吏在山越中颇有威望,而其挟越放荡,前任多不敢惹。贺齐当堂斩杀斯从,并大破前来闹事的越民,从此威震山越。
孙权执政后,山越再次叛乱,贺齐被委以重任,讨平东冶,斩杀山越六千人,并俘获其全部名将,收编精兵万余。
此三者是吴将。
以上只是汉末三国时期镇守边境、威服异族的名将,不包括七擒南蛮王孟获的诸葛亮、阵斩乌桓单于蹋顿的张辽、虎步关右平定凉州的夏侯渊、仅靠虚张声势就平定山越的陆逊、大破秃发树机能的跨朝将领文鸯这类捎带着练级的牛人。
我记得的,大概就这些了。有知道的可以再补充。
有这些牛人坐镇边境,外族还想入侵?歇菜吧。
三国襄樊之战蜀国将领?
襄樊之战蜀国将领是关羽。
即襄樊之战,它的分量不输决定三国走势的三场大战,它是蜀汉战略大乱,由盛转衰的关键之战。襄樊之战是关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关羽人生的最后一战。
襄樊之战中,蜀汉的损失不可谓不惨重,他们丢了荆州,还葬送了荆州的数万士兵,以及名将关羽也被江东擒杀。但孙权和曹操,也在襄樊之战中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的大将不比蜀汉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