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西毒ol,又一经典东邪西毒将被翻拍?
最近很多经典电影被翻拍,例如年前新版的《英雄本色》和《追捕》。虽然这两部翻拍电影,在“老经典”的光环下颇有争议性,但好歹票房成绩还不错,总算是让人觉得还没有“糟蹋”经典。
只是,每次重拍经典时,总有人会觉得,导演们频频将目光瞄准从前的电影,是因为“现在电影剧本已经枯竭”,而不得不再启用以前的剧本来炒冷饭吗?
事实上,“炒冷饭”倒是不至于。毕竟这些重拍的电影,早已经和以前那些经典完全两样了。而且,这些被翻拍的电影,正在塑造新的经典。
为何这样说呢?我们以世界电影工厂好莱坞为例,仔细去看,几乎隔三差五都能看到有翻拍电影的出现,例如,史蒂芬·金的《闪灵》和《小丑回魂》。
这两部电影作为电影史上的名篇被传颂着。但是其翻拍的版本也依然光彩夺目。特别是《小丑回魂》的翻拍,还翻出了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内容,缔造出新的经典。
而《东邪西毒》,这部港片上世纪上映时,很多八零后还是小孩子,要说能看的明白这部打着武打片旗号的文艺片到底是在说什么,倒也是“天赋异禀”了。
但是,当这批八零后慢慢长大了,成熟了,变老了……甚至九零后都要成为新鲜大叔了,再次回头看《东邪西毒》的修复版,一定是会有别样的滋味在心头。更别提重拍这部电影,赋予了二十一世纪的味道,也许,会有新鲜元素在里面,但是,应该更贴近当下人的审美。
其实,有时重拍电影,正是因为对电影内容本身的肯定,以及导演能感觉到,老瓶装新酒,同样能让人销魂。
每一部经典电影皆是如此。电影之所以经典,首先看的是导演对故事与剧本的认知,然后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程度,一旦这两点完全契合之后,一部好电影就基本成型了,接下来就看影迷的解读。很多经典电影,其实离不开影迷的解读与解构。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电影的层次拔高,会找出其中的漏洞作为“梗”进行深度的解读。这样解析出来的内容,很多可能连导演自己都会意想不到。这时,一部经典的电影就此出现了,当然那些 “梗”也都随着时间流传下去。
许多年之后,那些经典电影重新翻拍,有水平的新生代导演会将其中的“老梗”加以完善和填补,进而让这些电影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得观众在观影之后,出现“哦!原来这里是这么来解释的。”如释重负的惊叹,这也就是翻拍电影的魅力。
所以,小编一直很看好经典电影的翻拍,并不觉得这只是简单的炒冷饭之举。这其中,不仅有对老电影的理解,还有新的认知内容。即使有以前的故事脚本存在,但这类翻拍电影,依然可以成为一部全新的经典,完全脱离老“经典”的光环,自成一格。所以我也强烈建议大家能去影院支持一下这类影片,相信大家在观看之后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启示。
黄药师为什么打不过欧阳锋?
其实在很多人的既定印象中,五绝之中除了王重阳之外,其他四人的武功都在伯仲之间相差无几,单单从书面上来看其实很难看得出他们的武功到底谁更高一点,但事实上,黄药师的武功的确要比欧阳锋逊色一些。
金庸的写法风格有个特点,那就是从他的描写之中,绝不会直接告诉人物之间的武功到底谁高谁低,谁强谁弱。
以《神雕侠侣》中欧阳锋对战洪七公为例,两人在大雪山顶遇到之后打了起来,那时的欧阳锋已经逆练九阴真经成功,武功实力不凡,但是与洪七公交手后,还是打得难分高下,可见洪七公之前的武功到底有多高,直到最后,两人还是相持不下,谁也没赢过谁,反而累趴下了。
可两人拼到最后无力再直接交手,但嘴巴也没闲着,双双教授杨过武功招式,以此来比试,后来洪七公教杨过使用了打狗棒法,欧阳锋一时之间就被难住了,不知该怎样,冥思苦想许久之后终于想出了破解的招式。
话虽如此,欧阳锋的武功还是比不上洪七公,因为在实际对战中,可没那么长时间留给他去思考破解的招式,两人的比试表面上虽然是欧阳锋更胜一筹,实际上还是洪七公赢了。
欧阳锋与洪七公之间的比试,也是金庸在用暗示的方法,将两绝的实力高低告诉大众,至于欧阳锋与黄药师的实力对比,金庸也同样用了对比的方式进行了展现。
五绝,分别是东邪黄药师、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西毒欧阳锋与中神通王重阳,除了至尊王重阳之外,就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可很少有人在意这东南西北的真正意义。
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引用了大量古代传统文化概念,比如五行八卦,黄药师的桃花岛上就用了五行八卦进行建设布置,张三丰的太极系列,还有昆仑何太冲夫妇的两仪剑等等,都是暗含了五行知识,
天下五绝,他们个人名号之前的“东西南北中”,其实也对应了五行属性东邪为木、西毒为金、南帝为火、北丐为水、中神通属土。
东西南北中,对应着金木水火土这五大属性,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向来都是相生相克的,金克木、水克火、土克水、火克木,如此种种,一物降一物,这也是古人的大智慧。
按照这样的描述,应该就很好理解了,欧阳锋是西毒,对应的也就是“金”,而东邪黄药师代表的是“木”,以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解释,欧阳锋对付黄药师,就是所谓的“金克木”,欧阳锋的武功是要高于黄药师的,这也就很好解释,为何梅超风死后,黄药师嘴上不停说要报仇,却一直都没有动手了。
同样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火克金,欧阳锋最怕的,就是火属性的南帝段智兴,也就是后来的一灯大师,偏巧,一灯大师的一阳指就是欧阳锋绝技蛤蟆功的最大克星。
如果从其他方面来看,黄药师的武功也是不如欧阳锋的。
欧阳锋号称“西毒”,他最厉害最出名的就是他的毒,不过他与丁春秋、李莫愁不同,其本身的武功并没有毒,而是额外放毒,可除了毒之外,欧阳锋在武功上的造诣也是非同一般的,除了神驼雪山掌、透骨打穴法、灵蛇拳、灵蛇杖之外,欧阳锋最厉害的就是蛤蟆功。
虽然蛤蟆功这门武功听着平平无奇,而且出招的姿势如同一只大蛤蟆,非常不雅观,但是威力非同小可,连王重阳也有所忌惮,所以特意前去大理,用《先天功》换了南帝段智兴的一阳指绝技,以此才能破了蛤蟆功。
欧阳锋一生都在追求武学上的登峰造极,金庸武侠世界中,对武功如此痴缠的,也只有鸠摩智能够与其相比了,最终,欧阳锋练了杂乱的《九阴真经》,经脉逆行,可没想到在华山之巅先后击败郭靖、黄药师与洪七公等人,成为第二次华山论剑的天下第一。
可黄药师就不同了,虽然黄药师的武功也非常高,但他更出名的倒不是武功,而是各种杂学,这比较像是逍遥派无崖子的徒弟苏星河,黄药师的琴棋书画、五行八卦、医卜星象方面的造诣似乎更大名鼎鼎,而他的武功,最出众的是弹指神通与碧海潮生曲。
桃花岛的武功飘洒灵动,犹如舞蹈一般,也与逍遥派武功类似,可黄药师性情古怪,一生的心思并没有过多放在武功上,即便是手握《九阴真经》这种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秘籍,也没想着去练,与欧阳锋截然相反。
欧阳锋的天赋本身就很高,再不济也不会比黄药师低,而欧阳锋练武决心与兴趣还有努力程度都要高于黄药师,所以黄药师的武功比不上欧阳锋是正常的,而第二次华山论剑,欧阳锋一下子击败了武功尚未完全恢复的洪七公与黄药师,就是最好的证明。
东邪西毒另一部电影叫什么?
1992年9月,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拍摄缓慢,为了挽回投资,他的好朋友刘镇伟用27天极速拍摄了《东成西就》,获得2346万港币的票房,而刘镇伟用这些钱支撑着王家卫拍完了《东邪西毒》。两部电影用的是同一帮演员,上午拍这部,下午拍那部,连梁朝伟都吐槽说“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王家卫自出道以来,一直以文艺片闻名,1992年,《东邪西毒》开机之后,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将电影做到极致,所以1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团队还在拍摄开机那天的戏。
但是投资方很着急,他们怕耽误的太久拿不到回报,而王家卫又不肯妥协。
没办法,王家卫的好朋友刘镇伟站了出来,他们研究着再拍一部电影,尽快的收回投资,于是就有了这部用《东邪西毒》原班人马拍摄的喜剧片《东成西就》。
《东成西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搞笑片,仅仅用了27天就拍摄完毕。这部电影无论是从演员还是从幕后工作人员,用的都是《东邪西毒》的人。
常常是,演员们上午拍摄《东成西就》,下午就要拍《东邪西毒》,而他们在两部电影中的角色和性情都有着很大的分别,所以连梁朝伟都曾经向人吐槽说,“那段时间不知道自己在哪,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东邪西毒》是以欧阳锋为主线的,风格忧郁迷离,有着深深的王家卫风格。
而《东成西就》是一部贺岁片,讲的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年轻时的荒诞爱情,非常无厘头,也非常搞笑,有着浓浓的刘镇伟风格。
这两部电影,走了两个极端,但却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东成西就》上映后,票房2346万港币,成了人人追捧的喜剧片,刘镇伟用票房挣到的钱,重新注入到《东邪西毒》的拍摄中,支撑着王家卫完成了作品。
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也成为港片的经典之作,尤其是电影内的台词,直入人心,难以磨灭。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你越想忘记一个人时,其实你越会记得他。人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把所有事都忘掉,以后每一日都是个新开始,你说多好。”
“知不知道饮酒和饮水有什么区别?酒越饮越暖,水越喝越寒。”
这两部电影成功后,影视圈流行一句话,“要得奖就找王家卫,要挣钱就找刘镇伟。”
王家卫和刘镇伟,这两个好友互相成就了对方,也成就了电影史上的一一段佳话。
金庸评价东邪西毒?
金庸不太喜欢东邪西毒,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王家卫把他的东西改的面目全非,这让金庸比较生气,这个我早年在网上有看到类似新闻,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一些更多的故事我知道的就是王家卫本人拍东邪西毒之前是跟金庸有聊过的,他喜欢去问金庸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个人物为什么会是这样,可不可以这样等等。金庸可能觉得,我跟你讲了那么多我怎么写这本书的东西,结果你就拍了个这玩意儿出来,不喜欢的原因可能也就在这里了。有些大师不是很介意你借他的名字,毕竟也算是给他宣传嘛,而且还有版权费之类的东西,但是你借他的名字,说的不是他的东西,那他肯定会生气。
我们书迷和影迷做个吃瓜群众就好了,毕竟两位都是大师,他们两人相互的看法丝毫不影响我们喜欢他们的作品嘛。
金庸小说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起名有何深意?
金庸小说人物众多,各呈异色,看是随手拈来,实又经一番雕琢,却天斧过处不着痕迹。如果没有这些有趣的名字,金庸作品或许会失色许多。
金庸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如对五行文化的把握也是一大特色。其中,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绝暗含着五行深意,五行也体现在他们的性格中。
东邪黄药师东邪黄药师,大概是五绝中人气最高的了。
在五行中,东为木,色青。黄药师的原型是南宋人黄孽师,黄孽师除了不会武功外,其他方面与黄药师一样,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
而佛教中有‘药师佛’者,主宰东方琉璃世界。与‘东邪’亦通。
在五行说法中,木型人秉天之风气,像风,风性属阳主动,所以木型人敏捷能干,思维灵敏,来去匆匆,恰似一阵风,但风性善变,因此木型人的性格一般不稳定,一会似狂风暴雨,一会有像柔风细雨,时而柔顺、时而刚倔。缺点是好抗上,不服人,顶撞领导。
金庸创作的黄药师像极了木型人,个性离经叛道,狂傲不羁。性情孤僻,行动怪异,身形飘忽,有如鬼魅。黄药师漠视“传统礼教”,然却最敬重忠臣孝子(据黄药师的说法:此乃大节。)个性行事潇洒。
南帝段智兴段智兴出家时的法号“一灯”之名出自《法华经》: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南为火”:一灯大师之“灯”待“火”点燃。其秘技为“一阳指”,而太阳就是一个大火球。“南,色赤”:“灯”与“阳”皆作赤红色。
从五行来说,火型人秉天火之气,《周易》说卦曰:“离为火,为日。”“离,丽也,日月丽乎天。”“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意思是太阳高悬天空,普照四方,得天阳之光热,必阳性旺盛,火气充足,所以,火型人气质高度外向,热情激动,动作干脆利落,有爆发力,行走如飞。
火型人敢于承担风险,富于冒险精神,有自信心,进取心,雄心壮志;为人坦率,热情,坚强,精力充沛,上进奋发,勇敢无畏,思维敏捷,擅长发明,有创造性,具有领导才能;追求目标的迫切感比较强,习惯领域的可变性大,无所畏惧,朝气蓬勃。缺点是缺乏耐心,急躁,好争理,喜欢夸张,好虚荣,骄傲好斗。
这个跟南帝年轻的时候性格像,明明当着皇帝,却喜好武功、好争斗、好女人,但被周伯通带了绿帽后,受了重大创伤,性格大变了。
西毒欧阳锋西为金。“锋”靠“金”利。他常备的乐器铁筝,金属所制。欧阳锋发言,居然也掷地作金石声!
“西,色白”:西毒长居‘白驼山’,他本人、侄儿、部属皆作白衣装。
一般来说,五行中的金型人具有高支配力,意志果断、坚定,坚毅,权威,聚焦,目标力极强,仗义疏财,广交善缘,稳重自持,高瞻远瞩,具有远见,精力充沛,有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追求目标极其迫切,习惯领域稳定。
缺点是情绪急躁,难融;认识刻板、固执,缺乏灵活;爱计较,好比较,刻薄尖酸,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金型人一般有政治头脑,如果注重修德,将会造福一方百姓,使自己的仕途平云直上。但往往由于虚伪、虚荣心甚至唯我独尊导致仕途险恶。
欧阳锋也像极了金型人,纵观他的一生:出过名、有过钱、杀过人、放过火、吃过亏、上过当、作过恶、行过骗、发过疯……唯独没有服过软!作为一个男人,其实坏不是悲剧,败也不是悲剧,软才是大悲剧!一个“锋”字,足以说明西毒这个人。
北丐洪七公北为水:七公姓“洪”,洪水汤汤,漫没涯涘。“北,色黑”。洪七公身为丐帮帮主,又素来不重视形象,估计他的脸色即便本来不黑,也得黑。
水型人的主要特质是聪明、智慧、坦率和机智。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他们言行谈吐,都会三思而后行。
但水有两种类型,流动水和静止水。
流动水型的人,比较积极、进取、主动、不安、急躁、繁忙。
静止水型的人,比较平静、冷静、沈默、安宁、无争。
水太多的人是比较聪明、狡猾、复杂、足智多谋。他们喜欢到处活动或旅游,喜欢有感性的生活。他们可能会有太多的梦想,经常改变他们的主意。他们也倾向只关心他们自己,对外面世界发生的事务,可没有兴趣。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型人,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大善人”。这样的人本性较善良,但坏起来,会比较阴险。
洪七公是典型的流动水型人,洪七公为丐帮帮主,为人正义且机智,生性贪吃,曾经因贪吃误事,自断其右手食指,故也称“九指神丐”,无论黑白两道都十分敬重他。洪七公和蔼正义,具有一切正派人物所应具有的优点,符合水型人大善人的人设。但是,他作为丐帮帮主,却不怎么管帮中事务,平时到处游山玩水。
中神通王重阳中央为土。王重阳作为真实历史人物,是全真教开山祖师,原名“王喆”,姓、名二字皆具“土”形,‘重’字亦然。“中央,色黄”:王重阳为道教大宗师,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被称作“黄冠”。
土型人在《周易》中为坤卦,坤卦象地,秉地土之气,性阴而质顺。“坤为地,为母。”“柔顺利贞”。“坤,顺也。”所以,土型人的性格厚道柔顺。“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君子以厚德载物”,因此,土型人又多宽容厚道,忠实可靠。
土型人做事比较稳重,讲求原则性和组织性,具有控局能力,非常敦实、诚信,是天生当官的料,这样的人当官,往往能造福一方,福泽百姓。在坚持纯正的原则下,冷静观察,通权达变,掌握官场变化的尺度,往往能够官运亨通。
王重阳的性格特征跟土型人也是完全一致,创建全真教,创造三教同源理论,是复兴道教大功臣,直到现在,全真派仍是道教第一大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